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理财行业研究报告:起底短债理财(附下载)



需要下载本报告的朋友,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圈,2万+份报告,3000+会员,高清原版,无限制下载,持续更新

(公众号资源有限,仅能展示部分少数报告,加入星球获取更多精选报告)




(精选报告来源:报告研究所)


1、 赎回潮后,短债理财的收益率优势不再


短债理财的收益率优势逐渐消失,始于 2022 年 11 月债市赎回潮。我们对比了 短债理财和短债基金的收益率走势,发现 2022 年 11 月前短债理财的收益率始终明 显高于短债基金,收益率优势可达 50~200BP。但 2022 年 12 月开始,这种收益率优 势急剧收窄几乎消失,短债理财和短债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十分接近。

背后反映的是理财配置思路的转变,由做收益转变为控回撤。同样地,我们对 比了短债理财和短债基金的月度收益率(年化),发现短债理财在 2022 年 11 月的单 月回撤大于短债基金,印证了赎回潮下理财事实上已成为债市波动“放大器”。这时 候理财开始重申“绝对收益”的自我定位,把控制回撤作为首要任务,将目光转向 “存款”类资产,打造更为低波稳健的产品以优化持有体验。实际上以牺牲部分高 收益为代价,所以能够解释为何其收益率优势迅速缩窄并消失。

1.1、 短债理财定位“增强版现金管理类”

理财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品货架,形成错位竞争。根据风险等级和业绩比较基 准两大维度,理财产品可分为四大梯队——现金管理类、固收类、混合类和权益类。其中固收类又分为纯债(超短债、中短债和长债)、其他纯固收、固收+三类。本文 所述的“短债理财”,特指纯债中的“超短债”和“中短债”,不包含非标和权益。和现金管理类产品相比,短债理财的资产种类并无二致,差异只在于资产久期更长、 信用等级更下沉、杠杆率可以更高。

参照短债基金的界定,我们定义剩余期限≤3Y 为“短债”。由于“短债理财” 并无官方统一的定义标准,我们参考 Wind 短债基金指数(885062.WI)的编制方法, 将剩余期限≤3Y 的债券定义为“短债”,因此“短债理财”为 80%以上资产投资于 剩余期限≤3Y 的标准化资产(仅限货币类和短债类资产)的非现金管理类纯债理财 产品。其中包括超短债型、短债型、中短债型三类子类,分别为 80%以上的资产投 资于剩余期限≤270 天、397 天、3 年的标准化资产。

区别于现金管理类产品,监管规定短债理财的产品名称中不能使用“货币”“现 金”“流动”等类似字样。根据申赎频率的不同,我们将短债理财分为三类: 

(1)每日开放型:每日申赎。日开型短债理财在每个交易日都开放申购赎回, 流动性上和现金管理类产品类似,但因日开型短债理财须使用市值法估值,故净值 波动可能大于现金管理类产品; 

(2)最短持有期型:每日申购,但持有满 N 天后才可每日赎回。该类理财产品 通常设置 7 天、14 天、30 天、60 天、90 天等最短持有期,在最短持有期内不能赎 回或需要支付较高的赎回费率才可赎回,直到最短持有期到期后方可每日赎回; 

(3)滚动持有期型(包括固定期限定开型):可每日申购,但仅能在固定的开 放日才可赎回,若开放日没有赎回,就会自动滚入下一个运作期。固定开放日通常 是间隔 30 天、60 天、90 天等,典型的如“日申月赎”“日申季赎”。而“固定期限 定开”型则是申购和赎回均需在特定的开放日才可确认。我们梳理发现,理财产品 的命名不尽统一,部分出现“滚动持有期型”和“固定期限定开型”混用的现象, 为统一口径,本文将两者合并,统称为“滚动持有期”型。

2023年末短债理财存续3.25万亿元,三大子类的占比较为接近。根据我们统计, 截至 2023 年末,全市场短债理财产品的存续规模为 3.25 万亿元,占全市场理财产品 的 12%;其中每日开放型、最短持有期、滚动持有期占比分别为 3%、4%、5%。

1.2、 有望承接存款和现金管理类理财溢出的资金 

短债基金的发展,起初来自于货基严监管+债市修复的催化。2017-2018 年,货 基受到《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和“资管新规”等政 策的严监管,规模增长掣肘,短债基金崛起。其后适逢债市反弹,短债基金规模加 速扩张。然而 2018 年 7 月监管下发《关于规范理财债券基金业务的通知》规定短债 基金均须“80%以上资产投资于债券”,意味着短债基金此前重点布局货币类资产(存 款、债券回购)的策略将不再可行,并对估值方法设置严格要求,只有极少数满足 要求的短债基金可使用摊余成本法,其余均为市值法。中国基金业协会于 2018 年 12 月要求,基金评价机构不再公布包含短期理财债券基金规模的排名数据。 

