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年薪100万+,我还是离开了华为

2017-11-16 世维学社 全球IT热点

 

编辑:热点君

来源:世维一点(ID:swayyd)

作者:世维学社


我说我要离开华为时,身边的朋友和家人都问我“你真的决定了?”


的确,百万年薪,有房有车,家庭幸福,孩子开始上小学——在很多人眼中,我已经“走上人生巅峰”。然而我又“任性”了一次,就像当年果断从戴尔辞职去深圳加入华为,就像当初不听老师的建议坚决选择去北京上大学……


我在华为 



第一天到办公区报到,跟领导聊了一会儿,我问:在这儿我最需要注意的是啥?领导说:不要用手机对着电脑拍照……之后1米8的高个儿秘书领着我,坐班车到另外一个办公区,电梯坏了,我们一起爬了11楼,然后被导师直接带到会议室。会议室里满满当当坐满了人,我在满脑子盘算如何做自我介绍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搭理我,会议继续。一肚子话我硬生生咽下去,那天午餐我吃的不多,应该是被憋的。


直线思维的公司,培养的大部分都是直线思维的员工。刚来时有个同事问我: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我说:北京XXXX大学。他愣了一下:不是非常牛叉的学校啊!你怎么能进来?我想了想老老实实回答:可能是因为工作年限较长然后运气也比较好吧。同事点点头,若有所思。



相比国内其他公司,这里同事之间的关系冷漠。同事之间似乎除了工作就没啥好聊的,即使是吃饭,大家都不太愿意去聊自己的家庭和生活。大部分领导挺实在挺直接的,而且对业务非常精通,极少碰到那种纯靠方法论或 "忽悠"的领导者,但普遍爱说,喜欢教导,没啥耐心给下属说话的机会。


记得有一次一位跨级领导,穿着一件衬衫和一双红色耐克运动鞋,还煞有介事地带着秘书在边上记录,跟我聊了好长一会儿"如何看待死亡",我只是频频点头表示赞许,那会儿心里就一个声音在回荡:"领导,我还没死过真对这话题没任何兴趣"。 


还记得有次会议,我提前几分钟到场,一屋子基本没人说话,我随便挑了个空位坐下去,大约过了5分钟,忽然有人拍拍我肩膀小声说:哥们儿,你能不能换个位置?我一脸茫然:为什么啊?小伙子很严肃地继续说:因为你坐的是我们领导的位置。



这事儿大概是我工作十几年来头一回碰到,职位高的人就应该处处高于一等吗?我告诫自己:职位有高低但人是平等的,无论自己以后做到什么职位,都要谨记这一点。


如果要做个简单总结,这是家典型理工科气质主导的公司,简单、直接、生硬、凡事有逻辑有条理有思路。


但在华为那段经历比过去收获的都要多,不是说之前的公司和同事不好,而是经历过一段需要面对全新的环境、工作方式、沟通风格、业务变革等等的过程,这本身就是最大的收获。


任总说过:一个新员工进入这个公司,前半年先培训,后面一年左右主要是熟悉业务,他们真正产生大的贡献是在两年后,从这个角度,应该选择长期在华为干下去。每家公司都有它的优缺点,华为是家优缺点都非常明显的公司,但有一点非常确定:这是一家非常厉害正在朝着伟大和领先进发的公司,对此我深信不疑。



然而我还是选择了离开,为什么?


首先是“归属感”。深圳是座年轻进取但也很冷漠的城市,是一座时间被压缩到极致发展而成的城市,在这里似乎没有人愿意做 " 时间的信徒 "。金钱巨大的扭曲力,既改变时间,改变环境,也改变人。虽然金钱大致公平,但如果没有办法接受那样浓重的功利主义心态和粗线条冷冰冰交往方式,便只能选择沉默直至不开心。也许,在金钱抹去人们追求目标中一道道障碍之后,人的信仰和内心所向又会凸显出来。那时,我相信时间就会悄悄提出自己的问题:时间都去哪儿了,如此执着是否值得? 


