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里屯80%的巴黎世家都是从1688上买的。

保安007 大忘路 2023-11-16


“巴黎不是家,1688才是家。”

上周去刘大壮家掼蛋。
刚到他家时他正在洗衣服。我亲眼看到他把一件6400块的巴黎世家卫衣扔到洗衣机里和袜子、内裤一块搅。
我说:“大壮你什么星座的?这么牛逼?洗这么贵的衣服都不看洗衣标。”‍‍‍‍‍‍‍‍
刘大壮嘴脸挤出一副玩世不恭的笑容:“这件衣服的老家不在巴黎,在佛山的1688。看洗衣标干蛋呢。”‍‍‍‍‍‍‍‍‍‍‍‍‍‍‍‍‍‍‍‍‍‍‍‍‍‍‍‍‍

真正的“巴旗子弟”‍

”在全北京玻尿酸和假货浓度最高的三里屯,除了店里的货是真的,逛的人身上一半都是假货。“‍‍‍‍‍‍‍‍‍‍‍‍‍‍‍‍‍‍‍‍‍‍‍‍‍‍‍‍‍‍‍‍‍‍‍‍‍‍‍‍‍‍‍
这是我身边少数能通过“女A男免卡颜局”的男性朋友刘大壮告诉我的秘密。
我问,那怎么辨别三里屯的假货呢?‍
“就像你的女神不会在乎你的真心一样,现在的消费环境里,没人在乎你身上穿的是限量款还是来自1688。”他这样回答我。


刘大壮还告诉了我一个传女不传男的1688攻略秘籍:
“如买RickoWens高定类,就找属地福州的工厂或店铺。买巴黎世家、GUCCI奢侈品类,找佛山工厂。买FOG、Essential这类傻逼潮牌,就认准山东、大连的。”


不是真货买不起,而是1688更具性价比。
你笑我月薪5000还学人家穿Balenciage,我笑你月薪两万还完房贷后点杯喜茶都要唯唯诺诺。‍‍‍‍‍‍‍‍‍‍‍‍‍‍‍‍
你叹气我不懂生活的价值,我笑着掏出手机打开了1688。‍‍‍‍‍‍‍‍‍‍‍‍‍‍‍‍‍‍‍‍‍
当假名媛们忙着拼单的时候,真觉醒的年轻人已经在1688开始进货了。


小王是个对时尚一直有执念和追求的人。他每天跟着穿搭博主学当”顶男“,可全身上下跟着博主穿花了将近8万块。
他妈对他的评价是:“别天天套个麻袋就出去给我丢人现眼啊!楼下那个捡破烂的都比你有swag。”‍‍
直到后来有人给他安利了1688。小王才明白自己之前花了多少冤枉钱。
“原单”、“顶级版”几个字不单代表了一个工厂的水平,这个标签更是对亚洲人身材短板上的深思与升级。
从某一方面,1688品质已经超越了原版品牌,时尚的同时又考虑到了舒适,回归了衣物本身存在的价值。‍‍‍‍‍‍‍‍‍‍‍‍‍‍‍‍‍‍‍‍‍‍‍‍‍‍‍‍‍‍‍‍‍‍‍‍‍‍‍‍‍‍‍‍‍‍‍‍‍‍‍‍
最主要是,他解决了奢侈品牌与洗衣机永不兼容的历史遗留问题。‍‍‍‍‍‍‍‍‍‍‍‍‍
‍‍‍‍‍‍‍‍‍‍‍‍‍‍‍‍‍‍‍‍


我第一次知道1688现在是年轻人的消费伊甸园还是因为“大肠”。
“某红书上万贫民窟女孩都在1688上淘BM风大肠发圈。”一位女性读者建议我写一下现在年轻女孩都在1688进货。
我说:“啥?1688都能买猪大肠了吗?”
不谙世事的我一开始以为BM是北京新开的卤煮店。

▲“平替”、“1688”等标签在某书上有上亿搜索量。

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QuestMobile公布了去年APP增长TOP榜。
数据显示,阿里旗下1688的月度活跃用户较上一年度同比增幅为82.14%,成为唯一入围的综合电商。


1688也对外公布了一组数据:去年6月,1688平台上20-30岁的买家数占比明显提升,从去年同期的30%增长到近40%;
90后最爱在1688上购买服装和日用百货,00后最爱在1688平台上购买内衣、日用百货、男装等。


一个朋友和我透露,他的一位1688的前同事创业做了up主,专门深耕“1688怎样淘货”内容,运营不到半年已经快到8万粉了。由此可见现在做1688平替内容创作有多受欢迎。
当越来越多人在1688上“抠门”,这到底是消费降级还是消费观念的转变?‍‍‍



这年头大多数奢侈品品牌最大的感受就是:现在的年轻人大多都没有那种世俗的愿望了....
他们的脑子越来越不好洗。消费主义那套越涨价越有人买,价格越高,越能凸显出身份的理论得再升级了。
当下经济情况把富人和所谓中产的对价格不敏感,都治成了敏感肌。‍‍‍‍‍‍‍‍‍‍‍‍‍
“我现在买二百块的衣服都得先摸摸裤兜,有折买折,无折买平替。”
“排2小时队花小几百块买一个带logo的布包,送一杯咖啡,这不纯傻逼吗。”
一些朋友这样和我聊了一下今年的消费近况。‍‍‍‍‍‍‍‍‍‍‍‍‍‍‍‍‍
和我同做自媒体的种草博主朋友说,她发现自己的内容但凡是和“省钱、平价、抠门、1688”相关,流量要比平日分享的好物种草大很多。
‍‍‍‍‍‍‍‍
据DT研究院《2023年轻人存钱调研报告》的数据显示,存款不多是大多数年轻人的现状,其中53.7%的年轻人存款不足10万元。
这几年下来,大多数人不但没有什么积蓄,反而莫名的背上了一堆债务。


储蓄量和储蓄率的上升并不是说居民更有钱了,只能说居民对未来更加悲观了,风险意识提高了。
年轻人想存钱的越来越多,但可以存到很多钱却很少。
储蓄率和储蓄意愿的上升,相对应的新婚率和生育率下降,都反应了大家正在逐渐抛弃消费主义陷阱,整个社会也正在趋于理性。
不再攀比和过度消费,因为我们明白攀比只会让自己活的更累。
也许以前会有人嘲笑月薪7k的白领一整个月的薪水不够换一件巴黎世家。
但经历过资产的缩水,股市的跌落,楼市持续低迷这一年。大家都觉悟了:无论折柜台货还是1688货,你我都清楚地知道那不过只是一件衣服而已。
“300多元的洗发水确实很好用,但是有比60元的洗发水好用5倍吗?“‍‍‍‍‍‍‍‍
没有必要谁瞧不起谁。




文|保安007‍
 “你们觉得30岁存多少钱才算合格呢?“

也许你对这些也感兴趣: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