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月刊》2022年第11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 学术月刊 2023-10-24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




隐显之间:
心学历程中的“自由意志”


摘要:发自先秦孔孟一系的观念前驱,“自由意志”在近代心学的演化中呈现其概念化的脉络。王国维的《原命》、梁漱溟的“意欲”(will)论文化哲学以及而后发生的“科玄论战”,使“自由意志”开始显题化。它有外在的触因,即与叔本华唯意志论的东传有关;又有本土的哲学根源,在心学观念史中有迹可循。往上追溯可至王门后学诸人。王艮的“造命”说在传统的“力命之争”中酝酿出对定命论的挑战,王栋、王塘南到刘宗周将“意”推演至本体的地位,以及将“意”与“志”相勾连的尝试,使“良知”论翻出了新面向。从词汇研究观念史来看,“意志”乃一个日语激活词,其在近代的诞生,应该获得超越语文学的部分解释。梁漱溟之后,熊十力提示以康德的“自由意志”绾合本体论与伦理学的哲学路径。熊氏传人牟宗三以“良知是呈现”为纲,将“自由意志”收纳为“良知”之一大属性,并将其转变为“智的直觉”课题,助成其建构“道德的形而上学”。“自由意志”的显题化和概念化,扩张了传统哲学的问题域,也深化了对于主体能动性的认识。

关键词:心学;意;志;良知;自由意志

作者:高瑞泉,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上海200241)。




回到行为者本身:
当代德性伦理学的进路


摘要:当代兴起的德性伦理学作为一种不同于功利论和义务论的理论进路,是以行为者为中心的。以行为者为中心涉及如何以德性概念来解释或理解行为与情感。德性是在道德现象世界表现为行为与情感的行为者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以行为者为中心,德性伦理学就不仅仅将行为看成单个孤立的原子式行为,而是将行为和情感与行为者内在关联。回到行为者本身,还需要回答为什么人需要德性。德性伦理学强调行为者的幸福与德性的内在关联,虽然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不否认外在善在幸福概念中的地位。然而,仅仅看到德性与行为者幸福的内在关联还没有回答一个重要问题:德性有时要求自我牺牲。回答这一问题,就要超出自我幸福的眼界。当代德性伦理学以伦理自然主义来解释人类需要德性的问题。在麦道威尔那里,他提出了“第二自然”的概念,而赫斯特豪斯则依据亚里士多德的自然主义,提出了四重功能目的论的伦理自然主义。回到行为者本身,建构德性伦理学,是规范伦理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行为者;德性;行为;情感;自然主义

作者:龚群,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山东济南250014),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北京100872)。




道德分歧与建构主义的实践理性观


摘要:罗尔斯的康德式建构主义理论程序性地展示了实践理性的原则建构和辩护能力,在不求助于引发争议的形而上学预设下,辩护了一种康德式的实践理性观,其后期的政治建构主义则进一步提供了一种获得道德一致或减少破坏性道德分歧的反思与对话的理性框架。罗尔斯的建构主义是在认可道德分歧事实的基础上寻求道德的解决方式的理论,这一理论一方面坚持了理性的实践性,另一方面则展示了适度的开放性。

关键词:道德分歧;建构主义;实践理性

作者:孙小玲,南昌大学哲学系教授(江西南昌330004)。




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资产逻辑


摘要:由市场机制推动的经济增长能够自动带来国民福利提升的涓滴效应理论,已经受到了广泛质疑。主流产权理论关于分立的产权能够诱导效率的假定,既不能保证效率的最大化,也不能保证社会公平,更不能保证实现共同富裕。相比于收入不平等,财富或资产不平等带来的危害更为严重。涓滴效应理论忽视了社会经济制度中的一个本质因素,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农村集体资产尤其是生态资产的产权公共性及利益的共享性,构成了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机制。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界定和盘活农村集体资产产权是重要的选择路径。农村有着不可替代的土地资源以及丰富多样的生态资源,特别是其集体所有制框架下的资产不可分性、成员权公平性以及收益共享特性,构成了农民以生态资产为线索走向共同富裕的逻辑基础。基于农民发展账户的拓展,需要进一步就盘活农村集体生态资产、构建资产资本化与生态服务交易的执行机制,提出初步的操作策略与运作方案。