所以偶尔我还是会特意回到厦门去见见老朋友,午夜一起去路边吃烧烤喝酒吹牛,在那座熟悉的城市,充满熟悉的味道,那里熟悉的左右邻里,还有曾经辛辛苦苦安顿的家。在那座城市里有我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对一个农村人来说,不是轻易可以建立的。吴老师曾跟我说:我们这一代人相同的心态,就是再也回不去,我们的人生犹如遭割裂,被撕成几片。不管怎样,城市才是我们的家,老家的存在只是因为父母的存在…



本质上,自己还是个做事偏理性的人,也过了那种一冲动就乱做决定的年纪。离开的理由有很多:一家人在厦门可以团聚;女儿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互联网行业的蓬勃生机让我跃跃欲试……最重要的一点是,我在华为可以看到了自己5年后、10年后的样子。而充满未知和挑战才是我希冀的工作和生活,人生就是要多一点折腾,就是要不断挑战不确定性。


我的起点




每次过年回家,母亲都会跟我说:她怀我5个多月的时候,怕家里养不起第三个孩子,一个人跑到镇上,医生说太迟了没法处理,于是我便这样被留了下来。几个月后母亲挑了一百多斤的水稻走到半道觉得快要临产,于是一个人回家自己搞定了一切,她说至今还能清晰的记得自己用牙齿咬断脐带的“嘎嘣嘎嘣”清脆的声音。


据说小时候我长得很可爱但也特别淘,哥哥和姐姐总是让着我,可能这也养成了我一些任性和不听话。姐姐大我5岁,7岁就开始带我,她身体瘦小背不动我只能弯着腰往前挪,姐说好多次我都直接从她背上摔下来,说不定我的六块腹肌和身体柔韧性就是从那会儿开始锻炼出来的。姐姐上学的第一天是带着我一起去的,我就一直躲在她课桌底下,回家后我很生气,把她的课本全给撕了,姐姐从此就没上过学。不过跟母亲很像,她没上过学但认识不少字,这很神奇。

 


父亲身材瘦小,沉默寡言。他是那个年代农村极少的高中生,还写得一手好字,能用毛笔写那种细小的字来画成一个弥勒佛,文革无法参加高考,他就一直希望我可以上大学。有次我问母亲:为啥愿意嫁给父亲,母亲说:你父亲年轻时长得挺清秀挺好看的。但父亲的性格里有很多那个年代残害的消极印记。


我觉得我是遗传了母亲绝大部分基因,母亲比父亲要乐观要坚强得多,待人友善,说话办事条理清楚。听她说大概十岁左右外婆就去世了,她是跟着外公拉扯两个姨长大的。她没上过一天学,却认识很多字,会珠算,会说普通话,还帮我三叔带大我两个堂弟。工作后,我常常告诫自己父母老了后要把他们当孩子来照顾。大概是遗传基因吧,小学到初中我都不是最刻苦用功的,但总是班上前三名。


初中三年住校,大部分都是挺美好的回忆,但总有些画面挥之不去:每到冬天学生嘴上全是吃咸菜长的泡儿老拿舌头去舔;每人自带十几根竹条铺成床板;一个月洗一次澡每次身上都能搓出不少那种细黄细黄的泥;点煤油灯上晚自习的那个烟味儿特怪;老师用中文来教我们英语……中考以超过第二名50分的成绩考上重点高中的,全班五十多人中唯一的一个。所以现在即使被一些聪明人教导还总是对自己的智商有信心,这也是我偶尔拿来吹牛的小小资本。



高中就有些不堪回首。90年代内地的偏远县城是很恐怖的,地痞流氓横行,即使是在重点高中还是每天都提心吊胆怕被地痞敲诈和殴打,亲眼看到了很多次同学被打的头破血流,倒地求饶。偏偏那时的老师和学校既懦弱又无能,去年参加高中聚会时也没有办法说服自己去感恩去给老师敬酒,可以原谅他们的懦弱但不能原谅他们的无能。特殊条件下可以完全封闭式管理、可以组织学校联防队、也可以聘请武警来维持秩序……可他们什么都没做。 


