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湖论坛|新时代青年文艺评论再出发

西湖论坛 中国文艺评论 2021-11-26

新时代青年文艺评论再出发

第五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


▲第五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开幕式现场




▲主题论坛:“致敬70年:青年文艺与国家形象”


9月20日,第五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在杭州开幕。活动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浙江省文联主办,本届论坛以“致敬70年:青年文艺与国家形象”为主题,将多种不同艺术门类的青年学者组织起来,就同一问题展开集中研讨,希望这种跨学科、跨门类的研讨方式能够碰撞出更加精彩的思想火花。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论坛特别设置“对青年文艺批评的批评”名家论坛,旨在通过学术嘉宾的思想碰撞和观点交锋对今后青年文艺评论家的健康成长有所帮助。曾有学者指出“八零九零”后的一代是被规训的一代,他们很难再创造自己的批评空间,很难展露锋芒、锐气。那么,事实是否如此,青年文艺批评家究竟有着怎样的处境和未来?本期时评特别整理与会专家对此的观点,以期助力青年文艺评论再出发,让青年一代为繁荣新时代的中国文艺继续添砖加瓦。《中国美术报》特别整理与会专家对此的观点,推出两个整版通栏的专题报道,以期助力青年文艺评论再出发,让青年一代为繁荣新时代的中国文艺继续添砖加瓦。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本期精选路侃、罗怀臻、范志忠三位文章如下:

路侃:对青年文艺评论的印象与展望

罗怀臻:青年文艺评论者的优长与不足

范志忠:文艺评论需要引领创作


近期推送预告:西湖论坛

樊波:美术批评的作用及理论建构

盘剑:什么才是好的文艺评论 


▲名家论坛:“对青年文艺批评的批评”




  路侃:对青年文艺评论的印象与展望  



青年文艺批评是当下中国文艺评论中最有生气、活力的一部分,是文艺生产力、贡献力最旺盛的一部分,是站在文艺评论前沿最有锐气的一部分。


他们起点高、有中国情怀、重视研究的学理性,这是青年文艺批评者在目前多样化的文艺评论中表现出的可贵一面,但也存在不足。第一,对宏观问题的关注和把握不够。除了一些侧重历史与社会分析的文艺评论外,对宏观文艺政策,对大局观的认识和融合有些欠缺,而这往往影响到评论的深度。第二,单一的学院式成长背景所带来的不足。青年评论家不同于在上世纪80年代成长起来的评论家,深厚的社会人生经历,造就了那一代人对文艺评论的理解和表现的深度。当下的青年文艺评论家有教育优势,也存在社会阅历的不足,难免影响到其对作品的思想深度、社会历史、人物与美的理解,消费主义、娱乐化的影响也时而会影响到他们的评论倾向。另外,书卷气、学院式文风甚至学理性过强也会影响到评论风格的锐气、务实与活泼度。第三,对作品的艺术感悟不够充分、到位,有些评论有过度的理性分析,而生动的艺术感悟不足。


关于青年评论者今后的发展我有几点感想:


第一,青年评论者要有创造性。近现代文艺理论批评史上很多大家都是青年成才。青年文艺批评的发展,首先要树立一个勇于创造的文化理想,特别是在新时代,要有自觉的担当意识。在文艺对中国文化成就的贡献中,相对于创作作品,文艺理论评论的贡献力是不够的,文艺批评不应止步于解释,而应勇于提出学术思想和创见。而创造性最需要的风格是学术与思想的个性,现在我们看到文艺理论评论界有一些有个性、有学理卓见、有影响的评论家,但是还不多,趋同性、程式化、平庸性仍是文艺评论需要克服的问题,文艺理论评论有创造性的繁荣,还需要有更多有个性的学术创造。


第二,善于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特别是创作的前沿问题和时代需要回应的文艺问题。这里面有宏观文艺理论,也有具体创作理论。比如中国文艺的价值形态、历史发展和前瞻,它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艺术理想与提高,体现时代发展的文化需要。历史上许多产生重大深远影响的文艺理论批评,都和时代发展、时代呼唤密切相关。文艺理论批评的创造、创新只有回应时代发展的呼唤,才能有较大的建树。


第三,坚持开放的态度,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文化。在今天以计算机技术为动力的文化融合时代,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加强学习。这又包含宏观与具体两个方面,一方面学习宏观的方法论、大局观、人文精神、艺术理想,另一方面学习具体的、专业性的,还有中国与外国、现代与古典、科技与人文,跨文化、跨媒介等,学习的关键是消化、融合和创造,而不是照搬,这是整个中国的发展经验,也应该是文艺汲取的经验。


