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片单 | 持摄像机的女人:被影史遗忘的女性导演(一)

2015-10-07 成为读者请+ 深焦DeepFocus


持摄像机的女人被遗忘的女导演(一)
翻译:小熊来源:《视与听》2015年第10期
最近,英国《视与听》杂志用整整20页的篇幅选取了100部被不公平地忽视了的女性导演作品,希望借此校正这些影片在影史上的地位,并让它们为更多观众所知。
杂志在此次女性导演专题的前言中首先就做了“自我批评”,认为杂志自身多年来本就没有如何重视过女性导演,这也是电影诞生百年来女性电影人在产业和学术研究中真实地位的缩影。《视与听》特别指出,今年4月,《名利场》将艾达·卢皮诺赞扬为“最早的”“执权杖”的女性导演,完全忽视了爱丽丝·盖-布里奇和洛伊斯·韦伯这样比卢皮诺在业内打拼早50年的前辈。而当时下业内人士抨击电影界女性影人依旧人微言轻的现状时,过往那些曾经活跃的女性电影人似乎已经面目不清。除了针砭时弊和突出女性导演新片的报道外,一本电影杂志还能做些什么?《视与听》选择将目光聚焦那些曾被以男性为中心的批评界无视的伟大女性导演作品。
秉承这一精神,《视与听》邀请电影人、评论家和学者(相当一部分是女性)参与这一专题,请他们从贯穿影史、遍布世界的范围内各自提名一部他们认为被遗忘或不公平地忽视的女性导演影片。参与评选的还有不少当今的知名女电影人,诸如简·坎皮恩、格蕾塔·葛韦格、克莱尔·德尼和阿涅斯·瓦尔达。这一片单的重心放在了20世纪——在数字科技带来的大众化趋势使女性创作影片更加容易之前,在网络使评论渠道变得更加广泛从而刺激传播之前,也为了规避短期记忆带来的标准不一。这份片单当然不是结论性的,但《视与听》希望借此唤起对女性电影人创作影片的重视,以待未来有更多被埋没的作品能够得到重新评估

