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拍拍脑袋、足不出户是做不好理论创新的

章忻、周宇晗 学习有理 2023-08-28


170余年前,被法国政府驱逐的卡尔·马克思前往英国伦敦。在大英博物馆的日日夜夜里,他写出了揭示资本主义本质和运行机制的《资本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年代。理论的创新与发展绝不是拍拍脑袋、足不出户就能做到的,而是要敢于解放思想、躬于实践,担负起理论工作者的时代使命。


(一)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犹如一声春雷,开启了在全国范围内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历史的齿轮再次转动起来,一个国家的命运就此发生了改变。



一篇不足万字的文章为什么能改变中国的历史?除了天时地利之外,理论工作者的努力尤为重要。作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主要作者,胡福明常常会被问到一个问题: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持你写出这篇文章?“修正错误,解释真理”,这就是他给出的答案。


我们常说,理论之树常青,但如果对树上的枯枝败叶视而不见,自然会损害理论之树的生命力。要让理论有活力、不断创新,就要敢于突破思想上的“舒适圈”,跳一跳,摘掉不健康的枝叶,而不是只躺在大树下乘凉。


必须关注的是,现在的一些理论工作者更倾向于做“对”的证明题,少了些对现实的关注与思辨。从小的层面来说,如果理论工作者总是迷信某个领域的学术权威,那么这个领域则少了些前进的动力;从大的层面来说,正是有了胡福明等理论工作者“发时代先声”的勇气,才能推动时代向前进步。


当然,敢于挑战权威绝不是盲目自信、随便攻击。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出版以前,胡福明等人就做了非常细致的文本和调研工作,反复斟酌了大半年的时间。因此,推动理论创新固然要敢于质疑,更要有扎实、细致的研究。


(二)


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在我国最负盛名的经济学家张卓元看来,那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社会实践中来的。理论创新尤为如此,必须要向调查研究和实践经验求索智慧。


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理论创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一旦脱离了实践,理论难免会变成“空中楼阁”,理论工作者也会陷入“纸上谈兵”的困境里。


张卓元曾十多次参加中央文件的起草,“两个毫不动摇”是他印象最深刻的中央战略决策和改革举措。当年,党的十六大报告起草组调研了浙江、江苏、广东等地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互相促进发展的经验,从中提炼出了“两个毫不动摇”。此后十多年的经济发展经验也充分证明了,“两个毫不动摇”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有人认为,历史是过去发生之事,无法改变,因此党史研究也应“就史论史”。知名党史专家石仲泉就用自身实践反驳了这个观点:“光用史料,没有理论分析,起步和站位不高,很难达到一个新的境界、新的水平。”


2003年3月至2013年10月十年间,石仲泉断断续续地将中央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二十五方面军的长征路,还有西路军地主要路段和重大事件发生地都走了一遍,在宏观上构建起了比较完整的红军长征的生动图谱,并对红军长征的若干基本概念、遵义会议等的历史意义作了新的理论解读。


如何减少过去党史研究的概念化和陈旧感?石仲泉通过走出“书斋”,“走走”党史,到重要的历史事件发生现场,去获得更直接的体验和感受。


理论工作者也要走出“书斋”,走向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丰富理论,推动理论创新。


(三)


在全球化时代,谁的话语体系更具道义感召力和思想穿透力,谁的话语就更能传播开来,就更能吸引人。很长时间以来,西方话语体系和“西方标准”在国际社会占据主导地位。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彻底打破了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唯一性。加快构建属于中国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以阐释“中国现象”、传播“中国声音”,已经成为促使理论工作者推动创新的内生驱动力。


如何构建?一是立足自身,突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二是开放包容,尊重话语体系构建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规律,吸收他国的经验精华;三是接轨国际,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为其他向往和平与发展的国家提供更多有益启示。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看来,范式创新是当下中国经济学发展的重要使命。在探索市场经济的改革开放初期,只能别无选择的引入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微观-宏观”范式。然而实践证明,“微观-宏观”范式所刻画的是一个同质化的抽象世界,而现实经济行为则更加复杂多变;中国经济的腾飞也为中国经济学的创新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基于多年对产业(工业)经济学、国有企业改革、企业管理学等中国经济发展核心领域的研究,金碚提出并致力于推动经济学范式变革向“域观”范式演进。


一项重大考古成果的发表,往往能引发世界关注,也是展现一个民族文化魅力与文化自信的有益时机。从事考古工作4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王巍在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过程中,既遵循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也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判断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准上,他和团队经过反复论证、研究,冲破了国际上“文明三要素”的桎梏,提出了适用于其他文明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人类实践特有的魅力就在于不断涌现的“苦恼的疑问”,这也是理论创新、理论发展的奥秘所在,让问题之树开花、结果,这就是每位理论工作者穷其一生,上下而求索的。



制作:章忻  周宇晗| 监制:吴晔

编辑:周宇晗


扫码关注我们

洞察识大势  精思明至理

微信公众号 | 学习有理




往期更多精彩

金句盘点 | 为什么说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整治“层层加码”、加强核酸检测机构监管!

关于“中国梦”,总书记的这些金句直抵人心

思想人生⑨丨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学以致用 用而至新

滑动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