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喜迎二十大 秀英新拾光 | 昌明炮楼,百年风雨话沧桑

秀英区委宣传部 山海相约秀美英姿 2023-09-27


从空中看,海口西海岸的五源河弯如一道黛青的蛾眉,将秀英区昌明村隔成新旧两部分。旧村地处稍高的台地,在一片红墙金顶的宗庙建筑群和苍翠的林地之间,一幢通体黢黑的炮楼,格外引人注目。如果沿着渐有坡度的旧路来到当年的村口,迎面就是这座著名的炮楼,抬眼望去,炮楼尤其显得巍峨与森严。



不知道当年的海盗,第一眼是否感觉到这样的震慑?在那个匪患滋扰35、世事动荡的年代,昌明村人合计修建这座五层楼的炮楼,想来是有此初意的。但是,今天的人们向伫立百年的炮楼投去的一瞥,并不轻松,甚至充满疑惑。炮楼到底因何而建,又经历了何种风雨,最终命运如何…… 等等,这些,都成了人们走近炮楼时想要探知的问题。


民国初年,或上世纪二十年代,由于大小军阀各地称雄、争战割据,一时间城头大王旗频频变幻。从各种杂牌部队里出来的旧军人,生活无着,又无处可去,或者又挟勇生胆,干脆铤而走险,吆三喝四与海盗或土匪抱成一团。当年海南北部,军阀陆荣廷与龙济光各自拥兵为阵,为争夺海府地盘而大打出手,龙济光兵败后率残部逃往广州。半路上到了雷州半岛,其残兵携带枪械投入徐闻海盗李福隆怀抱,这一股海匪自此如虎添翼,雷州半岛和琼州海峡两岸饱受滋扰。而东南沿海各省的海盗更是此起彼伏,炽焰高涨,百姓深受其害,各地军政又剪扑不及。
海南历史上当地海盗本就十分猖獗,乘此天高皇帝远、清剿鞭长莫及的机会,当地海盗不仅迅速发展为人多势众,而且从传统的海上剪径作业发展到公然上岸烧杀抢掳。不独于此,徐闻的海盗也屡屡渡海而来,将海南北部村民当作肉票绑架至徐闻,逼迫其家属卖田鬻子、以偿赎金。但筹措不及或者筹不齐天价赎金而横尸异乡的,可谓不计其数。据《长流志》记载:1924年,徐闻海盗陈震龙在琼华湾登陆,窜入昌明村,掳走男女村民57人,押至其老巢徐闻北赊港吊打,活活打死10余人,迫使幸存者家属交上光洋3千多元才放人。①



海盗最令人不齿的,是在留下限交赎金的口信甚或文墨粗通的绑匪帖子后,如果赎金不到,不仅要将被绑架的村民痛打和折磨,还要割下其耳朵、手指或脚趾送到村民家属手中,以此血腥催逼。无论凑上赎金与否,亲人之间撕心裂肺之痛,不言而喻。昌明村经此一难,很多年以来,长辈吓唬夜哭或平日里捣蛋的小子,只需丢出一句“再闹,东山的海盗就来了”即可。因村话有语句倒装的习惯,村民解释说:“东山”即“山东”的意思,是因为海盗常常登陆的天尾港在昌明村偏东之处,还是指什么山的东面,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昌明村本是由来自福建的吴姓五兄弟扎根并壮大起来的,村中大小事都是一呼百应。为应对海盗如此猖獗的情势,全村人共同出资出力,很快建成了昌明炮楼。楼高约30米,分四面,长宽均为4.47米,每面各有6个观察孔或枪眼。一侧有门进出,虽然只剩空空门洞,但上下左右各以整块火山岩石组合的门框还在,门槽则是直接从门框上下条石中凿成的榫槽,内宽外窄,可以想象门从炮楼里面关上后,很难从外面将其打开。楼里用木板铺成五楼,搭借楼梯上上下下。


据说当年建成后,由村中青壮轮流值守,一旦发现盗匪在远处,值守的就在楼顶上第一时间燃放烟火以报警,村中的父老乡亲就会躲进后山的树林。


当年的昌明村,即便因地震造成全村塌陷地里而迁到离海边更远的地方,也就是今天坐落于五源河边的昌明村,但周遭还是一眼望到海边的荒沙地。今天所见的重重木麻黄防风林,几乎都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在一位姓吴的老师的带领下植树、以及六、七十年代集体植树的成果。②可以试想,当年炮楼又建在稍高的台地上,卓然孤拔,四面八方稍有动静,完全可以一览无余。为保护村民免受或最大程度上减少匪患,昌明炮楼做出了贡献。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将炮楼据为己有,借此监视百姓、压制抗日力量。这是昌明炮楼最为阴暗的一段时日。


火山石条石砌成的楼身,外面敷了一层薄薄的洋灰(水泥)。百余年了,整座炮楼不仅呈现岁月沉积的那种黢黑,而且裂缝丛生,似乎这座充满传奇与故事的炮楼随时会坍塌,似乎为这座不乏神秘的炮楼,平白无故地增添了一份悬念。


如今,炮楼已被列为海口市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信关于昌明炮楼的资料会更加丰富和详尽。人们对它的瞩望,交织着对过往海盗滋扰岁月里苦难先辈们的缅怀、对今天得来不易的平安幸福生活的珍惜。




注①:参见《长流志》,南海出版社,作者:长流地方文志编纂委员会注②:参见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2001)海中法行初字第1号《行政判决书》




来源:秀英区委宣传部  作者:陈波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