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大中文系毕业典礼 | 刘阳:所谓梦想,即是我们眼中的世界

刘阳 北大中文人 2019-06-20


尊敬的老师、家长,亲爱的系友、同学们:


       大家好!


       我叫刘阳,是中文系99级文学专业毕业生。一周前,当金锐老师打电话让我在毕业典礼上发言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我会不会是作为一个反面教材被邀请的。我觉得,我有必要在此做一个澄清:我从没觉得自己称得上是一个杰出的中文系毕业生,我甚至从来就不是一个杰出的中文系学生。1999年,我凭借艺术特长生的选拔,考进北大中文系文学专业,高考成绩仅仅475分。本科四年中,我大概“挂”过5门课程。我还记得,2003年的这个时候,我身着学士服,坐在大讲堂里参加自己的毕业典礼,心中一片恐慌,完全不知道这之后我面对的将是什么。2009年,我有幸留校北大成为一名老师。但2011年的这个时候,我辞掉了北大的工作,当了一名音乐剧演员。

 

       这六年中,我走过全国20多个城市,演出了大约600场音乐剧。渐渐地也得到了一些行业内的肯定。去年我获得了北京天桥艺术中心颁发的“2016年音乐剧演出季最佳男演员”奖项。在这里,我首先想做的事,就是和多年未见的老师们报个平安:谢谢老师们的辛勤栽培。我,还好。

 

       当初在北大学习的时候,我作为一个艺术生,无时无刻不感到与身边同学的格格不入:当每天下课后,同学们在宿舍和楼道里读书、背单词的时候,我却在当时38号宿舍楼5楼的楼梯上练功压腿;当同学们在图书馆学习的时候,我却常常在艺园的排练厅练声。可多年后当我进入到现在的行业,作为一个北大中文人,我却意外地又一次感到了和周围同事的格格不入:同样拿到一个剧本和角色,同事们会先读剧本背台词,我却觉得我应该做一个详尽的文献综述;同样拿到一份歌谱,同事们会直接去练唱设计唱腔,我则会一遍又一遍地把音乐和歌词作文本分析……

 

        这些工作方式和态度对于很多同行来说,是不寻常和难以参考的。但作为北大中文人,这却是当我们拿到一个题目时,最普通和最有效的思维习惯。虽然我正在一个和我的专业完全不同的领域工作,但是我工作需要的很大一部分方法和思路,在北大中文系学习的时候,就已经不知不觉地建立了。

 

 

       各位同学们马上就要毕业了,可能你已经确定了今后的方向,也可能你仍然会觉得自己还没有准备好,就像我当初考进北大以及我从北大毕业时一样。但无论这种感觉有多强烈,我想告诉大家,作为一个北大中文系毕业生,你们永远比自己想象的要成熟得多,强大得多。无论你们今后会做些什么,身在何方,你们所需要的力量,在这里已经被给予很多了。校园之外的世界看起来会有些冰冷,残酷,甚至疯狂。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去选择继续追求我们的梦想。

 

       我正在上演的作品《我,堂吉诃德》里有这样一段独白:“当这个世界本身已经足够荒唐,那到底什么才能算是疯狂?也许太过现实就是疯狂,放弃梦想也许是疯狂。寻找着珍宝,可周围却只有垃圾。太过清醒也许正是疯狂,但是最疯狂的,莫过于接受现实,而不去想这个世界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所谓梦想,大概就是我们眼中,这个世界应该的样子吧。我全心希望大家在毕业之后,还能够像在北大学习的时候一样,继续去强大我们的内心,让我们不至于被迫失去自己的声音,让我们不至于被迫隐匿自己的形象,我们能有足够的勇气,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且凭藉追求梦想这样的行动本身,让我们身边的世界变得更加公正,更加宽容,更加美好。

 

        最后,祝各位前程似锦,一帆风顺!



编辑:中文系微信平台  肖钰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