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甲灯紫外线会导致细胞突变和死亡,频繁使用或增加皮肤癌风险 | 科研圈日报

科研圈 2023-01-18
你可以单独订阅“科研圈日报”了——请点击上方 #科研圈日报 话题,点击右侧“订阅话题”按钮即可。“科研圈日报”主要关注科研圈与研究者个体、科研圈与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之间的重要互动。点击 这里 可以查看往期内容。


· 生物医学


美甲灯紫外线会导致细胞突变和死亡,频繁使用或增加皮肤癌风险


在使用美甲胶美甲时,需要照射特定光谱的紫外线进行固化。近日,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的研究人员发现,用于固化美甲胶的紫外线美甲灯会导致细胞死亡和致癌突变

研究者此前曾注意到,医学期刊上的许多报道称,一些经常使用美甲胶美甲的人报告手指出现了罕见皮肤癌。为了调查紫外线美甲灯的相关健康风险,研究者分别将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人包皮成纤维细胞和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放置于美甲灯下。结果显示,急性照射(一天内照射两次,每次 20 分钟)能造成 20%~30% 的细胞死亡,而连续三天、每天 20 分钟的照射造成了 65%~70% 的细胞死亡。在这两种情况下,都观察到了细胞内遗传物质的突变及线粒体功能障碍,且基因组分析显示,受照射细胞中的体细胞突变水平更高,突变模式普遍存在于黑色素瘤患者中。

论文表示,实验结果和此前的医学报告强烈表明,美甲灯紫外线可能会导致手部皮肤癌。但研究者也强调,还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才能准确量化经常使用美甲灯的人的患癌风险。相关论文于 1 月 17 日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疫苗研发


Moderna 公布 RSV 疫苗三期试验结果:预防老人下呼吸道症状有效性达 83.7%


图片来源:pixabay


据 CNBC 报道,当地时间 1 月 17 日,Moderna 公布了靶向呼吸道合胞病毒(RSV)mRNA 疫苗 mRNA-1345 的三期临床试验结果。结果显示,疫苗在预防 60 岁及以上人群 RSV 相关下呼吸道疾病(定义为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症状)方面有效性高达 83.7%

该试验包括 22 个国家的约 37 000 名 60 岁以上老年人,中期分析结果显示,当 RSV 相关下呼吸道疾病定义为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症状时,安慰剂组发现 55 例患者,而疫苗接种组发现 9 例患者,疫苗效力为 83.7%;当定义为出现三种或三种以上症状时,安慰剂组发现 17 例患者,疫苗接种组发现 3 例患者,疫苗效力为 82.4%。Moderna 表示,在疫苗的临床试验阶段没有发现任何安全问题,试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将发表在同行评审的期刊上。(CNBC,Moderna)



· 大科学设施


我国首台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增强器全线贯通


人民日报报道,位于北京怀柔科学城的第四代光源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增强器于 1 月 13 日全线贯通,进入设备调试阶段。增强器是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加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周长约 454 米,主要负责将电子束流从 500 MeV 加速到 6 GeV,同时在 6 GeV 时接受储存环引出的束流并完成电荷积累,在满足引出的条件下,适时将束流引出并注入至储存环。此次全线贯通标志着 HEPS 建设又迈进了一大步。

HEPS 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确定建设的 10 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于 2019 年 6 月在北京怀柔科学城启动建设。建成后将是我国第一台高能同步辐射光源,也是世界上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之一, 相比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亮度要高出 100~1000 倍。光源建设任务计划将于 2025 年全部完成,届时将在我国先进材料、航空航天、能源、环保、医药、石油、化工、生物工程和微细加工等领域中广泛应用。(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人民日报)



· 动物学


针鼹吹出“鼻涕泡”散热


针鼹是澳大利亚仅有的两种单孔目动物之一,由于不具备喘气、出汗或舔舐等常规降温手段,且被覆难以散热的背刺,针鼹如何应对高温一直有待研究。近日,澳大利亚科廷大学(Curtin University)的研究团队发现,针鼹可以通过“鼻涕泡”蒸发降温,从而在 35℃ 以上的高温下存活。

研究人员用 1 年的时间在澳大利亚珀斯附近的自然保护区拍摄到了 124 只针鼹的红外图像,记录了它们体内各部位的温度变化,以显示其身体如何与环境进行热交换。结果显示,针鼹会从喙部吹出粘液泡,并令其在喙尖爆裂,打湿的喙尖可以作为水分蒸发的窗口,冷却血液,这使喙的温度比针鼹鼠身体的其他部位低近 10℃。这项研究提供了早期哺乳动物可能如何运作的生物学特性线索,并对预测针鼹鼠如何应对气候变暖具有重要意义。相关论文 1 月 18 日发表于《生物学通讯》(Biology Letters。(Science News)


编写:张鑫洁、翁佳玉、董聿恒、张琪

辑:张琪

封面图片来源:Pixabay


▽ 精彩回顾 ▽


点个“在看”,及时获取最新学术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