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漫步古街老巷就能打卡世遗,带上LP的City Walk出发吧~

背上相机出发的 LonelyPlanet 2022-10-14


福建泉州,永宁观音山的礁石上;©阿拖施晓君©/图虫创意

泉州有着上千年的海外交通史,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去年夏天“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遗产,一共有22处遗产点,当时LP也第一时间介绍了古城内外的遗产点
今年夏天泉州经历了一轮疫情袭击,如今已连续多日无新增,情况趋向稳定。想去漫步打卡世遗的你,可以考虑出发啦~~LP贴心送上2条泉州City Walk路线,跟着走就能打卡一半以上的重磅遗产点,包括开元寺、天后宫、泉州府文庙、市舶司遗址等。当然还少不了古早味美食的地道推荐!现在就和LP一起,回溯古城历史,吃遍泉州美食!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生于斯长于斯的闽南土著古称百越族。两晋中原动荡,大批士族百姓避乱入闽,沿江而居,母亲河晋江也因此得名。滨海先民“以网罟为耕耘”,海上交通悄然兴起,南朝便有了与南海国家友好往来的记载。

泉州市晋江大桥;©谢伟明/图虫创意

唐代,泉州港是与交州、广州、明州齐名的中国四大港口之一。北宋,随着陆路丝绸之路被阻,改走海路,泉州港顺势崛起。宋室南迁后,1129年朝廷将349名皇亲国戚迁至至泉州,泉州与中央的关系也前所未有的好,海外贸易畅通无阻,泉州港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港口,并开辟了多条海上贸易航线,向世界输出丝绸、茶叶、瓷器等。

元代的刺桐,即泉州,来自于马可波罗游记的一个15世纪抄本;©Marco Polo,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元朝基本延续了南宋的海外贸易政策,泉州与世界上近100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马可·波罗、伊本·白图泰等西方旅行家都将刺桐(泉州的别名)港描述为与埃及亚历山大港并举的“东方第一大港”,西方人甚至误以为刺桐城是中国的首府。

倭寇与中国人的海战;©Rijksmuseum,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明初,东南沿海倭寇为患,明政府实行“海禁”。明末清初,郑成功在闽南沿海与清军对峙40年,清政府采取了更严厉的海禁,规定沿海居民从海岸线后退30~50海里,彻底切断闽南人与大海的联系。

闽南风格建筑;©13902474131/dreamstime/图虫创意

鸦片战争后,海外通商贸易每况愈下,属于泉州、漳州的港口时代落下大幕,闽南人纷纷将眼光瞄向海外。当他们在南洋建立起新家园后,又开始反哺家乡,为辛亥革命出资出力,返乡投资办学办厂,建起一座座南洋风格的番仔楼。

©普鲁士兰/图虫创意

改革开放后,闽南再次迅速致富,曾经征程在大海的闽南人,在商海中同样游刃有余。泉州GDP连续多年领跑全省,几乎每个县都有一套致富经。尽管有着骄傲的经济硬实力,行走在闽南各地,你感觉不到土豪式的霸气外露,只有一砖一瓦间的历史印迹和柴米油盐的家常感。

