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更开放后,Keep会是什么?

东西文娱 东西文娱 2022-07-31

 

EW 主笔| 习睿 颜巍

审核:EW | 杨晶(北京)支持:东西消费研究组


拥有超3亿用户的Keep,除了常被外界关切如何持续盈利之外,还有一个核心问题常被追问:如何让持续健身这件有点反人性的事情,不断吸引到更多的人把更多的时间花在Keep上。

 

从引入帕梅拉等超级IP到集中推出 “直播+平台达人”模式,这一系列动作背后,或是Keep给出的一个回答。

 

这背后的目标隐约可见:将平台上的健身达人引入直播这一场域,借以扩充直播内容的广度,而达人的粉丝吸引力以及趣味性、娱乐性也能够进一步吸引更多用户,延长训练时长,进而帮助Keep实现更高的用户渗透率。

 

从专业教练到自身平台的运动达人,背后是一个更为开放的Keep。

 

如若把这种开放,放到Keep整体的发展脉络里思考,会发现直播+达人模式的背后,是Keep在走一条持续破圈,让自己更为大众的平台化之路。在内容层面,Keep将不再只是内容生产者,而是内容聚合的服务平台,而未来,在更多维度上,Keep或将服务于用户、专业教练、达人、甚至其他品牌,让其在平台彼此互动形成生态。

 

客观而言,这一生态的形成需要时间,但生态的基础建设,Keep实际上已经完成。

 

从创业伊始至今,Keep发力自研内容,已经形成了内容的高门槛,确保了核心用户群的粘性,另一方面,将自研内容作为内容产品的标杆,其所积累的方法论,也将是Keep向更多角色开放,引入更多达人、KOL的重要支撑。

 

对Keep来说,如何将此前自研已探索出来的用户增长模型和消费模型,实现对PUGC层面的输出和复用,进而实现更广义用户层面的消费延展和良性扩张,将是关键。

 

在倡导全民健身,健康成为生活方式的当下,面对13亿人口的市场,相当于在构建“中国人健康基础设施”的Keep,未来值得想象。



 

   

从超级IP到平台的达人

 

去年6月,Keep推出直播业务,直播课程迅速成为Keep的标签,让Keep在内容维度的延展性上得到了放大,并反向推动了健身品类消费的提升,打破了大众层面对Keep的既定印象。

 

而在刚刚过去的三月,Keep开启了“达人直播月”, 从平台上需求较大的垂直品类切入,让这些品类中已经有一定粉丝基础的健身达人,进行专场直播,直接用直播的形式进行带练。

 

据官方信息,已经开启直播课程的有瑜伽领域的@郑凌-Yoga、燃脂领域的@就叫我小A、@Jessie被注册了 的女神S曲线打造课程等。

 

和此前Keep直播免费周的推广形式一样,达人直播采取了免费策略,非会员用户同样可以进入直播间,跟随达人一起训练。

 

借助免费的策略以及达人自带的影响力,在达人直播月期间,无论是参与人数还是互动频率,都达到了不错的成绩。

 

Keep达人课程设计师、健身达人@Derek大骏的一场的小肚子速燃训练,同时在线人数最高达到了3.2万人。@猫叔慢跑 有关减脂训练指导的直播收获了3.8万人的同时在线跟练人数,创下帕梅拉直播以来的达人直播记录。

 

今年才25岁,人称帕姐的帕梅拉虽然目前是某种专业的代表,但其实可以算作是Keep上直播+达人的超级样本。

 

最初的帕姐,只是个热爱锻炼的学霸,常在ins上发布自身健身的视频,出书分享美食等。如今的她在ins上拥有600多万粉丝,YouTube上的健身视频播放量也已经累计破3亿,形象也早已超出带教者本身,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和极高的商业价值,成为了一个超级达人、超级 IP。

 

去年8月,帕梅拉入驻Keep。今年1月,帕梅拉在Keep开启了在中国的首场健身直播。在两天的课程里分别收获了4万+的跟练人数,以及2.5万人同时在线的直播数据。

 

培育达人的能力,是对Keep能否做好PUGC最为实际的判断,也可以视作是对Keep平台化之路的重要指标,显示平台在更开放的大方向下,对更多资源和角色的服务能力。


 

   

从PGC到PUGC,从内容生产到平台服务

 

2020年开始,Keep开始注重PUGC内容输出,加大对第三方内容的引入。最具代表性的动作是在2020年5月,Keep正式与国际健身内容品牌Zumba达成战略合作;8月,健身女王帕梅拉宣布入驻Keep,推出超过80套运动课程。

 

整体来看,Keep的PUGC带有扩圈、共创、开放的平台思路。因为在PUGC内容的塑造上,除了健身达人外,健身机构、服务商等一切与健身相关的角色,Keep也都对他们开放。

 

不过,PUGC这条路,成立六年的Keep走得并不激进。自研PGC内容作为Keep的核心竞争力,始终是Keep最为突出的标签和发力的方向。

 