从高中所在的县城到家一共是20公里,我每个月可以回一趟家。很多次,为了省一块五毛钱的车票钱,我经常走路往返。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回周五,走到半道已经晚饭时间,站在路边闻一家炒肉的香味儿好一阵儿,口水眼泪都流出来了。那天晚上八九点才走到家,刚好那天家里有客人,剩下一大碗肥肉,我肯定是饿急了,没怎么嚼就全都吞了下去,还吃了两大碗饭。可能是体力有些透支,刚下肚没多久就哗啦啦全吐了出来,到今天虽然吃相凶猛但不敢碰肥肉估计就是那会儿落下的毛病。



高考填报志愿时,老师建议我选择内地的城市和空调专业,他说那样消费低而且将来空调每家都会用。我的任性在那一刻起了作用,所有的学校都选择了北京,专业都是计算机。其实我是想成为小地方第一个去北京上学的人,反正他们也不知道学校的好坏,北京的名头就已经足够满足我的虚荣心。 


大学美好与遗憾参半。那时最大的挑战还是自己嘴馋总吃不太饱,喜欢穿好点儿的又没钱买,一套足球衣穿了四年,还学会了抽烟,经常躲在宿舍打麻将,学习成绩很一般。具体挂了几科不太记得,但好歹混了三证齐全。



我觉得自己的人生总是有机会及时反省,混到大三时忽然大彻大悟了。回想起来,应该是因为那位上了岁数的模电老师点醒了我,他清清楚楚地说过一句:“我最看不起的就是你们这种农村来的家里穷还不上进的学生。”


其实,他说的是对的,人生有很多种选择,但都是有前提条件的,没有条件时,应该努力去改变。天生寒门自卑和找借口是懦弱而愚蠢的,真正能让我们赢得骄傲和尊严只有自己的努力奋斗。


大三开始,我就很少在学校里呆了,主要是觉得在学校学习也没太大意义,就在外面找了些活儿攒经验也可以挣学费。



到了大四第一个学期,东拼西凑到了500块钱,愣头愣脑的跑到深圳。第一次在深圳会展中心,挤在黑压压的大片人群中,哆里哆嗦地递出第一份简历时的忐忑至今仍记得……接下来便是混在网吧投简历和各种面试,偶尔跑到吴老师的深圳大学里蹭饭。大概十几天后,便没钱买票返回北京,时间长了不好意思管吴老师开口借钱,于是省下了几顿饭钱买了张15元到广州的火车站票,然后一路逃票到北京。 


那次找工作虽然没有成功,但依然对深圳留下深刻而温暖的记忆,十天之内偶遇了三个善良的女孩子:一个深圳本地妹子帮我带路并买公交票还带我去她上班的地方转悠;在网吧里认识了个湖南美女带我去吃了顿晚餐还帮我推荐到宏碁电脑面试;一个内蒙的小姑娘在返程的火车上赐我两罐八宝粥,有时候我会想,要是没有那两罐八宝粥,我会不会就饿死在那辆开二十好几个小时的绿皮火车上?


回到北京,已经接近新年,那时候工作没落定就不太想回家了,所以就拼了命去找一切面试的机会。也许就是命中注定,在宿舍里听说福州一家上市公司来北京招人薪水还挺高,于是便去了。几轮面试下来在200多号人里被选中,当场就签了合同。



后来我问当时招我的HR刘姐,为啥选中我,她笑笑:看你的第一眼就决定要你了,因为你眼中充满了年轻人的渴望。真正的原因恐怕是因为之前我就在外面兼职干过活儿,毕业时四处乱窜又积累了不少面试经验。 