©zoyocolor赵sir/tuchong/图虫创意



步行游览古城古巷
起点:开元寺
终点:府文庙
距离:约2公里
需时:2小时(不含游览时间)
由Lonely Planet《福建》提供
一早趁着游客大军尚未到来,先去①开元寺赏古建筑。然后从其对面西街上的紫云屏后进入象峰巷,接着拐进三朝巷走到底,左转入古榕巷。
泉州开元寺樱花;©独木摄影/图虫创意
左手边的梨园剧团旧剧场内有一处②南外宗正司遗址,可去里面的遗址陈列馆参观一番。前行并左转入旧馆驿,右侧金碧辉煌的③董杨大宗祠是国内仅有的异姓联宗祠堂。
南外宗正司遗址及陈列馆;©muyun
走出旧馆驿,过西街到对面的台魁巷,会看到一棵枝繁叶茂的“白来叶”老树,树下的④保和堂始自清嘉庆年间。再往前的⑤粘氏古厝内曾住着金国名将后裔,如今内部改为泉州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展。
福建泉州西街小西埕夜景;©Cruz Chen/图虫创意
从炉下埕穿到裴巷,一尊萌萌的风狮爷会在巷口迎接你,左手边有泉州最好吃的⑥康庄满煎糕。一路向南,⑦大拾堂对门也有一尊可爱的风狮爷。新建的⑧小西文创市集看起来与古城气质格格不入。
泉州古迹定心塔遗址景观;©李森/图虫创意
再度穿过西街,进入井亭巷,右手边有户民居院内耸立着一座五层五檐八角、高约4.5米的⑨定心塔,塔始建于明万历年间,重修于清乾隆年间,又名城心塔,顾名思义此地是古代泉州的中心。回到西街,经过⑩肃清门遗址,唐朝修建的子城西门如今只剩空空如也的肃清门广场。
泉州钟楼;©董辰兴,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⑪钟楼右转入中山中路,这条骑楼街经过修缮已面貌一新。过了⑫基督教泉南堂后,留意右手边345号的⑬陈光纯故居,这栋清水红砖建筑是泉州最老的洋楼之一。
泉州基督教泉南堂;由楚鹏提供
然后转入通政巷,位于王氏宗祠内的⑭泉州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即老木偶剧团)每周有固定公益演出。
泉州提线木偶;©杨玉诚/图虫创意
经会通巷转入奎霞巷,这条街遍布时装店。纸品厂改建的⑮觅鲤文创园内有一处蚵壳厝。穿过中山中路到镇抚巷,51号是大司马⑯黄宗汉古,过去这条巷子里半数房子都属于黄氏的产业。直行到底,从沟尾下可以穿至隔壁的承天巷。
承天巷对过的南俊巷中是承天寺,虽没列入世遗点但也很值得看;©zoyocolor/图虫创意
接近中山中路时有一处⑰崇阳门楼遗址,曾是唐朝泉州子城四门之一,清朝改名丽正门。再度沿中山中路向南走,然后转入金鱼巷。这条街因曾出过五品以上的官员而得名(唐代五品以上官员有佩戴鱼袋的传统),鱼形图案贯穿全巷,你可以在巷口的⑱海丝金凤吃碗泉州特色的汤圆,晚上隔壁还有南音可赏。 
海丝金凤;由楚鹏提供
走出金鱼巷,从濠沟墘穿过新门街,进入莲灯巷不久,留意市舶司遗址的指示牌。顺着拐入一条小巷子走到底便会看到水仙宫内的⑲市舶司遗址,宋元时期外国商人上岸后都要来此报关,院内有个专题展,可以进去看看。
泉州市舶司遗址参观入口;©董辰兴,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接着沿着水沟走到竹街,在⑳南薰三义庙前转入水门巷,水门也曾是泉州七座城门之一。除了一路看看水产,它也是条有名的小吃街,你可以在㉑水门啊琴姐石花膏买一盒固状的石膏,在㉒水门国仔老店吃碗面线糊,巷尾还有几家炸物店。 
夜间的泉州市水门巷;©王敲敲/图虫创意
左转入中山南路,这一段中山路还保持着原来的风貌。路过供奉保生大帝的㉓花桥慈济宫,留意宫门和主殿上明代大书法家的真迹。穿过涂门街向东走一小段,便会到达本次步行游览的终点㉔府文庙。如果还有精力,可以继续向北前往百源清池和承天寺,或向东去清净寺和关岳庙。
泉州府文庙;©風逸心緣/图虫创意

