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付酬征稿|儿童眼中的“猪家故事”:与孩子们共读绘本《朱家故事》

陈丽莉 中国文艺评论 2019-08-27


“艺术创作的国际视野与儿童成长的

现实关切”主题征稿

公号选编第四篇


点击图片回看:



老少咸宜,“牛”气童年:评小说《牛背上的白鹭鸟》/周思明


画笔下的多彩童年/严瑾


何以为家?难民营的孩子,他们选择坚强/袁培德




儿童眼中的“猪家故事”

——与孩子共读安东尼·布朗的《朱家故事》

陈丽莉


现代生活中,大量视觉感官元素充斥着儿童敏锐的神经。孩子对世界万物充满了好奇和幻想,但本身无法自主地去选择恰当的、适合自己年龄的视觉资源。作为孩子母亲,我坚定地认为孩子能从看书、读图中了解大千世界,并从中启发心灵、打开视野、展开想象。因此我为孩子选择了大量的优秀绘本作为他们闲暇时光和睡觉前的小伙伴。这里我要为大家推荐安东尼·布朗的经典作品《朱家故事》,我的两个孩子大的六岁、小的两岁都非常喜欢。


《朱家故事》


《朱家故事》绘本插图


英国作家安东尼·布朗的经典绘本有很多,最有影响力的《我爸爸》《我妈妈》都广为大家熟知,他的Willy系列、小熊系列等都深受大人和孩子们的喜爱,他总是能用简练的语言传达出儿童的心声。


《安东尼·布朗自画像》


钱钟书先生讲:“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任何艺术形式都不能脱离其思想内涵和深层次的意蕴,安东尼·布朗的绘本故事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以马格利特超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结合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儿童眼中的世界,每一个故事都像一部电影一样,情景结合,发人深思,《朱家故事》也不例外。


《我的队伍》安东尼·布朗作


《在森林里散步》安东尼·布朗作


朱先生一家共四口人,朱先生、朱太太还有两个可爱的孩子。一家人的生活并不是那么其乐融融,因为朱先生和两个儿子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例如绘本中描绘的吃完饭后,三个人瘫在沙发上无所事事的样子,就连沙发上的小猫都是慵懒的。朱太太一直在昏暗的灯光下做着永远也做不完的家庭琐事,洗碗、铺床、熨衣服……


《朱家故事》绘本插图


当朱太太无法忍受家庭重担的时候,选择了离开几日,这对于朱先生和两个孩子来说简直是一场灾难。朱先生打开太太留下的信封,里面有一张纸:“你们是猪。”朱先生的手变成了一个猪蹄,后面的情节中所有的人物都是人身猪头的形象,就连沙发上的花朵、墙上的壁纸、画框中的世界名画以及家用器物都有了猪的特征。每次大儿子多多看这本书时,都要急切地像寻找宝藏一样和我说:“妈妈,让我来找找,都有什么东西变成猪了。”他用细嫩的小手点着有两个小眼睛和长着长鼻子的东西,大喊着:“妈妈,餐具也变成猪了,电话也变成猪了,电源插座也变成猪了,钟表、月亮都变成猪了,就连吊灯上也都是猪……”每次都像找到宝藏一样充满了惊喜。


《朱家故事》绘本插图


作者别出心裁,将世界名画运用到绘本细节之中,让孩子在充满好奇的诱惑下注意到了很多艺术家独特的表现形式。例如开篇孩子们放学归来,坐在餐桌前呐喊着要吃饭的表情,实际上借用了挪威表现主义画家蒙克著名代表作品《呐喊》,朱先生拿着的报纸中也都充满了呐喊的特定表情。墙面上的两幅绘画也是值得一提的,一幅是荷兰画家哈尔斯的《微笑的军官》,原作里面神采奕奕的军官在朱太太离开后,悄悄地替换成了猪头的样子;另外一幅是英国画家庚斯博罗的《安德鲁斯先生与夫人》,安德鲁斯先生也成了猪头猪脑的形象,女主人公的脸部被刻意抠除下去,好像有某种特殊的寓意。


《朱家故事》绘本插图


朱先生和两个儿子在妈妈没在家的日子里,总要花上很长时间做难吃的饭,吃完饭后餐具堆得到处都是,在寻找食物残渣的时候鼻子里还发出了哼哼的声音,这个形象简直太生动了。爷儿仨的衣服都是脏兮兮的,我想,它们一定还散发着一种酸臭的、难闻的气味。


《朱家故事》绘本插图


整洁、温馨的家经过几天的折腾后终于成了猪圈,前后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故事情节也达到了最高潮的部分。当朱太太推开门出现时,三头“猪”完全臣服于朱太太的到来,他们有期待、有激动、有辛酸,还有就是理解和反思。


《朱家故事》绘本插图


整个故事情节没有大人之间无尽的争吵和埋怨,没有父母对孩子的打骂和责难。这个故事离我们生活很近,可能在大部分家庭中都出现过,作者选择了用幽默、诙谐的方式处理,这是孩子喜欢看到的处理方法。故事结局是圆满的,一家人一起做家务,一起享受快乐。


《朱家故事》绘本插图


在充满睡意的晚上,当我们读完《朱家故事》后,大儿子会询问我:“妈妈,你现在开心吗?”我微笑着如实地回答:“开心!”在暖暖的灯光下,我看到了他甜蜜的、满足的样子。我问小儿子:“果果,如果你和哥哥还有爸爸都不帮妈妈干活会怎样?”两岁的果果若有所思地皱着眉头说:“那我们就会变成猪了。”看来,两岁的小孩已经完全明白了安东尼的故事主旨。这个故事带给妈妈的好处就是,不需要我们发泄任何牢骚和抱怨,就能让孩子用自己小脑袋想明白不干活就是猪的道理,也让孩子懂得了一家人是需要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的。



陈丽莉与大儿子在吴冠中画作前


*作者:陈丽莉,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教师,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征稿启事



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后,结合近期来稿,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策划了主题征稿:艺术创作的国际视野与儿童成长的现实关切。欢迎围绕主题或其中某一方面撰写评论(可随附摄影美术等创作作品),要求有理有据、言简意赅,字数在两三千字为宜。本专题截稿时间为6月10日。我们将择优于儿童节前后刊发并支付稿酬。



中国文艺评论网、“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等新媒体建设为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资助项目,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付酬征稿已经三年啦,投稿攻略与每季稿费详见投稿专页(http://www.zgwypl.com/list-139-1.html)。


- THE END -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袁正领

特约编辑:朱丽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朱家故事》绘本插图由本文作者提供

其他组图来源于网络



速看!付酬征稿:艺术创作的国际视野与儿童成长的现实关切

儿童节征稿|画笔下的多彩童年

儿童节征稿|老少咸宜,“牛”气童年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投稿攻略

叮咚!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1-3月稿费单来喽~

祝贺|2018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年度达人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2018年10-12月稿费到,您有吗?

中国文艺评论网2018年7-9月稿费您已签收 请给五星好评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2018年5-6月&“骨四雅”稿费来啦!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2018年2-4月稿费来啦!

喜迎新春: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发稿费(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

青春好时光: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年度达人、摄影微评活动,证书妥寄,稿费已付(2017年度达人)

六一|让我听听你的故事,来吧熊孩子!来吧大龄儿童们!


客官,请留步,给个好看再走呗


点这里,查看中国文艺评论网付酬征稿系列原创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