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民间中医经方人士中医辨证施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方案

中医人士 汉唐经方再传承 2021-09-24

温馨提示: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用药请遵医嘱。


在中医观念里,疾病的病因有两大类,一为天气失常引起的外感疾病(如现今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病毒);二为由饮食不节、起居违常(夜不眠、早不起、常用空调)、劳倦内伤导致阳气不足而引起的内发性疾病。大多数疾病是外因和内感共同作用引起的。

 

    中医的核心观念是天人合一,是研究人体与大自然的关系的科学,让人类达成疾病治疗、预防养生的科学。人类能生存在地球上,因为有其必要的生存环境。病毒细菌在人体的生存亦然。中医治疗疾病的理论不是杀死体内的病毒,而是通过改变其生活环境,进而达到治疗各种疾病的目的。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自序中曾说:因家族宗亲得之疫病,家族人口十去其七,故始作《伤寒杂病论》。



《伤寒论》中明确了六经辨证的中医辩症理论基础。论言:


病在太阳(体表,肺主皮毛,病亦在肺),其症以发热,头疼、恶寒、咳嗽等症状为主。


病在少阳(中医之三焦系统、西医之淋巴系统),其症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恶心、没有食欲等症状为主。


病在阳明(胃肠消化系统),其症以,口渴、高热、大汗出、便秘等症状为主。


病在太阴(脾脏),其症以腹满、乏力、大便溏稀等症状为主。


病在少阴(肾脏),其症以严重腹泻、晕眩发热、恶寒等症状为主。


病在厥阴(肝脏),其症以咽痛,往来寒热、腹泻等症状为主。



    病毒性传染疾病(外感类疾病)进入体内的规律(即《伤寒论》六经传变的变化):病毒首先进入太阳经(体表),肺主皮毛,所以有咳嗽、头疼、发热等症状。表证失治,病毒进入身体有两条路线,一是进入阳明经(即胃肠消化系统),病毒进入阳明,则停留于此,不再深入。一是进入少阳经(既中医之三焦系统、西医之淋巴系统),病毒在少阳失治,则进入太阴经(脾脏)。太阴失治,进入少阴经(肾脏)。少阴失治,则进入厥阴经(肝脏)。病毒在人体不同脏腑所产生的症状如上所述。


    新型冠状病毒目前所产生的症状都在太阳表证、太阴症、少阴症的范围之内。病毒在体表,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此时当选麻黄、桂枝等药发汗而治之。太阳表证失治,病毒会进入体内产生各种症状。病毒进入脾脏,表现为腹满、乏力、大便溏稀等症状。此时当以桂枝汤加减为主方。病毒进入肾脏,表现为严重腹泻、晕眩发热、恶寒等症状,此时当以四逆汤、真武汤等方剂为主。患者本身患有其他疾病进入危症,当以四逆汤、麻黄汤、针灸为主。上述汤方皆出自于《伤寒论》,但经方之难,一于方剂之选择(辩证准确),一于药量之选择。需有经验的经方中医在第一线救治武汉同胞于水火之中。针灸治疗效果和经方之疗效有异曲同工之妙,针灸疗效当以立竿见影为标准。

 


 

、病毒已经大范围、高速传染时,当以治疗为主。

 

    医圣张仲景之经方治疗有快速治愈疾病之功效。传染性疾病隶属外感疾病,发病初期当选麻黄、桂枝等药汗出一剂而解之。表病未解,病毒深入体内,遂产生各种症状。


  现通过正月初一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实行第三版)》以及正月初二看到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武汉归来,健康报专访实录,和武汉同济医院心内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周宁在《南方人物周刊》分享的自我隔离治疗经验信息中得到的主要症状为:发热、乏力、干咳、倦怠、食欲不好、高热、寒战、极度乏力、眩晕、腹泻、甚至出现一些恶心、胸闷、脘痞、大便溏泄的症状为主要表现。约半数患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等更深入症状。

 

    新型冠状病毒与以往的SARS病毒、甲型流感病毒的不同之处在于:SARS病毒、甲流病毒侵入人体内部能力不强,故在体表停留时间较长,所产生的症状大体相似,治疗处方相对简单;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内部能力极强,病毒通过呼吸进入人体(中医观念肺主皮毛,故汗毛是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皮肤为人体第一道免疫防线,此时表现为发热、咳嗽症状。


1病毒在体表,此时应用大小青龙汤发汗排除病毒。一旦表证失治,病毒将立刻进入体内,以现有的临床症状可判断病毒进入肺脏、脾脏或者肾脏(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2进入肺脏症状为高热、有汗、咳嗽、甚至呼吸急促。

