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荷专访 | 隋雪纯:风花时度窗棂

北大中文人 北大中文人 2022-07-18




隋雪纯是中文系2019级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采访之前,我们先了解到了旁人眼中的雪纯:


“不流不随,彬蔚其文;

亦明亦润,温婉其人。”

——归荑


“夏天的荷、秋日的叶,还有初雪时一片白茫茫的北大,都在她的文字里闪闪发光。”

——黄熙



飘雪入中文:依归与沉淀


隋雪纯选择中文的初心并不复杂。

“一开始是因为自己对阅读和写作有着纯粹的喜欢,同时,从事文学研究工作对我来说符合自己职业理想和社会价值期待。

就是这样简单的原因,支撑着她在中文的道路上前行不辍。如今的她,依然深深热爱着中文,热爱古代文学,并依旧坚定着初心选择。


中文学习之于隋雪纯,是心灵秩序的建立,内心富足安宁的获取,价值感与精神皈依的寻得在隋雪纯眼中,“中文人”是一个特别温情的名字。“学术的热忱”和“细腻的共情”塑造出了她认知中的北大中文人的形象。

“我所结识的大部分心怀诗书、上下求索的中文学人,眼神总是清亮,并对周围的人与事抱有认真的思考与诚恳的体贴。这也是吸引我在这条路上不断追寻与前行的重要原因。”

而作为“北大中文人”中的一员的她也同样清亮透彻,诚恳认真。当论及做学问时,隋雪纯深受其导师钱志熙教授借黄庭坚《深明阁》诗谈治学体会的启发,认为做学问应有“踏恒河彻底”的求知与坚韧,考索渊源流变,重视诗史研究与具体作家作品研究的互动与生成。同时,研究并不是模板化、公式化的,而是需要对艺术有着敏锐的直觉和足够的把握,综合运用审美、历史、逻辑的研究方法,勤于思考阅读,方能有所洞见。这种功力成于日月相继的积淀,见于研究者的学识与观照。

图为“魏晋南北朝文学专题研究”课程钱老师即兴板书的黄庭坚《深明阁》禅诗:“象踏恒河彻底,日照(行)阎浮破冥。若问‘深明’宗旨,风花时度窗棂。”


在书卷中研求的隋雪纯常将这四句诗系于心中,也总为“风花时度窗棂”一句所感动。在采访过程中,风捎雪伴花敲窗,她毫无保留地向我们分享这份真切的感动,我们也被她诚挚的思考与感悟所感染。



落雪牵世事:责任与关怀


除了日常学习以外,隋雪纯还担任班长一职,并在北大官微工作。高效的执行力、出色的业务能力及严谨温和的作风,让她在多个领域皆展现出能量与闪光。

“一方面,是作为青年人承担和服务的责任感吧;另一方面,我觉得自己受到了很多善待,所以也想带给周围人一些温暖。算是一种感恩的愿望吧。”

因此,研一第一次班会上,在老师问及班委担任意向时,隋雪纯举起了手。在之后担任班长的一系列工作中,她遇到了许多优秀而真挚的同道,在锻炼协调组织能力的同时也收获了很多宝贵的友谊。

我们班每位同学都优秀而团结,班主任周兴陆老师,学工办的王艳超老师、张辰老师和徐蕾老师也给予我们很多关注和支持,所以各项工作都开展得十分顺利,还被推荐参与‘北京大学示范班集体’的评选,最终我们也通过答辩获得了了这一珍贵荣誉。”


