查看原文
其他

电视剧《阳光下的法庭》具有独特地位和价值(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

仲呈祥 中国文艺评论 2019-08-27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

《阳光下的法庭》具有独特地位和价值


一部具有独特地位和价值的电视剧作品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组建后在一套黄金时间推出了电视剧《阳光下的法庭》,这是一部在当下中国电视剧创作中具有独特地位、独特价值的重要作品。它虽然是由最高人民法院组织创作的,以反映法院审判和改革工作为主要内容的,但不能把这部作品归入行业剧的范畴,它的内涵远远超越了一个行业自身,而是关乎着国家命运兴衰、国家事权大局的重要题材电视剧。正因为如此,中央电视台才看准了它,通过最重要的平台档期、第一时间把它播出去。这部剧可以说是与时代同频共振,是这个创作集体在最高法院党组的领导下,学习、领悟、践行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思想和习近平文艺思想结出的硕果,我们必须重视它,并且要大力宣传它,推广它。


《阳光下的法庭》剧照



这部电视剧最鲜明的一个特点是大气,既从高处去深思、驾驭,又从细部去把握。对这部电视剧,不能只用一般评判标准去衡量它,而是要看到其独特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它写出了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性巨变进程,通过艺术的形式去普及“全面依法治国”的法治思想、法治理念,为奋斗在法治建设第一线的法官和律师们树碑立传、传神写貌,传达了公民意识当中的最重要的法治意识。


考察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这个国家公民的法治意识。人是各种社会关系乃至于自然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都是网络上的一个点,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要靠法治。


最高法院前年曾创作过一部电视剧《小镇大法官》,写的是最基层的乡村法官,关注的是乡村社会的依法治理。而《阳光下的法庭》写的是省高院的一把手,在法官序列里是真正的大法官,关注的是国家法治建设进程中最前沿的东西,比如这两年法院大力推进的员额制改革、审判方式改革等等。这些改革都是正在进行时,艺术表现正在进行时是需要胆识的。一杯茶,搁了一会儿,澄清了,寥寥分明,但是刚给它冲下去,还在混沌状态的时候就要把握它、反映它,是要冒风险的,必须要有胆有识。


但是,电视剧是一门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渗透力最强、最具有群众性的艺术,它有一种天职,要最迅捷地表现时代的风貌,引领时代的风气。这部《阳光下的法庭》所具有的精神气质和价值取向,是别的电视剧不能替代的。它既区别于《小镇大法官》,又跟《小镇大法官》互映成辉,共同呈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法治风貌。从艺术创作上讲,《小镇大法官》在深入生活、把握生活上可能会相对容易一些,《阳光下的法庭》这样的作品把握起来就比较难。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深刻指出:“面对生活之树,我们既要像小鸟一样在每个枝丫上跳跃鸣叫,也要像雄鹰一样从高空翱翔俯视。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阳光下的法庭》表现的正是这个时代伟大的实践,叙事上既厚重又很细腻,给人的总体感受就是既像小鸟一样在每个枝丫上跳跃鸣叫,比如剧中鹿鸣给女朋友买玫瑰花的细节,第一个孩子来卖玫瑰的时候他买了,第二个孩子来时他又买了,女朋友问他今天要有100个孩子来卖玫瑰怎么办?他说只要我兜里有钱我就全买,因为这样对孩子们才显得公平。这个细节很好地丰富了鹿鸣这个人物形象,公正公平已经浸透在了他的血液里,变成了他内在人格的一种外化,这个细节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足以证明这部剧是努力站在枝丫上,每一声鸣叫都是最美的音符,每一次跳跃都是最美的舞姿。同时,这部剧的格局又很宏大,就像雄鹰一样从高空翱翔俯视,贯穿全剧的一条主线是写党的十八大之后推进的司法改革,视野比较开阔,是把司法改革植入了历史发展的长河之中,进行历史哲学的关照。



