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现在农村摆个酒都这么讲究,图个啥?

2016-11-15 海宁市场监管

 砧板刀具生熟分开不混用、制作凉菜要有专间

这个是大酒店才有的待遇

现在海宁的农村摆个酒都要有这些

简直是接轨大酒店


农村摆酒不能再想怎么弄就怎么弄


11月12日,丁桥镇丁桥村王伟忠家迎来一件大喜事,儿子长大结婚,热热闹闹地在家里摆了30多桌,宴请宾客。与以往不同的是,王伟忠发现,到来的8名厨师和助厨都有专门的砧板、刀具、容器具,在食物加工制作时,做到了生熟分开,不混用,“切菜、配菜很规范,像大酒店里一样。”

这是我市出台《农村家宴厨师服务操作规范》地方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后,在王伟忠家进行首次试点。市市场监管局餐饮服务监管科科长许海东表示,《标准》将有助于降低食品安全隐患,是我市民生实事项目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每道环节都有相关标准

    “哗啦啦”的流水声中,帮工们拉开阵仗忙着洗菜;操作台前,厨师麻利地切着配料;欢笑声中,摆酒人王伟忠开心地与亲友们分享儿子结婚的喜悦。

    从场面上看,这就是一场传统的农村家宴,不一样的是,这场农村家宴比以往更具规范。

    俗话说,农村“土厨师”烧菜就是“一块砧板三把刀”,同样一块砧板,可能又切素菜又切荤,存在食品安全隐患。承包这场婚宴的海宁谈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谈剑说,像海鲜经过高温蒸煮消灭了病菌,但加工过海鲜的砧板如果又切别的食材,可能就会将病菌混入,因烧制方法的差异,而无法完全消灭病菌。

    在这场婚宴上,谈剑餐饮管理的8名厨师和助厨在各自的分工区域,都有专门的砧板、刀具、容器具,在食物加工制作时,做到了生熟分开,不混用。特别在加工海鲜时,设置专门区域,与其他操作台保持一定距离,这样在切配时,就能防止海鲜溅入其他食材。

    “我们进行过培训,操作要按照标准去做。”主厨丁国梁说。据了解,小到一块砧板、一把刀,大到农村家宴厨师的主体资质、家宴前期准备内容与标准、家宴操作内容与标准、食品安全防控内容与标准和家宴后续处理内容与标准等,《标准》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具体到7大项服务内容和19项服务程序及其操作细则。

    早在几天前,依据《标准》,谈剑就带着厨师来到东家王伟忠家进行实地踏看,重点预设家宴的食物加工操作区域。《标准》要求,农村家宴厨师要确定凉菜操作的专间,对自然温度超过25℃的,凉菜操作要在有空调的专间进行。

    “农村家宴的操作区域不固定,这家摆在河边,那家摆在平房里,现在就有了规定,哪些地方不能摆,要怎么摆,农村安全隐患最大的凉菜也有‘专间’的待遇,安全性更高。”丁国梁说,今后无论是丁桥镇的厨师烧农村家宴,还是斜桥镇的厨师烧,全海宁的农村厨师都有了相同的标准去遵循。

    《标准》提高了食品安全保障水平,这让王伟忠不由得点赞,他笑着说,每次农村摆酒宴,都会邀请亲朋好友、邻居一起来喝酒,图个热闹。人一多,东家忙着接待,根本顾不上酒宴的安全问题。“现在,农村家宴操办这么严格规范,倒也让我省心不少。”


今后吃农村家宴跟上饭店一样安全


    《标准》出台后,农村家宴厨师身上的担子重了,工作时的一举一动都有了细致的规范要求。

    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标准》在起草过程中,像海宁金勺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海宁谈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等餐饮服务企业主动参与,厨师自愿给自己定规矩。

