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春特辑】赵建:比特币与认知之战

赵建 教授 西泽研究院 2021-12-20

作者,赵建,西泽研究院院长,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成员,济南大学教授


(全文约4600字,欢迎收藏与转发!)


从没有一个时代像当今这个时代一样,赋予认知这么多的变现机会。同样是年轻人,有些一边抱怨社会的不公、阶层的固化,然后转头沉迷于追剧刷短视频睡懒觉浪费大把大把的时间;有些则利用繁忙的工作之余争分夺秒的学习,尤其是学习那些底层的“源知识”,不断重塑自己的认知曲线,最终从中找到了知识变现的机会。


最可怕的则是那些不付出精力和时间学习,却一心想着一夜暴富的年轻人。他们通过抖音、微信等快餐知识而不是独立系统的思考来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加上一夜暴富、投机取巧的起心动念和赌徒心理,最终不可避免的成为了高维认知者的“韭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比那些不学习也没有欲望的人更加可怜,后者至少没有赔钱。当欲望配不上自身努力和智慧的时候,往往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如果这个时代有阶层划分的话,归根结底都是认知层次的差异。如果认知达不到,即使是富二代拆迁暴发户也不会富过三代。所以古人说的“诗书传家”,诚不欺我也。


数字时代,知识经济的时代,财富之争本质上都是认知之战。认知决定行动,行动决定效果。圣经上说“保守你的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毛泽东年轻时写过一篇文章叫《心之力》。心力系统或认知力系统是非常复杂的,在这里我简单的将其分为三大子系统:思想力、行动力、意志力(定力)。


我将用年轻人投资比特币的现象来说明这个“三力模型”的内在系统性和紧密关联性。我这里只是举个极端一点的例子,毕竟投资比特币的还是少数。


比特币价格一日内走势 来源:比特币新闻资讯网Coindesk


最近几天,比特币最高涨到4.8万美元,最终稳定在4.5万美元左右,涨了几万倍,创造了这个时代最大的财富神话。我认识三个年轻人,对比特币持有三种截然不同的态度。通过对比分析这三种态度,或许可以找到认知与财富关系的几点基本规律。


第一个年轻人或许受父辈传统理念的影响,在自己没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情况下,就先入为主的认为“比特币是一个骗局”,谈币变色,从不染指数字货币。在他的认知里,比特币与跑路、崩盘、血洗等负面词汇联系在一起。


第二个年轻人曾经对比特币充满了狂热,一度倾其所有并加杠杆炒币,但几个大幅波动下来早已经一无所有而且负债累累。现在一跟他谈起比特币,眼神中透漏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复杂眼神。“金盆洗手”已久,并发誓绝不再染指比特币。


第三个年轻人上大学期间从家中借了十几万买了比特币,五六年过去了,现在账户已经突破了一千万。对一个毕业两年多的年轻人来说,这笔自己赚来的财富,也算是天文数字。他在跟我交流的时候,说得都是数字货币的专业知识(大部分都是来自国外网站的前沿文献资料),而且一再强调,他不是在炒币,而是“囤币”。



这三个年轻人代表着不同的认知系统


第一个是完全的封闭系统,对于新生事物天然排斥和偏见。听到传统的“权威观点”认为“比特币是一种骗局”就全盘接受,而不是独立的带有怀疑的思维去批判性的研究和分析。即使比特币是一种骗局,也应该通过专业深入的思考,找到世纪大骗局的原因和内在机理,以防止类似的骗局。可惜,这类年轻人根本就在认知圈之外,是个完全的封闭系统。封闭系统是认知时代的大忌。


第二个是半开放的认知系统,或者是伪认知系统。其特点是只看到事物有利于自己的一面,认知来源是“简单易懂、情绪大于理性”的快餐知识。现在有很多做内容产品的,只关注让受众简单易懂、体验便捷的获取知识,将原本复杂的知识和真相,过度简单化、庸俗化,却忽略了知识本身的复杂本性。


通过知识快餐快速满足用户的胃口而让其丧失了对真知识的敏感度和探索机会。我在以前的文章《失去苦读,罗胖的知识快餐只会让你更脑残》批判了罗辑思维等一类“懒惰导向”的内容生产商——过度依赖“他人咀嚼过的知识快餐”而失去了对经典原著苦读的动力,可能比不学习更加可怕。



