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5新媒体看苍南——走进桥墩

2015-09-18 陈君 李士明 苍南发布

提示:请点击上方"苍南发布"↑关注我们


初秋,送走炎热的夏季,带着丝丝凉意,迎来一年丰收的季节。9月18日,“新媒体看苍南——走进桥墩”采风活动如期而至,苍南十余家新媒体代表走进桥墩,与当地的美景美食进行一次零距离的接触,用他们独特的视角,用一张张美丽的图片,定格下一个个美好的瞬间,带您领略桥墩别样的乡土风情。



  昔日五岱山巅十八窟,小径好进不好出;而今青砖白墙黛瓦,茶山步道满山间。



  时间见证了八亩后从一穷二白的小山村到纯粹的种茶卖炒青,再到“卖了茶叶卖风景”的华丽转身,一代代的八亩后人用勤劳与淳朴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道路。



  如今的八亩后,放眼望去,入目的尽是垄垄绿油油的茶园,与贯穿于山间的红色骑行道交相辉映。平地处,村民中心、乡村大舞台、浙南民居特色新街等建筑坐落其中,展现出别样的农家风情。



  来到八亩后,你可以信步游走在茶园栈道,徜徉在绿色海洋中,呼吸着纯净的空气,抛下城镇中的浮华与喧嚣,放空思维,与大自然来一次最亲密的接触。




  也可约上三五好友,来一段说走就走的骑行。累了,便停下来,品品茶、聊聊天,放下沉重的包袱,尽情享受乡村的“慢生活”。



  随后,新媒体代表们前往探访温州市老李食品有限公司。刚一下车,便被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卤味的香气吸引,寻香而去,老李卤制美食让人食指大动。拆开包装,迫不及待地品尝起正宗卤制美食的新媒体代表们,纷纷给美食点了赞。




  品尝过后,套上鞋套、穿上工作服,走进生产车间,新媒体代表们对产品的修剪、制作、包装的过程进行实地观摩,对口中美食的整个生产加工过程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近年来,桥墩镇立足传统食品加工业,大力改造提升传统食品产业,以卤制品、糕点、茶叶、山茶油等为主导产品,全力打造桥墩特色食品加工基地,形成了多个具有竞争力的食品龙头品牌。


  如今,创建于1995年的老李食品公司,销售网络已覆盖全国各地,谱写了一曲“老李之香,飘逸四方”的美丽佳话。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同时也寄托了游子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创始于民国,传承近百年的“丁源兴”月饼,不仅见证了时代的沧桑变化,也承载着不少苍南人记忆中独特的“老味道”。



  配料、成型、打芝麻、烘烤、冷却、包装。走进“丁源兴”的工作间,近距离感受月饼的制作流程,让新媒体代表们备感新奇。


  从配料开始,经过擀面皮、包馅心,到粗具雏形,再到打芝麻,烘烤等程序,热乎乎的月饼便新鲜出炉了。拿起一块,入口味香脆酥,油而不腻,甜而不咸,再细细品尝,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时至今日,“丁源兴”月饼早已步出“深闺”,远销海内外。



  碗窑,是一座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至今仍完整地保留着商品经济萌芽时期以手工业工场为中心的古老村落。




  从村口拾阶而上,古民居、古庙、古戏台、古陶瓷生产线逐一映入眼帘。



  陶瓷工人传统的制碗工艺,伴随着耳边水碓富有节奏的敲打声和老人们在石凳上低低细语,仿佛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重回到浙南民窑重镇那段人繁若市的历史中。




  穿过古老的村间石砌山道,恰逢一群身着旗袍的女游客正在拍摄写真,独具现代与古典气息的旗袍与传统古村落的碰撞,迸发出强烈鲜明的火花。历史与现代,远离喧嚣的古村落,静静演绎着她新的故事。



  从碗窑、矴步头再到刘基庙,谢氏古厝、溪流碇步、伯温碑林串连起古时桥墩的韵味,从浓厚的文化气息中,见证一段段繁荣、沉寂的历史变迁,安静讲述着桥墩的岁月故事。




  漫步在桥墩镇矴步头村,溪水、矴步、石桥相映成趣,组合成一幅幅美丽的乡村美景;遗存百年的清代谢氏古宅,石板路、木檐柱、古厢房,历史气息扑面而来,令人仿佛穿梭在时光隧道中;刘基庙,极富明代建筑特色的古建筑则为桥南村增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村民不仅可以在这里散步、打球、观赏长廊碑林,每到周末假日,慕名而来的游客也给平淡的小山村带来不少人气。