同时,隋雪纯接触官微工作已有五年。在北大官微,她是主要学生负责人,撰写了无数阅读和传播量创纪录的稿件;但她更认为自己是文字、摄影记者团队中的普通一员。

“官微的每一次推送都是团队通力合作完成的,每一条‘10万+’都凝聚着所有人的努力。与许多能力超群的伙伴一起工作,我感到很幸运,对我个人来说也是一种激励和提升。

通过官微,隋雪纯实现了从研究文学到书写文学的身份转变,完成了对于所学专业“知”与“行”的合一

我希望能够以执笔者的身份,去传递‘永远的校园’的精神底蕴,讲述‘此间人’的体验、思考与憧憬。

每一次撰写稿件或新闻采访的过程中,她都保持着对文字的敏感和对文学的初心。在这里,她充分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这些文字带给她,甚至带给我们的,或许就是这样一种“深切的、能够被时常唤醒的感动”。


对于隋雪纯来说,学生工作是在学术之外对于个人能量与社会价值的另一种探索。在这些工作中,她得以更好地认识世界,也塑造着她不曾发现的自己,更希望能够藉此机会,为学校、院系和班级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点击下方图片阅读隋雪纯参与撰写的推送 ↓


新雪寄人间:平淡与真实


对于隋雪纯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学术生活。宿舍、图书馆、食堂,三点一线,构成了她的日常作息;成果的背后,是无声的砥砺与耕耘

“我真的很喜欢图书馆,完善的硬件设置自不必说,老师们也特别好。闭架书库的老师每次见到我都笑眯眯地说‘雪纯来啦’,让我特别温暖又感动。”

作为图书馆的“老熟人”,这里的每一处座椅都与隋雪纯不同的记忆关联。

“西馆二楼大厅等于雅思和空调的冷气;301阅览室等于明清小说和耳机里循环播放的昆曲;201阅览室等于夏天的暴雨和李白……这些岁月虽则平淡庸常,但我却深深喜欢并怀恋它们,正是一个个在敲击键盘中的日子,构成了现在的我。”


而在课余时间,隋雪纯喜欢用相机捕捉的燕园中季节碎片和美的光影。

“摄影让我觉得时间似乎是具象的、可以存留的。确证与记录自我和世界存在,也是一种岁月的纪念吧。”


在采访的最后,隋雪纯向我们分享了这些年她心态的一些转变。


隋雪纯认为,相对于本科而言,研究生阶段的她获得了更为从容和稳定的心态,她更愿意去“全情投入”地生活,珍惜月夕花朝之美,发掘所有境遇中的闪光。


同时,她越来越感恩自己所获得的一切,也很想为别人做点什么。因此,隋雪纯会定期去做义工、献血,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爱是双向、多向的,会形成温柔的循环。”

回顾硕士岁月在谈起最想感谢的,隋雪纯尤其感激的,还是北大中文系的老师们。

“老师们的为人与治学皆是我的榜样。道问学而致文心,像星芒,照亮了我,和我前行的路。”

事实上,在我们采访的每一个问题里,隋雪纯都会在回答中穿插进对于身边的人的感恩话语她一直在强调自己遇见这些师长好友的幸运。同样的,遇见这样一朵简单又纯粹的雪花,也是我们的幸运。


雪纯,你已经将自己对生活最真诚的爱意,传达给了我们。



才华横溢,却又谦逊温和;心怀诗书,亦有现实观照;热忱求索,仍会认真生活。我们试图这样总结隋雪纯其人。但事实上,仍然处于“未完成”状态的她,还远未到总结的时候。 


踏“雪”心犹暖,栖文道亦“纯”

春山可望,雪纯仍在路上

诚如她所说的那样

行好每一步

去真挚地热爱、勇敢地探索无尽远方



个人简介


隋雪纯,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2019级硕士研究生,师从钱志熙教授。任中文系2019级硕士研究生班班长、北京大学官方微博微信主要学生负责人。


自本科以来获得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三好学生、北京大学三好学生标兵、北京大学三好学生、学术创新奖、优秀记者标兵、十佳共青团员等各项奖励及荣誉称号近40项。


采访:中文系团委学术实践部 陈若瑶 龚悦

供稿:中文系团委学术实践部 叶子涵 周方绮

审核:中文系团委学术实践部

编辑:中文系团委学术实践部 周方绮

图片由受访人提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