工作第一年干了件这辈子最有成就感也是最幸福的一件事儿:除了每个月几千块的工资,年终还拿到了一笔5000块的现金奖金,我用一个典型IT屌丝男背破了的书包背着,第一次坐了卧铺回家,到县城买了瓶五粮液,把钱交给了父亲,理直气壮地说:拿去把家里欠的钱都给还了。


无论现在挣多少,幸福感也远远比不上那一刻,因为感觉自己成了一个真正的大人,可以承担起全部家庭的担子。家庭的困难其实对自己是一笔很大的财富,让自己可以经历很多别人无法经历的东西,让自己可以有很多不同的体验。


我在戴尔 



工作到第二年的时候,也不知道是哪根筋出了问题,忽然就想着学好英语,我这人就是有这样一个特点,如果认定了一件事儿,就不太会放弃。于是每天午休时间,我顶着30~40度的高温,一个人跑到福建医科大学的操场,扯开嗓门读英语,把大学的英语教材都背完,每晚再逼着自己听VOA和BBC,看了所有可以找到的好莱坞电影,坚持了两年。 


学好了英语,跟女友约定结束两地分居的生活,一起去厦门。


从福州辞职看完2002年日韩世界杯之后,就开始瞄着厦门最大的外企戴尔了。那时候戴尔正如日中天,就像今天的小米,那时有句话说,只要戴尔切入哪个行业那个行业就会被颠覆。颇费了好几番周折,最后多亏了林姐,没有嫌弃我的轻狂和无知,给了我一个职业发展转折的机会。



戴尔的经历对我自己的成长有非常大的帮助,下过工厂,做过测试,管过新品上市,主导过新的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营。外企对员工的职业发展是很关注的,也提倡在内部尝试不同的职位,这种横向发展对员工来说风险很小又能尝试不同的新东西。


简单地说:在外企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和环境,但到了一定阶段,就很容易停滞不前,一眼就能看到自己往后的3-5年,这就是所谓的“外企天花板”。


那么到底什么是所谓的“外企天花板”?首先,你决定不了“为什么”和“要做什么”,只能被动执行;其次,只能积累工作经验和技能而非人脉;再次,潜规则决定了本土出身的人晋升渠道狭窄。最后一点最要命,外在的炫目光环容易滋生或养成自以为是的心态。



外企的很多现象挺有意思的:大部分人都取个英文名;无论级别高低都管上司叫“老板”(民企永远只有一个老板);中英文夹杂偶尔还挺矫情说“这个词儿我用中文不知道怎么表达”;每天都要花不少时间讨论午餐吃啥;对一些特别不重要的小事儿爱较真儿比如喜欢斥责餐厅服务员……在反思我自己的时候,客观地说在大公司尤其是外企500强的人身上,常常会看到一种不自量力的优越感,不接地气的空理论,不求上进的伪小资。


当然欧美企业有很多值得留恋的东西,比如它的多元包容、直接沟通、简单人际关系、不错的薪酬福利、舒适优美的办公环境、完善的职业规划、注重工作和家庭平衡、良好的培训体系、专业供应链管理、严谨的逻辑思维训练等等。


在戴尔我有很多亲切而美好的记忆,结识很多很友善的同事,虽然也有不满和抱怨,但很多东西终身受益。借用一段“多年来我坚持对他人尊重,我坚持对自己选择负责,我坚持每天完成重要的事情,坚持共享,坚持信任,坚持双赢,坚持沟通,这些习惯在职场陪了我多年,这无疑都是与我在外企工作多年中所受的教育和熏陶分不开的”。前前后后,一共在戴尔呆了十年,有收获有遗憾有成就感有失落。在戴尔那么多年,不管成功失败我都心存感激。



欧美外企最好的一点就是它的开放和包容,最折磨人的一点是对中国人的不信任(有一部分原因也是本地员工的诚信问题所致)。如果喜欢一份安逸而舒适的工作还能兼顾家庭,外企是非常好的选择;如果天生就爱折腾,长期呆在外企是件挺折磨人的事儿。