类似地,短债理财的崛起也主要来自现金管理类理财的严监管。我们曾在《多 重约束下的理财增长:缩久期、稳收益、拓渠道——2023 年银行理财回顾》一文中 提到,2023 年下半年现金管理类产品贡献了 9 成的市场增量,成为各家理财公司做 大规模的“利器”。然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因高流动性一直以来受到较为严格的规 模限制:(1)理财公司采用摊余成本法的现金管理类产品月末资产净值“合计不得 超过其风险准备金的 200 倍”或“自有资金规模 30 倍以下”(满足其一即可);(2) 商业银行则不能超过“全部理财产品月末资产净值的 30%”。 

我们估算,目前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规模“天花板”为 8~9 万亿元。若以“理 财公司自有资金 30 倍+商业银行月末理财规模的 30%”的要求计算上限,可估算得 到现金管理类产品在 2021 年 6 月前的规模上限曾为 9 万亿元。再考虑到 2021 年 5 月底“现金管理类新规”出台后推动了银行机构的整改,导致全市场理财规模缩水, 我们估算现金管理类产品的规模上限降至 8 万亿元左右,约束进一步增大。 

短期内该规模上限难以突破,给短债理财的规模增长留下空间。若想要维持较 高规模的现金管理类产品,理财公司现阶段需计提较多的风险准备金,而风险准备 金一般从管理费收入中提取(“资管新规”规定比例为 10%),计提较多的风险准备 金或降低理财公司的净利润。考虑到各理财公司大多处于发展初期,盈利能力仍有 上升空间,短期内风险准备金或自有资金难以出现大幅上升,意味着现金管理类产 品的规模天花板难以突破,从现金管理类产品溢出的资金有望由短债理财承接。

1.3、 投资范围更广但须采用市值法估值

相较于现金管理类,短债理财的杠杆率和投资范围更宽松。现金管理类产品因 其高流动性特点,在久期、信用等级和杠杆率上均受到一定限制。相比之下,短债 理财主要受“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的约 束,杠杆率上限是 140%,高于现金管理类的 120%,且久期更长,对债券的信用等 级并无严格限制,因此更易做高收益、做大规模。 

但因大多必须采用市值法估值,所以控制回撤的要求较高。从满足客户流动性 需求的角度来看,部分短债产品(日开、最短持有期)和现金管理产品比较相似。但除了极少部分满足摊余成本法计价的定开型产品以外,其余绝大部分短债产品须 采用市价估值,相比之下净值波动较现金管理类产品更大,特别是 2022 年底“赎回 潮”中短债理财受影响较大,“疤痕效应”下短债理财的产品定位更注重“低波稳健”, 故对于控制回撤的要求有所提升。

1.4、 剔除费率优势,收益率优势进一步缩窄 

短债理财的综合费率较短债基金少 17BP,主要是销售费率和托管费率较低。 2023 年末,短债理财的销售费率、托管费率和管理费率分别是 13BP、2BP 和 23BP, 三项合计为 39BP,较短债基金少 17BP。事实上两者的管理费率相差不大,差距主 要体现在销售费率和托管费率上。销售服务费方面,由于理财产品的渠道仅限银行 同业之间,故可节省券商及互联网平台代销的费用;托管费方面,根据资管新规, 母行可托管子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而母行收取的托管费率通常较低。这两项共同 构成了理财的费率优势,其实不仅仅是短债理财,其余同类型的理财和公募基金也 呈现相似的特点。若考虑到短债理财的低费率优势,其费前收益率或小幅低于短债 基金。

2、 全部持仓总览:构筑了“存款+委外”两道防线 

2.1、 短债理财大类资产:委外>存款>金融债

完整报告下载:因篇幅限制,本报告完整版PDF已分享到报告研究所知识星球,扫描图片中二维码进圈即可下载!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请顺手点个"在看"吧~



业务咨询、商务合作:136 3162 3664(同微信)


欢迎加入报告研究所知识星球社群,入圈后您可以享受以下服务:

  1. 报告持续更新,分享最新、最深度的行业研究报告、投行报告、白皮书、蓝皮书、公司研报、统计报告等。公众号发布的报告也可同步下载;

  2. 海量研究报告均可下载PDF高清版,无限制;

  3. 以提问方式获取具体报告需求;


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星球


关于我们

我们是报告专业研究机构及知识服务平台。专注于分享国内外各类行业研究报告、热点专题报告、调研分析报告、白皮书、蓝皮书等。所有报告来源于国内外数百家知名研究机构,覆盖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并涉及医药生物、金融、互联网+、医疗大健康等众多行业及细分领域。目前报告已累积近50000+,并持续更新。


报告涵盖但不限于:

1、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节能环保;

2、互联网、新媒体、短视频、抖音、快手、小红书;

3、元宇宙、5G、区块链、人工智能;

4、房地产、金融、券商、保险、私募;

5、零售、快消品、餐饮、教育、医疗、化妆品、旅游酒店;


温馨提示


应广大粉丝要求,「报告研究所」成立了报告交流群,欢迎各位公司企业、投行、投资机构、政府机构、基金、创业者及金融资本圈朋友加入!


这里能且不限于:“行业交流、报告交流、信息交流、寻求合作等......”


入群方式:扫描 / 识别二维码加助理好友,发送「个人纸质名片」或「电子名片」审核后即可入群。

免责声明:
本平台只做内容的收集及分享,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报告均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报告研究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