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传奇酒店人:谁是“万豪先生”?(上)

WY、Kingsclere 酒店精品Hotelelitemag 2023-08-06

盘点世界酒店业的投资并购史,最震撼的一次交易,要数2016年9月23日,万豪国际集团Marriott International以136亿美元天价鲸吞喜达屋Starwood Hotels and Resorts,一举成为拥有超过5700家酒店,110万间客房,30个酒店品牌的全球最大酒店集团。(注:今天万豪酒店在全球的数量已升至7600+)

恐怕没人能想到,那个1927年开在华盛顿特区街边,仅有9个座位的冷饮店,能在89年之后攀上全球酒店业的巅峰。


带领万豪一步一步崛起的,就是接下来要介绍的两位传奇酒店人,父亲约翰·维拉德·马里奥特(John Willard Marriott)和儿子小约翰·维拉德·马里奥特(John Willard Marriott Jr.)。


父(右)与子(左)


两位都是“万豪先生”Mr. Marriott。万豪,是为这个同名酒店品牌翻译的中文名。


这父子俩的经历,堪称青年励志的经典,而子承父业的故事,让人更倍觉温暖。


虽然是儿子将万豪运营成如今的酒店业巨头,而父亲,却是万豪的创始人,是精神导师,是他在家族企业初期为后来的万豪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故事就从父亲约翰·维拉德·马里奥特讲起。



年轻的牧羊人和布道师


1900年9月17日,万豪酒店集团的创始人,约翰·维拉德·马里奥特(John Willard Marriott),出生于美国犹他州韦伯县的马里奥特镇( Marriott Settlement),父母都是信仰摩门教的清贫牧羊人。


全家福照片,后排右一为马里奥特


马里奥特在8位儿女中排行老二,上面有一个姐姐,但作为家中长子,他早早就承担帮忙养家的重任:8岁放羊,13岁在休耕的田里种生菜;年仅14岁时,就敢一个人押着3000头羊乘火车,自犹他州远赴旧金山交货。


少年时代的马里奥特


那少年羊倌坐在呼啸火车上守着羊群的样子,仿如西部老片的镜头。


这股无畏的闯劲,在家史记载中,源自马里奥特的奶奶伊丽莎白(Elizabeth Stewart):


马里奥特的奶奶伊丽莎白


1850年,伊丽莎白从老家英国利物浦乘船来到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港,身无分文的她给人当了两年清洁工,攒够了随一个马拉篷车队前往犹他州盐湖城的旅费。伊丽莎白的钱不够坐车的,只能跟车走,她只有一双鞋,为了在盐湖城见亲戚时脚上有双好鞋,她把唯一一双鞋装在包里,光脚走了一路。


由于每天要起早放羊,马里奥特高中没毕业就辍学了,望着远处连绵的落基山脉,这个十几岁的少年不甘心就这么一直与羊为伴,但当时没有更好的选择,只好等待。


马里奥特早早辍学,干农活是一把好手


 一个机会出现了。摩门教有一项特别的要求,所有教徒都要履行布道义务。1919年,马里奥特刚19岁,做事牢靠的他被教会看中,派他去美国东部的华盛顿特区、缅因州等地传播福音,一去就是两年。


这是荣耀的事,父母自然支持,寻求改变和阅历的马里奥特更是欣然前往,在两年的布道生涯中着实磨练一番。


摩门教(Mormon Church),即耶稣基督末世圣徒教会


1921年夏天,布道职责结束,21岁的马里奥特回家途径华盛顿,他跑到大街上畅快地玩起来,却没想到竟从此踏上了自己一生奋斗的征途。


从国会山到华盛顿纪念碑,从林肯纪念堂到宾夕法尼亚大道两旁,到处都是人,在闷热潮湿的酷暑里汗流浃背。马里奥特站在街上望着人群,无法克制自己的念头:如果有小贩推一辆手推车,沿街叫卖柠檬汽水和冰激凌,一定会被一抢而光!


这个念头,竟种下了孕育庞大万豪帝国的种子。


1921年的华盛顿特区街头风貌


年轻的马里奥特回到家乡,发现大多数牧羊人都已破产,父亲也不例外,当时美国贫富悬殊,农牧业萧条,经济不景气导致羊价暴跌。


马里奥特见识够了贫穷的滋味,想给全家搏出一个更好的未来。可是,没有钱是做不出汽水和冰淇淋的,没有学历也不会被社会认可,怎么办?


