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咱社区,再小的事儿也有人管”

海淀网 北京海淀 2024-03-30

  //  

“以前那儿绿地绿植少,不好看,现在种了花栽了草,真是好看多了,我们每天看着心里别提多舒坦。”初冬时节的午后,曙光街道金雅园小区居民张大妈坐在休闲椅上看着眼前的绿植,开心地和记者聊起小区近来的变化。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曙光街道党工委聚焦居民急难愁盼问题,通过社区居民议事厅、“社区治理合伙人”机制、“红色联系卡”等方式,探索推进党建引领基层协商议事模式,有事大家商量着办,努力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助推社区治理的强劲动能。



“说事议事”解决居民烦心事



“咱们这绿地太少了。”

“孩子想下楼玩,也没什么儿童游乐设施,真不方便。”


金雅园小区2号楼、4号楼北侧地块,一直存在绿地斑秃、绿植缺失、树根裸露的情况,而且缺少儿童活动场地设施。


为了解实际情况,摸清群众需求,街道领导班子多次带队深入社区实地走访,倾听金雅园小区居民的诉求。“这不仅仅是金雅园小区2号楼、4号楼居民的需求,更是曙光地区每一位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居民对‘家’的期待”。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迎春说。


“我们想增加绿地”“想给孩子建点儿童游乐设施”“希望安些休闲座椅,让大家聊天晒太阳”……在调研走访中,居民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为更好解决居民诉求,街道一边协调区相关委办局实地调研,为环境提升改造提出专业意见;一边通过居民议事厅进行意见征集,面对面倾听居民诉求,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让群众成为基层治理‘主人翁’,努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张迎春说。


金雅园小区居民议事厅是由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居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业委会、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等共同参与的社区多元主体治理模式,是一条联系群众、优化决策、化解矛盾、改进工作的途径。议事既是治理,也是服务,通过居民议事厅鼓励和吸纳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促进治理与服务相融合,以治理促进服务,以服务提升治理。


经过议事厅的协商,结合实际情况,社区确定了2号楼、4号楼西侧环境提升改造方案,并通过入户、微信、调查问卷等形式,向两栋楼196户居民再次进行意见征集。通过汇总,大多数居民同意环境提升项目实施。“我们社区工作人员与居民一起动手,在东侧位置种植月季和小草,由于西侧土质和树木较多等因素,如果种植绿植,成活率会受到严重影响,社区因地制宜,对西侧土地进行地面硬化处理、增加休闲座椅,待明年开春后,还将在该处加设小型滑梯、高低杠、跷跷板等儿童游乐设施。”金雅园社区党委书记谷金纳介绍说。


“改造完了这环境好多了,太阳好的时候我们几个老邻居就在休闲椅坐坐聊聊天,可舒服了。”居民李阿姨告诉记者。社区环境改变的可能只是一点点,但对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却是一大步。


曙光街道以居民议事厅为抓手,构建知居民事、解居民忧、帮居民忙的基层治理机制,通过多渠道倾听居民意见、多途径整合地区资源、多举措协调各方参与等方式,广泛听取民意、建立社区资源与服务清单,形成了党建引领、多方共治、全民参与的基层多元共治格局,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



社区“合伙人”改善湖泊水质齐发力



上河村小区水系发达,生态环境良好,每年都有鸳鸯、野鸭、翠鸟等来小区做客。今年夏天,受台风“杜苏芮”持续强降雨影响,小区水系出现水质发黄现象,物业常规治理收效甚微。


为彻底解决这一难题,社区党委在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充分运用“社区治理合伙人”机制,召开合伙人会议,商讨解决方案。上河村社区党委书记付丽霞告诉记者,“社区治理合伙人”机制是上河村社区在曙光街道党工委指导下,探索的以社区党组织为“主心骨”、居委会为“组织者”、业主为“当家人”、物业公司为“大管家”、政府职能部门为“后援团”、辖区单位为“共建者”的工作法,通过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治理合伙人”机制,凝聚六方责任主体,同心同向,共同发力,有效破解社区治理难题。