《小镇大法官》剧照



这部剧选择的三个主要案件都具有历史哲学意识,代表着十八大以来历史性变革过程中我们解决了许多年没能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年想办没有办成的大事。环境污染案,契合了中央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的是人类生存权的问题;涉外知识产权案件,对应的是人类的创造力、发展权,这是一个对全人类都至关重要的问题;冤错案件平反,关乎着人民群众的生命权,也象征着法官手中的权力之大,生杀予夺。从这三个案子的选择上,不能不说编剧是具有历史哲学意识的,他们知道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华民族进入十八大之后的新时代,必须要面对这三个新课题。习近平主席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而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的共同体。所以这部剧在思想上是很有深度的,站位是很高的。因此,对这样的作品,要为它提供宽松的环境,要为它鼓与呼,不能用一般言情剧、公案戏的评价标准去苛求台词的生活化和情节的戏剧性,更不能用一般的收视率去衡量它,它担负的职责,它具有的价值,是其它收视率很高的电视剧也无法相比的。


强调它的思想价值属性,并不是降低对其审美化、艺术化的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我们应该追求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让目光再广大一些、再深远一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所以拿这两把尺子去衡量,应该说这部作品还有提升的空间,还可以写得更好。但是,据了解这个项目去年才启动,几个月的时间就跟观众见面了,就产生了如此好的社会效应,这样的作品应该受到我们珍视,应该向这样的创作集体表示敬意。


《阳光下的法庭》剧照



这部电视剧的成功,再次证明了40年来中国电视剧发展的两条基本经验。第一,要努力实现题材资源的最佳配置。不要认为只有物质生产才有资源配置问题,精神生产同样有资源配置问题,如果配置不好,题材虽然重要,写的公式化概念化,在那个专业领域得不到认同,就是浪费了题材、糟蹋了题材。这部剧有最高法院的指导,有司法战线与艺术战线的通力合作,国家电视台的跟踪,资源最佳配置这一条实现了。第二,要努力实现创作生产力包括编剧、导演、演员、美工、摄影等诸因素的优化组合,只有优化组合才能保证一流的思想艺术质量。这部剧显然是非常熟悉这条战线的同志担任编剧、导演等主创工作,尤其是搭建了很有眼力的剧组,请来这么多老戏骨,他们对艺术有敬畏感,对生活非常尊重,习惯于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他们的表演得到了大家的认同。这些演员能够参加到这个剧组里来,自己也接受了一次先进的司法理念的洗礼和教育。这一条经验是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


当然,从更高的要求上,这部作品在艺术上还可以更精益求精,特别是在中华美学精神的体现和中华审美风范的彰显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作品要讲求托物言志、寓情于理,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这部作品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态度去托物言志的地方印象还不是很深,虽然剧中的人名都在托物,如白雪梅,三个字都指向了高洁,总觉得生活里白雪梅应该很喜欢梅花或者是更爱什么,如果能增加一些细节,通过具体的物去表现她的情志,就更能让观众回味。另外这个剧在画面处理上还可以再丰富一些。《阳光下的法庭》这个片名是很有意境的,法庭是在场的、是实的,阳光下的法庭是意境。如果说法庭是“秀”,阳光下的法庭就是它的“隐”,中华美学讲究意境,要想办法对阳光下的法庭进行美学上的处理,这一点在影像上应该是有办法的,说明导演还有提升、进步的空间。


电视剧《阳光下的法庭》专家研讨会现场


作为一个见证了中国电视剧40年发展历程的电视剧工作者,看见《阳光下的法庭》这样的作品是令人兴奋的。中国电视剧不能没有这样的作品,国家电视台不能不播这样的作品,因为“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需要这样的作品,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战略目标需要这样的作品。所以,应该向这部电视剧的组织者、创作者表示敬意。


(此文根据作者4月24日在“电视剧《阳光下的法庭》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

转自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号,戳此处看原文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周由强

核发: 何美

美编:王燊夷

延伸阅读:

喜迎第十次全国文代会│九次文代会以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工作综述

迎接第十次全国文代会│深耕文艺评论园地  厚植为人民的文艺

专访│仲呈祥:习近平总书记文代会重要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国化最新成果

论坛|仲呈祥:“天价片酬”与“明星烂片”缘何相伴而生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些公众号哦!


艺评中国

中国文艺评论

艺评头条


搜索本号更多艺评文章?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