小伙子马上决定先上学念书,弥补学历短板。可自己高中肄业,又没有任何积蓄,如何上大学呢?这时,他想到了一个人:自己的中学老师。


韦伯社区学校外观,照片摄于1966年


1921年,马里奥特登门拜访犹他州刚成立不久的一所社区教会学校韦伯学院(即现在的韦伯州立大学Weber State College),校长就是中学曾教过自己的老师。凭借布道两年练出的口才,马里奥特成功说服了校长,这个既没高中毕业又没学费的小伙被破格录取。


校长同意让他担任神学课助教,以此抵消学费。


有的机会,一生可能只有一次。青年马里奥特抖擞精神,全力以赴,他的课竟极受欢迎,同学们还选他当了学生会主席。


1923年,马里奥特从韦伯学校毕业,获得社区大学的专科文凭。有了这一步,读书心切的他不敢稍有懈怠,紧接着就报考了犹他大学(University of Utah)继续深造。


1920年代的犹他大学校区


学费依然是个问题,犹他大学不需要神学助教。机灵勤快的老马并不担心,很快就发现了勤工俭学的一条好门道:


暑假期间,他争取到为犹他州一家毛纺厂卖毛裤的活儿,拿了货就去西北方的伐木营地,找上两位身强力壮的伐木工,说:“毛裤20美金一条,二位各扯一条裤腿,能撕成两半,一人白送一条,撕不成两半,一人得买一条。” 伐木工们觉得有趣,都跑来试试,但从来没人撕开过。


马里奥特一个暑假能卖2000美金,成为毛纺厂的金牌毛裤销售员,这笔收入在当时可是个大数目,省吃俭用的他更不用担心学费的事了。


年轻时的马里奥特


1926年,马里奥特从犹他大学毕业,26岁时终于获得了学士学位。那位韦伯学校的校长又联系他,这位曾经的中学恩师愿意再帮助他安排一个在奥格登市(Ogden)校区工作的机会。


但马里奥特心里一直惦记着在华盛顿街头萌起的那次冲动。六年前,那个对汽水生意的念想,始终悄悄地伴随着自己,他想自己做老板,干一番事业。



1927年5月20日

“万豪夫妻小店”的诞生


1927年,马里奥特27岁。有一天,他和女友爱丽丝(Alice Sheets)在盐湖城的一家小餐馆约会,他们相识于犹他大学,爱丽丝是他的学妹。


老马里奥特的人生伴侣爱丽丝(Alice Sheets)


这家小餐馆专卖一种招牌饮料,是一家名叫A&W的公司(即艾德熊)生产的根汁汽水(Root Beer)。这是款含二氧化碳和糖的无酒精饮料,有一股很上头的清香。眼见店门口排起了长队,全都是等着喝汽水的人,马里奥特瞬间又想起了1921年夏天华盛顿特区那个炎热的午后。


他兴奋得不能自已,立即动身乘火车跑去加州萨克拉门托市(Sacramento),找到A&W公司总部,求见了创始人罗伊·艾伦(Roy Allen)。


“你?犹他州人,去首都卖我们的汽水?”艾伦睁大了眼睛。


“当然,我会卖得很好!”


又是凭借布道师的口才,马里奥特拿下了在首都华盛顿特区售卖A&W根汁汽水的特许经营权。


A&W根汁汽水商标,始创于1919年


马里奥特要走了,他对爱丽丝说:“你等我回来娶你。”


1927年春,这个27岁的小伙动身前往华盛顿特区,他身上揣着3000美金,1500是自己攒的,另一半是贷款。还拉上了一位名叫休· 科尔顿( Hugh Colton )的合作伙伴出资3000美金,合计 6000美金,凭这点钱,他们一到华盛顿DC,就在街头租了场地,买了设备,又整理了这个小小的店面。


林白与“圣路易斯精神号”


