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揭秘!北地最爱读书的是__ __ __

爱读书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4-05-06

百花渐开风渐暖

正是读书好时节

过去一年里

学校图书服务中心见证了

北地学子们不懈阅读的春夏秋冬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

让我们跟随中心的统计数据

回顾过去一年的书海记忆

立下新一年的读书flag吧

最热阅读月

3月和9月是借阅的高峰期

春困秋乏好像并未阻挡

北地学子们读书的热情

愿假期返校后

第一时间开启阅读的你

能在汲取知识中

收获全新的自己

年度借阅图书

在图书服务中心的借阅记录中

有这么几本书深受大家喜爱

荣登“热门借阅书籍TOP5”

不知道读什么书的时候

看看“顶流”们也是不错的选择噢

年度借阅院系

书中自有黄金屋

以上学院的学子们

想必已经在黄金屋中定居啦

阅读之星

根据图书服务中心借阅数据

借阅排名前20名的同学

成为了我校2023年度“阅读之星”

其中土地科学技术学院的潘泓儒同学

全年借阅册次79

意味着除去节假日

在校期间潘同学平均2天就借一次书

让我们一起看看阅读之星们的风采吧~

潘泓儒

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2020级本科生

阅读感言:语言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脚步到不了的地方,书籍可以,让我们一起翻开书页,品味书香。

李宗泽

信息工程学院

2021级本科生

阅读感言:世界很喧嚣,读书可以帮助我们在内心创造一个宁静的世界。

王绍悦

海洋学院

2021级本科生

阅读感言:读书是我的爱好之一,因为我喜欢故事,追求美好,渴望探索广袤的世界,同时也改变和提升自己。

吕程

能源学院

2022级硕士生

阅读感言: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我觉得读书也是如此。

舒欣

海洋学院

2023级硕士生

阅读感言: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为中华崛起后之复兴而读书。

王柳源

信息工程学院

2020级本科生

阅读感言:阅读是心灵的营养,书籍是智慧的源泉。让我们积极拥抱阅读,探索无限可能,成就更美好的自己。

王蓉荣

经济管理学院

2020级本科生

阅读感言:阅读能够让我们在异时异空找到对话者,感受最细腻的情感,触摸最柔软的心灵,在此时此刻享受自己的生活。

徐凯基

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2020级本科生

阅读感言: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谈话。”而在综合楼地下图书阅览室内,有着众多圣人先贤等待着我们前去进行思想的碰撞交流。还等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前去“对话”吧!

陈兆慧

珠宝学院

2022级硕士生

阅读感言:读什么书都可以,只要你感兴趣。如果一本公认的好书,你却没有共鸣,不要着急,可能还没到和它相遇的时候。

黄家鑫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022级博士生

阅读感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文字是文明和思想的载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孟千琳

工程技术学院

2021级本科生

阅读感言:我很喜欢的一句话,“人们烦恼多,就是书读得太少,而想得太多。”与其自我内耗不如让自己开始阅读,开卷有益。

伏少鹏

能源学院

2021级本科生

阅读感言:读书,能帮助我们在平凡的世界,拓展活着的方式。人生不是一条单向街,只要勤于跋涉,同样可以抵达鲜花与理想并存的远方。祝,展卷舒颜。

张小林

数理学院

2021级硕士生

阅读感言:读书不单是去了解别人的人生,更是在寻找自己的生活方式。

梁畅

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2022级硕士生

阅读感言:阅读不只是一种消遣,读好书就像在情感的海洋上荡漾,或急流勇进,或随波漂流,其中的过程才最让人着迷。

董扬

信息工程学院

2021级本科生

阅读感言:阅读一部伟大的作品是一种极大的乐趣。

刘仪

海洋学院

2023级硕士生

阅读感言:在书里没看到黄金屋,也没看到颜如玉,只是偶尔得到一点领悟,或者一点平静。在无数普通的时刻,书像普通的朋友一样,给了我一些真诚的陪伴,这种普通的真诚就是我要的意义。

张耘嘉

数理学院

2020级本科生

阅读感言:理工科学书籍并非冰冷的公式和理论,而是人类进步进程中的瑰宝,也是我们揭示不明、应对挑战的核心装备。

孙一丁

海洋学院

2022级本科生

阅读感言:阅读能让我对世间万物充满好奇与敬畏,每次读完一本书都会让我对这个世界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可以站在另一个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

门海超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2级硕士生

阅读感言:生活的一切不解与疑惑,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书中未必有黄金屋,但一定有更好的自己,让我们一起徜徉书海,寻找生命的真谛。

刘茈臻

能源学院

2022级硕士生

阅读感言:现实世界没那么棒,时问无法往回跑,人的记忆无法刻意删除和忘却。真正上过月球的人类只有12位,不可能是你也不可能是我,但如果可以,还是一起多看看书吧。



看完“阅读之星”们的感言收获

你是否已迫不及待

想开启自己的读书之旅了

好书太多不知道从何读起?