关键词:共同富裕;农村集体资产;生态资产;生态服务;机制设计

作者:钟文晶,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广东广州510642);罗必良,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教授(广东广州510642)。




分税制改革如何
影响了中国城镇化质量


摘要:央地财政关系与城镇化质量是新时期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议题。理解中国城镇化质量需要在央地财政关系和城镇化质量之间形成逻辑内洽的分析框架。在逻辑推演层面,央地财政关系是中国城镇化实现快速发展的基础性制度,也是造成中国城镇化质量不高的制度性成因,央地财政关系可以通过引导地方政府行为影响城镇化发展质量。在实证研究层面,基于1979−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借助1994年实施的分税制改革可以考察央地财政关系调整对中国城镇化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分税制改革增强了地方政府的“为增长而竞争”模式,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2)中国城镇化质量不高是地方政府“为增长而竞争”的代价,对城镇化质量的特征事实的实证研究为该结论提供了经验证据。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是:提高城镇化质量除了可以通过改革官员政绩考核体系来直接推进以外,还可以通过调整央地财政关系来间接引导。这为新时期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与提高城镇化质量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城镇化质量;央地财政关系;分税制改革;官员晋升激励

作者:高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上海200433);许铭,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200433)。




国家能力:走出理论荒野


摘要:国家能力是理解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新型举国体制的关键概念。然而,国家能力作为一个分析性概念却深陷理论荒野。在实证研究中,概念和理论的混乱导致了诸多问题。在对有关国家能力结果和来源/差异的大量文献进行批判性评论的基础上,我们重构了国家能力的概念结构。具体来说,通过修正迈克尔·曼的颇具影响力的国家权力理论,我们将国家能力定义为资源和能力的结合,包括四个维度:强制能力、汲取能力、行政能力I(递送服务)和行政能力II(信息收集和领导力)。

关键词:概念效度;国家能力;国家自主性;国家权力

作者:唐世平,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上海200433);高岭,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助理教授(福建厦门361005);李立,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浙江杭州310058);陆逸超,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200433)。




指派责任制:回应性
府建构的一种有效机制


摘要:数据和既有研究表明,中国诸多城市政府通过建设政务热线而具有较高的回应性,其背后的责任机制值得深究。中国城市政府的强回应性源于以“工单”为中心,建立了一套有效的“指派责任制”,实现了政府流程再造,责任机制重塑,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事本主义治理逻辑。市民通过热线平台表达诉求,并与市级政府建立直接联系;诉求转化为“工单”,热线平台代表市级政府以“指派工单”的形式明确责任主体及边界,并采用“限时办结机制”“协调督办机制”“评估反馈机制”等激励和约束机制,确保政府回应性保持在较高水平。

关键词:指派责任制;“12345”;回应性政府;政务热线

作者:汪仲启,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上海200233)。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律定位及其体系构建


摘要: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陷入困境的核心因素是立法的缺失。从国内试点及外国立法经验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应该采取“自愿为原则,强制为例外”的模式。逻辑上,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环境法与保险法的结合,归属于保险法体系。构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法律体系,一方面,应立足于《环境保护法》《保险法》的修改以及《民法典》制定中取得的突破和经验,寻求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在环境法典中一席之地;另一方面,立法者应着眼于在保险法责任保险体系内,构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法律体系。具体方式是,修订《保险法》,并制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法》构建具体法律规范,以列举的方式确定强制投保的情形,对自愿投保持积极开放的态度,辅之以环境专门法对具体领域予以特别规定,以实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法律体系的完整、平衡。

关键词: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保险法;环境法;法律体系

作者:马洪,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教授(上海200433);王致民,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200433)。




论平等权的解释难题:
结构性成因与诠释学思考


摘要:平等权解释的根本难题在于“平等”内涵难以确定,具有多元解释的可能,且现有的几种解释思路很难真正消解这一难题。这种现象背后的成因在于平等权基本公式具有“循环论证”的结构特征。这种结构利弊兼具,并对实践中的平等权的法属性产生了深刻影响。解决解释难题,亦须由此入手。其中,平等权的规范生成性是指它可以透过“循环”结构,使解释围绕着若干体系化的平等规范教义模式展开;主体交互性是指平等权能够作为中介平台,促进不同主体的平等观得以交互。它们局部地、但未终局性地解决了平等权的解释难题。借鉴哲学诠释学对于“解释”的思考,可知平等权并不存在最终的“客观正解”,也无需彻底消除“循环”的存在。相反,固化、僵化的解释却可能造成严重的实践后果。应顺应平等权的“循环”特性,对其作交互的、开放的解释。