1927年5月20日,那天,美国人和欧洲人都被一个人的名字吸引:林白(Charles Lindbergh)。这位英雄飞行员即将驾驶一架单引擎飞机“圣路易斯精神号”(Spirit of St. Louis)从纽约飞往巴黎,完成首次不着陆飞跃大西洋的壮举,媒体和民众都为此而疯狂。


就在同一天,在另一个静悄悄的街角,一间仅有九个小座位的根汁汽水店在华盛顿特区第14号街开业,老板27岁。


这间毫不起眼的路边小店,就是马里奥特的创业首秀,也是后来庞大万豪帝国的前身。


1927年5月20日,马里奥特的汽水店开业,万豪诞生


开业两周之后,生意初见成果,可手里的钱都投进去了还没赚回利润,马里奥特心里却惦记着老家里的一个人。


1927年6月9日,他千里兼程,赶回犹他州盐湖城的一间教堂,与爱丽丝完婚。前一天,这位美丽的未婚妻刚从犹他大学毕业。


这场婚礼上,一路奔波的马里奥特迟到了足足两个半小时,两手空空,身无分文。在两家人和牧师面前,他问爱丽丝:“你还愿意嫁给我么?” 爱丽丝说:“愿意。”


新婚的马里奥夫妇


爱丽丝的母亲也表示支持,她竟然说服亲友取消了结婚宴会,把省下来仅有的200美金给了马里奥特。婚礼的第二天,夫妻俩就拿着这200美金,跳上自家唯一的福特T型车,从盐湖城一路开回华盛顿特区。这是一次长达数千英里、耗时两周的自驾,也是新婚夫妇的蜜月之旅。


回到华盛顿特区的街头,卖汽水的小摊上多了一个姑娘。正如马里奥特预见的一样,冰凉清爽的根汁汽水在首都大受欢迎,小店在整个夏天座无虚席,夫妻俩忙活得热火朝天。


然而一过了9月,冷饮店的生意迅速下滑。天气凉了,谁还愿意喝冰汽水?马里奥特这才意识到饮料生意的季节性。有位熟客对他说:“嘿,你最好做点热乎的东西吃吧,不然生意就黄了啊。”


小店内景


他一听就明白,赶紧登上火车,再跑去加州萨克拉门托市与A&W艾德熊谈判,结果又成功拿下补加经营食品的授权。这个A&W,成了万豪最早的贵人。


幸运的是,妻子爱丽丝是个极其有心又爱学习的姑娘,她不仅懂得一点西班牙语,还和喝过“万豪”汽水的墨西哥大使馆厨师处成了朋友,学到了制作墨西哥辣味玉米粉蒸肉(Hot Tamale)的秘诀。


夫妻俩一拍即合,就做这个!


没几天,汽水小店突然换了个新名字:热辣店(Hot Shoppe)。爱丽丝忙开了,她用刚学到的手艺,为客人制作墨西哥风味的玉米粉蒸肉、烧烤、三明治等热辣快餐。新菜单的口味很“爆炸”,和根汁汽水更是绝配。


冷饮店转型,亮出热辣店(Hot Shoppe)招牌


就这样,马里奥特夫妻的热辣店完成了从冷饮小店到家庭餐厅的转型,不仅撑过了华盛顿雨雪交加的第一个秋冬,而且生意愈来愈好。


马里奥特后来说,娶了爱丽丝是他人生中最幸福的决定。


那时,爱丽丝白天担当大厨;晚上,还要在厨房水槽里把当天赚到的沾满汽水糖浆的硬币清洗干净,因为银行不收又黏又脏的硬币,稍有空闲时,还要去街角散发汽水优惠券。


爱丽丝为丈夫马里奥特的事业提供助力,她堪称万豪国际集团历史上的首位厨师和首位财务


爱丽丝懂得经营一家餐厅需要什么,是丈夫最得力的助手。


优质的出品,贴心的服务,合理的价格,这是万豪首家热辣店的经营之道,也成了至今指导万豪国际集团发展壮大的宗旨。



1928-1953

紧跟时代,小店终成大集团


1928年,纽约富豪艾斯特家族的华尔道夫酒店早已盛名天下,南边不远的华盛顿特区街头,青年马里奥特则凭借首家热辣店的成功,又与人合作,连续开了两家新的热辣店。这种标准一样,投资不大,小步快跑的民间资本积累,正在另一个更大的市场快速成长。


