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画到深处 ——沈勤访谈

本刊 画刊杂志社 2020-10-20


画到深处

——沈勤访谈





《画刊》:你这次“洇·氤·霪·滢”展览选择了苏州博物馆这个场地,这个场地跟你的作品也特别契合。我们很喜欢你的作品,我记得开幕之后,站在外面,看着那些建筑的线条,很像你画里用的。

沈勤:很高兴你们喜欢我的作品。

我喜欢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黑瓦、砖墙、假山叠石,但那种东方的、中国的美感如此精彩。谈苏博建筑纪录片中,贝聿铭谈到为什么不做叠石?他说:拙政园林里那些叠石,是当时的大家做的,我肯定超不过他们,我要是用同样的方法做这个,只会减分,那我又何必做呢?现在看看他在水池边做的山石多么精彩,完全不是传统的手法,又如此的东方。这种理念、这份灵气是最让我叹服的。


《画刊》:这次展出了一系列“园”的作品,我最早看你的作品也是从这个系列开始。我觉得其中大概有一种现代语言,而又有中国性的某些元素。

沈勤:我处理的手法、理念跟传统的关系很少。中国绘画到了明清以后原教旨变成为程式化的所谓“用笔”,方法屏蔽了绘画的目的,当然,方法的突变,在绘画史上一定有他的地位,也完全担当的起绘画的目的,但前提一定是原创的才有意义。中国绘画自东晋以来由士大夫阶层标识的美学品格才是最重要的传统

语言是现世的,心境是出世的。


《画刊》:你很早就提出“文人画是退化”这种观点,现在其实很少有画水墨的人会这样认为。

沈勤:我讲的退化其实是说文人画的画面的信息量太少了,他与明清的思想禁锢是合拍的。我们只谈结果,简单得很,看看老大妈、老干部们上的老年大学,其教和学的是什么就有答案了。传统画非得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面才能传承,可现在我们所面对的是地球村的视觉和审美经验。我曾经去过湘西苗族的寨子,第一次听他们唱歌,简直是恐怖,那样的发声方法在自身封闭的环境里面是正常的,但是对于听过优美音域的你,那就是噪音。


《画刊》:从这个意义上,可以理解你为什么要把用笔的传统回避开,因为那个太圆熟了。我觉得文人画丢失了宋代以前绘画的那种大气魄,格局越来越小

沈勤:那种狠劲没有了,就像手术刀的锋利。大榔头一锤子下来很有力量,手术刀一刀下去同样。明清绘画达不到这种能直指人心的层次。通过画面本身打动人,才是有意义的绘画。东方美感跟西方美感如果能够成立,那西方一定是入世的,而东方的美感是出世的,传统中最好的东西一定是远离尘世的,一个干干净净的境界,看不到人世的痕迹。


《画刊》:你这次展览展出的作品视觉上非常有张力,层次也很丰富你画中的线条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细细长长的几根线,看起来轻松,不用力,但却隐含了很多情绪。

沈勤:这几年用线的意识开始明确起来。在河北看到一些北朝时期的佛造像,做的精彩至极。线条极简,人欲、神性的塑形分寸恰到好处,能看出人体的肉感,但是刚性的、平直的、有弹性的精简过的线条消解了人欲,呈现了神性的光辉。


《画刊》:除了线条,你画里柔和的边缘轮廓、微妙的灰层次,都很有美感,会让人感觉画面的每个细节都有水墨的韵味。

沈勤:那也是水墨画中让我享受的地方。


上:《村》 沈勤 纸本水墨 109x33cm 2015

中:《仿倪云林画意》 沈勤 纸本水墨 272x139cm 2015

下:《村003》沈勤 纸本水墨 59x68cm 2015


《画刊》:这次展览也展出了你在“八五美术新潮”时期创作的那批作品,跟新的东西来比,这些老画可以作为你个人成长的一个参照。感觉你现在的作品是尽量简洁,不说废话,让画面呈现最本质的东西。我觉得你是一位行走在抽象边界的具象画家。