第四,增强批评性,活跃文艺批评。在学术论争中增强学术创新,现在学术观点之间的批评和论争似乎很少,青年批评如果长期如此,很难有大的提高。而近现代很多文艺批评大家的名作,往往是在批评论争中确立,在对前人的批判继承上提出新的创造、新的理论。包括西方现代文论也是对近代和古典文论的重新认识中提出的,中国古典小说理论也是在对小说评点中提出独到的文学见解。


最后一点展望,希望我们共同积极参加丰富的社会实践,感受新时代的脉搏和人民的心声。在文化和社会实践中历练、增强自己的社会视野、大局视野、世界眼光和人民情怀,在时代的进步和人民奋斗中提高自己的文艺责任感、使命感,向文艺评论的高峰努力攀登。文艺评论的希望在青年评论家,祝青年文艺评论产生更大的创造力、更大的影响力。


*作者:路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选自《中国美术报》第167期(点击查看)


  罗怀臻:青年文艺评论者的优长与不足  



“80后”一代的青年评论者,让我们“50后”自叹不如,他们有很明显的几点优势。


第一,对传统的亲和感。由于百年来积贫积弱的关系,生于上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的学者对传统大致会有一种反叛意识、抵触意识。30年前如果一个家长送孩子去学技能,基本是学西洋乐器,学钢琴、小提琴,而今天的孩子是在学古琴、琵琶,甚至去学昆曲。所以,这一代人对传统的亲和感令我敬佩、羡慕。


第二,对世界文化的平常心。现在年轻一代是在国际文化大交流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甚至在技术上看不起国外的东西,现代意识是年轻一代与生俱来的。


第三,对人性的表达欲。我们这一代或者比我们更早的一代人强调集体意识,强调个体是集体中的一员。而现在年轻人更强调个人意识、个人表达,从宏观的史诗般的叙事,到今天微观的、细节的甚至于把玩式的表达,某种意义上讲其实是一种人性化的转变。


第四,对形式变革的独创意识。我们进入了技术时代,特别是21世纪,进入了一个技术日新月异的时期,我们去买3D电影票的时候或许根本没有考虑电影是什么内容、什么故事,而就是要看3D,而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3D,所以有时候故事挺新的,表现的内容挺新的,但讲故事的方法太老套了。


这些是青年一代评论者的优长,而不足的地方也有。比如对局部与整体的把握。第一,青年人喜欢欣赏细节,用细节代替对整体的看法。而我们则首先强调整体的样式、形式,并非进去一个房间先是看水龙头不错、浴缸不错,再整体打量。第二,对技术的关注大于对观念的关注。我发现很多青年朋友在解读包括我自己的作品在内的时候,看不到我们的企图心。其实我们想改变一个样式,改变一个行业,那种努力会被忽视,他们看到的就是技能、技术,比我们这一代人还强调“移步不换形”。梅兰芳为什么说“移步不换形”,是做检讨,他要提倡的是“移步换形”。1948年,镜框式的舞台在中国已经普遍建造,他觉得我们再信守着戏园子的那种玩意儿不行,要进入综合艺术,所以他提出来“移步换形”的理论。但是到了1949年、1950年,一些艺术家劝他不要这样说,所以他才在天津做一个检讨——“移步不换形”。今天,很多年轻人就守住这点,甚至以模仿传统、拷贝传统、克隆传统为时尚。这会影响整个行业,影响民族创新意识的发展。由于年轻人对技术的欣赏,导致一部分青年人对歌剧、对音乐剧、对话剧的关注不如对昆曲的关注,但对昆曲却又在关注什么呢?是昆曲所承载的古典文化吗?不是,把《牡丹亭》的时代背景抽掉将其变成一种懒洋洋、色迷迷、慢腾腾的“艺术”,而年轻人欣赏的就是这一点,这又是跟我们这一代人的差异。


还有一个是重成就,轻担当。早先一些人的追求是从改造文艺样式入手,做一个行业的拓荒者,一旦成功那么就是这个行业开辟历史的人物。但现在的一些年轻人要实惠、要马上看到效果,不做所谓无效的努力,这是一种企图心。以前我们评论一个文艺作品,说它是不是反映了这个时代精神,比如《百年孤独》,它概括了一种时代精神,《老人与海》,它概括了一种精神,包括《青春之歌》和《班主任》,都折射出一个时代。为什么那一代人都试图概括一个时代,这也是一种企图心,而这种企图心却是你成大气候的关键。


▲《青春之歌》杨沫著(左)《班主任》刘心武著(右)


所以,确实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风貌,也有一个时代的文艺批评者的文艺风度。我希望这一代人不要被任何一代人屏蔽,也不被任何一代人归类,这一代人有更多的原发性、自主性,因为这一代跟我们那一代不一样。


*作者:罗怀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选自《中国美术报》第167期(点击查看)