马里奥特,这个曾经有劲无处使,想做点事又找不着方向,只能回学校读书的年轻牧羊人,终于凭借自己的小店找到了事业的起点。


时代的浪潮滚滚向前,历史的机遇一个接一个出现,考验每个人的反应,也考验每个人的决心。


1920年代,汽车已成为美国市场的大众产品,而汽车时代的到来,又被马里奥特发现了一个商机。


顺应汽车时代,“免下车”热辣店应运而生


他买下一间热辣店旁边的空地,拆掉马路牙子,创建了密西西比河以东的首家“汽车餐厅”:


客人把车开进来,不用下车,就由服务员手捧托盘把包好的餐食饮料送到车窗边。哈哈,这崭新的形式让客人眼前一亮,非常受欢迎。


服务员托着餐盘在汽车边提供服务

客人在汽车内享受美食,照片摄于1952年


很快,前三家热辣店经过改进,全部能够提供“免下车服务”。1929年,马里奥特正好29岁,他的公司在特拉华州(Delaware )注册成立,干脆起名热辣店有限公司(Hot Shoppes, Inc.)。就是这家公司,在1967年更名为万豪集团(Marriott Corporation)。


1932年,正是经济大萧条,但马里奥特的热辣店餐厅却以小博大,反而扩展到了7家,当年的穷小子逆势崛起,竟成了百万富翁。那时,人人神经紧张,每新开一家店,律师都会提醒他:“慢一点,小心点啊”,可马里奥特已经雄心勃勃,根本停不下来。


热辣店火柴盒上“奔跑的服务生”图案


这是激动人心的时代,只要不怕辛苦就能奋斗成功。小夫妻俩经常忙到深夜两点,但烤肉机没清洁干净等各种瑕疵仍时有发生,实在很累。于是,他们决定雇佣餐厅高级主管,替自己完成质量控制、店面督导等工作,保障门店扩张计划的顺利实现。


这个决定,是万豪热辣店发展的又一个新起点。


1937年,又一个机会被马里奥特发现。


在胡佛机场旁边的8号热辣店里,他偶然观察到一个现象,很多乘客在上飞机之前会来店里打包一份午餐带走,上飞机再吃。


商业嗅觉极为敏锐的他立即察觉到这是个绝好的商机,不能错过。马里奥特直接找到航空公司,开门见山,上来就谈,很快就达成合作,有趣的“万豪”盒装快餐被航空公司成批采购,世界上由此诞生了飞机餐。


航班正在装载热辣店的盒装快餐


才短短一年时间,“马里奥特热辣店公司”就为胡佛机场的20多条航线提供了飞机餐服务。


从街边汽水小店到家庭快餐,从“免下车取餐”到盒装飞机餐,马里奥特的快餐生意太接地气,又便宜又快又能批量生产,商业势头非常好。


1940年代明信片上的热辣店典型形象


美国参加二战给热辣店的生意造成了影响,也带来了良机。1942年,马里奥特已在华盛顿特区、费城、巴尔的摩成功运营着24家热辣店,他又打起了政府生意的主意,将餐厅开进了军需工厂和政府大楼,甚至进入了美国财政部( U.S. Treasury)大楼,他开发了双层汉堡"Mighty Mo",超浓奶昔等大受欢迎的新食品。


1941年,人们热衷在热辣店进餐

1943年,年轻人在热辣店约会

1946年的热辣店菜单


二战结束后,积累下良好口碑的热辣店获得新一轮爆发式增长。在星期天的下午,一家人开车去热辣店里吃饭,成为华盛顿特区家庭的周末大事。


1953年,马里奥特53岁,他一手打造的热辣店有限公司,已经从26年前那间只有9个小座位的汽水店,成长为拥有56家餐厅、年服务超过三千万顾客的大型餐饮集团,并且以10.25美元/股的价格在这一年成功上市,随即受到市场热捧,上市不到两小时,股票即全部卖光。


马里奥特与热辣店员工在一起


与此同时,眼光卓越的马里奥特即发起了利润分成计划(profit sharing plan),向全体员工分享公司的利润。


他的信仰使他坚信,企业的管理层和员工都应参与到为企业盈利这件职责上来。既然如此,惠及更多人的利润分成计划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付出应与收获对等。


1954年,一家人在热辣店进餐



1957年1月18日

万豪首家酒店诞生,父业子承


1953年热辣店有限公司的成功上市,为企业募集了再发展所需的足够资金;利润分成计划的落实,更将全体职员的心聚拢到了一起,士气空前高涨。


马里奥特随即做出了他人生中,也是万豪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战略决定:建酒店!


