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国两会召开!北地师生关注热议!

奋进新征程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4-04-19

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3月4日、5日

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在北京开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师生

第一时间收听收看全国两会盛况

持续关注两会动态

在全校上下掀起学习热潮

校领导收看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工程技术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能源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

珠宝学院

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海洋学院

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数理学院

体育部

继续教育学院

雄安校区建设指挥部

校医院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

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

关键一年

开好今年的全国两会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全校师生高度关注

多渠道认真学习会议重要内容

结合学校工作和个人实际

热议改革成就,畅谈感想体会


 

雷涯邻

校党委书记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两会”的胜利召开,是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我们坚信,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步履更加稳健有力,未来更加光明可期。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从思想、法律、体制、组织、作风上全面发力,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作为以地质、资源、环境为主要特色的研究型大学,学校始终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两山”理论,主动对接国家社会发展与行业需求,充分发挥地质、资源、环境等学科优势,在地质遗迹保护、世界与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耕地质量提升和生态修复等方面积极开展实践,展现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中的地大担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地大力量。


 

孙友宏

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施,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近年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聚焦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不断取得新突破和新成果。

下一步,学校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学校将以高水平师资队伍为关键,持续加强高端人才培育和引进,打造一流师资队伍;以学科建设为根本,立足学校特色优势,优化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必由之路,服务国家战略,全面加强有组织科研;以雄安新校区建设为保障,牢牢把握重大发展机遇,高标准推进雄安校区建设,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贡献地大力量。


 

王训练

九三学社社员,原全国政协委员、学校原副校长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关键,人才资源是根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作为具有行业特色的“211”“985平台”和双一流高校,应积极主动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未雨绸缪,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适度加力、提质增效,不断优化学科结构,拓宽专业领域,优化重组资源,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满足国家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创新型地学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佟拓

党委学生工作部 部长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个人价值、民生福祉和发展大局,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更是衡量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在中共中央、国务院把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并做出一系列具体部署的大局背景下,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全面落实“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坚持“早研判、早谋划、早行动”的工作思路,围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才培养目标,立足于自然资源行业前沿发展动态及人才需求,层层压实工作责任,积极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挖潜市场资源,进一步聚合“政、校、地、企”及各类社会就业资源,打好资源挖潜和重点群体帮扶的组合拳,建立学校和行业发展联动机制,持续拓宽就业市场新空间,全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施光海

民盟盟员,北京市政协委员、学校期刊中心主任、博物馆馆长、珠宝学院教授

热烈祝贺全国政协、人大十四届二次会议隆重开幕!刚刚通过电视收看了李强总理在人大十四届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令人振奋,催人奋进。其中注意到一点,在对2024年政府工作阐述中,顺序上和工作归类上有一个变化,即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列为第二项。指出“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施,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以往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教育归入社会公共服务和民生的政府工作中。这次,将教育与科技、人才等政府工作归为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且顺序前移。这个变化有深远意义,体现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科技创新是动力源。作为一名老师,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把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做好的同时,主动聚焦人才培养,为强国战略作贡献。


 

刘江

工程技术学院 党委书记

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施”,令人倍感振奋、深受鼓舞,为工程技术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全力推进“一融双高”,实现事业新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报告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学校党委战略部署,进一步加强学院高质量党建和党的全面领导,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聚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建设实际,把“上天、入地、下海、登极”作为立德树人的主要载体和科技创新的前沿平台,充分发挥一流学科驱动力、院士团队引领力、“探工求索”凝聚力、师生员工向心力,努力使师生员工获得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吴三忙

经济管理学院 院长

今天上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在收看学习李强总理代表国务院作的《2023政府工作报告》后,深受鼓舞、倍感振奋。2023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积极进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2%,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2024年是我国实现“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将如期完成。经济管理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坚持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布局,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更多优秀的经管拔尖创新人才服务国家建设,引导广大师生面向经济主战场,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孙骞

能源学院 石油工程系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大力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为共建清洁美丽新世界做出更大贡献。氢能、地热、压缩空气等新型地质能源的高效开发与利用是缓解我国能源供需压力、推进碳中和进程的重要手段。传统油气田开发领域的从业者所掌握的地下流体传质传热规律、油气田开发理论与方法等专业知识与新能源开发有大量的相通之处。作为石油工程系的教师,我们要认真学习“两会”期间国家能源战略领域提出的相关政策精神,根据国家的需求调整自身的科研方向,积极申请、参与针对新型地质能源高效开发的科研项目;更要站稳讲台,致力于培养新型地质能源开发领域的科技人才。


