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新中国肥胖调查:近半成年人超重或肥胖,内蒙古山东河北肥胖率最高 | 科研圈日报

科研圈 2023-10-21
你可以单独订阅“科研圈日报”了——请点击上方 #科研圈日报 话题,点击右侧“订阅话题”按钮即可。“科研圈日报”主要关注科研圈与研究者个体、科研圈与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之间的重要互动。点击 这里 可以查看往期内容。


· 公共卫生


中国近半成年人超重或肥胖,内蒙古山东河北肥胖率最高


近日,一项由解放军总医院领导的研究对中国 243 个城市的 1580 万名成年人的体检数据展开了评估,发现超重/肥胖及相关并发症已在中国成年人群中普遍发生:超重人数占比高达 34.8%,其中男性超重率达 40.2%,高于女性的 27.4%;肥胖发生率为 14.1%,其中男性肥胖率为 17.6%,高于女性的 9.6%。


不同年龄段男性与女性的超重与肥胖发生率 来源:论文


研究发现,在时间上,男性超重与肥胖发生率在年龄段上要早于女性,前者超重率与肥胖率的峰值分别出现在 50~54 岁、35~39 岁,后者则分别出现在 65~69 岁、70~74 岁。地域上,中国北方的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均高于中国南方,内蒙古、山东和河北最高。研究认为超重和肥胖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低地区的超重和肥胖发生率更高。此外,超重/肥胖参与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脂肪肝、糖尿病前期、血脂异常和高血压,且体重指数越高则并发症的数量越多。该研究可为中国的公共卫生管理和预防策略提供科学参考,相关论文 8 月 17 日发表于《糖尿病、肥胖与代谢》Diabetes, Obesity and Metabolism)。(Diabetes, Obesity and Metabolism



我国新冠 EG.5 变异株占比增至 71.6%,已形成优势流行


8 月 19 日,“国家疾控局”公众号发布了关于新冠病毒 EG.5 变异株的相关科普问答。文章提到,我国监测结果显示,新冠病毒流行株中 EG.5 变异株占比呈上升趋势,从 4 月的 0.6% 增长至 8 月的 71.6%,目前已在我国绝大多数省份形成优势流行,未来一段时间内很可能继续保持此趋势。我国今年 4~6 月份经历了奥密克戎 XBB 系列变异株的流行,已建立的人群免疫力对同属于奥密克戎 XBB 亚分支的 EG.5 变异株仍具有免疫保护作用。近期,全国新冠疫情总体处于低水平、波浪式流行态势,疫情对各地医疗系统带来的压力较小,短期内不会发生规模性疫情。


EG.5 变异株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 XBB.1.9.2 的一个亚分支,最早于 2023 年 2 月 17 日在印度尼西亚被发现。7 月 19 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列为“监测中的变异株”(VUM),8 月 9 日,将其调整为“关注变异株”(VOI)。目前,全球共有三种列为 VOI 的新冠病毒株,除 EG.5 变异株外,还有 XBB.1.5 变异株和 XBB.1.16 变异株,三种病毒株均属于 XBB 变异株系列。(国家疾控局)



· 月球探测


俄罗斯登月探测器“月球-25”已坠毁失联


“月球-25”探测器传回的首批月球照片 来源:俄罗斯航天集团/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当地时间 8 月 20 日,俄罗斯国有航天集团公司(Roscosmos)向记者表示,根据初步分析结果,由于实际脉冲参数与计算值存在偏差,“月球-25”(Luna-25)探测器偏离了设计轨道,与月球表面相撞,已不复存在。此前,俄航天集团曾发布声明称“月球-25” 号探测器出现异常情况,导致其无法过渡到规定参数的预着陆轨道上。俄罗斯科学院航天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艾伊斯蒙特表示,“月球-25”号探测器在尝试进入着陆前轨道时已出现“异常情况”,但该“异常情况”并没有令人们引起足够警惕并做出根本性的决定,例如推迟登陆。俄航天集团称,特别组建的跨部门委员会将调查探测器消失的原因。


“月球-25”号于 8 月 11 日发射升空,原本计划 8 月 21 日在月球南极着陆,这也是俄罗斯近 50 年来首次月球探测任务。值得注意的是,印度 7 月 14 日发射的“月船三号”(Chandrayaan-3),已于 8 月 5 日进入月球轨道,有望在 8 月 23 日登陆月球南极。(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科研伦理


科学家提议重新定义人类胚胎的概念


8 月 17 日发表于《细胞》Cell)的一篇论文中,奥地利科学院分子生物技术研究所(IMBA)的研究人员提出应重新定义人类胚胎的概念:基于现有的技术进步,人类胚胎研究的“14 天”准则应包括有可能发育成胎儿的“胚胎模型”。


胚胎的法律定义通常指通过精子受精或克隆而形成的胚胎。在目前的人类胚胎研究中,许多国家遵循国际干细胞研究学会(ISSCR)的建议,即受精后的人类胚胎在实验室里培育不能超过 14 天,被称为“14 天”准则。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人类干细胞可用于制造胚胎样结构,称为“胚胎模型”。胚胎模型是胚胎干细胞(ESC)的集群,可以以类似于早期胚胎发育的方式分化和自组织,即使在对应阶段被植入子宫,也无法发育为胎儿。一些研究正在使用胚胎模型研究胚胎发育,然而,因为这些实体不符合胚胎的正式定义,因此不受胚胎研究“14 天”法规的约束。


2022 年 4 月,有研究人员发现,由猴子 ESC 和其他类型细胞制成的样细胞在植入猴子体内后可以诱发妊娠。虽然这一现象均以自发流产告终,但提出重新定义人类胚胎概念的学者在新发表的论文中指出:“这代表了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胚胎的精细定义应该关注它能变成什么,而不是它是如何形成的。当前的胚胎模型不符合法律定义,但重要的是应当评估它们在未来是否已经越过‘红线’。”研究建议,人类胚胎的定义应当为“有胚外和子宫功能支持的,有潜力发育为胎儿的一组人类细胞”。(Nature News,Cell



· 事件通报


教育部曝光 7 起教师违规违纪典型案例,含 2 名高校教师


8 月 16 日,教育部公开曝光了第十三批 7 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典型案例,其中包含 2 名高校教师违规获取津贴和不雅行为问题:


·宁夏大学教师马某某违规获取津贴问题。2019 年 9 月至 2022 年 5 月,马某某擅自给他人发放津贴、违规领取管理绩效和教学工作量津贴。马某某的行为违反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第九项规定。马某某被给与党内严重警告、政务降级、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由三级降至四级等处分,其违规滥发和超标准领取的津贴悉数上缴,所在学院党总支书记接受诫勉谈话。


·山东省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张某不雅行为问题。2021 年 8 月,张某拍摄并在网上保存不雅视频,后被泄露。张某的行为违反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第六项规定。张某被给与党内严重警告、撤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由十级降至十一级等处分,并调离教师岗位。所在系党支部书记、行政副主任被约谈,责成系党组织向学校党委作出深刻检查。(教育部)


编写:汤雅汶、孙嘉悦、欧阳光、魏潇

编辑:魏潇

封面图片来源:pixabay


▽ 精彩回顾 ▽


点个“在看”,及时获取最新学术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