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都这座城:无论斜还是正,都不无道理

东东 红星新文化 2023-04-12


北京、西安、成都,都是平原上建起来的城市。北京和西安,南北和东西两条中轴线都居正不偏、城市格局典型的方正——成都却不同。


成都老城区的街坊格局是方正的,城市轴线方向却是斜的。南北东西四座门,均非正南正北正东正西。整个锦江内侧的成都城区,如同一个顺时针偏转30度左右的正方形。


△1933年的老成都街市地图

城市格局明显倾斜


如今成都的横中轴线蜀都大道是从西北到东南走向,竖中轴线人民南路沿线又是南北正向,分别有若干新旧街道与这两条中轴线平行,也造就了数量众多的三岔路口甚至五岔路口。


成都这种奇正并存的城市格局是如何形成的?答案藏在市中心的一处地面下



一部成都筑城史,由公元前311年张若修筑大城开始。虽然从成都南边的宝墩古城到成都北边的三星堆古城,早已表明古蜀人精通筑城技术,但秦并蜀地之前,蜀国外可御敌、内无动荡,也就没有多少费时费力修筑高大城墙的必要,“故蜀都所在,实无城可言。”


但秦灭蜀之后,蜀地形势并不稳定,秦国依据自己“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经验,认为有必要在成都仿照咸阳之制筑城。当时都江堰尚未开凿,成都平原积水难以宣泄,是以沼泽极多、土质松软。段全纬的《城隍庙记》记载,“蜀地土惟涂泥,古难版筑。”


尤为关键的是,成都的地势、风向和水流皆为西北-东南向,若全然按照南北正向筑城,就会导致城墙部分地段选址不当,“累筑不立。”有鉴于此,张若筑城不强求正南北,而是向东南明显倾斜。赵抃的《成都古今集记》中记载:“……顺江山之形。以城势稍偏,故作楼以定南北。”


因为西边还修了一座附属的小城为县治驻地称为少城,所以蜀郡治地所在的即为大城。大城长约两公里、宽约一公里,成都两城并立的格局从此奠就。


△秦代成都大城 图据《成都城坊古迹考》


筑城六十余年后,李冰来蜀修造了都江堰、将成都变成从此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更穿郫江、流江于成都城南。不仅造就了“二水绕城”的城市格局近千年,也为成都加载了两条古代最重要的交通要道。蜀地的木材、漆器、锦绣等各种物资,才能通过水路源源不绝地运往外地。


△汉代成都城市格局 图据《成都城坊古迹考》


近年来曾有观点推测:由于古蜀先民对太阳的崇拜,导致成都的东西街道早在金沙时代就已倾斜、以保持与太阳的直射角度一致。此说虽尚无确证,但成都与中国北方的日照条件不同,街道倾斜30度确实契合了蜀地日照时间短的区域特征,能使街道两旁的建筑实现最大程度的采光,在尽可能延长日照时间上也更有利。


成都的日出 王效摄


所能肯定的是,根据现有考古成就已经发现:汉代至唐宋时期的成都城,无论街道还是城墙、建筑设置,都是北偏东25-30度布局。


成都的城市形态因此极具特色:整座城市呈东南向倾斜,道路皆非正南北;同时城内的道路虽然倾斜,却又相互垂直,形成规整的棋盘式布局。奇正相生间的城市形态,一直延续到两千余年后的如今。



虽然由汉至隋,历代均曾补筑成都城,但城垣内面积却并无实质变化。中晚唐时期,成都两度遭受南诏国的袭击,由于城区狭小,一有战乱城内就挤满了避难的居民,窘困不已。《资治通鉴·唐纪》记载,“时成都但有子城(即秦大城),亦无濠(护城河)。人所占地,各不过一席许。雨则戴箕盎以自庇,又乏水,取摩诃池泥汁澄而饮之。”


公元875年,名将高骈来成都接任西川节度使,第二年他就上表申请修建新城墙:……山河虽险,城垒未宁。秦张仪拔蜀之时,已曾版筑;隋杨秀守藩之日,亦更增修。坚牢虽壮于一日,周匝不过于八里……臣今欲与民防患、为国远图,广筑罗城以示雄阃。将谋永逸,岂惮暂劳?(载于《全蜀艺文志》卷二七)


朝廷很快下诏批复同意,高骈也只用了96天就筑好了这一座罗城。


△成都出土的唐代罗城遗址



罗城跟大城相比,主要有几点不同:


1. 城市面积大规模增加。王徽《创筑罗城记》“凡二十五里”,与周长八里的大城相比,罗城扩大了何止一倍。

2. 在城墙外砌以砖甓,成都从此告别了以土筑城的时代。唐僖宗《赐高骈筑罗城诏》:“皆施广厦,又砌长砖。”