那就来看看

北地教职工读书协会的老师们

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这份书单吧


北地教职工读书协会成立于2020年4月,现已汇集160余位教职工读书爱好者。协会秉持“阅世之行,宁静致远”的追求,通过定期开展系列读书活动,推荐阅读书单、交流读书心得等,为营造“书香北地”的文化氛围贡献力量。



1《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



作者简介

陈行甲,湖北人,本科毕业于湖北大学,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共党员。历任镇长、(县级市)市长、县委书记等职。2016年辞去公职后,创立了深圳市恒晖公益基金会,现为深圳市基金会发展促进会执行会长、深圳市恒晖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深圳特区社会工作学院教授、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201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曾获“2017年度中国十大社会推动者”、“2018年度中国公益人物”、2019年《我是演说家》全国总冠军等荣誉。


作品简介

本书是陈行甲的自传体随笔,他从童年岁月写起,写母亲,写爱人;写了从大学毕业到基层工作九年多的生活经历;回顾了在巴东任县委书记期间的工作和生活;讲述了转场公益几年来的经历和感受……作者用鲜活的故事和大量的细节讲述了一个普通人的爱与成长,以及如何在世事变幻中守住内心和实践的知行合一。




2《曾文正公家书》



作者简介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晚清中兴第一名臣。湘军创始人,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近代洋务运动发起者。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作品简介

本书集结了曾国藩在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至同治十年(1871年)前后撰写的致祖父母、父母、叔父母、诸弟、妻子及儿辈的家信,事无巨细,一皆覆载。此外,在家书不足以展现曾国藩人生全貌的地方,作者还选用了他写给朋友、同僚等的信补充,使这本书能够通过曾国藩自己的文字完整地呈现曾国藩的人生轨迹和思想精髓,因此本书也可以作为曾国藩的人生自述来读。




3《最好的告别》



作者简介

阿图·葛文德,哈佛公共健康学院教授,哈佛医学院教授,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病患安全挑战项目负责人,《纽约客》等杂志的医学专栏作家,2004年被《新闻周刊》评为“20位最具影响力的南亚人物”之一。


作品简介

影响世界的医生阿图·葛文德结合其多年的外科医生经验与流畅的文笔,讲述了一个个伤感而发人深省的故事,对在21世纪变老意味着什么进行了清醒、深入的探索。本书富有洞见、感人至深,并为我们提供了实用的路线图,告诉我们为了使生命最后的岁月有意义,我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4《百年孤独》



作者简介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有《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


作品简介

加西亚·马尔克斯讲述了一个家族一百年的孤独史,也写出了一个国家的兴衰史,更是人类的兴衰史。每个人都经历过孤独和迷茫,当你身陷人生低谷时,你会怎么度过?《百年孤独》这本书把所有人生孤独都讲透了,不仅如此,还能帮你解决人生问题,值得每个人去阅读。




5《少有人走的路》



作者简介

M·斯科特·派克(1936-2005),美国著名作家、医学博士、心理治疗大师。


作品简介

这本书处处透露出沟通与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时代限制,帮助我们探索爱的本质,引导我们过上崭新、宁静而丰富的生活;它帮助我们学习爱,也学习独立;它教诲我们成为更称职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归根到底,它告诉我们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




6《万历十五年》



作者简介

黄仁宇(1918年6月25日-2000年1月8日),美籍华人历史学家、教授、学者。著有《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汴京残梦》等。


作品简介

本书完全不同于主流历史写作的范式,它是从“大历史观”(也是其首创的)的研究角度出发,选取了明朝万历十五年(即1587年这看似平平无奇的一年)作为研究视角,从大的角度预示了明帝国的灭亡和清朝的登场,再采用横向角度对比同一时期的西方社会发展面貌,勾勒出了当时社会的整体面貌。