比特币等数字货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新生事物,必须要全面深入的搜集相关一手资料和信息,批判性的看待他人的观点,才能真正发现其本质属性。而半认知系统只选择性的接受自己愿意接受、自身舒适度高的知识,对其它的知识和信息情绪化排斥,而且起心动念往往存在问题,把比特币当做短期炒作、一夜暴富的工具,而不是从大的历史观角度,看到主权货币无底线印钞逐渐走向没落和世界已经进入数字时代的大趋势,从货币属性上认识到信用货币和黄金本身也都是一种“骗局”,比特币是互联网数字时代的内生涌现(纸币也是一种基于主权共识的庞氏骗局,参阅《赵建:风暴眼中的比特币》)。而且报着一夜暴富的投机心态加杠杆炒币,最终的结局必然是成为他人收割的韭菜和炮灰。



第三个代表的是最高层级的认知系统:动态开放、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概率性下注、恒定力持有。这个一直坚定持有比特币的年轻人,是一个乔布斯所称的“大智若愚,求知若饥”的人,最大的特点是勤奋又谦虚,这样品格的人是不会投机取巧和相信一夜暴富的,他所做的就是勤奋的学习最前沿又最烧脑的知识,以此为认知基础进行能覆盖这个时代红利的长期投资。对于比特币的投资,他不当做是一种投机交易,而是货币体系在数字时代、互联网世界背景下的一次大革命。他跟我说的最多的是,他不是在炒币,而是在囤币。


这个数字化的时代,很多事情正在悄悄的发生变化,也有些底层逻辑亘古不变。时代红利偏爱那些对时代边际微妙变化异常敏感的人。不知是巧合还是必然,这个比特币投资取得巨大成功的年轻人,也是一个无比热爱诗歌、文学的文艺青年。勤奋无比,热爱学习,虚怀若谷,敏感决断,心正意诚——这个时代正在狠狠的奖励这样综合品格的年轻人。而这样的人,又是如此稀缺。


在货币泛滥、债务爆炸的年代,富的终结分配权力正在从实体经济转到金融市场,而金融市场则是一个变现认知的最理想又最残酷的领域。真金白银的认知之战,每一笔决策都可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金融世界是一个高层次认知系统收割低层次认知系统的战场。



最近一段时间,我认真的研究了对比特币不同认知的这三类年轻人,去探索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格或认知系统会创造大财富,或者说我区分的亏钱型人格/认知系统和赚钱型人格/认知系统。这方面我会有专著进行详细分析,在此我只根据上面那个从比特币中赚取财富的年轻人的认知过程,简单总结一下一个高级认知系统的三大组成。


文章开始部分已经介绍过,一个高级的认知系统必须由三个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子系统组成,我称之为“三力模型”,分别是:思想力、行动力和意志力。



思想力是看透事物本质的能力。从认识论来看,人的思想很难完全穷尽对一个事物的认识,但是不同的思维方法对事物的认识深浅程度不一样。思想力是对一件事物具有广度和深度的认识。广度是有宽广的时空观:纵向上要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比如对比特币的深入了解,至少要通读货币史,了解货币演化的基本规律,才会发现现代信用货币其实也都是一种庞氏骗局;横向上要与其它同类事物进行比较,找到其独有的特征,比如比特币与黄金的比较,黄金其实现在也不过是一种符号(真正的现货黄金占比极小),而比特币的分布式加密特征比黄金更容易形成认知共识。深度认识或洞见是指,要对事物的理解要有哲学深度,尤其是复杂事物,必须在一个高度逻辑化一般化的哲学框架里,才可能化繁为简,只有做复杂的解构,才能找到简单的重构路径。一厢情愿的把复杂事物简单化,线性化,最终就是韭菜的命运。当然,也不能把简单的事物想的过于复杂,也会丧失财富的机会。