▲区水务局专家取样分析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社区党委在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通过采取“资源共享、事务共商”的方式,不断扩大党建“朋友圈”,结合各方职责,压实“全链条”,积极协调区水务局河道所专家现场勘查取样、分析。通过分析,水体生态被破坏系缺乏自净能力导致。因大量根除水草,造成水体的生态体系改变,从草型清水态变为藻型浊水态。



根据检验结果,区水务局河道所专家提出水体交换方案,并提出加大水体交换量、提高交换频次改善水体状况、种植恢复沉水、挺水及浮水植物等具体举措。同时,提示小区物业适当采取控藻措施。通过多种举措治理园区内湖水发黄现象,有效改善社区湖泊水质,提升了社区生态环境。



“你看现在这湖水干净透亮,住在我们小区实在太幸福啦!”看着眼前的美景,居民李先生心中别提多高兴了。

在社区治理合伙人共同努力下,进一步解决了居民的烦心事,绘就了社区治理同心圆、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治理合伙人’机制实行后,社区党组织作为社区治理的‘主心骨’,深入开展民主治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实践,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工作合力,有效凝聚各类驻区单位、社会组织、广大群众深度参与,真正构建起‘密切联系、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工作格局,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共建和谐美丽社区。”付丽霞说。



“红色联系卡”推动主动治理再向前



家住世纪城东区社区的孙爷爷、王奶奶已经八十多岁了,平时子女不在身边,虽然老两口吃饭比较简单,但年纪大了自己做饭确实不方便,希望社区帮助解决用餐难问题。


王奶奶通过社区发放的“红色联系卡”与“包楼”干部取得了联系,反映了自家情况。“包楼”干部将情况告知社区书记曹丽岩后,曹丽岩帮助王奶奶与老年餐桌服务单位直接取得联系,并将订餐联系电话告知老人,解决了后续就餐问题。


▲世纪城东区社区工作人员入户为居民发放“红色联系卡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曙光街道党工委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导向,积极探索“未诉先办”服务新模式,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对照分析、找准差距,把站位落实、机制落实、措施落实,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举一反三,真正提升区域基层治理能力。


“红色联系卡”是世纪城东区社区探索社区治理的新模式,“红色联系卡”将社区“包楼”联系人、物业楼长、物业主任、社区书记主任、服务站站长、社区民警及辖区派出所、消防站、四季青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水电气热供应部门电话都整合在小小卡片上,让居民一卡在手,遇事不慌,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可以拨打相关电话,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社区党委以群众的每一件事为“小切口”,真抓实干,实现服务居民最大化,统筹谋划推进社区服务工作,打造颇具特色的综合服务体系,用“辛苦指数”全面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针对居民反映的问题,社区积极回应,逐一督促、落实。看到自己反映的问题都有“着落”,居民们在有着500人的业主群里为社区“点赞”,“社区对反映的问题解决很快很靠谱,大家有事可以先联系居委会。”“在咱社区,再小的事儿也有人管。”


除了世纪城东区,曙光街道下属的其他16个社区也通过类似“红色联系卡”形式向居民公示热线电话,随时处置社区居民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响应解决,力求将群众问题吸附在社区,切实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曙光街道党工委书记胡宏宇表示,开展主题教育就是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倾听百姓呼声、顺应群众期待,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街道党工委将严格贯彻落实区委部署,不断探索多元化协作模式、丰富多维化协商内容、优化多样化协作方式,广泛发动群众以灵活形式深入参与,形成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曙光范式,真正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记者:吴艳瑛

图片来源:曙光街道

编辑:张斌

推荐 · 阅读

·揭牌!海淀人工智能产业园+1

·海淀这11所中小学、幼儿园,招聘啦→

·开始报名!522人!海淀区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

·事关收入!2024年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开始确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