想看更多泉州世遗介绍戳这里~


南门周边访古
起点:天后宫
终点:德济门遗址
距离:约1公里
需时:1.5小时
由Lonely Planet《福建》提供
宋元时期,南门是外国商人云集、进出口货物集散的“蕃坊”,是昔日泉州最富庶的地方。如今你能在这一带找到不少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址。
天后宫;©健忘的行摄世界/图虫创意
①天后宫出发向南走,沿着中山南路走到头,便会看到泉州的②城墙。贴着城墙内侧走,公厕前有几块石碑,最大的一块是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所立的③奉督抚两院示禁碑
富美宫;©Chun Yuan Lai, CC BY-SA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穿过前面居民楼与城墙间的通道,是④泉郡富美宫,庙虽小,香火相当旺。它被称为“泉郡王爷庙总摄司”,始建于明代,分灵遍及中国的闽南、台湾和东南亚。沿着水巷尾东行,⑤车桥头文阿是泉州有名的小吃店,“车桥头”就是这个路口的名字,过去外国商船在富美码头靠岸后,得换小船至车桥头起卸。
明来远驿旧址;由先進於禮樂Going提供
前面河渠边立着的几处碑是⑥明来远驿旧址——宋元时招待外国使者、客商的驿站。向北转入青龙巷,过去这里银号、当铺林立。细细端详下⑦李妙森故居的罗马柱回廊和门廊两侧的象头人身(源自印度教)瓷画。门框已严重歪斜的⑧黄雪珍民居俗称“鹰哥楼”。
林廉平民居;由Aier闽提供
⑨林廉平民居旁边窄得仅容一人通过的巷子走到底,在一片出砖入石后是蚵壳墙体。坐镇青龙巷北端的是供奉保生大帝的⑩青龙慈济宫
蟳埔女;©三猎,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在此转入横街,有两座小庙——⑪泉郡天王宫⑫南门土地公宫。左手边的聚宝街是刺桐港鼎盛时最繁荣的街道。127号⑬黄厚忠故居二楼的西式窗棂很漂亮,主人正是前面⑭基督教聚宝堂的奠基人,街两边常见手握小刀撬海蛎的蟳埔女。
李贽故居;©Zhangzhugang,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往回走,转入万寿路,经过⑮李贽故居,不久就又回到天后宫前的⑯德济门遗址了。
德济门遗址;©新能源/tuchong/图虫创意


闽南古早味的源泉

泉州小巷弄中许多老字号几十年只卖一种小吃。不管是烧肉粽、肠灌肠还是沙茶面,都喂饱了几代人。

泉州碗糕;©修米的小食光/图虫创意

闽南人有些直爽大条,但甜品却都精致美丽,其实那些讲究卖相的台式甜品,祖宗大多在闽南。在泉州老城里,一碗石花膏、四果汤和豆花都让人难忘。


面线糊
©新能源/图虫创意
海鲜熬制汤底,面线如丝,入汤后稠而不黏、糊而不烂,配上醋肉、大肠、油条等,再撒上胡椒粉,既是早餐,也是夜宵。
由楚鹏提供
除了水门国仔老店,西街曾氏老记面线糊和文面线糊口碑也不错。百源路上的婷婷是夜宵首选。 

烧肉粽
©maduo66/图虫创意
一个肉粽里加了三层肉,既有瘦肉、五花肉,也有鲍鱼、干贝或虾仁等海鲜,再加卤蛋、板栗等配料,淋上秘制的花生甜辣酱,胃口再小的人吃一个也觉意犹未尽。侯阿婆烧肉粽是公认的好味道。

蚵仔煎
©健忘的行摄世界/图虫创意
各地做法不同,泉州的做法不太油,秋冬季蚵仔最肥美。群众牛肉小点最被认可。 

润饼
©polarpila, CC BY-SA 2.0, via Wikimedia Commons
一张薄饼裹入各种蔬菜便是不过油炸的泉州版春卷,本地称润饼。西街上的亚佛润饼皮是老字号,也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现买现吃口感最好。 

满煎糕
满煎糕;由鸡毛在上提供
类似夹了红糖、芝麻馅的甜味松饼。经营了40多年的康庄满煎糕以古法制作,加入花生仁、冬瓜糖的升级版非常值得一尝。 

石花膏
泉州石花膏;©修米的小食光/图虫创意
石花菜(一种海里的藻类)经晒、泡、煮后凝固成膏,口感Q弹爽滑。刨成丝,加入蜜水,搭配水果或芋圆、红豆等,便是四果汤。秉正堂上过《舌尖上的中国3》,地道的吃客会点不加配料的纯石花膏。

醋肉
桥仔头醋肉;由居三吉提供
经蒜头、醋腌制后裹上地瓜粉油炸后的猪肉,吃起来外酥里嫩带点酸,也是面线糊的标配。桥头仔醋肉从一部手推车到开起门店,始终是泉州人的心头爱。

马蹄酥
©昙华碎梦/图虫创意
有点像油条,炸得金黄蓬松的外皮撒上黑白芝麻,吃起来外酥内韧带香甜,与豆浆搭配就是一顿泉州式早餐。西街和水门巷的小吃摊都能找到。



古街古巷古早味

泉州的好景好味你打卡过多少呢?

还有没有私藏的泉州小众玩法想要推荐?

快来评论区和大家分享吧!




>>雪顿节到了,扎西德勒!云游日光城与雪域高原的万水千山~

>>收藏!4条实地踩线的自驾线路,带你踏入福建的山海秘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