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漳州干部,你能说好“地瓜腔”吗?

元夕 闽南日报 2023-12-18




带着“地瓜腔”下基层



不久前,笔者下乡时遇到一位老农,老农直言“现在的干部都很有文化”。问何以见得,老农回答“讲话一套一套的,我们都听不懂”


笔者相信,这位老农所指的现象不在少数。一些干部下基层,宣讲政策也好、信访接待也罢,张口闭口都是一些老百姓听不懂的大道理。这样的“下基层”,难怪乎群众不买账。这位老农的话也道出了群众的期盼——欢迎带着“地瓜腔”的干部到基层。


什么叫“地瓜腔”?


过去,我们戏称带着闽南口音的普通话为“地瓜腔”。可作为闽南人,听到这种腔调,却有一种莫名亲近感。当然,本文说的“地瓜腔”,更泛指接地气的语言


能不能讲好“地瓜腔”

考验的是干部作风


讲好“地瓜腔”,不是口音的问题,首先是态度的问题。少数干部下基层,样子没有,架子很大。身子到了群众中,可身段高高在上,讲话颐指气使,作秀调研、官腔官调的做派让群众反感。当年,谷文昌与群众吃住在一起,劳动在一起,全县60多个村400多名生产队长,大部分他都能叫出名字。尽管老谷讲话带着河南口音,可说出来的话,老百姓爱听,听得进去。可见,言为心声,行为心表,“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才能和群众说起真正交心的“地瓜腔”。


“地瓜腔”也考验着干部的水平。下基层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讲人自己得先搞明白。只有把方针政策掰碎了、嚼烂了,才能转化成通俗易懂的“地瓜腔”。有些干部态度谦逊,但是能力不足,不善于学习,不善于转化,只会上下一般粗解读。照本宣科显然谁都会,但谁也听不进。上情下情都搞懂,知道群众的难点、堵点,你就是“穿针引线”的那个人。群众哪个政策不知道,针对着说;群众哪个细节不理解,举例着说。


当然,说得再好,也要靠实干。下基层,最终都是为了听见群众的声音,解决他们急难愁盼的问题。只听不记,是瞎聊;光说不干,是作秀。显然,“地瓜腔”不仅在说,更在于说到做到。不能群众一说问题,你就说“好,好,好”;群众一问进度,你就答“快了,快了,快了”。如此敷衍几次,怕是再好听的“地瓜腔”也成“空话”“套话”“废话”。答应群众的事,件件有回应,事事有落实。如此,“地瓜腔”才能越说越有分量。 



往期推荐
漳州人注意!本月起,这类账户将收到银行提醒
福建一市原副市长被逮捕
漳州科晖集团亮相中国国际消防展

点击观看H5
一审编辑:赵露佳 张江璐
二审编辑:陈岩值班主任:林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