 

王冠智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地质学专业 2022级博士研究生

两会是展现中国发展和进步的最直观窗口,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是回顾历史荣光、总结发展成就经验的会议,也是立足当下、谋划未来的重要会议。两会总结了过去一年的政府工作,让我们直观地看到了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蓬勃生机,也通过实践向我们证实,只要党和人民团结一心,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挡我们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无论是作为博士支部党支部书记还是地质学在读博士,两会的召开都更加坚定了我的学习方向和动力,通过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本领,加强政治素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个人理想融入祖国建设中,将专业知识应用到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上,以踔厉奋发的实际行动践行地质报国的理想信念,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添砖加瓦!


 

张自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2023级硕士研究生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正式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让我振奋不已。我们党的最大优势是联系群众,全国人大代表为群众发声,聚焦各行各业,对青年的教育也是一大热点,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人大代表、委员们对青年的期盼和关切。我们作为青年学生,要全面深入学习全国两会精神,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经验,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做新时代的好青年,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李一曼

信息工程学院 测绘科学院与技术专业 2020级博士研究生

全国两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政治生活的重要时刻,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期盼的一年一度盛事。代表委员们从四面八方而来,共同奔赴这场“春天的盛会”。他们代表着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代表着亿万人民的心声和期待。“读懂中国,首先要读懂两会。”

作为一名学生,我深知全国两会对于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两会不仅是我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人民民主参与和政府决策的重要机制。在这个盛大的民主盛会上,代表委员们集思广益,齐心协力,就国家发展的战略规划、重大政策、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和探讨。

在接下来的两会时间中,我将密切关注各项议程,认真学习代表委员们的发言和提案,关注国家发展的每一个细节和进展,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


 

甘杨骏杰

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环境工程专业 2020级本科生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举国关心、万众瞩目。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聚焦就业、医疗、教育、社区治理等民生问题进行讨论,真实地反映了民众的期待和心声。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将竭尽自己所能,把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用于日后工作和实践当中,时时刻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将自己的个人发展融入到祖国发展洪流当中,两会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提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这表明中国将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与我的专业所契合,我要牢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增强专业自信,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注重实践探索,行走于祖国的山川大河之间,用所学所知,为建设“美丽中国,宜居地球”贡献青春力量。

青春幸逢盛世,成长正当其时。时间之河滚滚向前,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未来的岁月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也是每个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黄金时代。


 

鲁丁旖

经济管理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2020级本科生

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在经济方面的阐述,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政府对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报告中提到,面对许多严峻挑战,国家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导向,保持物价总体平稳。我注意到,政府不仅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更强调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这体现在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对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的支持、对数字经济的推动以及对民营经济和外资的鼓励等方面,让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我深感国家经济发展与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技术、新模式,只有将自己的人生规划与国家的发展目标相结合,才能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国家的繁荣做出贡献。未来,我将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规划工作开展方向,努力适应国家发展需求,为实现国家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菁泽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 2022级硕士研究生

2024年全国两会于3月4日至3月11日在北京召开。三月的北京生机盎然,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共赴这次的盛会。一年来,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2023年工作,介绍了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我深深感受到这次的盛会回望了攻坚克难的奋斗足迹,传递了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描绘了高质量发展新的蓝图。连日来,记者采访,媒体报道,倾听代表委员心声,感悟民意春潮涌动。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新征程铭刻奋斗者的笃行足迹,我为我的祖国感到由衷的自豪。





建言献策,广集众智

凝心聚力,谱写新篇

全体北地师生

必将笃行不怠,奋跃而上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更新更美的篇章

做出一流贡献


推荐阅读

“食”刻准备,马上“地”达,北地食堂上线上新!

问需于生 问计于生 | 校长孙友宏院士新学期与学生代表座谈




主办 /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素材来源 / 各单位

封面 / 杨子茗

编辑 / 林梦圆 韩艺

校审 / 王启祥 林梦圆

责编 / 周子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