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6金10银28铜!北京市第二!

近日,在首届全国大学生

职业规划大赛北京市赛上

我校斩获6金10银28铜

奖牌总数并列北京市第2名

其中海洋学院尤杰

夺得成长赛道总决赛冠军

能源学院冯越

数理学院钟佳睿

在就业赛道总决赛中

分别位列北京市第5名和第8名

六位老师荣获

“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我校荣获

“最佳组织奖”称号


金奖选手风采展示


 成长赛道 

01

尤杰(海洋学院)

志在千秋之功业而绝非一时之运气

“在我看来一名杰出的CEO应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如高效的学习能力、决策能力和领导能力等,才能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凝聚团队、发挥团队优势,以长远眼光做好战略布局。在未来我将带领团队继续深耕行业,同时继续弥补自己的不足,在激烈竞争和潜在技术变革面前保持不断学习的热情。”

02

隗锦仪(经济管理学院)

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

“从儿时参加公益活动的价值观启蒙,到黄文秀老师的精神指引;从慈善基金会实习的学习过程,到自己两次开展助乡振兴公益行动广受好评,服务于乡村建设的初心从未改变,筑梦乡村振兴的使命感不断增强。未来,我也将进一步增强经济学与社会学知识储备,在社会的大课堂中提升实践能力,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我国乡村事业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就业赛道  

01

冯越(能源学院)

扎根西部,做一名为国家“添油加气”的

石油勘探工作者

“目前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高,尽管面临能源转型与‘双碳’目标的要求,油气能源仍将在能源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而油气增产增供对我们国家更是意义重大。我立志成为一名石油勘探工作者,依托西部地区丰富的油气资源,响应国家号召,扎根西部,学有所用。作为能源学子,我定将继承发扬‘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国家能源建设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

02

钟佳睿(数理学院)

向前一步,风景不同

“中国的发展乘着数字经济的春风,需要更多懂产业的本土投资人,点燃中国发展新的战略引擎。精品投行作为投资者和创业者之间的顶级丙方,更精准更高效地孵化新兴行业,我希望发挥专业和个人优势,努力成为懂技术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寻找发展的风口乘风破浪,做新时代中国创投行业的链接者,助力中国未来顶尖企业家改变世界。”

03

王建宁(工程技术学院)

奋斗青春,不负韶华

规划人生,赢在当下

“以大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作为这个新时代的经历者,我们要把握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机遇,为人类在智能建造领域有所突破创造更多的可能,因此,我选择了致力于成为一名智能建造师,智能中国,智造有我,我将在未来的岗位上为实现我国智能建造高速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04

赵晓颖(经济管理学院)

慢慢改变,慢慢成长

慢慢适应,慢慢优秀

“由于被小米的企业文化所吸引,结合自身兴趣与学生工作经历,将自己的职业目标设定为小米人资校招专员。为达成职业目标,对整体职业环境与小米招聘岗位需求进行分析,并抓住学校宣讲会的机会与小米校招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了解岗位要求和具体工作内容。真诚热爱,踏实成长,通过专业知识学习、校内外实习实践,提高综合素质及岗位能力。



银奖铜奖选手名单



为“优秀指导教师”获奖代表颁奖



为“最佳组织奖”获奖代表颁奖




海洋学院董铁柱、数理学院高世臣、工程技术学院薛翊国、党委学生工作部(处)于琦、能源学院赵千慧、经济管理学院隋明哲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我校荣获“最佳组织奖”称号。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学校“新生代”职业规划大赛复赛线下评选



学校“新生代”职业规划大赛决赛



自教育部、北京市教委启动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以来,我校积极响应,举办了首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新生代”职业规划大赛,持续将就业实习实践基地共建单位、就业理事单位以及行业单位纳入赛事资源,切实搭建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就的人才供需对接大平台和学生职业发展的实践大平台,吸引了全校各培养层次、各年级的2492名在校生报名参赛,经学院初赛推荐,校赛复赛和决赛选拔推荐,共45位选手进入北京市赛。

承办北京市赛就业赛道高教组生产服务组决赛



承办北京市赛就业赛道高教组总决赛



在全面推进校内赛事组织、选手备赛的同时,学校还积极承办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北京市赛相关组织工作,先后承办了北京市赛就业赛道高教组生产服务组决赛和北京市赛就业赛道高教组总决赛。



学校召开就业创业工作会议

近年来,学校将推进构建高质量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纳入就业工作重点,精细精准发力,不断推进就业工作前置,切实提升学生生涯规划能力及求职竞争力,全力保障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深入推进就业育人工作。将就业教育和就业引导作为“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三光荣”)和“以投身西部为荣、以服务基层为荣、以成才创业为荣”(“新三光荣”)教育活动,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职业观及就业观,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理念,增强毕业生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鼓励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学校毕业生近年到国家重点地区人数比例上升,签约毕业生走上西部基层就业岗位占比保持在14%以上,将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的大地上。

学校“新生代”生涯指导工作室

获“北京市就业指导名师工作室”称号

开展各类职场讲座、训练营、企业开放日等活动

持续优化就业精品指导服务活动。依托北京市就业指导名师工作室,引入社会导师资源,构建“全覆盖、分时段、贯通式”指导服务,针对不同学生群体需求,开展“职业发展月”“就业动员季”“求职训练营”“双创活动月”等定位目标不同的品牌活动,推出公考训练营、简历精修等特色活动。学生对学校就业指导服务活动满意度达98.78%。推进“专业、学业、就业、事业”一体化职业生涯教育。进一步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实践授课环节的市场需求导向,开展名企HR云讲堂、面试实战模拟等活动,邀请HR担任面试官,确保本科准毕业年级模拟面试实战全覆盖。

“2314”就业助推工程

持续做好“2314”就业助推工程。加强部门联动,进一步盘细盘活重点群体就业帮扶需求,开展“助航工程之少数民族毕业生求职训练营”等系列就业能力提升培训;对接地方优质就业资源,点对点开展指导帮扶,一对一跟进就业进展。推进“智慧型”信息服务模式升级。持续优化地大就业创业信息网及“北地云就业”微信平台智慧升级,进一步打造就业引导云育人平台,就业市场云招聘平台、就创指导云服务平台、就业管理云咨询平台及就业反馈云数据平台五大育人平台,全年定制化推送校招信息10万余条次,“北地云客服”线上服务近7.5万余人次,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学生少跑腿”的数字就业服务赋能。

持续拓宽就业市场空间。校院联动做好固有市场就业资源挖潜,围绕学校学科办学特色及行业市场人才需求,进一步挖掘学院教学科研、合作交流等资源,持续稳固国土地勘行业就业基本盘,在能源工程、高新科技、基层选调三大市场路径中拓展就业市场和就业空间,同时进一步拓展市场化就业岗位新机制。深化与地方人社部门、行业协会等的就业资源联络对接,成立人才工作站,有针对性地开展供需对接活动,建设挖掘一批区域性、行业性的就业市场。持续深化合作内涵。积极构建以就业理事单位为核心、就业实习实践基地为补充的校企合作模式,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开发更多实习实践岗位,推动校外就业市场资源共享、整合互融,全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就

未来,学校将进一步

完善生涯规划创新发展

指导学生科学合理规划

学业与职业发展

全面提升职场综合竞争力

推动地大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目标决定方向

行动成就未来

相信努力的CUGBer们

都能找准奋斗的方向

收获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推荐阅读

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北地师生5个项目成为优秀示范!

“处置组、警戒组、医疗组收到,立刻出动!”




主办 /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供稿单位 / 党委学生工作部(处)

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编辑、校审 / 林梦圆

责编 / 王启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