3. 将二水绕城的格局变为“两江抱城”。高骈在北边开凿清远江,与南面的检江在合江亭相汇,形成罗城四面的护城河。

高骈所筑罗城

奠定了成都一千两百余年来的基本格局

图据《成都城坊古迹考》


虽然城市水道格局有明显改变,但高骈在筑罗城时 “依江山之势”,罗城仍然保持着轴线倾斜的特征。什么是“依江山之势?”成都处于四川盆地的中心区域,在龙门山和龙泉山两山之间,形成“两山夹一城”的格局。成都南北走向与两山的走向基本一致、东西走向与江河的走向基本一致,在顺应地势上倾斜才是顺势。


△从地形地势和交通路线而言

倾斜的城市走向都大有必要


此外,成都北往德阳、绵阳、广元乃至连通汉中的蜀道,以及成都南下乐山雅安入滇入藏的古道,一路走向均非正南北而是偏南北;从蜀地成都前往巴地渝州(即重庆)的陆上通道,走向也非正东西而是偏东西。随着唐宋以来成都经济的日益繁荣,与外界交通往来的日益频繁,倾斜格局对于成都城市街道连接城外交通要道、提升往来的快捷便利程度上意义显而易见。


虽然成都的城市格局在罗城修建后仍然保持整体倾斜,但帝王们似乎对此总是有些不习惯:位置不方正总感觉江山不长久。所以就算外城已经倾斜,他们还是要在城内重塑方正。


明初蜀王朱椿的蜀王府,首先打破了成都总体倾斜的态势。



经过宋末元初、元末明初的两次动荡,成都城往昔繁华的宫殿和摩诃池早成过往。1390年,蜀王朱椿就藩成都,开始入住依照南京皇宫形制修建的蜀王府,也就是成都人后来所称的皇城。由于蜀王府也有城墙,因此成都形成了王城、大城、罗城的三重城垣格局。


蜀王城是在倾斜的罗城格局内特立独行、保持中正的城垣。方正的皇城如一枚印章,盖在倾斜城市的中心。《成都简史》指出:


“成都城市布局从秦汉以及唐宋明时期受到周边山脉和河流走势的影响, 城市的中轴线一直是北偏东30度左右。而明代蜀王府的建设第一次改变了这种依照自然地利修筑宫城及建筑的传统,蜀王府不仅坐落在城市的中心位置,并且城市中轴线呈正南北,这种空间格局的改变,主要是为了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对成都城市空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代成都的三重城垣格局

图据《成都城坊古迹考》


成都的主要街道虽然东西倾斜,但由于不可能从王城中穿越而过,所以彼此也无影响。但如果从蜀王府到南边的红照壁位置画一条线,却堪称成都第一条正南北的城市中轴线雏形。


明亡清兴,遭遇兵燹重创的蜀王府改为了贡院,康熙末年年羹尧又在原来大城大城的西边新筑了一座满城专供满人居住。


△清代成都仍是倾斜中有正向

图据《成都城坊古迹考》


满城虽然建起来了,但其中的胡同和巷子却保持了原有的东西倾斜走向,跟南北向的城墙斜斜相交。


△包括窄巷子在内的众多街道

均与正南北向的东城根街斜斜相交


清末至民国人口增加,成都的城市区域也往城墙外扩展:城北城隍庙、城东牛市口、城西青羊宫都并非北、东、西的正向。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修建人民路,人民路南段将城南的华西坝一分为二,从1981年正式称为人民南路。这条路,是成都建城以来第一条正南方向的大道。


骡马市或许是最能体现成都城市格局“既偏且正”的地段了。近似“Y”字形的路口,西向是倾斜的八宝街、北向是倾斜的人民北路、南向却是与人民南路同样正向的人民中路。这样的路口,在成都还有许多。传统与近代的交汇,在街道走向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骡马市路口是典型的城市格局偏正交汇处的范例

陶轲摄


如今成都的东西主干道蜀都大道以及与之平行的东大街、西大街等街道,仍然保持着秦汉以来倾斜30度的样态;成都的南北中轴线人民南路沿线,这世界上最长的一根城市中轴线两旁,城市新区的街道却都是正东正西。这样既斜且正、亦旧亦新的城市格局,在世界古城史上堪称独树一帜。


△东华门遗址上的出土城垣


蜀王府变为贡院时,贡院东边的一道门称为东华门。2013年,在这里出土了秦汉至唐宋至明清不同时代的遗址遗迹。成都从斜到正、正斜交错的一部城市格局史,在东华门的地面下缓缓显现。




图文/东华门考古遗址公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