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舌尖上的记忆

美食同题 六瓣花语 2022-06-16

第308 篇

  • 点击上方六瓣花语,我在这里等你来

舌尖上的记忆


六瓣花语

美食同题


我们的故事(之五

上一期点击:盛开

编辑,晴天雪

图片,网络,致谢



本期参与作者:

醉翁  这里  西卢 三月 方旭 阿玛多吉 R先生  唯美风云 笨聪 曼陀罗 月牙泉鹤轩 尹公之他   月朗风清  秦田水月  笑对人生  



   醉翁,无题

有时候,我会怀念

一些日子,酸,甜,苦,辣

还有,包裹着这些日子的亲人

离去的,健在的

深深长进我的心里

连同莫名的哀伤和孤独


当,我还是孩童

一双苍老而白净的手

迎接我的清晨与傍晚

一点点荤油菜

抚慰少年扁扁的胃

于是,日子变得饱满

直到我离开

她老去……

如今的日子是稚嫩的

菜是新鲜的,花是新鲜的

肚腹开始隆起

心,却迟钝了

记忆也开始走远

留下莫大的空空荡荡

填充着炊烟和呼唤


醉翁,本名张成鹏,钟情于诗文,专注签名本收藏。出版诗集《安静地爱你》。

微信号:honghong2578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这里,枣儿红了   

那翘着羊角辫互相追逐的画面

总像被雨水染成水墨一般

铺满时光

在十月  想小院儿的时候

只能站在竹编的笼屉边上

升腾的雾气中

寻找姥姥系着青花蓝布的围裙

给我蒸枣


青城山上

树影婆娑  到了秋天最深情的时候

碎花落尽  枣儿又红

树上的小刺倔强

打枣的孩子们呼啦啦飞过


窗前

看远山而来的阳光和空气

把枣儿递到我手心的人

落了

刺  还留着


这里小女孩性格,爱听爱读爱欢喜。这里有宝贝。

请输入标题     bcdef






  


 


   西卢,远

你用了一个小时把那些槐花

择净,洗晾。说要做成槐花饼

让我重温儿时味道


可是亲爱的,一旁的我

却没闻到一点记忆中的甜香


是我的嗅觉麻木

还是我荒凉的身体已亏欠太多


不然为何,故乡的炊烟

在我眼里越来越高,越来越薄

一点点抽离飞散


西卢,本名卢明,天津南开人,原籍山东,爱好文字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三月,路过那条街   

黄昏,小街上光线模糊

一家挨着一家的小店,像星星


我总是能记住这些特色小吃

豆花粉丝、麻糍、蚵仔煎

比如今天

在幸福路北头,又新开了

一家鸡汁豆腐店


我路过的时候,大地安祥

众神刚好降落人间


【豆花粉丝】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传统名点,产自福建漳州。所谓"豆花",就是点了少量盐卤或石膏的豆浆,出现絮状的凝固物后,质地细嫩绵柔,因未成型,所以通称"豆花"。


【麻糍】浙江、闽南、江西传统的汉族名点,一种糯米食品,田宅麻糍最负盛名,成品洁白如雪,柔软如绵,光滑细腻,不粘碗,不钉牙糊口,老小皆宜,食者无所禁忌。


【蚵仔煎】发源于泉州,起源是先民在无法饱食下所发明的替代粮食,是一种贫苦生活的象征,据传是一种在贫穷社会之下所发明的创意料理。是闽南、台湾等地的经典小吃。


(以上,百度整理,编者)


三月,河北省作协会员,曾在《诗刊》《诗选刊》《诗潮》《中国诗人》等杂志发表作品,有诗歌入选若干年度选本

请输入标题     bcdef

豆花粉丝





蚵仔煎


   方旭,粿

夜。村里的晒谷场

上演着芗剧戏目

晚风袭来

我躲在奶奶怀里,打了个寒颤


一些人物卷入尘世

一些迷团亟待破解

一些灵魂急需救赎

一些冤情等着昭雪


深秋的稻田空荡荡的

蜉蝣小虫终结了一生

“我饿”


这里菜头粿浇上甜辣酱

那边包龙图铡了陈世美

奶奶笑了


【粿(guǒ)】广东潮汕、福建、海南、台湾等地区传统地方小食。本是指用秫米、粳米先磨成粉后制作成的食品,后引申为糕点、点心的统称。(百度整理,编者)