半年多前,1952年8月1日,被誉为汽车旅馆之父的凯蒙·威尔逊(Kemmons Wilson)就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建成了全美第一家Holiday Inn,声名大噪,消息传得很快,马里奥特早已心动。


1952年8月1日,第一家Holiday Inn在美国孟菲斯开业,开启了一个时代。


可是,酒店建在哪里呢?


那时,喷气机时代已经到来,大量新型大机舱客机在全美机场起落进出,深刻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开创了飞机餐业务的马里奥特,一下就想到了机场:在机场旁边建酒店。


马里奥特与妻子爱丽丝研究酒店建筑模型


1954年,马里奥特年过半百,在华盛顿国家机场附近5分钟车程的地段,买下一块8英亩的地皮,背靠机场,面向城市主干道,正是建一间大型汽车酒店的理想位置。要知道,在华盛顿特区,光是一个五角大楼就有4万人在工作。


 双桥汽车酒店是万豪历史上的第一间酒店


两年多后,1957年1月18日,万豪历史上的第一间酒店,耗资700万美金,拥有365间客房的双桥汽车酒店(Twin Bridges Motor Hotel)开张大吉,一举成为当时全世界最大的汽车旅馆,也是当时全美国最早的机场酒店之一。


酒店客房全部为拥有两张大床的双人房,每间客房都配备了黑白电视机。客房售价8美金一晚,入住客人每位额外收取1美金,最高不超过12美金。


酒店登记处清点人头的窗口,还有骑着自行车的带房服务


入住流程是在酒店外开始的,客人的汽车来了,酒店工作人员先看清车上有几个人,然后有门童骑自行车带路,将客人连人带行李接至客房。


开业前夕的那天,马里奥特带着妻子和儿子在酒店忙个通宵,忙的内容却是刷墙,一个颜色不好看,再换另一个颜色重新刷。


马里奥特与妻子爱丽丝在酒店开业仪式上剪彩


马里奥特家的人从来没开过酒店,完全不在行,当时还有点茫然。


马里奥特后来回忆道:“热辣店的目标是服务车轮上的美国人;开双桥汽车酒店是服务喷气时代的美国人,我们的目标在延伸,一切都要学习。”


战略大方向既然是对的,就要坚定前行。


马里奥特在双桥酒店前


双桥酒店开业不久后,马里奥特开始为如何经营酒店发愁,从汽水店到热辣家常菜,从飞机餐到军需餐,行业跨度都不大,只是数量增值,都能应对自如。


但一座庞大的建筑,整体的酒店,要靠自己经营,实在是全新的课题,毕竟,他们夫妻俩已经年近六十,再也不是华盛顿街头风雨不惧的年轻人。


一天,他的大儿子,小约翰·维拉德·马里奥特(John Willard Marriott Jr.)找到父亲,问道:“您为什么不让我经营这家酒店呢?”


小约翰·维拉德·马里奥特


就是这句问话,开启了万豪父业子承的百年精彩传奇。


小马里奥特出生于1932年3月25日,问这句话的时候刚25岁,前一年还在父亲的热辣店公司里工作。


马里奥特对儿子试探说:“你对酒店一窍不通啊......


儿子一笑,回答到:“我知道,可是我们身边也没有人懂啊!


老马里奥特看着小马里奥特,仿佛看见了当年的自己。


当年,年仅14岁的马里奥特敢一个人押着3000头羊乘火车,自犹他州远赴旧金山交货,能完成这样的壮举,与家人对自己的信任是分不开的。


现在,马里奥特决定把同样的信任给予自己的儿子,放手将双桥酒店交给25岁的小马里奥特全权打理。


父(右)与子(左),照片摄于1969年


这一年,万豪家族企业踏上了崭新的子承父业的大道。


(本集结束,更多精彩故事在下集继续。)



公众号

视频号

视频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