关键词:平等权;解释;循环

作者:路平新,复旦大学法学院师资博士后(上海200433)。




长老权力与时势权力的消长:
数字时代的代际关系


摘要: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信息网络对家庭代际关系中的权力与地位流变造成了重要影响。基于费孝通的权力理论,聚焦长老权力与时势权力,发现:小农社会基于情感理性的“孝”和工具兼情感理性的“敬”,构成长老权力的基础支撑;在数字技术快速更新迭代、信息浪潮全面冲击个体与家庭生活的新时代,数字知识的崛起与自下而上的技术反哺,推动了与长老权力相抗衡的时势权力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知识生产范式、存在形式以及教养传递与话语掌控模式。时势权力向长老权力发起冲击,“祛魅”父辈,赋权子代,重塑代际关系。信息技术在冲击长老权力之时,也蕴含着代际之间实现与合共生理想诉求的更大可能。

关键词:长老权力;时势权力;数字技术;技术反哺;代际关系;共生−契洽

作者:杨菊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人口与民族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北京100081)。




实质认同与图式关联:
对文化作用机制的社会学分析


摘要:文化虽然被社会科学研究者视为解释社会现象的重要变量,但是从微观个体层面来讲,文化何以作用于个体从而改变个人的态度或者偏好仍有进一步细化和讨论的空间。借助文化三角模型和文化双重过程理论,通过区分可陈述的个体文化和不可陈述的个体文化,将文化的作用机制细分为实质认同与图式结构两类。利用这一机制分类框架,分析了中国社会传统生育促进文化如何通过这两种机制影响个体的子女性别偏好,以及个体的教育水平如何影响传统生育促进文化两种作用机制的强度。文化作用机制的这一分类框架助力于理解当代中国社会传统文化的社会现实效力,回应日渐少子化社会的现实关切,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文化;实质认同;图式结构;传统生育促进文化;子女性别偏好

作者:胡安宁,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上海200433)。




论“新理性精神”的审美意涵
——钱中文的文艺理论思想再探讨


摘要:钱中文先生提出的“新理性精神”文论具有中国当代性品格,曾经引起热烈讨论。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一理论还有讨论和发掘的价值,那就是在这个理论的难题中梳理其内在逻辑,去阐述理论的内在矛盾关系,使之更具有理论的自洽性,由此也可以解决当代文学理论中始终未被厘清的难题。要在审美的意义上去理解“新理性精神”,也是因为审美的出发点和为着审美的需要,“新理性精神”可以融合感性并形成新的统一体。因此,“审美意涵”构成了“新理性精神”的内在特质,它决定了“新理性精神”具有人文品格、内化的丰富性品格、可共享的交流对话的伦理品格。这充分体现了钱中文对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的贡献。

关键词:钱中文;新理性精神;审美意涵;感性;人文精神

作者:陈晓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100871)。




我国文学本质论话语构建:
现代生成与当代演变


摘要:从我国现当代文论学术史来看,文学本质论是在中国文论现代转型中生成的。建构的文学本质论话语既有对西方现代纯文学观念的借鉴吸收,也有对古代情感表现论和语言艺术论文学观念的传承。当代文学本质论话语建构主要以马克思主义反映论和意识形态论文艺观念为基础,也受到苏联文论观念某些影响。新时期文学本质论在历史反思基础上走向理论重构,审美论和“人学”等文论话语建构适应了时代变革发展要求。后现代文化语境中文学本质论的开放性延展颇为复杂,反本质主义讨论带来的反思性和重构性成为其内在动力,开放性、多元性、个性化探讨形成新格局。在今天,文学本质论探索面临一些新情况,关涉如何构建新话语形态、理论构建的出发点和现实依据、文学经验总结与理论观念建构的辩证关系等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探讨。