    谈剑自身就是一名厨师,在饭店工作了十几年,几年前成立了餐饮管理公司。“近两年的生意是越来越好,但我每天都很担心。”谈剑坦言,从城市转到农村做餐饮,最大的心病就是农村复杂的操作环境,食品安全难保障。“只要一个操作环节不当,只要出一起食品安全事故,那几年的口碑基本算完了。”

    2003年,谈剑结婚,在农村的家中摆酒,就发生了亲友吃坏肚子的事情。这件事给当时还在饭店里做厨师的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如何减少农村家宴安全隐患?那就是立标准和规范。“过去,农村厨师凭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操作,你知道这位厨师做得好,又怎么能保证另一位厨师也做得好?”

    其实,在谈剑看来,《标准》对农村家宴厨师是一种保护,《标准》规范得越细致,执行得越严格,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就越低。《标准》中还规定,就餐人数超过100人的家宴,应对食物留样保存48小时以上,万一出了问题,还能确定问题发生的源头在哪,还厨师清白。

    “今后农村家宴和饭店吃饭,除了地点不一样,安全程度都一样。”谈剑说。


还将设立红灰黑榜制度


    农村家庭集体聚餐食品安全保障项目,是今年我市的民生实事项目。为此,我市开展了农村家宴中心标准化建设、农村家宴厨师资质认定等7项工作内容,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其中,制定《农村家宴厨师服务操作规范》地方标准就是推进今年民生实事项目所做诸多工作中的一项。

    “农村家宴厨师承担着农村家宴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现在农村家宴中心的硬件有了,更关键的一环就是农村家宴厨师。”市市场监管局餐饮服务监管科科长许海东介绍说。

    前期,在市市场监管局指导下,市餐饮协会联合相关餐饮服务企业、乡厨协会通过走访调研、个别试点、收集现有法律法规文件,结合本地实际,起草草案,并向当地镇(街道)政府、村委会、厨师等征求意见,又经过对意见的逐条分析、讨论修改,最终通过专家评审,推出了适用于全海宁的地方《标准》。

    《标准》全文共有6000多字,对农村家宴厨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统一了指导尺度,可使当地镇(街道)政府、属地村(社区)进一步优化对农村家宴的现场指导,及时发现存在的风险和潜在的隐患。

    “接下来,我们还计划实施农村家宴厨师的有效管理,设置农村家宴厨师的红灰黑榜制度,依据《标准》,由农村家宴的现场指导人员对承办厨师的操作进行打分,并进行统一公示,列入黑榜的厨师,将被拒绝进入农村家宴中心承办家宴。”在很长一段时间,农村家宴厨师的口碑主要依靠村民口口相传,工作区域常仅限于一地,红灰黑榜制度可将农村家宴厨师信息透明化,许海东认为,《标准》将有助于引导这一传统行业提档升级、良性发展。


    相关链接

    《农村家宴厨师服务操作规范》全文6000余字,对农村家宴厨师服务操作的各个环节都有详细的操作细则。

    比如凉菜环节一直是农村家宴食品安全的薄弱环节,单就该环节,《标准》在农村家宴厨师前期准备时规定确定凉菜操作的专间,对自然温度超过25℃的,凉菜操作要在有空调的专间进行。

    在凉菜加工环节又有7条规定。如操作凉菜前,应对凉菜专间用移动紫外线灯在无人工作时消毒半小时以上,并确认凉菜专间有防蝇防尘设施,对自然温度超过25℃的凉菜专间应安装空调并开启;操作凉菜前应进行二次更衣和佩戴口罩,操作凉菜的服装须专用,使用之前须经过清洗;凉菜间应配有消毒的酒精等消毒物品,砧板和刀具须专用,在操作凉菜前应对砧板和刀具进行消毒;操作凉菜前应对手部进行清洗消毒等。

到底图个啥呢?

当然是这个↓↓↓

图文编辑/海宁市场监管

内容来源:海宁日报、餐饮科

记者:宋屹立 通讯员:沈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