方旭,70后,福建人,当过兵。喜欢文学,偶有诗文发表。经历简单,只写己心。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阿玛多吉,独白 

写不出诗的时候

我就跟自己较劲儿

做一个呆瓜,傻瓜像一匹瘦马

冲出栅栏

像燕子春去秋又来带回远方的

秘密

像流云划过指尖假装岁月

无恙


当黄昏落入发梢,伫立枝头,如同

暮色拌着酒香侵袭脾肺

炒一盘油酥花生米

煮一锅酸辣白菜汤

举杯,邀过河拆桥的时光

醉的是影子,醒的是灯火


阿玛多吉


重庆车间工人,诗歌爱好者

请输入标题     bcdef

【 粿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R先生,给小五的生日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想

从天山引来泉水

送给你淋漓的甜和暖


我不能送你充饥的食物

王母送我的两颗蟠桃

一直给你留着,听老君说

它会让你长生青春永驻


筷子给你准备好了

盘子里的贝壳装满珍珠

碗里盛着祝福


你闭上眼睛,我就会坐在

你心上,亲手点上蜡烛

我的爱就是你的礼物


你一定为我要幸福……


R先生,我不是诗人,没有酒和远方,我只能把断行的文字重新排列,来丈量生命的宽度!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唯美风云,感知   

油烟机轰隆隆的声响

伴着热浪不休止地蒸腾

父亲手上暴露的青筋

像无数条虫子

吞噬着他的脂肪


母亲正在洗碗

碗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

小笼包笑开了花

许多褶皱

留在她黄土地般的脸庞


女孩在角落剥着洋葱

一瓣瓣   一片片

直到剥出

幼儿拳头大小的心脏


为什么剥洋葱的是她

而默默流泪的人

泪流不止的那个人

是我


唯美风云,原名梅娜,曾在多家报刊上发表过诗和散文。喜欢用文字来表达内心的世界,用诗歌来歌颂灵魂深处的真善美。

请输入标题     bcdef

 

   笨聪,美食

有人说

世界上最痛苦的三角恋

莫过于:

你爱吃美食

脂肪爱上你

我就比较厉害了:

我只爱做美食,谈不上爱吃

脂肪也真是个睁眼瞎

我这么帅,帅得快不帅了都

脂肪也不过来看我一眼


笨聪,本名刘长敏,鲁人,居秦地,心理学硕士,1998年开始写诗,偶写杂文、剧本和小说,偶有作品发表。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曼陀罗,莲子羮   

第一道光明射入人间的时候

我开始设计自己的中年:

从补心开始,熬制一碗莲子羹


我在制造一个事件

带着伐木工人的使命

我从山林深处扛来一节粗重的骨头

点燃炉火,加入龙眼

和一颗苦涩的莲子之心

最后加入白色银耳


由数十种手法煅烧,熬制

最后得天地之荟萃

直到时光擦过头顶,食之

原来:上帝是物质的


曼陀罗,一半是投资,一半是男人,不想说话的时候才写诗,不正经的时候才恋爱!人生座右铭:爱是天时地利的宗教!

请输入标题     bcdef

   月牙泉,蜂蜜

抱着你。

明年,春天。


春风抱着花开,花朵抱着蜜蜂。


月牙泉,本名翟正文,热爱文学艺术,钟情诗歌女神,祈望通过诗歌的灵动形式记录生活,留住感发。诗经:自然、生活、人性、幻美是我的诗意之母。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鹤轩,大闸蟹

总是横着走

不避讳

不怕非议

面对丑陋与暴力

你一次次用横行

发出咒语

即便被蒸煮

也要留下锋利


鹤轩,热烈又颓废的女子,她的文字带着死亡的信息,却让你甘愿与她一起沉沦。

请输入标题     bcdef

图片,曼陀罗


   尹公之他,桂花酿

北风蛰伏深黑的瓦楞

随时准备俯身冲下来

雨丝从低矮灰屋檐,间或洒落

久违的古街依旧狭窄

光滑的青石板一块湿,一块干

我们等待的桂花酿

就在冒着热气的小摊上

被一双颤巍巍的手盛进小瓷碗

三姐、四姐、小妹和我

站在过街的冷风里


尹公之他,福建省作协会员。诗歌见于《星星》诗刊、《福建日报》、《福建文学》等。出版诗集《我把大海折叠》。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月朗风清,芽芽麦   

