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VR/AR峰会实录:中国移动咪咕朱佳伟-数字经济视角的VR/AR实践,运营驱动“内容+场景+技术”的布局矩阵| 「全球XR智库」

东西文娱 东西文娱 2023-10-16

全球XR智库|

全球XR智库为天风全球前瞻产业研究院、东西文娱联合发起,持续全面跟踪XR产业发展,点击下图了解峰会现场




前期峰会实录|

Unity大中华区总监张黎明-Unity在XR方向的积累与技术布局,点击下图了解详情



影核总经理曹安洁—VR游戏与VR硬件生态处于上升期,看好VR游戏三个类型,点击下图了解详情



境腾CEO张力-XR重构未来,成为面向企业元宇宙的Office生产力工具,点击下图了解详情



七鑫易维路伟成-眼球追踪技术会成为AR/VR的标准配置,数字人等应用会很广泛,点击下图了解详情




下期峰会实录预告|

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全自主研发VR/AR系统及三维交互数字引擎开发工具供应商。Nibiru XR 系统支持国内各类XR品牌,Nibiru Studio 和 Nibiru Creator 两大引擎工具服务数千家行业应用公司,业务覆盖教育、医疗、工业、零售、水利、 交通、职业培训等近百个行业。「Nibiru睿悦」


今日峰会实录分享|
中国移动咪咕文化BSG营销单元副总经理兼咪咕视讯副总经理 朱佳伟。以下纪要来自「虚拟想象,现实变量」系列会议现场。索取全部会议纪要,见文末。

 中国移动咪咕文化BSG营销单元副总经理兼咪咕视讯副总经理 朱佳伟


朱佳伟:

“这次峰会的主题是虚拟想象现实变量,如果我们讨论到一个变量的问题,可能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变量要有定义;第二,变量通过怎么样的模型关系去改变结果。

我们尝试一个答案供大家探讨,内容+场景+技术,再通过运营改变结果。

我今天的分享会从中国移动咪咕公司的视角来阐述一下,我们对于内容、场景、技术是怎么定义的,以及通过我们的一些实践案例为以后这方面的探索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思路。

中国移动咪咕是中国移动面向移动互联网领域设立,负责数字内容运营的专业公司。截至2022年6月,中国移动累计开通5G基站达百万站,约占全球5G基站总数30%,预计2022年全年累计开通5G基站超过120万个。5G的发展呼唤更多优质数字内容,让人们体验到丰富多彩的数字生活。咪咕总部设在北京,分别在上海、南京、成都、杭州、厦门和深圳都有不同的区域公司,上海这边主要是做超高清和云VR的,南京有云游戏、成都有音乐和视频彩铃、杭州有云书店和阅读,厦门有云AR和元宇宙相关的,深圳有数创中心。最近大家对于咪咕比较关注的还是体育赛事,在今年5月的中国移动营运数据中,咪咕视频冬奥会全场景累计播放达到340亿次,视频彩铃用户超过了3亿。


目前在上海我们主要负责两方面的业务:第一,中国移动云VR业务的产品运营、推广;第二,结合上海元宇宙战略规划,进行一些场景创新的案例打造。

产业趋势
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

先谈产业趋势,这个趋势包括数字经济、元宇宙,已经从一个技术热点变成了一个产业趋势,而且谈产业趋势离不开对政策的理解。可以看到各省市都发布了相应的政策指引。


这些指引概括起来有两点,对于数字经济整个的发展和元宇宙的发展,有两个导向:
第一,稳定。把我们社会经济运行的全生命周期能够以一种数据化的形式进行管理,比如说昨天经历了台风,假如我们要统计这场台风当中上海有多少建筑的外立面受到了损失,传统是没法统计的,如果我们有孪生城市,我们就能够实时捕捉这些状态的变化,数据一目了然。包括大家看到工业领域、互联网领域的例子都有,在社会治理的各个环节中可以实现稳定的作用;

第二,加速。包括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使得我们做数字内容、数字产品的公司能够获得更广阔的价值空间,以及在传统产业中让这些产业的经营者能够意识到数字的价值,以及数字如何去发挥价值。

在政策的另一端是社会的需求,当下对于整个数字生活的需求,其实是在非常快速地增长阶段,之前数字中国大会上也讲到,去年全国一年产生的数字量是6.6个ZB,一个ZB相当于10亿个T,平摊到每个中国人,相当于每人每天的数据量有14G,所以目前数据的量已经够多了,关键看哪些真正有价值。面向未来更加年轻的群体,尤其是对于处于数字时代长大的孩子来说,他们对于真实、虚拟、工作、娱乐、自我、他人、外界的区分和父母那代有很大差异,沿着这个维度看,沉浸现实或者增强现实都是为了满足人类或许在沉浸环境中,或者社会认同的体验,或者通过增强现实的方面提升自己在生活当中的可及性。