    治疗方剂为麻杏甘石汤,呼吸困难是用越婢加半夏汤或厚朴麻黄汤。

 

3进入脾脏症状为倦怠、食欲不好、恶心、胸闷、脘痞、大便溏稀。

    治疗方剂为桂枝汤为主做以加减。胸闷、脘痞加栝蒌实、薤白、枳实、黄连。大便溏稀加白术、茯苓。

 

4进入肾脏症状为高热、寒战、极度乏力、眩晕、腹泻。

    治疗方剂为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真武汤为主。

 

5、危症当以四逆汤、麻黄汤、针灸为主。第一线治疗如采取中医经方治疗,则可以六经辨证论治为基础,将患者分为太阳表证区、太阴脾脏区、少阴肾脏区、危症区。通过经方快速治愈疾病,降低传染几率。

 

    新型冠状病毒用汤剂治疗同时,可以用针灸辅助治疗。

 

喘咳取穴:公孙、内关、中府、云门穴、肺俞穴、定喘穴。

虚症取穴:足三里、太白穴、足临泣穴、太白穴、曲池穴。

实证取穴:阴谷穴、足通谷穴、腕骨穴  太渊穴、尺泽穴。

发热取穴:少商穴、商阳穴、大椎穴点刺放血退热。

恶心、胃脘痞、胸闷、大便溏泄、腹泻取穴:公孙、内关、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合谷、曲池、肠关等。

危症取穴:十宣点刺放血、百会、人中、涌泉。

 

附注:病之初始,诸药不入口,以五苓散处之。五苓散可用于病之初始。中医历史曾有用五苓散治疗瘟疫案例。另附五苓散方:泽泻、猪苓、茯苓、白术、桂枝。此方也可用于病之初始时使用。

 

经方之难一在于方剂选择,二在于剂量选择。须有经验之中医师临床做具体之判断,给予剂量。

 

、病毒没有大范围、高速传播之前,当以预防为主。

 

预防方式如下:

 

1、炙甘草22克、干姜11克、炮附片11克、生黄芪100克、苍术10克、佩兰叶10克、生晒参15克(捣碎入煎)、乌梅18克、冰糖15克(化入)、生姜10片、大枣12枚。

    加水1500ml,煮取300ml,可供三口之家二日服用,每人每次热饮50ml,日服2次。

    大流行期,服7天,停三天。周日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加。

 

(此方出自于《李可老中医在第八期全国经方临床运用高级研修班演讲》)

 

2、可将艾叶、石菖蒲、佩兰煮水喷洒于空气中。

 

3、可用艾绒熏烟(注:熏烟时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因空间封闭而导致缺氧。)

 

4、呼吸吐纳,以固正气。附呼吸吐纳之法如下:

    呼吸五行观想法:先观想心如太阳

呼吸时观想靑气自肝而出,左(青龙)行于东,化作林木。

再想白气自肺而出,右(白虎)行于西,化作戈甲。

再想赤气自心而出,南(朱雀)行于上,化作焰明。

再想黑气自肾而出,北(玄武)行而下,化作水。

再想黄气自脾而出,存于中央,化作土。

(出自黄帝内经第七十二篇,刺法论)

 

5、保持平和心态。心态平和则正气长存,增强免疫能力。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过度恐惧则伤肾脏,肾脏虚则病毒入肾。过度思虑则伤脾,脾脏虚则病毒入脾。过度忧虑则伤肺,肺脏虚病毒入肺。此病毒入体之不同脏腑之因由。《皇帝内经》言:气定神闲、心安无惧,气从所顺,病从何生!


2020128农历正月初四

   


中医自古以来秉承着守护中华的重任,医圣仲景《伤寒论》六经辨证中涵盖了对大多数疫情的治疗方法。药王孙思邈在《大医精诚论》开篇曾言: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已。说明医圣之经方晦涩难懂。但经方之疗效却能达到一剂而知,二剂而已的效果!特别是对外感类疾病的治疗,辩证准确,则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除夕至今,本人完成上述治疗方案,但属民间中医,报国无门。林则徐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身为中医,最大的荣誉就是在疫情前线与武汉同袍同生共死;苟且偷生,乃医之憾!时刻准备着,等待国家的召唤,为快速平息疫情贡献绵薄之力! 


2020130农历正月初六

民间经方中医人士    

 

微信号为作者微信号


 温馨提示: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用药请遵医嘱。

本文经作者本人授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