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咖论道 共话发展

请关注 浙大城市学院 2022-09-30

7月30日,“为城市而思考”2022城市大脑·幸福城市学术研讨会在浙大城市学院精彩启幕,来自学界、政府相关部门和业界的顶级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数字化改革背景下的城市治理与共同富裕问题。

伴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战略目标的提出,响应着浙江省委“省域现代化和共同富裕”两个先行的号召,杭州市数字化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以数字化改革作为“两个先行”的“船”和“桥”,为城市治理和共同富裕提供根本动力。创新实践奔跑在前,总结提炼理应紧随其后,在反思中改进,在探索中前行。


正是基于这一问题的思考,浙大城市学院与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共同举办此次会议,邀请到了2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城市”、“空天信息与城市大脑”、“数字赋能共同富裕”和“城市大脑典型场景案例”四个核心议题开展对话交流,为行业发展、专业教育凝聚经验和智慧。


浙大城市学院校长、城市大脑研究院院长罗卫东教授,人民日报社《中国城市报》副总经理常万红致开幕辞。


会上,浙大城市学院城市大脑研究院与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国内首次联合发布了《中国城市数字治理报告》。

在下午的会议上,还举办了浙大城市学院城市大脑空天信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聘任仪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嘉麒先生受聘为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北京大学遥感与GIS研究所教授杜世宏先生、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副理事长、载人航天工程原副总设计师郑敏先生、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董庆先生等专家受聘为学术委员会委员。

►►►

学术观点分享

刘嘉麒

_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孔子的智慧就是天人合一.。我们要尊重古人智慧,把“双碳”措施和生态文明建设真正做好。


通过数字地球也好,城市大脑也好,最后能把具体问题解决得更好一点,城市的基本建设做得更好一点,我们世界就能更好。


周华富

_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党组书记、院长

要让城市服务更有温度。


一是公共服务的普惠水平要进一步提高,包括公共服务领域8大核心业务,托育、教育、就业、居住、健康、救助、养老、便民。


二是要加强城市治理多跨场景的建设。


三是满足不断提升的城市发展需要。因为现在城市发展不断有新的事情冒出来,数字化改革要有这种前瞻性。


罗卫东

_

浙大城市学院校长

城市大脑研究院院长,教授

城市是一个整体的对象,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以我们每个人作为细胞组成的一个新的生命体,对这个生命体的研究需要有多学科参与、综合交叉来开展进行。这是我们办这个论坛很重要的一个出发点,希望各学科专家能够坐在一起对城市的问题问诊把脉。


常万红

_

人民日报社《中国城市报》副总经理

城市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载体,城市的数字化是破解城市病,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有利保障。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建设数字城市对于打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服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郑磊

_

浙大城市学院城市大脑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主任,教授

我们现在经常提到城市大脑,我们有了“大脑”还要有“身体”,线上和线下、组织和技术要匹配起来。这两个都匹配好了,我们还需要一个更重要的东西是城市的心灵,如果我们的心灵、情感没有真正的赋予整个城市,光有大脑和身体,可能也会带来不期望的结果。


陆铭

_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

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当人口集聚带来问题的时候,我们永远是去解决那个问题,但不是去解决那个集聚...当这些问题得到解决的时候,城市变得更加宜居了,城市就在不断的长大。我们人类社会的城市没有停止,通过技术的手段不断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美好。


黄旦

_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如果大众媒介时代的城市意象是一座桥,它是架通的话,数字城市的意象,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门,它是既分离又连通,在分分合合里,我们不断的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所以它不是“共同”,而是“共通”,我们在“通”当中存在,但未必都是“同”的。


杜世宏

_

北京大学遥感与GIS研究所,教授

城市化应该是从不同的层面,从不同纬度的一个整体性、系统性的综合体。而城市景观直接反映了城市内部结构格局、演化规矩以及与人类活动作用的关系。


我们的评估特色,是现代化城市尺度,把整个城市当作一个统一体,不区分内部结构。


董庆

_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我们要建立整个城市高分辨率,包括地理、人口、经济状况、水系、地下空间,所有和人类生存有关的地理要素数据,形成时间序列基本数据之后,再结合海洋和气象预报的卫星数据、台站数据,对整个事件进行追踪,详细精密的追踪。


陈天泽

_

遥聚信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时空动态数据需要数字孪生作为底座支撑,真实呈现城市的状态,以及预演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认为下一步空天遥感应用发展趋势包括下面四个方面:一是数据底座的基础性地理框架;二是多星组网的协同任务规划;三是空天地一体化的感知网络;四是人机交互的实用解译技术。


曲国胜

_

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科技委主任,研究员

城市要有城市大脑,大脑里核心的东西就是要有智慧的应急,智慧的应急所体现就是要有韧性的能力。目前城市大脑就应该进行城市综合灾害的防灾减灾综合性感知系统记录和应急广播体系的建立。


黄贤金

_

南京大学华智全球治理研究院,教授

进入了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后,我们更加注重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一系列的政策、机制、制度的建设,来努力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的现代化,所以我们进入了和谐系统的发展时期。我们认为考虑水资源的承载力,考虑能源的承载力,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同时也需要考虑碳的承载力,并且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更好调控国土空间的扩张,加强国土空间的管制。


来源/  城市大脑研究院

今日编辑 /  吴志茜

责任编辑 / 徐婧

审核 / 徐婧

终审 / 李磊 

出品

tuī

jiàn

yu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