那一年

关中的夏季沦为江南的梅雨天

龙口里夺回来的麦子都生了芽芽

磨成的面粉

蒸出的馍馍粘手粘牙粘胃口

擀出的面条下进锅里糊成稠面汤

蒸不成凉皮,摊不了煎饼


我把它烙成饼

饼也粘

切成块

块粘块

一块豆腐,两个土豆,三个番茄

一剪韭菜,一撮黄花,一把青菜

红白黄绿,炒成素臊子

水开倒入馍块煮两滚

倒入素臊子

飞一个蛋花

撒上香菜

蒜粒

再来一勺肉臊子

盛进碗里

来一勺油泼辣子

咬一口馍块

筋道!

好香!


那一年

它成为街坊四邻待客的招牌饭


经年之后

再也吃不到那样的味道

只在记忆的河流里荡漾


【芽芽麦】我自幼生长在农村,从记事起就开始干农活忙家务带弟妹,这期美食同题令我想起初中那一年关中地区因为连绵阴雨而收获的麦子都生了芽,那种面粉做什么都不好吃,我经过几番实验才发现只有做死面煮馍才好吃,还有当年的种种情怀一同泛滥起来...... 似乎以诗的形式来诠释不是最佳选择,一时兴起也算是对自己的一个挑战和一份纪念吧。(作者续)


月朗风清,本名陈潇琼,陕西西安人,喜欢文字。

请输入标题     bcdef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秦田水月,征服

小方桌上

一盘茼蒿勾芡米粉

黄瓜蘸甜面酱一小碟

七八条翘嘴白

头朝一方,金黄酥脆

还有瘦肉蒸鸡蛋


桌前这个男人

慢慢喝着碗中的稀饭

神情满足,专注自得

偶尔夹起小菜

放进对面她的碗里


四十多年前

他吃着她做的饭

就成了她一辈子的

俘虏


秦田水月,原名徐志刚,湖北汉川马口人,喜欢在中国画里寻找人生至景,也爱与诗互见岁月与风物。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烤地瓜

我有一道最不拿手的好菜,拔丝地瓜

文,笑对人生

请输入标题     bcdef


拔丝地瓜虽然算不上什么名菜,但每到过年时,还是愿意把它当做一道压轴菜,最后一个端上餐桌的。


此菜甜口,过油,化糖,虽不是很难做,可也不是谁都会做的。


我做这道菜的成功率,也就是三,七开吧!(你一定认为七分成功,三分失败吧,错!正相反开玩笑了


虽然做的不太好,但还是有那么一点意思的,我虽不会写诗,但可在盘中力拔千丝。


其实写,美食同题,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体现中国传统美食文化,老百姓对生活的热爱,对传统美食的传承和发扬。


当噼里啪啦的鞭炮响起,我将最后一道菜一一拔丝地瓜端上餐桌,这也是每年过节家人围在桌前期待的一道菜呢!


开拔啦!……随着喊声大伙同时抻出筷子,你抻,我拔,沾着清水,脆生生的吃进口中,那个甜呀!一道拔丝地瓜,把年夜饭推上了高潮,把甜甜美美也带进了新的一年……


笑看人生,本名王经盛,辽宁沈阳人。

春看花开夏听雨,秋赏枫红冬观雪。笑看四季拙笔穷词偶写诗。

请输入标题     bcdef

关于美食,你是否也有很多故事呢,这里有桂花酿,有麻糍槐花饼,提着你的一篮子菜来吧,我们不谈理想,只说生活。



 

云曼珊自选诗

蓝色,鱼和海

寄一封信,等一封信

时光更替,尘世正清凉

鹤影 || 面对荒原,聆听花开花落

西卢 || 卑微的生命 总能寻得小欢喜

六瓣花语

边走边记,老了回忆

每期精选音乐分享(诵读)和不定期的花语简介


六瓣花语收稿邮箱

西卢:13021362142@qq.com(诗词)

晴天雪:1611476531@qq.com(散文杂文)

原创首发,一周内未收到用稿信息可另投,文责自负

六瓣花语微信号 : liubanhuayu

晴天雪微信号:1611476531

更多,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苹果手机赞赏码

敬请备注里标明赞赏的

作者或文章名字,感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