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公报评论刘央:構建安全穩定的香港金融新體系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西泽投资管理 Author 刘央




2022年5月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选举在即。作为第五届别选委会委员,西泽投资管理主席兼首席投资官刘央在大公报发表评论,建议并期待新特首及团队构建安全稳定的香港金融新体系。

构建安全稳定的香港金融新体系


香港正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以坚强而又自信的姿态迎接未来。在当今世界大变局之下,香港的出路只有变革。特别是过去两年香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动乱和疫情双重打击,变革可以说是唯一的出路。我认为,世界局势固然波谲云诡,但香港不妨换一种思维,换一个视角,审视一下自身的优势和缺失。


优势当然是进一步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切不可因为外部的动盪而乱了分寸和阵脚,坚持「做好自己的事情」,将变革的重点落实在如何填补缺失上,而变革的难点在于思想和意识的革新:如何重新定位国际金融中心的主要竞争力?如何重新找到推动香港连接国际的主要动力?



香港需树立正确“三观”


那么什么是香港「自己的事情」?如何认识香港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要回答这些,首先需要树立「三观」,这也恰恰是香港历来所最缺失的:政治观、历史观、现实观。

政治观。这就是要有正确的国家意识、政治意识、归属意识。香港作为中国的香港,无论以前经历过什么,也永远改变不了绝大多数香港居民黄色皮肤、黑色眼睛的事实。当然,坚定国家意识和政治意识,并不意味着要与其他国家划清界限,而是统一在整个中国更大程度的对外开放格局上融入全世界,是以更明确的身份去强化国际都市的地位。

历史观。香港具有非常清晰的发展历史,香港居民具有非常清晰的中华血脉,更不用说大量居民是近年来从内地移居过来。认识到这一点,才能重建自己的文化归属,才能看到未来的大趋势。这个大趋势就是中华文明的崛起,以及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融合,也就是在此基础上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香港特殊的国际地位,恰恰是将东西方连接在一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好桥樑。

现实观。香港绝不能沉迷于某种不切实际的虚幻世界。一些人还希望能回到过去,显然这是不切实际的幻想。香港未来的出路,首先是要有勇气面对现实,正视当下面临的困境,对一些不符合局势变化的顽疾进行改革,当务之急就是金融革新。

香港长期是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但是近年来有被新加坡取而代之的危险。香港要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就必须实施全面和深入的金融改革。改革的主要方向就是要跳脱出故步自封的模式,摆脱对美国经济体制的深度依赖,强化与内地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突破以往的束缚与桎梏,建立一系列未来的、安全的和新的金融体制。在接下来可能更为複杂严峻的国际局势发展中,构建以安全稳定为导向的香港金融新体系迫在眉睫。根据香港金融市场当下的现实,我主要有如下建议:

第一,进一步发挥香港特区作为中国金融市场的国际桥头堡作用,加强两地金融监管协调,建立相关办事机构,共同推动国家在金融层面更高水准的对外开放,强化香港金融的国际化优势。

第二,进一步巩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强化国际投资者对香港的信心。建议未来新特首及其团队,应全力向市场和投资者推介香港证监会和港交所的工作和职能,并解决市场担心和关心的问题,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角色创造良好的投资氛围。同时,快速出台吸引更多家族办公室资产管理业务来港的优惠政策。

第三,落实推广及加速数字化人民币在香港的落地生根及使用广度和深度。特别是在有俄罗斯国际贸易及融资环境发生冲击后的当下,如何突出人民币的避险属性,加快数字人民币进程以及减少对SWIFT系统的依赖,让数字人民币在贸易结算、数字化贸易融资平台等多场景下进一步发挥作用,迎来新的发展。因此,政府应早日出台落实数字化人民币的政策与措施。



强化与内地金融互联互通


第四,与内地决策部门进一步沟通与协调,让香港资本市场成为承接中概股回归的主要平台。因为香港交易所的基础设施和各种会计、税收、审计、监管等规则,基本上与海外资本市场接轨并相容,中概股回归港股的成本和技术阻力应该是最小的。

第五,强化港币与人民币的互通机制,提高人民币交易结算佔比,构建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交易结算系统;通过各种方式畅通人民币存款的流通,让香港成为离岸人民币的主要蓄水池。2022年初香港人民币存款已突破万亿,亟需提供安全有效的投资管道和产品。

第六,制定更加有利于资金融通的便利政策,促进形成更多的资金“北水南调”,以弥补外资热钱流出造成的流动性缺口。鉴于当下香港市场流动性匮乏,考虑放宽内地投资香港的相关限制,降低准入“沪港通”和“深港通”的门槛,吸引更多的优质资金进入香港市场。

第七,充分利用和吸纳大湾区的资源,促进内地更多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登录香港资本市场,让香港资本市场成为中国新的独角兽企业的孵化器,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新一代投资人。在香港人才流失的当下,培养新时代金融人才尤为重要。如果说在过去,香港首先是世界的香港,然后才是中国的香港;那麽今天,香港应该首先是中国的香港,然后才是世界的香港。

香港经历了无数风雨磨砺,但东方之珠的本色并未改变,一切也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香港,需要懂她的人、爱她的人,在新的形势下,去建设她、振兴她。



本文根据大公报2022年5月3日A12评论内容整理,
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原链接。


-  完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