元宇宙的框架
四个层次的覆盖,从算力到场景

对于元宇宙的理解,以中国移动的角度来说分为四个层次。作为元宇宙的基础是算力,概括为网、云、数、智、安、边、端、链,数据的传输是算力,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安全、边缘计算、区块链、端云协同,这些都是算力,构成了元宇宙的基础。数字经济首先解决数字密度问题,以及怎样把数字转化为可以应用的素材,所以算力是最为基础的。算力发展的趋势它会往专业的方向向社会级服务提供,大家熟悉的云游戏、在线看流媒体视频,在以前觉得比较难的,现在已经实现了,所以未来算力的普及,包括算力向更多的方向延伸是必然的趋势,这也是运营商一直在做的基础。有了算力之后,需要有引擎层,引擎层就是把计算能力变为在不同场景上使用的东西,相当于有蒸汽机把蒸汽变成动力,这里包括视频的制作、3D场景的制作、游戏化互动的制作,这层引擎是带有明显游戏化和互动特点的生产能力。

再往上有媒介和场景,我们熟悉的有APP和PC的软件,在数字经济和元宇宙发展情况下,我们有更多的场景,包括长视频、短视频,包括线上线下产品商业的场景等,最终在各个内容领域实现混合现实。今天分享的主题是内容+场景+技术,所以我们做了一个定义,今天讲的技术主要是在引擎这一层,是可以开放的,不限定于某一个封闭的技术,只要有数字化内容,结合它的应用场景,通过引擎这一层就可以进行生产。

场景这一层,我们讲的是一个媒介,你通过什么样的触点和入口使用到数字化内容。内容指的是你所用到的包括游戏、展览、文博文旅体验等等。这是对今天“内容+场景+技术”三个变量的一个定义。


中国移动咪咕的实践
开放合作思路,赋能产业

定义之后,要通过运营的方式使它发挥价值。接下来我会从咪咕公司实践的角度。分享一些可以开放的能力和商业模式,以及产业生态方面的。

首先看技术能力,从18年的世界杯到2020东京奥运会,再到22年的北京冬奥会,我们一直在做技术的迭代。18年的时候,我们接入一场赛事直播需要的时间可能是1个小时,到现在,已经可以做到对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场赛事,都能在10分钟内接进来,在客户端露出。从4K到8K,到虚拟演播室XR能力。我们也是不断在虚拟和现实互动领域在做延伸。

XR制作能力,包括视频跟音频的制作,我们已经做了一部VR空间音频纪录片《生命之滇》。数智人开发方面,也是实现从卡通画到卡通建模再到动捕,今年冬奥会期间也推出来超写实的谷爱凌数智人。

商业模式层面,第一是定标准,现在内容是个缺口,我们平台会聚合很多内容,所以,我们对内容标准做了定义,将符合技术标准的内容纳入进来,在运营的可能性和产品的落地上更有依据。

在合作模式上,我们有包括内容创投的计划、产品的创新和平台的联创,通过采购、联合制作或者效益分成等。

目前落地的场景,我们把它归结为看、学、游、玩四大类,看是结合目前合作的MR的设备,打造空间里面观赛的场景;学是和中共一大纪念馆联合开发了XR创意童书,不仅可以通过肉眼看,也能通过手机扫码,体会到里面的游戏、互动,丰富学习的场景;游,我们做了厦门整个元宇宙的夜游,通过暗场景的AR能力,让你晚上坐游船的时候也可以看到;玩,是和上海大剧院合作打造了首个线上沉浸式互动戏剧《福尔摩斯探案》,实现包括线上舞台搭建、沉浸互动的C端消费体验场景,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


最后,在产业互通方面,提供两个案例。首先是我们和复旦大学、腾讯互娱、华为、虚幻引擎以及国内的一些高校,联合共建了全国首个省市级元宇宙新型研发机构“元宇宙与虚实交互联合研究院”,入选了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创新基地,也欢迎大家加入,共同参与研究院的工作。

第二个,是在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注册成立的“扩展现实产业及标准推进委员会”,由信通院发起,中国移动咪咕和各家合作伙伴共同参与建立,将在设备、端网协同、内容、测试等领域开展工作。咪咕是牵头内容与应用工作组,后续将结合国内元宇宙的场景跟内容开发,推进GSXR标准施行,通过平台为大家赋能。

欢迎大家能和我们一起开阔这个市场,空间很大,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形成合力。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 | 
本篇会议纪要内容版权归分享嘉宾所属企业/机构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传播。


索取上午场全部纪要| 
下方扫码,备注机构+姓名+联系方式,索取当天上午场会议纪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