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识疯子”鲍姆巴赫,老故事里新的梗

2017-05-22 ZAC 深焦DeepFocus


 第7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5.17〜28,2017


 迈耶罗维茨的故事

爸爸,我爱不爱你?


文 | Zac

编 | 尼侬叁


《迈耶罗维茨的故事》与导演过去的作品一样使用着相近的素材,保持着一贯的风格,总体来说水准上并没有太大的波动。但代际关系是我喜欢的题材,以下是一些解读:


《疯狂二十年华》剧照


二十年来,从处女作长片《疯狂二十年华》开始,鲍姆巴赫就专注于刻画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生存境遇。由于前后鼻音不分,在打字的时候打了 zhi shi feng zi,打出来“知识疯子”,乍一看也是切题。鲍姆巴赫以明快欢脱的影像,聚焦“知识疯子”努力维持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假象,以期到达各式各样的和解。


《鱿鱼与鲸》剧照


在导演过去的作品里,异常出色的有《弗兰西丝·哈》和《鱿鱼与鲸》等,差强人意的也有《年轻时候》和《美国情人》。近几年的作品让我觉得鲍姆巴赫正在反复唠叨着老故事。但在这一部《迈耶罗维茨的故事》里,各类元素得到提取融合并获得了新的生命力:《疯狂二十年华》的青春困境,《鱿鱼和鲸》的价值冲突和代际关系,《婚礼上的玛格特》的姐妹情谊,《格林伯格》和《年轻时候》的中年危机,还有《弗兰西丝·哈》和《美国情人》的大城市的小人物奋斗史。


《迈耶罗维茨的故事》剧照


本故事的主体是一个家庭里的三代人,确切来说主体是承上启下的中间一代:三个七零后:二男一女。他们既在上一辈的烙印下艰难前行,又与下一辈的年轻人产生愈来愈大的割裂,在渴望成为年轻的时候逐渐褪为衰老——在这个知识分子艺术之家里,一个个不愿妥协的个体在唠唠叨叨的你来我往中中碰撞出接连而来的戏剧冲突。而在鲍姆巴赫的拿捏下,所有冲突都化为日常,化为小笑话,化为一个个推动情节的梗。每一句抖机灵的对白都让人想笑,不管你无奈不无奈。



《迈》里的老父亲仿佛是《鱿鱼与鲸》父亲的衰老形态,在不如意的文艺路上只看得见自己,只以“取胜”为乐。子女们在过重的期待与不公平的关爱之下,分别为自己练造了以自卑为核心的几种不一样但又相近的人物性格。他们一方面继承父亲的自我与好胜,渴望超越父亲甚至成为父亲;另一方面他们又受尽这种父辈带来的磨难不愿意再落进囹圄。


在《迈》里,老父亲有过四次婚姻,而两兄弟一个已经离异,另一个的婚姻危在旦夕,他们仿佛踏在前人的泥泞里(有意思的是,在鲍姆巴赫那么多作品里,婚姻没有危机的夫妻几乎没有,中产危机知识分子的婚姻究竟还能不能维持了?:-))


《鱿鱼与鲸》里男孩离开病床上无法改变的父亲,跑去博物馆重温亲情回忆;《迈》里男人与病床上垂危的父亲刚和解,那头又不耐康复父亲的自私控制选择离开:原生家庭的冲突永远没有解决,有的只是不断的妥协和不断的不妥协(及其带来的新冲突)。作为第三代代表的女儿(老父亲的孙女),刚上大学,她与七零后父亲的关系比起上一辈人更加平等,只是父辈的阴云是永远无法散去的,这是原生家庭的原罪——“因为你的生命是我给的”。


此外,从水平来看代际关系,兄弟姐妹三个人,他们在争夺老父亲的关爱时,也发展出类似《婚礼上的玛格特》的相爱相杀的兄弟姐妹情谊,在一个竞争关系为上的家庭里,时而是战友时而是敌人。也许只有在亲情之中,我们才可以那么充满敌意地爱一个人。


《鱿鱼与鲸》剧照


在这种核心是冲突的关系里,导演是谁决定了电影的风格。鲍姆巴赫有被说是小清新,有被说是小品剧,还有被拿来与伍迪·艾伦比较,都是话痨文青。但我觉得鲍姆巴赫恰恰是有能力将一个残忍的真相幽默地陈述。每一个角色都是残缺的疯子,都在互相伤害,但却又深深地需要彼此深爱彼此。


相比《迈》而言,同是讲述家庭代际关系的《鱿鱼与鲸》则是更显犀利冷峻。《迈》像是旧素材配上后来作品都有的柔和滤镜,逐渐形成的一个外核轻松内核冷烈的家庭缩影。他其他作品里的知识疯子好像都可以说是出自这个奇葩的大家庭。其实真正让人无奈的是,这种外核轻松内核冷冽的本质,也许就是我们家庭的本质。


《迈耶罗维茨的故事》剧照


电影最后的结局,刚上大学读电影拍先锋影片的小女儿到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找到了爷爷一直念叨的当年被购又失踪(乃至大家不相信存在过)的艺术品。这其实是一次跨代际和解,但没关系别担心,家庭冲突还会接踵而来。而且,稍不努力我们就会活成父辈。


“为什么大家都在拍电影?”


导演在电影里再一次问到,这个梗在《疯狂二十年华》里鲍姆巴赫就已经自问了一遍了,二十多年过去了,他还在问,但他还在拍。



 深焦短评


圆首的秘书

★★★

《鱿鱼与鲸》升级版,关注家庭关系和童年创伤,章节式,标题逗比,跟韦斯·安德森一模一样。水平比较一般,不温不火,进主竞赛稍微有些奇怪。



柳莺

★★★

艺术之家祖孙三代亲情小品,对话更为密集,梗也埋得不少,多一份机灵,但算不上动人。



*打分标准:以四星为满分,三星表示“佳作”,两星“一般”,一星“较差”,零分“很差”。



【深焦戛纳电影节报道】


DAY 1

戛纳70周年,给我们看了一部删减版的开幕片

《无爱可诉》的亲子悲剧,徒有其表的社会寓言

戛纳,继续在沙滩上搞搞基吧


Day 2

这部怪力乱神的主竞赛片看得我们目瞪口呆

托德·海因斯新片有人觉得感动,有人却觉得无聊……

陀螺戛纳日记 DAY1&2:没有市场证也没能粉加点只能默默看片



Day 3

戛纳专访 | 沃纳·赫尔佐格:我总认为是我发明了电影

让奉俊昊的新片告诉你,养猪业如何混迹在娱乐圈

陀螺戛纳日记 Day3:《托尼·厄德曼》式的爆款出现了?!


Day 4

法式抗艾传奇,《每分钟120击》的生命律动

明年要带科幻片去主竞赛的克莱尔·德尼,先拍了部《心灵暖阳》为双周开幕

戛纳评分 | 编辑部的口味居然如此一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