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给我一根木头,我能变出一个世界

请关注 浙大城市学院 2022-05-17


阿基米德曾说: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浙大城市学院的学生们高呼:

给我一根木头,我能创造一个世界


近日,浙大城市学院2022年度建造节活动落下帷幕,国土空间规划学院建筑系2021级的学生圆满完成了建造任务。

1:1建造,是建筑系一年级必修课《建筑设计基础(1)》的最后一个作业,为期三周。同学们选择校园中的一个真实场景,设计一个展览主题的“亭/廊”空间,进行1:1建造。


对于建筑系的同学来说,建造节可谓是整个学期最“盛大”的节日了。从构思、设计、草模到实体的搭建,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精心设计,最终共完成了10个小组的建造。学校图信广场上各式各样的建筑就是他们创造的世界。





这些新奇精致的作品背后,是同学们一遍遍的讨论、修改与打磨。具体操作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始料未及的问题,这也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


沈临风同学发现,纸上设计的模型和实际搭建的模型在预期方向上有很大差距。“或者说设计偏于理想化,在设计阶段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实际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同时预期的效果同样也只是基于模型,在实际的1:1模型中效果并不佳。”


吴相含同学同样感受到,真正的建筑活动并不能一蹴而就。“方案更改了许多版本,最后跟初版截然不同,这个经历也告诉我好的方案是需要打磨的,我们的灵感都是模糊概念,在落实的过程中会暴露出很多问题,我们能做的就是修改这一个个问题。我曾经认为设计最重要的一环是最初的灵光一现,现在看来,真正重要的反而是后续一点点修改打磨的过程,这让方案更有逻辑,更加合理。”


为同学们在搭建模型 

建造节活动不仅帮助同学们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化为建筑成果,增强同学们的动手实操能力,也促使同学们深入感受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潘世驰同学表示,搭建一个真实比例的模型非常需要人与人的合作理念。“这一次构建活动,我认为更多的是组员之间的思想提纯,并加以团队合作为基础的实体体现,这才是这次构建活动的真正目的。”


冯晓箐同学也认为自己在建造节收获颇丰。“从采购东西到团结合作,从一个小模型的方案雏形到大模型节点的做法,最后再到小组合作大模型,我们事事亲力亲为,团结协作,不仅锻炼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也增进了小组同学间的感情,同时也对建筑这个专业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懂得了怎么具体的建构建筑,在建造节的几天,与木工师傅的有趣互动也难以忘怀。”



01

错影半廊



设计说明:


以廊为主体,顶采用水平折线形,存在出挑。两边一边使用两根异面直线,形成“X”形。侧面看是一个“X”形;正面看是一个三角形,形成双层皮。另一边采用渐变双杆夹斜杆,中间空间逐渐变窄。竖杆与斜杆连接节点上下有短杆相连,总体倾斜向上增加引导性,同时加强结构强度。这边底部有底座,增加稳定性。

02

九转长廊



设计说明:


本方案灵感来源于广州佛山一处老茶厂改造点对川问茶的一处屋顶长廊,在老师的提醒下将该长廊每根杆的高度打低,丰富整个长廊的韵味,使之更有趣味性。我们在每两根杆之间增加了一个三角形支撑结构来稳定整体,同时将部分顶面杆替换为麻绳,丰富了材质,同时使整个廊的受力更加均衡。

03



设计说明:


本方案采用内敛的模式,通过木杆斜搭不同的高度达到曲面的视觉效果,并且利用圆弧扩大了使用空间。为了达到好的视觉效果,方案是采用的三个角,三个三角形屋顶用三根立柱以及杆与杆的连接来支撑,在中间又建成了一个庭院,达到外部空间到内部空间再到外部空间的转化。

04



设计说明:


以中国古凉亭历下亭为参考案例,保留其三层空间,形态均衡的设计理念,同时创新了螺旋向上的顶面设计以及通过顶面消解特定杆件形成引导性的螺旋流线,综合参考方案和我们的设计理念,利用螺旋上升及三层空间设计将顶面塑造成花的形状,通过处处均衡和拉大三层空间的高差将人视点的丰富性更加强化,形成最终方案。

滑动查看更多作品



来源 / 国土空间规划学院 

今日编辑 / 钟璐佳 

责任编辑 / 李冠琳 

出品

tuī

jiàn

yu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