我这种急性子人,经常就是想到了便想去干,结果不对就大方认错认罚。但很难接受的是你干的挺爽的时候,一堆人说你姿势不对,因为书上不是这样写的,上级也没这么交待。这种为了自己的绩效和个人表现扯来扯去,是我打心眼里就不喜欢的。当然,我也害怕这样下去时间久了,慢慢会丧失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观点坚持,只能被动去执行,长久会失去一些年轻时拥有的本质而美好的东西,比如坦荡、谦虚、上进、冒险……于是动了走人的心思。


机缘巧合,就在自己想要做些改变的时候,恰恰有了一个来自深圳华为的机会,十几年一个轮回,当年努力来这边找工作没实现,终究逃不过宿命。这一段经历虽然还短,但经历两家规模相近管理出色但风格迥异的中美企业,而且,从一个生活了十几年的城市携家带口去深圳,无论如何都是自己难得的一段经历。有时候想想,人能实现梦想固然幸运,平淡人生多些经历也许更为现实。 


40岁了,我还可以继续折腾




走到今天,我也慢慢认清了一些生活的本质,慢慢就接受生活就是如此。不是每个人都那么聪明,也不是每个人都那么有追求,绝大部分是由那些一地鸡毛的琐事和平常的喜怒哀乐构成。无论多么牛逼有多大的成就,最终都会尘埃落定归于平淡。


记得朋友酒后跟我说:任何轰轰烈烈的死都比不上苟且的活着。因为我们其实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唯一不同的,每个人自己才知道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人生道路的选择,何来高低贵贱?


有时候朋友也会善意的调侃我,告诉我生活应该怎么过,穿什么样的名牌,开什么样的车,抽什么牌子的烟喝什么样的红酒,反正我是听不进去的觉得没那个必要。十几年来唯一的奢望就是去老特拉福德球场现场看曼联比赛。也许在一些“贵族”阶层看来我是个没有品位的人,直到看到陈坤在他文章里说:“我曾经以为,这种‘节约’的观念是因为过去贫穷的缘故,或者70年代出生的人大多有一种危患意识,但直到开始行走,不断观察自己,才明白,在更高的意义上,我是一种潜意识里的自我约束行为”。 



感谢人生当中的每一段经历,欣赏你的人让自己更确定应该坚守什么,不喜欢自己的人会让自己更客观地认知到自己还有很多另一面。


无论何时何地,至少在主观上我还是愿意用一种善意和正面去看待周围的一切,人的善良不是体现在居高临下施舍式的关心,更多的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我也常常提醒自己:当自己不愿冒险去做决定或者改变的时候,也绝不能对那些勇于尝试的人极尽调侃或贬低,本质上那是一种心态封闭成本极低又能吸引眼球效应的自我美化行为。 



男人40不惑,对于未来,我觉得自己还是想得挺清楚的:希望能有更多的主导权和自由度,坚持自己认为对的,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头脑,可以妥协但永不盲从,性格决定了人生取舍对我来说既不犹豫也不艰难。当自己认清楚了人生就是一场不知所以的从生到死的热热闹闹的折腾过程,也确信人生最大的乐趣之一就是勇敢的去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一切便会释然。目光坚定,坦坦荡荡,认认真真,日拱一卒,不期速成,开开心心地再折腾几十年。只要自己愿意,一切便是最好的安排!


在豆瓣上看到过这样一些话,大意如此:"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或许只要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你就有机会与这个世界平等友好的相处,向世界发出一点点声响,就有机会避免成为糟糕的中年人,学会倾听,懂得理解和宽容,也会有人爱你,对你微笑"。


我相信自己还可以继续折腾,曾梦想仗剑走天涯,岁数多大都不怕!


感谢原作者辛勤创作!版权问题、商务合作请加微信/QQ:2881339635

↓↓↓猛戳 阅读原文 有更多重磅内容!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