从本周起,「深焦Deep Focus」将分五期向您介绍这一百部作品,及躲藏在摄像机背后被遗忘的女性导演。

1. 维克斯堡战役前的女间谍The Girl Spy Before Vicksburg导演:西德尼·奥尔科特、吉恩·冈迪尔Sidney Olcott & Gene Gauntier美国,1910
尽管照惯例西德尼·奥尔科特一向被列为影片唯一的导演,但要知道在此片完成时,电影各行当间仍需要高度的协作并且大银幕上还没有出现演职员表。而表现拔萃的吉恩·冈迪尔若出现在任何一部她参与的克莱姆公司的影片的导演一栏名下,都会是对早期电影的“工种”定义的挑战。
冈迪尔的《维克斯堡战役前的女间谍》,是她三部女扮男装动作短片之一,比《宝琳历险记》这类女性冒险电影还要更早问世,是爱森斯坦所深爱的美国“直觉电影”的先驱。这部尚存的影片现保存于阿姆斯特丹的EYE电影机构,成为冈迪尔在快动作时代曾带来的开拓与“轰动”的见证。片中女间谍身着南方军队士兵服装,在北军的补给车上安设了炸药后跑到画面前方,当后景的车爆炸之时低头钻进前景的长草之中——都在一个镜头里。这个场景或许也在冈迪尔1928年的回忆录《开路》里所说的那些之中:“当我坐在打字机前创造它们时,似乎从没觉着有多难,可当实拍的时刻临近,它们却不可思议地难,甚至让人恐惧。”
女导演Gene Gauntier
2. 悬念Suspense导演:洛伊斯·韦伯、菲利普斯·斯莫里Phillips Smalley & Lois Weber美国,1913
高产的默片时代演员、导演、编剧Louis Weber,被电影史学家认为“与格里菲斯并驾齐驱的电影作者”
3. 海滨流浪儿The Ocean Waif导演:爱丽丝·盖-布兰奇Alice Guy美国,1916
爱丽丝·盖-布兰奇作为电影先驱的地位是被公认的,电影史上第一部故事片,1896年的《甘蓝仙子》(La Fée aux choux)就是由她执导。20年后她在美国自己的索拉克斯公司执导的这部五卷长的爱情喜剧《海滨流浪儿》,显示出她已在处理故事上驾轻就熟,更重要的是她和演员们的密切关系。她在她的片场醒目地贴上了给演员们的警句“自然点”,而这部影片中,她指导了两位如今已经鲜有人提起的演员,多丽丝·凯尼恩和卡莱尔·布莱克维尔,片中他们饰演邂逅并相爱的一对恋人。她是逃家在外饱受虐待的假小子少女,而他则是寻找写作净土的花哨小说家,两人在藏身于废弃小屋时相遇。两人的戏份均等,但凯尼恩那种不经雕琢的生疏表演却更具光彩。布莱克维尔“发现”凯尼恩不是幽灵而是活生生的少女时的笑料频发,很具感染力。
4. 穿燕尾服的女孩The Girl in Tails导演:卡琳·斯万斯特洛姆导演Karin Swanström瑞典,1926
5. 贝壳与僧侣The Seashell and the Clergyman导演:谢尔曼·杜拉克Germain Dulac法国,1928
《贝壳与僧侣》是杜拉克最著名的作品,影片曾在英国被禁,英国电影审查局称其为“佶屈聱牙到毫无意义”,并补充称其“如果它有意义,那无疑有伤风化”。它的内涵曾经极具争议:据说1928年2月影片首映时差点引发骚乱,原因是众多超现实主义者对杜拉克的影片与安托南·阿尔托的脚本(描述一位牧师垂涎将军的妻子)之间的差异不满,尽管阿尔托本人对杜拉克的演绎表示满意。
在1915年转入电影圈前,杜拉克编辑过女权主义评论《法国女性》,还写过戏剧。她以一部《微笑的布迪夫人》(1922)在影坛站稳脚跟,这部女权主义作品描绘一位身处无爱情婚姻中的精明女性;其后她又以《旅行的邀请》(1927)惊艳评论界。《贝壳与僧侣》的诗意气质无法掩盖:愈演愈烈的性元素,梦幻般的遮片和破碎的视角——它依旧是超现实主义的感受力诉诸电影的最感官化的尝试。
Germain Dulac
6. 聪明人 Knowing MenElinor Glyn导演:艾琳娜·格林Elinor Glyn英国,1930
小说家、导演Elinor Glyn
7. 寒涛俪影Merrily We Go to Hell导演:多萝西·阿兹娜Dorothy Arzner美国,1932
女性电影人都要多。《跳吧,女孩儿》(Dance, Girl, Dance)经常被视为她的经典之作,而《寒涛俪影》却没有得到它应得的喜爱。这部《海斯法典》颁布前的剧情片应对的是真正成年人的问题和痛苦(开放婚姻、酗酒问题、爱情的代价),饱受感情折磨但并不卑微自艾的女继承人(西尔维娅·西德尼饰)与嗜酒成性且对婚姻不忠的剧作家(弗雷德里克·马奇饰)间的爱情极端、复杂且情绪化,在这样纠结的关系中,西德尼也默许了彼此的不忠,在与丈夫的协议中(亦或是为了爱情)让自己成为了一个所谓的现代女性。但这种关系无法维系,同时影片也没有让马奇成为反角,而是将他塑造成一个性格丰满且有缺陷的人,当然不能缺少他的妻子西德尼哀伤却又充满希望的眼神所引发的共鸣,脉脉深情极具杀伤力。这眼神如此动人心扉,阿兹娜明白片中的马奇也能意识得到。因此,此处没有受害者和恶魔,只有真实鲜活的七情六欲。
