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杂交水稻50年,何以改变世界

湘伴君 湘伴 2023-10-12

湘伴导读 /

又到秋天,稻浪翻滚,漫天飘香。

50年前的那个秋天,1973年10月11日,袁隆平发表了《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一文,宣告中国籼型三系杂交水稻研究成功。

这是杂交水稻对公众的首次亮相。从此,中国率先揭开了杂交水稻事业发展的崭新一页,也是波澜壮阔的一页。

(超级杂交稻高产攻关。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供图)

50年来,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在党的阳光雨露滋养和浇灌下,杂交水稻创造了农业科技创新的一个又一个奇迹,为各国粮食增产和农业发展切实提供了中国方案。

50年后的今天,10月11日上午,籼型杂交水稻研究成功50周年座谈会在长沙召开。省委书记沈晓明在会上要求,湖南围绕国家所需和地方所能,立足种业创新资源优势,加快建成现代生物种业技术创新体系,力争实现新突破,为打好种业翻身仗作出更大贡献。

(10月11日,籼型杂交水稻研究成功50周年座谈会在长沙召开。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俊 刘尚文 摄)

站在新的历史坐标点上,不禁让人思考,杂交水稻为何能在中国研究成功?面临新的形势、任务和要求,我们如何立足优势,打好种业翻身仗?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

一粒种子,包裹着“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的朴素心愿,结出了一个个划时代的硕果。

1960年7月,时任湖南黔阳农校教师的袁隆平在一块试验田里发现一株天然杂交稻,萌发了研究杂交水稻、提高粮食产量的念头。经过几年艰苦试验和科学分析,袁隆平写出了他的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1966年《科学通报》第4期上。杂交水稻研究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袁隆平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手稿。隆平水稻博物馆供图)

1970年秋,根据袁隆平“用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杂交”的设想,他的学生李必湖在海南找到一棵雄性不育株。转育出来的三粒雄性不育种子被命名为“野败”,为“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

1973年10月11日,袁隆平在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年会上宣告,籼型三系杂交水稻研究成功了!通过培育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的三系法途径来培育杂交水稻,可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

1974年,湖南开始试种杂交水稻,亩产超过650公斤,充分显示了它的增产优势。

1981年,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全体发明人被授予国家技术发明奖特等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颁发的第一个特等发明奖。

伟大的技术创造奇迹,神奇的种子改变世界。

50年里,杂交水稻实现了5轮产量跃升。

(9月16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石羔街道泗坪村,农民在抢收成熟的杂交水稻种子。曾祥辉 摄)

2000年、2004年、2011年和2014年实现了我国超级稻育种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和第四期育种攻关目标,亩产分别达到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和1000公斤。2017年,超级杂交稻高产攻关亩产超1100公斤。

50年来,我国杂交水稻在国内累计推广面积达90亿亩,累计增产稻谷超8000亿公斤。

籼型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同时也推动了世界粮食革命,被外国人誉为“东方魔稻”。

迄今为止,全球已有70多个国家开展了杂交水稻的研究和试种示范,国外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近800万公顷。按每公顷平均增产两吨稻谷计算,年增产粮食1600万吨,可以多养活4000至5000万人口,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马达加斯加政府把杂交水稻图案印在了面额最大的2万元纸币上,以此来纪念袁隆平为马达加斯加作出的杰出贡献。

(马达加斯加面额最大的2万元纸币上有中国的杂交水稻。图源新华社)


扎根希望的田野

杂交水稻在中国最先研究成功并很快应用于生产,是科技创新举国体制的一次成功实践,充分显示了科技创新协作的强大魅力。

1971年,袁隆平团队将“野败”材料无偿分发给全国18家单位并开展协作,加快了“三系”配套进程。次年,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林科技座谈会上,杂交水稻被列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由中国农林科学院和湖南省农科院主持,组织全国力量搞协作攻关。

(上世纪80年代初,袁隆平在安江农校研究杂交水稻。资料照片)

经过大家通力协作,只用了短短3年时间,各地就先后育成一批保持系和恢复系,实现了三系配套,为杂交水稻用于生产创造了条件。

这个研究项目虽然是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和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的主持下进行的,但参加协作的单位有100多个,遍及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参加工作的科技人员则数以千计。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抱团协作、联合攻关,才赢得了科研工作的高速度,赢得了推广成果的高速度,赢得了农业科技工作为农业生产服务的高速度。

(2021年5月9日上午,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海南省三亚市海棠湾基地,收割机对水稻试验示范田进行收割。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立亮 摄)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知识和汗水灌溉的稻田里,留下了许多杂交水稻人的身影,他们躬耕田野、耕耘梦想,像种子一样把使命扎根在希望的田野上,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朱英国投身海南,一干就是40年,26个春节都不曾回家;谢华安带领团队像候鸟一样,在福建与南繁基地往返,不错过作物生长的每个环节;周开达身穿“老头衫”、头顶湿毛巾,被晒得又黑又亮……

“有次路过广西遇到山洪暴发,袁老师和我在渡口一天一晚才吃了一个法饼;还有一次我们在云南元江遇到地震,在操坪睡了三个月……”在今天的座谈会上,袁隆平的学生尹华奇的讲述感动了现场所有人。

正是这种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科学家精神,引领着一批又一批农业科技工作者前赴后继,深耕杂交水稻领域,不断突破创新。

如今,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稻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长沙)、岳麓山实验室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杂交水稻研究培训参考中心等高水平、有影响的科技创新平台次第建成,接过接力棒的新一代育种家正直面挑战,探索新“稻”路。


打好种业翻身仗

仓廪实,天下安。对于一个人口大国来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

(超级杂交稻丰收。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供图)


虽然我国粮食储备“家底厚实”,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但绝不意味着我们能停下创新的脚步。

放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粮食供应链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加

再看国内,中长期而言,我国粮食供求仍是紧平衡态势,居民对粮食的需求仍在刚性增长,水稻品种换代升级和提质增效尤为迫切。

种优则粮丰,粮安则民安。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

如何让14亿人既能吃得饱,又能吃得安全、营养、健康,同时惠及全球更多人,是一项长远且艰巨的任务;如何保证稳产、提高单产、创新育种,对杂交水稻研究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柏连阳认为,打好种业翻身仗,要着力在选准种子的突破口、抓牢粮食当家品种、把握生物育种方向等方面下功夫。

比如,培育“卓两优1126”“西子3号”“叁优一号”等突破性重大新品种,加大杂交稻机械化制种技术、高产制种技术研究,努力降低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成本;充分发挥技术、人才、平台优势,在重大新品种的开发推广上与优势种企合作,共同培育打造主推品种,做成当家品种;将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相结合,大幅提高水稻杂种优势水平。

(第三期超级杂交稻“Y两优2号”。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供图)

如何加强杂交水稻创新合作,持续擦亮这张湖南名片?

座谈会上,省委书记沈晓明提出了5点建议:加强重大平台共建共享,加大科技协作攻关力度,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培育种业创新人才,深化杂交水稻国际合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打造种业科技创新高地,做强“中国种子”,守护“大国粮仓”,让更多好种子撒向广袤田野,未来必将稻菽成浪、谷米满仓。

文|周阳乐 黄欣然 张璐 一审 | 邓晶琎二审 | 唐   婷三审 | 蒙志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