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即将来临的大创新:软件定义城市

好奇心君 未来预言机 2022-12-03

这几天看到好多上海居民的吐槽,例如“如果让旅游社的人按旅行团的排期方法来安排核酸检测,一定会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如果让供应链的人来安排发菜,一定会……”,“如果让广告公司的人……”

 

不满是创新的源泉。这提示我们,在支撑城市运行、保障民生的基础设施中,有些系统还有改善的空间。

 

历史上是有先例的。1817年也有一种世界级的流行疫情:霍乱,从印度开始,1830年传到俄罗斯,1831年到英国,1832年到法国和美国,1850年到了刚刚和伦敦通航的上海。

 

德国诗人海涅曾这样写到:“当巴黎宣布出现霍乱时,许多人都满不在乎。他们讥笑疾病的恐惧者,更不理睬霍乱的出现。”

 

结果就是,在之后将近100年,霍乱都是肆虐世界的大型流行性传染病。

 

当时,各个城市的饮用水供给还比较原始:由供水公司在城市内建立多个水泵站/井水口,水源包括河流和地下水,居民自行前往水站取水。城市也没有下水道系统,家里也没有抽水马桶只有便桶。在时尚之都的巴黎和伦敦的人们,当家里的便桶里的粪便积满后,就会把粪便从窗口倒到街上。情商高的,会在倒之前喊一声水来了,让路人避让。



所以,当时世界各大城市都是臭气熏天的,越大越臭。当时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女王、英国主流医学界、护士界旗帜人物南丁格尔、作家狄更斯等,都相信霍乱是由于城市太臭,“瘴气”太多。


在这近百年的霍乱疫情流行期间,不少创新和社会变革都逐步引入,包括:

 

  1. 下水道和马桶。


巴黎和伦敦分别于1853和1859开始建设城市下水道系统。作为终端的抽水马桶随后被发明和完善。城市卫生水平得到大大提高。
 
于是,雨果在1862年的《悲惨世界Les Misérables》中写到:L’égout, c’est la conscience de la ville. 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
 
是了,手机和无线通讯网络2G/3G/4G/5G的创新类似于抽水马桶和下水道。但是为何今天的文学家、影视创作人员没有写过:“无线通信网络是一个国家的良心”,有的只是电影《手机》那般只探讨婚外情?

 

2. 城市供水系统开始对饮用水进行过滤,在1909年液氯被发明后,进一步对饮用水进行氯化消毒。霍乱传播的主要通道被斩断。

 

3. 显微镜技术开始升级换代,开始能发现细菌一级的微生物,从而确认了霍乱弧菌的存在。1883年分离出霍乱弧菌。1897年左右,医学界迫不得已开始承认霍乱不是由希波克拉底医学范式所认为的“瘴气”所导致,而是由霍乱弧菌导致

 

4. 霍乱的治疗方法和疫苗在20世纪开始逐步被优化和普及。

 

也就是说,在霍乱疫情从1817年开始后,经过大约100年的探索,人类在20世纪终于找到办法,来终结疫情,来克服霍乱疫情带来的混乱,来开始不受疫情影响的新生活。

 

而这种新生活,并不是恢复原样,不是恢复100年前的疫情前的“美好的老时光”,而是崭新的伴随科技升级、城市改造、生活改变、社会变革的新生活。

 

在人类探索终结霍乱疫情的100年过程中,欧洲殖民列强开始瓜分亚洲、非洲、中东、南太平洋,那时有霍乱疫情。美国发生了南北战争,那时有霍乱疫情。托尔斯泰发表了《战争与和平》,那时有霍乱疫情。勃拉姆斯写了四部交响乐,那时有霍乱疫情。人类发明了汽车,那时有霍乱疫情。人类发明了飞机,那时还有霍乱疫情。


新冠疫情,和霍乱疫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同样不会立刻终止,我们不会回到过去的所谓的“美好的老时光”,我们会走向一个新的时代。我们面对的是将会发生科技升级、城市改造、生活改变、社会变迁的新时代。

 

我们中国在新冠疫情中,没有躺平听天由命,而是积极顽强地抗疫,保护了我们全体国民,继承了大禹治水、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精神。人民的生命安全的保障程度可谓全球第一,经济增长也是全球第一,为接下来的社会升级大变革做好了最充分的准备,这是历史终将选择的最正确、最需要付出努力的一条道路。

 

现在我们处于认知战当中,有各方势力,有的出于政治考量、有的出于经济目的,有的出于个人私利,忽悠我们要躺平要共存,不惜洗脑来扭转黑白,指鹿为马,不惜试图造成既定事实,不惜绑架爱丁堡的人民,要我们成为新一代东亚病夫,要我们放弃为人类社会升级发展而奋斗的机遇。这怎么能行?!

 

在霍乱疫情的100年中,霍乱感染者康复后大约会有3年的免疫期。之后可以再次感染。新冠也是类似,免疫期更短,大约几个月到一年。常见的例子是两年感染3次。这些共存论调希望我们全体都过几遍病毒。这怎么能接受?!

 

我们要坚定信心,坚持努力,抓紧时间进行科技升级和城市改造,社会会发生变革,生活会变得崭新。这会是我们的长期愿景。

 

我们的短期举措,可以针对爱丁堡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和漏洞,在各个城市进行修补,守护人民群众安康,确保城市核心功能正常运转,进一步提高疫情期间的生活水平,降低社会总成本。

 

那么,在支撑城市运行、保障民生的基础设施方面,有哪些可能的创新点呢?全面自动化智能化肯定是方向之一。

 

随手罗列一下,可能包括:

  1. 防疫管理领域。例如更快更高效的核酸检测体系,包括全自动无人化的测量系统和社区检测流程,捅喉咙比刷牙时间还短,使大规模一天一测成为可能。例如进出建筑物的人、车、物品的强制消毒流程。例如个人定位信息24小时不间断上传,保留两周,使得密接、次密接的查找更高效精准,单个阳性案例的需要隔离的密接人数可以从目前的几千人下降为几百人,从而避免更多人受影响。

  2. 民生保障领域。例如准确及时的人工智能主导的居民信息管理,慢性病、孕妇、定期医疗护理、婴幼儿、宠物的人群信息的多种自动化视图和人工智能管理。例如食物和水的保障供应、无人化智能分发。例如无人化的物流供应链体系,人工+自动化送货的复合物流到家体系。

  3. 资金支持领域。例如针对细分人群的关怀,针对定向人群的资金支持、贷款资金支持、消费补贴等等。

 

当然,最具雄心的改变可能是住房方面。如果有新一代的住房模块,具备完善的消毒、隔离、统一管理、无人送货的功能,能实现“住房即方舱”,为大多数居民配置,肯定能大大优化防疫流程,说不定还能顺带助力解决“年轻人买房压力大、压制生产力、创造力和生活水平”、“经济压力过大导致生育率低”、养老等社会问题。


因此,以上这些变革,都会引致城市基础设施发生迭代多次的智能化升级,软件和系统工程人员会大量参与进城市建设,“软件定义城市”将成为标配。“这个城市的操作系统是v2066版,开通了88个模块”,这样的描述会越来越频繁地进入我们的视野。

      

总之,“软件定义城市”是一个建立美好社会的新契机,蕴含了巨大的发展机会。在这个新社会中,每个人都被平等相待,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保障,医疗需求得到及时响应,发展机会得到凸显,个人理想得以飞翔。机会有很多,致富的路径也有很多,大家多努力。


 

爱丁堡这次表现出来的拉跨估计是难以抢先完成这些变革,深圳和广州会不会首先完成“软件定义城市”的升级,引领全国乃至全球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