Dorothy Arzner在片场
8. 没有男人的妻子La Mujer de Nadie导演:Adela Sequeyro墨西哥,1937
9. 金门女Golden Gate Girl导演:伍锦霞美国/中国,1941
生于旧金山的伍锦霞(1914-1970)1936年将她在好莱坞联合出品的粤语有声片《心恨》(1935)带到了香港,随后她成为中国南部第一位女性导演。她11部长片中的大部分都聚焦于抱憾的爱情,并且拒绝对女性做母亲、妻子和女儿的脸谱化描写。与和她同时代的好莱坞导演多萝西·阿兹娜(和伍锦霞一样是公开的女同性恋)类似,伍锦霞从不强迫女性表演家庭主妇式的角色。二战爆发后,她和老影人编剧关文清合作,在旧金山导演了《金门女》。故事讲述一位华裔女孩违背父亲的意愿,爱上了一位粤剧名角,还怀了他的孩子。女孩生下一个女儿(由还是婴儿的李小龙饰演)后难产而死,孩子留给了两个男人——她父亲的店员和厨子照看。多年以后在一次为抗战募款的义演中,她和疏远多年的外公重归于好。影片受到了《综艺》杂志的正面评价,并在旧金山当地得到了掌声,被赞扬“精神正面且情节动人”,还被送到万里之外的东南亚进行放映。可惜的是尽管拷贝尚存,这部影片却没有留下任何已知的相关印刷品。
人称“霞哥”的伍锦霞
10. 民享之家Homes for the People导演:凯·曼德尔导演Kay Mander英国,1945
Kay Mander
11. 最后阶段Ostatni Etap万达·亚库波夫斯卡Wanda Jakubowska波兰,1948
亚库波夫斯卡被称为“波兰电影的祖母”,在1930年代初就开始涉足电影,《最后阶段》是她的长片处女作,同时也是第一部讲述大屠杀的剧情长片。影片取景并部分摄制于奥斯维辛集中营(亚库波夫斯卡和她的几位同行曾被囚于此),影片曾被批评立场亲苏,并且过于淡化犹太人的经历,取而代之的则是对波兰人和共产党遭受苦难的强化(亚库波夫斯卡本人就只属于后两个群体),但影片中残酷的暴行与对集中营复杂的阶层的冷静剖析相结合,却能够与罗伯托·罗西里尼早期的新现实主义电影进行有益的对比。亚库波夫斯卡后来又拍摄了12部影片,如今都少人问津(尽管相比于性别,这更多的与她过时的政治腔调有关)。但作为罗兹电影学院的教授(1949至1974年间),她对一代代波兰电影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1960年Wanda Jakubowska与Horst Drinda工作照
12. 死亡爱抚Death Is a Caress导演:伊迪丝·卡尔玛Edith Carlmar挪威,1949
挪威首位女导演Edith Carlmar,1949-59年间共拍摄十部影片
13. 暴行 Outrage导演:艾达·卢皮诺Ida Lupino美国,1950
一位年轻女子晚上下班晚归,回家的路上她难掩近来刚刚订婚的喜悦开心地吹着口哨。沿路向前走到工厂间的小路,周围越来越黑,她听到暗处传来声响,意识到危险开始奔跑。她努力寻找地方藏身,一个男子在身后紧追不舍。男子将她关在卡车之中,后者无意间碰响了车喇叭,摄影机迅速抽离,接入一个从楼上窗户探出身来的不满居民——他在寻找这恼人噪音的来源。
这扣人心弦的场景是艾达·卢皮诺执导的第三部长片《暴行》的戏眼,影片由卢皮诺自己的电影公司“电影人”出品。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启发,出生于英国的卢皮诺和她的丈夫科利尔·杨想要得到独立拍片的自由。她还很明显地表现出从女性视角讲述女性故事的热衷,而《暴行》中的故事则试图描述性侵问题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尽管审查删去了剧本中所有提及强奸的部分,并且影片的心理描绘也显得过于简单和笨拙,但影片仍不失为一位好莱坞女性导演先驱成就的有力例证。
偶像派导演Ida Lupino
14. 站街女 Streetwalker导演:玛蒂尔德·兰德塔Matilde Landeta墨西哥,1951
墨西哥导演Matilde Landeta在上世纪40、50年代共摄制110余部短片与3部长片
15. 快乐一家 The Happy Family导演:穆里尔·博克斯Muriel Box英国,1952
尽管在她的电影生涯期间遭遇不公平的敌视,制片厂老总甚至声称女人没有掌控一部长片的能力,但在194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早期间,博克斯仍旧在英国执导并联合编剧了数目可观的影片。
