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社会

鼠鸭沉冤得雪

i看见 i看见 2023-06-17

文/蛋炒饭(微信公众号:i看见)



10天,鼠鸭沉冤终得雪。


官方一锤定音,认定为:


老鼠头。


“指鼠为鸭”的闹剧终于结束。


但绝不能止步于此,有太多的疑问需要解答。



01



涉事学生为什么改口?


事件原本是由他引发的,当初信誓旦旦地说是老鼠头。


可是事情闹大后,他又很快改口,说是鸭脖子。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如果是学生觉得自己看错了,自愿改口,另当别论。


如果是其他因素压迫,比如来自学校的压力等,以不能毕业等后果强行要求他改口,需要追究的:


就不是简单的食品安全,而是以“全”势压人。


这一点,比起食品安全更要严查。


是什么人让同学改口的?


是以什么条件交换的?


又是以什么后果进行威胁的?


这些,都需要搞清楚。


否则,教书育人的大学,就变成了交易场所。


其实在事件结果没有出炉前,大家就已经猜出同学改口的原因。


而且学校也知道,纸终究包不住火,所以火速将鼠头扔掉。


他们以为,扔掉了证据,强压同学改口,事件就会顺着他们的设想走。


但事实是,他们想得太简单了。


新时代的指鹿为马,指鼠为鸭,已经荒唐得让人震惊。


视图时代,还硬要指鹿为马,太愚蠢了。



02



市场监管局为何也说是鸭脖?


事发后,食堂和学校都抢先发声说,这就是鸭脖子。


作为事件的当事方,抢先发声,能够理解,怕担责呗。


可是,当地的市场监管局却也说是鸭脖子,而且还是在反复比对后确认的。


至今对当时的视频还印象很深,分局的局长信誓旦旦,确定就是鸭脖。


很显然,那是赤裸裸地撒谎。



那个时候,鼠头的证据应该还在,就是一个普通人,也能看出到底是什么。


而作为负责监管市场的部门,面对大众,却信口胡说。


到底是为什么?


是怕事件真相搞清后,自己会担负监管失责的责任吗?


所以与学校一起,隐瞒真相,糊弄大众,将事件掩盖过去吗?


恐怕没这么简单,市场监管局不是傻子,这件事不是他干的,不会傻到愿意替别人背黑锅。


那是什么呢?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是否学校与监管局之间,私下有达成某种交易呢?


毕竟,市场监管局是权威部门,说话发声具有权威性。


他们以为,只要由市场监管局出面发声,给事件下定论,社会上的质疑声就会消失。


但最后他们想错了,新时代的指鹿为马出现后,舆论更加高涨。


我估计,这个时候,市场监管局局长是慌张的,他该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


但此时,他已经骑虎难下,这个时候他不能再站出来说,我撒谎了。


所以,事件就进入了两难境地。


这个时候,省级联合调查组进场了。


局长彻底陷入了死局。



03



学校食堂屡次犯错,为何还能稳如泰山?


这个学校的食堂,早已名声在外。


当然也是因为食品问题出的名。


菜里有毛发,有钢丝球,还有大青虫。


这家食堂的黑历史,简直让人惊掉下巴,你能想到的想不到的,都能在菜里找到。


以前,不管出现什么怪物,食堂最后都能平安无事。


唯有这一次,失了阵脚。


长达这么多年,这家食堂为什么屡次出事,屡次又没事呢?


这家食堂的承包人到底是谁?怎么有这么大的能量,一次次化险为夷?


承包食堂的人与学校领导是什么关系?


之间有无利益输送?


不是说,领导的亲属就不能承包食堂,不管是谁承包食堂,都要保证食品的安全,这是根本。


学校能生存,学生是根本。


想方设法地坑学生,将学生的食品安全置之不顾,这是犯罪。


菜品不好,质量不好,等等,克扣下来的费用进了谁的腰包?



04



结果出来了。


很多人以为,调查组介入后可能会不了了之。


毕竟这两年,无疾而终的事情太多了。


虽然周公子事件烂尾了,但在鼠头鸭脖事件上,江西还是很给力,给出了有力的结果。


真相与大众质疑一致,这是相当的难得。


既然调查结果里说了,下一步将严肃处理相关责任单位、涉事企业和责任人,那我们就再相信一次。


等待后续通报吧。


长按二维码订阅

● 看见更多精彩(点击阅读)


© 许老板紧急北上© 江湖再无刘强东

© 首富的难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