关键词:文学本质论;话语构建;现代生成;当代演变;理论反思

作者:赖大仁,江西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江西南昌330022);张雨舟,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江西南昌330022)。




美的本质问题在欧洲
的起源、发展与启示


摘要:美的本质是美学研究中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也是西方美学史中最根本的一大问题。“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被正式确立以前,欧洲学者对美的思索主要便集中在对“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中。欧洲传统美学对本质问题的热衷与其对真理规律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求索及追寻本体的“形而上学”思维模式密切相关,直至古典形而上学的终结和美学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才渐趋实现对美的本质模式的消解或超越。然而,反本质主义并非意味着对“美的本质”问题的取消,而是试图在思辨哲学的依附性剥离和话语转场中撬开传统的枷锁转换思维模式和言说范式,从而在多元方法途径中赋予美学思考的开放性并重新思考美的本质。作为建立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基点,美的本质问题不仅是当下美学研究避免本质弥散后坠入话语离心和历史虚无的重要保证,还是解决当下人的生存困境并提升其精神信仰的途径,因而有着无可回避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美的本质;西方美学;本体论;形而上学;反本质主义

作者:李圣传,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北京100089)。




明清徽州地方家族
的统宗会谱及其意义


摘要:从明代嘉靖到清代乾隆,徽州府婺源县田源与菊径两支何氏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统宗会谱活动。其间不同时代统宗会谱参与者的人生境遇,家族发展的社会境况,天启至乾隆的《婺源县志》注籍之争,以及乾隆时代的谱禁,共同交织构成了两支何氏统宗会谱活动的历史图景。从统宗会谱参与者的个体生命史出发,结合家族发展、地方社会和国家历史的具体情境,揭示统宗会谱的方法、过程与细节,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不同时代徽州地方家族统宗会谱的内在动力与社会机制。

关键词:明清徽州;统宗会谱;县志注籍;乾隆谱禁

作者:游欢孙,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江西南昌330022)。




一道同风:左宗棠湘军
集团西北善后的文治教化


摘要:左宗棠及其湘军集团在平定陕甘事变与收抚新疆的过程中,为重建西北社会秩序,实施了一系列文治教化措施。左宗棠以程朱理学为圭臬,期以塑造共同价值体系,实现边疆与内地“一道同风”,从而奠定西北长治久安基础。湘军集团部属周汉所撰《教民歌》采用七言格式,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较为集中表达了崇礼教、睦回汉的思想主题,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左宗棠“治民则以王道行之”的为政之道。《教民歌》蕴涵其间的则是湘军集团为代表的理学文治教化的价值与目标取向。

关键词:左宗棠;湘军集团;西北善后;睦汉回;一道同风

作者:杨红伟,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甘肃兰州730020);董玫,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兰州文理学院教授(甘肃兰州730020)。




“五卅”前后中共革命思想在日本的传播
——以东京《国民评论》为中心


摘要:“五卅”前后,东京《国民评论》创办于日本,黄克谦、梁希一、李兆龙、王树声等旅日中共党员以东京《国民评论》为媒介,阐发革命性质与世界形势并在反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压迫的逻辑框架下重新发掘和阐释中国革命历史,努力对国民革命“正当性”展开话语建构;利用五卅运动契机,以激烈的言说方式和“在地化”的动员策略,激发民族情感、塑造阶级认同,引导与制造舆论。“用国民党的名义”做共产党的宣传,这是五卅前后旅日中共党员以东京《国民评论》为媒介展开话语建构与舆论动员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这份由旅日中共党员主导的革命刊物作为中共早期政治传播个案的独特价值所在。随着国共两党政治斗争的日趋激烈,东京《国民评论》停刊,这一传播模式也难以为继。

关键词:旅日中共党员;国民革命;东京《国民评论》;政治传播模式

作者:唐荣堂,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上海200433)。




Title and Abstract

滑动阅览

【点击图片查看往期目录】

  欢迎订阅2022年《学术月刊》!(点击即可订阅)

2022年第1期

2022年第2期

2022年第3期

2022年第4期

2022年第5期

2022年第6期

2022年第7期

2022年第8期

2022年第9期

2022年第10期




关注我们

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请点击上方蓝色的“学术月刊”,或扫描左侧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