沈勤:由具象到抽象拉一根线的话,我一定会尽量地向着抽象的那个点靠近。

我达不到纯粹抽象的点,中国的象形文字,就注定了我们的思维一定会有个形象的依靠。抽象会是自由的阶段,但也是无依无靠的,所有东西要自己去面对、去解决,“八九”和后“八九”画抽象水墨时真得很累。现在这批水墨不再强求一定要到达抽象的那个点,舒适多了。这是一个心理依靠,有这个依靠,会自信得多、自由得多。我最早画的园林,也有画窗棂,一般人画园林都爱画这个,有形式感,又可以用笔。变化最大是在2008年,因某些因素,我把画面中能扔的东西基本上扔掉了,树、莲蓬杆子全都舍弃了,只剩下白和灰。这个过程,从实景到画面的抽象转换,一步步往前顶。


《画刊》:你自己的视觉来源或者阅读的经验,对画面有什么影响?

沈勤:我在整个(上世纪)90年代喜欢画一些像后期印象派的东西,如蒙克(Edvard Munch)和马蒂斯(Henri Matisse)风格的。当时也参与过广告设计、影视拍摄等等,这些经历现在看来都在帮助我对画面结构上的,空间和光线的处理。


《画刊》:你绘画里面不去刻意负载观念,只用具体的点线面水墨等语言说话,但是本身给我们感觉这是非常纯粹的东西,跟你自己对传统的理解有关系吧?

沈勤:少一些情趣的具象或意象目的,尽量往抽象靠,把绘画的语言做到极致,这其实也暗合了东方美学的出世之美。

《画刊》:看得出你在画面上下了很多工夫,投入很多精力

沈勤:我像做实验材料一样来做水墨。感受水在纸上流动的痕迹,我享受这个过程,我一直对水特别感兴趣,还有就是对材质的敏感。


《画刊》:你怎么看目前抽象水墨在中国的状况?

沈勤:艺术可以用水墨去做,也可以用其他材料,都一样,只是别单独拎出来一个抽象水墨或者是中国抽象。


《画刊》:水墨是一个非常中国化的艺术类型。而现在很多人对水墨的要求,比如让水墨走向世界,似乎也超出了它的负载。

沈勤:夏可君跟我说水墨这个东西一定要45岁以上的人才能有感觉去做,要有一定的人生阅历,才能开始明白里面的那种意味,总之是中老年的修行。对我而言,是中老年的时候正好干中老年人的事。水墨画不可能走向世界,太独特、太精致,会作为独特的东方美感,但绝对不是普世的。


《画刊》:回顾自己这么多年的创作,你会有什么感受?

沈勤:我有反叛情结,反叛自己、反叛主流。反叛的结果就是创下了无数的绘画形式。85之前我是最早画现在叫新工笔的画,“八五”之后是实验水墨,上世纪90年代画后期印象派风格的画,西藏的《净界》组画,《瓷器》组画,《红色三峡》组画。这十几年水田、园林、灰水墨、黑水墨,感觉自己还是个画画的人。

回过头看看我的同学,出国的不算,基本都还是走传统的路数,走这条野路子的就我一个人。


《村004》

沈勤

纸本水墨

27cmx 138cm

2015年





《画刊》:能看出来你的很多作品就是不停地探索,在找自己。有一阵子你画了蜻蜓、飞机那些,特别有意思,我觉得那些母题是你绘画的实验场。

沈勤: 我是一直跳着画,水墨的、色彩的,早期是传统的、现代的跳着画,这让我的视角更加全面、清晰。


《画刊》:从什么时候开始,你明确意识到中国笔墨的传统对你来说是一个包袱?

沈勤:我一直没觉得是包袱,中国画、西画都讲用笔。只有好画烂画之分,无论中外。


《画刊》:你现在写字吗?你觉得现在一个人如果画中国画,还需要学习传统的技术吗?