▲“对青年文艺批评的批评”名家论坛现场


  范志忠:文艺评论需要引领创作  



当代的青年评论者具有明显的学术化和职业化特征,在浙江大学我所属的学院是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这里三分之二以上的青年教师有海外学术背景。海外学术背景的训练使得这些青年评论者对学术化的追求显得非常严谨。成长于上世纪80年代的学者谈到文艺评论时或许会从感性的角度、从史评的角度谈对生活、对文艺创作的感悟与发现。而当下的学者更擅长从学理化的角度、从质化研究或量化研究的角度,带着一种严谨的方法论探讨问题。尤其在知识结构上,我们这一代的文科学者,对理工科的知识可以说是一块短板,甚至是空白的,而当下的青年批评者,其知识结构就可以做到相对合理。


我为何强调时代背景的不同?有人认为陈凯歌的电影《无极》差一点能成为精品,但为什么差一点?其实,他当时对魔幻世界的感悟与世界是接轨的,但就是由于陈凯歌理工科知识背景的缺失决定了他对技术的无感,在他的影片中有大量数码技术的画面,但是所营造出的意境却是失真的,无法给人代入感、沉浸感。而当我们再看李安的《少年派》《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时又会发现,他们可以吸纳好莱坞的强大工业背景,利用好莱坞的强大技术支撑,使得技术的短板得以很好地弥补。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剧照


那么,青年评论者在学科优势和知识结构完整的前提优势下还需要强化的是什么?我觉得需要反思的是将文艺评论学术化、职业化以后所带来的弊端。目前,一些高校,规定了哪些期刊可以用,少数的几个一级刊物,甚至一级刊物里又圈了少数的几个权威刊物,以致于大多数教师的目光仅仅盯住这少数的几本刊物,也就造就了学术的职业化。而这种职业化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我曾与一位工科教授探讨过这个问题,他说:“当你们的一篇文章,如果1000个读者都不到的时候,你们写出来的东西还有价值吗?你们人文学科还有什么价值?”文科的人可能觉得这个问题是工科的一种傲慢与偏见。但当我们感受到工科技术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影响的时候,包括我们发言用的麦克风、投影、电脑,我们的高铁、飞机,这一切的进步都是来自于工科进步的时候,我们的文科给人类提供了一些什么?这可能就是每一个青年评论家要思考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感受最强烈的是与上世纪80年代的评论相比较,最大的不同在于我们的批评与创作是有一种对话的关系,评论能够引领创作,或者某种意义来说评论对创作是发生重大影响的。比如说我们回到电影,20世纪80年代初张暖忻、李陀在《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一文中,提出我们要追求长镜头的现实主义美学思想,从长期以来苏联蒙太奇的思想中跳跃出来,以保持对现实多样性的一种关怀和尊重,保持对现实真实的一种追求,其实这是渗透着一种对人道主义的呼唤。所以,我们能够感受到第四代导演,从《小花》到《巴山夜雨》,再到谢晋的电影作品,都体现出对人道主义精神的呼唤。现在,我们一讲到影视更多讲的是票房,除了讲票房之外,我们对影视评价的体系、对影视的批评,我们的评论还能提供什么呢?我们就会发现更多的评论在自说自话,很多评论对创作已经失去了干预能力,失去了对话的能力。如果对这种干预和对话能力的缺失追踪溯源,在很大的程度上可能就是因为我们把评论职业化了,缺失了人文评论最大的魅力和最大的价值——对于生命激情的一种感悟、一种发现、一种提炼。评论者只有在对人类的生命、美学,对这个社会关注和呼吁的前提下,才可能找到一种理论的自信,或者说找到一种文化的自信,能够与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以及我们的创作展开对话。我们的文艺创作已经有了高原,我们在文艺方面的成就是不可抹煞的,但如何出现高峰,如何能够站在全人类的高度与世界进行对话?可能需要我们青年文艺评论家,当然也包括我们这一辈“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老评论家们一起努力、一起奋斗。


*作者:范志忠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选自《中国美术报》第167期(点击查看)


*本文原刊于《中国美术报》2019年10月14日第4-5版(第167期)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袁正领

审核:程阳阳

美编:木子



【最近热门】

付酬征稿:近期影评剧评书评乐评约起!

丰收|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6-8月稿费来啦

第五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致敬70年


【相关阅读】

西湖论坛征召全国“游侠”论剑,你来吗?

青年的论坛新春的你,快领“西湖论坛”文集福利

西湖论坛|仲呈祥、庞井君、尹鸿、戴锦华与青年文艺评论家面对面

西湖论坛|马也、黄鸣奋、厉震林、范志忠、顾振宇与你面对面



让我知道你在看



点这里,查看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专题~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