据官方数据,Keep自研课程已经超1200套,属于自研内容库最大的平台。即使2020年概念火热如直播,Keep也是自己先搭建了直播团队,推出了单车直播课、瑜伽、操课在内的36种自研直播课程。

 

很大程度上,不激进或与市场格局有关。

 

放眼健身这一大赛道,已是行业头部的Keep,近几年一个显见的挑战在于,在全民视频化和网红概念在各品类开花的局面下,健身品类或者说健身内容,很容易在战略层面成为某些平台顺势对外强化的部分,并夹杂着娱乐或者其他的形态,占据用户时间和消费空间。

 

而回过头来看,过去几年,未走向大众泛娱乐化或者满屏消费带货,而是做好专业属性内容的这一坚持,反而成为了Keep走到现在核心支撑。

 

考虑到各大平台全面视频化的趋势既定,也就意味着,后续无论Keep如何发展,在Keep上,无论是达人,还是品牌机构,内容的输出多少都需要有一定的专业属性,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在复杂的市场竞争格局中 ,实现对用户时间的更为深度且持续的占有,从而持续给Keep带来正向的驱动,形成高度差异化、高壁垒、高质量的转化。

 

要能持续实现带有专业属性的内容聚合与输出,目前来看,至少国内只有Keep可以同时在量与质上实现双重兼顾。

 

对Keep来说,自研内容所积累和沉淀的体系与方法论,等于是帮助平台完成了基础服务能力的探索。

 

而在后续面向更多能够实现PUGC内容输出的角色开放的过程中,Keep只要能够实现自研体系与方法论的输出,从输出的效率与应用性着手,持续在技术层面和服务层面优化,就可以帮助PUGC内容在吸引用户上,突破专业属性量与质的不可兼容的局限,在实现用户持续扩圈的同时,对用户形成更高效地触达与吸附,与Keep整个平台的模式,诸如消费、社交等形成良性连接,形成完整的链条。

 

这一输出过程本身就是自然而然的平台化过程,而未来在这一平台聚集的人,或将是一切对健身感兴趣的人。



 

   

Keep定位转变后的商业想象力

 

之前东西文娱/东西消费的分析曾提到,目前,处于持续迭代状态的Keep,其实很难从二级市场找到精准的对标对象。有分析师认为,Keep 产品与服务模式相对类似的是Peloton,但从以内容带服务的角度,身处在商业模式不断跨界融合、消费理念持续迭代的本土,相比peloton,Keep又有更多的可能。

 

目前,从Keep着手发展PUGC以及围绕健身内容进行的垂直拓展来看,平台化或将会是Keep在这一阶段最为直接的表现。


在平台化的大框架下,Keep可以挖掘的价值点是多样的,模式的延展性也可以有更多想象。

 

仅从内容聚合的角度,就意味着Keep可以在更广义的层面,和更多的社会角色一起,在更广义的层面实现对用户健身需求的覆盖。在自研+PUGC同步并行的路线下,内容聚合后形成的特定的社区氛围以及用户吸附力,都将具备不可替代性。这一点,B站和小红书是典型,内容生态是他们持续不断吸引用户的核心要素。

 

此外,从内容向消费延展的角度,平台化中 “健身内容+消费品”的模式,本身已经得到了验证。


2018,用户破亿的Keep就已开始探索运动健身场景相关联的消费品,包括智能硬件、服饰、轻食等品类。


 

其中,通过“直播课程+智能硬件”的模式拉动Keep智能单车销售转化的效果最为明显,也最为典型。

 

单车直播课需连接单车数据,以实现自动变阻以及监测用户踏频数据,进而能够让教练实时掌握用户实际上课情况,达到互动目的。因此,直播课与数据的强绑定反向推动了Keep单车销量的上升。据官方数据,Keep单车成为去年双十一淘宝新锐品牌单品类第一。

 

另一个有想象力的维度,则是在社交以及泛娱乐场景里。Keep合伙人兼副总裁刘冬在去年就曾公开表示,Keep认为大众去训练一定是希望有社交关系在。

 

“这个社交关系,可能不是需要线下见面,而是像组队打游戏那样的轻社交关系,大家可以相约上喜欢教练的直播课,相互比拼,我们还可以用游戏化的方式让大家分组PK,一起努力达成消耗目标等。”但对于现阶段的Keep而言,这些都还需要时间验证,而从目前社区氛围维护的角度,仍然需要较为克制的探索。

 

整体来看,经过六年时间,Keep在商业模式上可以说已经初步搭建了雏形。去年6月,刘冬表示,Keep已经实现整体盈利,且目前营收结构中消费品业务销售规模最大,线上业务则贡献最多利润,但同时刘冬强调,Keep最终的商业模式是为用户提供整体的运动解决方案,这一方案涵盖平台上的会员服务、付费课程以及健身消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