沈勤:亚明先生在我们开学时说过:会扫地就会画画。我觉得所有的人生经历都是养料。我画过油画,画过水彩,年轻时候那些乱七八糟胡作非为的事,到最后熬一熬都是养料。至于传统技术,要先养成好品位,要看好的画,临摹、写生、看古画这些功课不能少。


《画刊》:现在水墨也处在一个困境里面,一个是大家对传统中国身份的一个看法,一个是全球化时代到底什么是中国身份,你的作品,最具代表性的肯定是江南主题的东西,在这个母题里,水墨的特性也表现得更充分。

沈勤:水墨本身就是江南的,就像昆曲是江南的。而蒙古长调一定是蒙古人唱的,江南人没有那种低音,反过来说蒙古人也没有耐心跟你咿咿呀呀地哼。水墨的材质决定了它超敏感性,水墨绝对不是杀人放火的玩法,水墨是少数有敏感度的出世的人去创作、去欣赏的。


《画刊》:你认为中国最好的古代的画家有哪些?

沈勤:宋画,特别是北宋的,范宽的李成的画。再下来是元代的倪瓒,还有后来的渐江、八大,也喜欢虚谷。还有石涛、任伯年,他们是绘画的天才,画什么都好。


《画刊》:倪瓒的东西是极简的。

沈勤:他的画有空间处理、有纵深感。几棵树,无依无靠的,就是那种故国不再的情绪,从他的画里能读到悲哀。林风眠也是,他最倒霉的时候在浴缸上夹块画板,用黑的水粉,画两只大雁飞过去,看着真让人压抑,就是感觉到大时代对人的压迫。这才是真文人,有傲骨,有气节。我不反对真文人画,一个个讨巧买乖的“人民”艺术家,也敢自称文人?


《画刊》:看你的东西会想起莫兰迪(Giorgio Morandi),你们有些像,都是着力画一个主题,莫兰迪画的那些瓶瓶罐罐变化特别多,但每张都不一样,这非常难。

沈勤:他的东西干干净净,他的心境也是干干净净的。倪瓒、莫兰迪这种画家都是有洁癖的。


《画刊》:古典文化对你精神的滋养呢?

沈勤:春秋,魏晋,两宋。从精神层面上,我对魏晋那个时候人的自由自在、胡思乱想的状态,非常向往。我觉得魏晋那些人的行为、写作,特立独行,真是艺术家。


《画刊》:之前说到宋代,那个时候艺术家肯定不会主动去强调水墨性,这完全是现当代的问题,强调水墨性也是被逼出来的。

沈勤:当代艺术走到今天,这几年民族主义兴起,就会有一个身份认同的问题。


《画刊》:这次展出最大的那张《黑·村》,材质上有些糙,这在你的作品中挺特别。

沈勤:纸的材质不一样,我先做了肌理。灰调子的水田我一直画不大,淡水墨靠水的痕迹结构作文章。那么大的面积撑不住。现在画水墨的画法,可以制作也就能画大了,层次、结构都很丰富。前面画了几张,线条处理的都不舒服,这张还行。


《画刊》:当代水墨这些艺术家画下去,要想画出有品位的东西,你认为最根本在于什么?

沈勤:跟人有关系,也就是说要有自己明确的要求,明白社会也好、传统也好,强加的东西跟自己不合。别的不敢瞎说。


上:《一棵树》 沈勤 139x69cm 纸本水墨 2015

中:《 园004》 沈勤 138x68cm 纸本水墨 2015

下: 《 园003》 沈勤 138x68cm 纸本水墨 2015



注:

展览名称:“洇·氤·霪·滢”——沈勤个展

展览时间:2015. 7.18—9.13

展览地点:苏州博物馆



====================


官方 微 博: @画刊杂志社ArtMonthly

官方微信号:huakan2015 (资讯)

ArtMonthly(微店)

邮 购 部:025-68155765 邱老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