博克斯出生在一个她本人称之为“贫而不贱”的家庭中,因此她后来决心替女性和工人阶层发声。在《快乐一家》(又名《罗德先生说不》)中,莉莉安·罗德在做清洁工的多年辛苦后,终于有了一栋店铺兼做住宅的房屋。但为了给不列颠节让路,她刚辛苦得来的房子却即将被强拆。莉莉安的母亲是一名妇女参政论者,率领一家人开始了胆大包天的抗议。影片充满幽默和魅力,可以当做《去皮姆利科的通行证》(Passport to Pimlico,1949)的姊妹篇。
在片中莉莉安的妹妹艾达有句台词:“即便不去吹嘘,我也确曾春风得意。”这恰好是对《快乐一家》以及博克斯的执导很好的归纳:并不光鲜夺目,但实实在在而且苦中有甜。
1954年与Shelley Winter在《To Dorothy a Son》片场
16. 陌客未留名The Stranger Left No Card温迪·托伊Wendy Toye英国,1952
除了电影导演之外,Wendy Toye的其他身份包括舞者、演员、戏剧导演。 1945年其与丈夫Sydney共同编剧的《七重心》获奥斯卡最佳剧本
17. 永远的乳房The Eternal Breasts导演:田中绢代Kinuyo Tanaka日本,1955
田中绢代最为人铭记的身份是演员,这位富于魅力的女演员主演过小津安二郎、沟口健二、成濑巳喜男等导演的众多影片,这当中她大多饰演被令人窒息的父权制社会压迫的女性形象。较少人知的则是她曾经执导过六部自己的影片,这当中至少有一部很是特别,即《永远的乳房》。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两个孩子的母亲富美子对命运不满,从诗歌上找到了宣泄的出口,又与她不忠的丈夫离了婚。其后她被诊断患乳腺癌,接受乳房切除术似乎不仅让她延长了寿命,更使生活的信心重燃——至少暂时如此。影片有种慷慨的坦诚与直率,尤其是围绕着女性性欲望的内容更是令人振奋。临近尾声,随着死亡的迫近,田中绢代挥洒出一系列冷峻而强有力的画面,将会让你在看过影片后久久不能忘怀。
摄影机背后的田中绢代
18. 一起 Together导演:洛伦扎·马泽蒂Lorzo Mazzetti英国,1956
上图:1956年与录音师John Fletcher在伦敦下图:与演员在《一起》片场休息
蒂尔达·斯文顿荐片
玛格丽特可爱的母亲 A Portrait of Ga导演:玛格丽特·泰特 Margaret Tait英国,1952
荷兰人文森特 Vincent the Dutchman导演:梅·扎特林 Mai Zetterling英国,1972
演员兼导演Mai Zetterling
蒂尔达·斯文顿推荐语:
我想做个弊,推荐两部影片:它们或许会组成一对相映成辉的宝石。
苏格兰导演玛格丽特·泰特不可思议的四分钟短片《玛格丽特可爱的母亲》是这位电影界真正诗人奉献出的一段俳句。泰特母亲的手指熟稔地剥下糖纸、阳光照射下垂到她下巴上的头发、大胆无畏又动人的吸烟动作、向着彩虹蹦跳着前行——这些画面构成一幅精致而又诗意地将自然、时间和爱提炼到一起的肖像画。
我在三十年前发现了瑞典导演梅·扎特林的这部《荷兰人文森特》,从此再未忘却。影片让我珍视的是它未经刻意雕琢的神韵,对人物深远又富于勇气的刻画,它并不局限于一己私情,而是专注于灵感,专注于象征式的意义,专注于一个画作执着于隐晦的笔触,然而却多次创作自画像的男人。饰演梵高的迈克尔·高夫诚恳而清晰地用睿智的表现丰富了“如何表演”的命题。扎特林用她毫不遮掩的热情问得更加深远:“如何创造艺术,享受生活?”影片温柔与粗野并存,富于深思且真诚实意,形式上直接坦率,骨子里充满热情。

(未完待续)

编辑:柳莺

回复关键词真实 | 多兰 | PTA | 鹿特丹 | 大岛渚 | 醉生梦死 | 科恩兄弟 | 福茂 | 卡罗尔 | 戛纳2015 | 聂隐娘 | 日本戛纳 | 贾樟柯 | 黑泽请 | 爱在孔敬 | 维多利亚 | FIRST | 内陆惊魂 | 威尔斯 | 侠女 | 爱森斯坦 | 戛纳经典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深焦」

(Deep Focus)

一份以巴黎为据点的迷影手册,提供欧洲院线与艺术电影的最新资讯和批评。同时,我们也是欧洲电影节和电影工业的深度观察家。

新浪微博:@深焦DeepFocus
影视工业网:http://deepfocus.107cine.com/
今日头条:深焦DeepFocus
微信号:deep_focu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