  作者:陈君/文 李士明/摄


当美景邂逅美食 去桥墩赴一场美的盛宴

桥墩镇

桥墩镇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古镇,古称松山,也叫平水,明初称三十六都和三十七都,同治年间始称桥墩。桥墩镇地理位置优越,连浙闽两省,接苍福泰三县,是浙江与福建交流的窗口;交通便利,104国道、温福高速公路及温福铁路穿境而过,自观美高速路出口沿104国道西行5公里便可到达桥墩。因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桥墩素有"浙江南大门"之称。


桥墩八亩后村



八亩后村是桥墩万亩茶园核心区,也是"中国茶文化之乡"。早在1100多年前的五代时期,其周边就已盛产茶叶。建隆五年(967),吴越国王钱俶来松山(今桥墩)与高僧愿齐品茗论国是,留下一段佳话。今八亩后村附近有钱王村(属嘉同村)和钱王墓(在南山头村)。清乾隆年间(1736-1795),周边盛产的"温州黄汤"和"温红功夫茶"已被列为朝庭贡品。



玉苍山森林公园


玉苍山森林公园,林地面积874公顷,森林覆盖率89.9℅,地势平坦,平均坡度在15°——20°之间。这里背山面海,水丰林茂,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5℃左右,年最热月份(7月)平均气温也低于25℃,是旅游、度假、避暑、疗养的好去处。公园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1991年被国家林业部定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碗窑古村落


这是一座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容民居、古陶瓷生产线、古庙、古戏台于一体,至今仍完整地保留着商品经济萌芽时期以手工业工场为中心的古老村落,有趣的是她至今仍以古老的生产方式在照常运转。是一个活生生的历史博物馆,在全国范围内纯属罕见,堪称人文景观之一绝。这一景区有古村落、手工作坊、碗窑水碓、古戏台、吊角楼、三官宫殿、朱氏古宅、古龙窑等人文景观。

矴步头村

矴步头原有一条长约百余米,共132步的石矴步,横卧溪间,后被洪水冲毁。现溪边存有矴步头碑,碑高1.2米,宽0.62米,刻于清同治壬申年(1872)。碑额楷书横刻"矴步头"三字,两角饰鱼纹。



刘基庙


刘基庙位于莒溪镇南山。为刘基六世孙刘启宪迁居此后,于明弘治七(1494)年建,后重建。庙坐北朝南,依山临溪,由前厅、正厅、禅房等单体建筑组成二进两厢合院式木构建筑,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外砌围墙,门前置旗杆硖石。庙前廊板壁绘饰戏曲人物故事彩画,正厅左右壁书刻:"忠孝廉洁"四大字,中堂刘基彩色坐像。该庙结构严密,造型庄重,雕饰考究,保存完整,是浙闽较为曲型的历史名人纪念建筑。1983年列为苍南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由地方群众集资与政府拨款修缮,现为苍南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美食



特产!

自驾推荐路线


玉苍山景区路线:甬台温高速公路观美出□下,右进104国道线前进6公里,红绿灯处右进,走桥玉线(右进)直达玉苍山,全程约30公里。


碗窑路线:甬台温高速公路观美出□下,右进104国道线前进6公里,红绿灯处右进,走桥南线(左进往碗窑、莒溪风景区),过桥约150米,往右走桥南线约8公里处,右转往碗窑景区。


矴步头路线:甬台温高速公路观美出□下,右进104国道线前进6公里,红绿灯处右进,走桥南线(左进往碗窑、莒溪风景区),过桥约150米,往右走桥南线约10公里处,到达矴步头景区。


莒溪路线:甬台温高速公路观美出□下,右进104国道线前进6公里,红绿灯处右进,走桥南线(左进往碗窑、莒溪风景区),过桥约150米,往右走桥南线约18公里处(达到刘基庙),往右进3公里走碗天线到达莒溪头景区。


八亩后村风景区路线:下甬台温高速公路观美收费处,前进至第2个红绿灯右进6公里至分坪村,右进走马分线5公里直到八亩后景区。

主办单位:

中共苍南县委宣传部、中共苍南县委对外宣传办公室

协办单位:

县旅游局、县广播电视台、

县新闻宣传中心、桥墩镇人民政府


更多信息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下载苍南新闻客户端

主办:苍南县委外宣办(县政府新闻办)

承办:苍南县新闻宣传中心

苍南县新闻宣传中心旗下媒体:

苍南新闻APP:登陆cn.54sz.com下载

今日苍南:周五八版报纸,发行量3.5万份

数字报:jrcn.cnxw.com.cn

苍南新闻网:www.cnxw.com.cn

新浪微博:weibo.com/cnxww

腾讯微信:公众号“苍南新闻网”或“cn-news”

浙江新闻客户端苍南频道

苍南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4561发送到10086订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