7《枪炮、病菌与钢铁》



作者简介

贾雷德·戴蒙德,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生理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哲学学会会员,曾获得麦克阿瑟基金会研究员基金及全国地理学会伯尔奖,在《发现》《博物学》《自然》和《地理》杂志上发表过论文200多篇。


作品简介

为什么是欧亚大陆人征服、赶走或大批杀死印第安人、澳大利亚人和非洲人,而不是相反?为什么么小麦和玉米、牛和猪以及现代世界的其他一些“不了起的”作物和牲畜出现在这些特定地区,而不是其他地区?在这部开创性的著作中,演化生物学家贾雷德·戴蒙德揭示了事实上有助于形成历史最广泛模式的环境因素,从而以震撼人心的力量摧毁了以种族主义为基础的人类史理论。




8《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作者简介

钱穆(1895-1990),字宾四,著名历史学家,江苏无锡人。1912年始为乡村小学教师,后历中学而大学,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数校任教。


作品简介

本书为作者的专题演讲合集,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的概观与比照,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明了近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实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




9《人类简史》



作者简介

尤瓦尔·赫拉利,1976年生,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历史系教授,青年怪才,全球瞩目的新锐历史学家。


作品简介

本书以演化生物学的角度介绍了人类的历史。赫拉利认为生物学限定了人类活动的极限,而文化则塑造了在极限以内所发生的事情,历史学科则是对文化变迁的记录。他的写作并非为人类的至高无上找到一条相应的解释,而是通过近于中立的立场,考查人类的发展,以及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10《伦敦最后一家书店》



作者简介

玛德琳·马丁,《今日美国》和《纽约时报》作者,历史小说畅销作家,现居佛罗里达州。她在德国军营中度过了大半童年,因此对历史有着别样的迷恋,对战争也有着独特的思考角度。


作品简介

本书描写了纳粹战乱时期一所历尽风霜的书店,以一个小市民、普通人的视角去描述二战,和邻居们在二战困难时期的成长。书店既特殊又平凡,命运崎岖却又永不磨灭和倾倒,它仿佛一面战火中的明镜,照出了人性中妖魔怪鬼,也照亮了不幸的人们追求美好和光明的渴望和勇气,既真实又无畏,全书文笔细腻、情感温馨,让人感动。




老师们分享了这么多好书

我可以去哪里读到它们?

除了图书服务中心

学校还在综合办公楼一层、科研楼一层

综合楼一层和学十九楼地下一层

安放了公共学习书架

供师生们借阅书籍


1

书架上新

从经典名著到流行小说,从哲学思考到科学探索……北地学习书架期待通过好书共享方式,让更多师生加入阅读的行列,营造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近日,学习书架上新了《三体》《百年孤独》《人类简史》《枪炮、病菌与钢铁》《理想国》《大学之路》《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秦殇》《费城风云》等经典书籍,快去阅读打卡吧!


2

阅读交流

学习书架还为师生们提供了阅读交流的空间,师生们可通过扫描书架侧面二维码,随时交流阅读感想、推荐阅读书籍。学习书架也会根据师生们的留言需求和建议定期更新书籍,让书架真正成为连接师生、传递知识与文化的桥梁。


2

注意事项

1.学习书架提倡诚信借阅,书架上的图书师生可直接借阅,无需办理借用手续。

2.借阅图书者应自觉爱护图书,不得折页、撕页、剪裁图书,不得在图书上涂写或批注。图书使用后,请自行放回原处。

3.倡导图书流动共享,师生有闲置的思想健康、品位高雅的图书可放于学习书架上,供需要阅读的人使用。

4.学习书架实行开放管理,欢迎师生主动参与、监督,有相关建议可联系82322312。



徜徉书香海洋,探寻智慧之源

解锁知识宝库,勇攀学术高峰

你在北地留下博观而约取的痕迹

我们在未来静候你的厚积而薄发


以世界读书日为起点

新的一年你是否有新的阅读计划?

又最想阅读哪一本书呢?

请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吧~


推荐阅读

30项守护行动!与地大一起爱地球!

两天连播!速度与激情,地大上映!





主办 /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素材来源 / 图书服务中心 北地教职工读书协会

党委宣传部 党委学生工作部

文字 / 唐晨昕 赵文礼

摄影 / 叶宜涛

图片设计 / 杨子茗

版式编排 / 韩艺

校审 / 林梦圆 庞欣翼

责编 / 王启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