行动力是将意识转化为行动的能力。思想实验总是简单,作为旁观者和作为真正的参与者是完全不一样的。王阳明的心学讲究“知行合一”,认为如果一件事你认识到了但是如果没有行动,说明你还是没有认识到或者认识到不够全面,只有真正做到了才算是真正知道了。知行合一的心学可以说是一次认识论革命。当前我们处于一个数字化生存、知识大爆炸、传播扁平化的时代,人们搜寻和获取信息变得简单,形成认知也越来越便捷,但是接受到的噪音也越来越多。由此,搜寻信息不再是主要工作,去伪存真处理信息成为主要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行动和实践显得更加重要,单靠思想层面的思维认识活动还不足以做到去伪存真、形成真正的认知,觉察到事物的真相。必须建立“思想—行动—试错—再思想—再行动”的动态知行合一过程,否则永远只是乌托邦和空想主义。想,全都是问题,答案永远是在行动中。拿比特币来说,有人总说数字货币存在各种问题,这样的人可能只是旁观者和道听途说的人,真正做上一单后,就切身的了解究竟存在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性质是什么,影响不影响数字货币的长期投资价值等。


意志力是在思想力和行动力深度融合的长期实践中对一个事物获取清晰的认知后,不轻易被短期波动和偏离影响的能力。有人称其为投资信仰、战略定力和持仓愿力等等。在投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人有思想有行动,但是缺乏意志和定力,一旦出现大的波动,比如上涨获益太多,就急于获利变现;下跌太多的时候,就仓促割肉止损,这些其实都是对自己的认知产生怀疑。择股和择时很重要,还有更重要的是拿的住。这个说起来简单,当金融海啸真正来临的时候,谁又能坚持住仓位和信仰。因此意志力非常重要,坚信自己的判断和一定概率下的目标位,最终都会获得超出常规的收益,比如比特币,茅台酒。那么意志力怎么获取?意志力不是迷信,不是蛮力,也是必须建立在正确的认知之上,同时在行动中获取更深层次的感知。意志力是对一件事物长期基本价值走势的判断。拿当前的核心资产来说,美元印钞从理论上来说是无限的,但比特币、一线城市房产、茅台酒等,则是有限或者相对动态有限的。用供给无限的纸币为供给有限的核心资源定价,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并不是核心资产大涨了,而是没有节操的现代信用货币的价值崩溃。认识到这一点就会坚定的持有那些能够形成一致性预期或认知共识的核心资产。



当然,意志力并不是简单粗暴的做多或做空,而是一种柔性的非线性的概率分布认知,或称之为信念。任何金融资产的收益分布都不可能是完全确定的,否则就不是金融产品了,金融的本质之一就是风险。因此意志力的坚持建立在一定的概率判断之上。打仗本身也是一种风险活动,如何决定一场仗打不打,战神林彪说不可能有完全取胜把握的仗,只要判断胜率在七成以上,就要下定决心全力All in大决战。投资也有是一样,只要判断七成的概率仍然在估值范围内,就要坚定的持有。那么如何建立起支撑意志力的概率分布,这就不是简单的纸上谈兵的事情,而是在不断的思考—行动—试错—反思的正反馈过程中逐渐靠近真实和正确。


意志力还意味着不放弃。投资是一种风险活动,中间肯定要交学费,经历无数次失败。意志力是面对多次失败不同的态度,有些人经历多次失败后,或者真的无法东山再起(赌徒心理),或者从此一蹶不振谈股谈币变色,让过去付出的失败和亏损成为沉没成本。而真正建立起意志力的人,则是把过去的失败和亏损看做学习曲线的一部分,不断复盘分析原因总结教训,逐渐缩减主观概率曲线与客观概率曲线的偏离值,最终赢在长期坚持后的胜率上(这个在《信号与噪音》一书中有详细的分析)。在这里我们说的是投资的意志力,其实整个人生又何尝不是。


(封面图源:百度)
【西泽研究院原创,欢迎转发转载。烦请注明来源,谢谢!】


往期推荐

赵建:数字时代的“散户革命”与全球金融风险的新特征

赵建:数字经济的崛起和新一轮信贷产业周期

从商品货币、法币到如今的加密货币:历史告诉了我们什么?

赵建:重寻全球金融市场的潮汐表

迎接新一轮金融海啸——沙盘推演与应对策略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