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科大李闯创课题组JACS: Cerorubenic Acid-III的首次不对称全合成

广州萃英化学 化学加 2021-06-12

欢迎大家特别关注化学加小程序-活动

导读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李闯创教授课题组基于II型分子内[5+2]环加成完成了Cerorubenic acid-III首次不对称全合成,该研究成果春节期间发表在J. Am. Chem. Soc.上(DOI: 10.1021/jacs.8b12647)。

跳转阅读→全球三大化合物数据库之一,诚邀您使用体验并质疑,手机上使用尤为方便! 

Cerorubenic acid-III(1,Fig. 1)是一种具有新型四环[8.4.1.0.0]十五烷骨架的二倍半萜类化合物,由Naya课题组于1983年首次从鳞虫昆虫Ceroplastes rubens Maskell的分泌物中分离得到。由于天然来源的1非常稀缺,阻碍了进一步的生物活性研究,因此,亟待开发1及其类似物的有效合成方法。1的结构特征在于包含空间紧凑的6/3/7/6四环骨架具有独特的桥连双环[4.4.1]十一烯环系和乙烯基环丙烷片段,特别是在C6-C7处含有环张力桥头双键,该双键在空气中不稳定,易发生环氧化。此外,该分子还具有七个连续的手性中心,包括环丙烷上的季碳手性中心。 

(图片来源:J. Am. Chem. Soc.

1998年,Paquette课题组以负离子氧杂Cope重排和6-exo自由基环化为关键反应经30步完成了Cerorubenic acid-III甲酯(2)的合成(总产率0.3%),而由21的合成并未报道。根据先前的研究,由于桥头乙烯基环丙烷的不稳定性,在碱性或酸性条件下进行甲酯的水解可能存在问题。迄今为止,尚未有1的全合成及催化不对称合成报道。近日,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李闯创教授课题组基于II型分子内[5+2]环加成完成了Cerorubenic acid-III首次不对称全合成。

Cerorubenic acid-III的逆合成分析(Scheme 1)

作者希望通过3与甲基丙烯酸进行化学选择性交叉复分解(CM)得到1,而3四环[8.4.1.0.0]十五烷母核可以由4通过跨环环化引入环丙烷部分,然后进行一系列官能团转化得到。中间体4则由5通过选择性还原裂解C-O键及官能团修饰产生,而5中含有桥头双键的双环[4.4.1]环系可以通过化合物6发生II型分子内[5+2]环加成合成,其中6可以由7Achmatowicz反应制备。随后,作者利用易得的乙烯基锡烷(8)、呋喃醛(9)和烯酮(10)通过1,4-加成- aldol缩合的串联反应一步构建出几乎涵盖1中所有碳原子的片段7。最后,由市售原料(S)-香茅醛(11)与甲基乙烯基酮(MVK)通过有机催化对映选择性Michael加成,然后经羟醛缩合和脱水合成10

(图片来源:J. Am. Chem. Soc.

首先,以12为催化剂、13为助催化剂,按照改进的文献方法,化合物11MVK进行有机催化的Michael加成(Scheme 2a),随后经分子内aldol缩合及脱水得到10(总收率72%de 93%20 g规模)10与有机锂试剂进行Cu(I)-催化1,4-加成并用TMSCl淬灭得到烯醇硅醚,在BuLi/ZnBr2存在下与醛9反应得到中间体7,经DIBAL-H原位还原得到稳定的二醇14(总产率50%10 g规模)。14TsOH处理、脱硅醚保护得到1585%),再在VO(acac)2/TBHP条件下发生氧化重排,然后将羟基进行Ac保护得到关键前体671%)。 

在得到6后,作者探索了用II型分子内[5+2]环加成制备5的可能性。基于前期研究,II型[5+2]环加成可能得到内式双环[4.4.1]十一碳烯,其中亲双烯体中烯丙基的立体化学决定着非对映选择性。计算结果表明,6通过1,3-偶极中间体TS5得到5的反应在动力学上和热力学上均比形成5a的反应更有利(Scheme 2b)6II型[5+2]环加成得到单一非对映异构体572%,1.5 g规模),从而构建出具有合成挑战性的双环[4.4.1]环和桥头双键,构型通过其衍生物17的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证实。5经还原得到16,为进一步衍生化做好准备。 

(图片来源:J. Am. Chem. Soc.

Cerorubenic acid-III的合成(Scheme 3)

作者利用亲核取代策略将16中的C5-OH转化为相应的溴化物18(67%3.7 g规模)。化合物18经萘基钠还原(经中间体19)得到二醇20(78%2.7 g规模)。其中,萘基钠在反应中发挥了多重作用:i)选择性还原消除18中的C4-O键ii)脱除Bniii)还原19的二烯中位阻较小的C4-C5双键。

随后,作者尝试通过跨环环化在4中引入乙烯基环丙烷(Scheme 3)。首先,作者尝试了用活化的磺酸酯在C24位通过区域选择性氧化、对甲苯磺酰化进行环化合成醛21,但未获成功。接下来,作者将20中伯羟基用TBS保护C24-OH用Ts保护一锅法”脱TBSDMP氧化得到21总产率55%)。通过t-BuOH/t-BuOK21(经中间体22阳离子途径)进行非对映选择性跨环环化得到醛4(78%2.1 g规模),其结构通过衍生物23a的单晶X-射线衍射证实(Fig. 2)。再利用黄鸣龙改进的Wolff-Kishner还原将4的甲酰基转化为甲基,然后经AcOH原位脱保护得到二醇23(1.2 g规模),将23中位阻较小的羟基进行化学选择性乙酰化,然后经“一锅法DMP氧化、碱介导的消除得到烯酮24总产率80%。用NaBH4/NiCl224进行1,4-还原,经Wittig烯化得到三烯3,与甲基丙烯醛在Grubbs II催化剂条件下进行烯烃交叉复分解反应,再经原位Ag2O氧化得到1(总产率24%,以24计),最后与TMS-CH2N2反应以95%的产率得到Cerorubenic acid-III甲酯(2)。

(图片来源:J. Am. Chem. Soc.

小结:李闯创课题组完成了高张力化合物Cerorubenic acid-III的首次不对称全合成。其合成亮点在于:通过II型分子内[5+2]环加成非对映选择性地构建出了具有张力的桥头反式-Bredt双键的双环[4.4.1]环系;利用萘基钠实现了18中8-氧杂双环[3.2.1]辛烯的化学选择性还原;通过跨环环化引入了乙烯基环丙烷部分,并保持所需的立体化学。作者开发的这种合成方法还可以扩展到其他Cerorubenic酸及其类似物的不对称合成,为进一步的生物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撰稿:爽爽的朝阳

 入驻化学加网快速通道,将与微信小程序同步展示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入注册)

投稿分享 | 转载联系  | 广告推广 | 商务合作 

联系化学加编辑部 :18676881059(手机/微信)

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

拓展阅读


更多精彩,关注本号后,点击菜单栏或回复字母查看

回复 V:Nature/Science    回复 W:有机化学

回复 T:科研动态    回复 i:美丽化学

回复 P:化工应用    回复 L:科普知识

回复 C:漫画化学    回复 D:化学趣史

回复 F:化学视频    回复 Z:科技名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