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吃“硬”一点,抑郁风险低?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国人自古就讲究吃饭要细嚼慢咽,可见“咀嚼”对健康影响很大。近日,一项发表在瑞士《营养素》杂志的新研究,又给咀嚼这个动作添上新益处:增加饮食硬度(咀嚼肌活动),有助降低抑郁风险。那咀嚼功能强的人,身体好在哪儿?



吃得“硬”,抑郁风险低

上述研究共纳入日本1487名老年男性,年龄为60—69岁。受访者填写了一份饮食问卷,共包括38种固体食物、12种饮料和8种调味料。

 

 

日本国立健康与营养研究所和广岛大学等研究小组,通过进食时的咀嚼肌活动量评估食物硬度,再结合每种食物的消费量,计算出受访者的日常饮食硬度,从高到低将他们分为3组;采用抑郁量表简表测量受访者的抑郁情况,然后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饮食硬度与抑郁症状的发生风险呈负相关。与饮食硬度最低组相比,饮食硬度最高组抑郁风险降低42%。


研究人员发现,饮食硬度与调节情绪的营养素(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锌、镁等)摄入量呈正相关,但调整上述营养素的摄入后,食物硬度与抑郁风险的关系不变。


这表明,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是食物硬度即咀嚼本身起到了调节作用。

 

为什么说咀嚼力就是生命力?

1

多咀嚼促进食物消化

唾液中含消化酶,咀嚼次数越多,口腔分泌的唾液越多,越能和食物搅拌在一起,促进消化。

2

吃得硬有助控血糖

“吃硬少吃软”也适用于糖友。即使是同一种食材,也会因质地、大小、烹饪方式呈现不同的升糖指数,影响血糖水平的上升速度。通常来说,稍干硬食物需要更长时间来咀嚼、消化和吸收,要比柔软食物的升糖速度更慢一些。

3

咀嚼好动脉硬化少

发表在国际牙科杂志《牙科学》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咀嚼功能强健,口腔功能维持得更好,随访期间代谢综合征和动脉硬化疾病的发生率更低。

4

咀嚼让心情更放松

吃饭时多咀嚼,可以使记忆中枢——海马体的血流量增加。用一定的节奏咀嚼,还可促进血清素的分泌,这种激素能让人感到幸福愉悦。

 


咀嚼力应该怎么练?

1

日常饮食吃“硬”点

要注意,我们所说的“硬”,并非建议超出牙齿的承受能力来嚼非常坚硬的食物,而是说吃饭时适当加入更有嚼劲的食物。像火烧、煎饼、窝头、烙饼等相对干硬的食物,需要较长时间的咀嚼、消化和吸收,就比发糕、疙瘩汤等升血糖慢。


吃面条时煮熟即可,别煮得太软;烹饪全谷杂豆时别打成浆或做得太松软,要留点嚼头;吃米饭时多选择干饭而非煮成稀饭。

2

每口嚼20次以上

培养“慢慢咀嚼”的意识,尽可能每口多嚼几下。普通人一口饭建议咀嚼20—30次左右,脾胃功能不好的人及老年人群,每口饭菜尽量咀嚼25次以上。

3

调整吃饭时长

对很多人来说,吃饭时数每口嚼多少下太麻烦,也不太现实,可以用吃饭时间来衡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早餐用餐时间为15—20分钟,午、晚餐为20—30分钟。

4

两边牙齿交替使用

吃东西时就要注意协调“咀嚼功能”,一边牙齿咀嚼5次后,用舌头将食物转移到另一边再咀嚼5次,然后重复这一组动作。

 


“牙齿数量”“咬合状态”等口腔形态因素与咀嚼能力息息相关,即使牙龈不肿牙齿不疼,也应定期进行牙齿检查,有效防止咀嚼能力下降。此前东京大学一项研究称,咀嚼吞咽能力衰退,会导致死亡风险增加。


研究人员在跟踪调查4年后发现,在残存牙齿少于20颗、咀嚼能力差、坚硬食物嚼不动、嘴部活动不灵活、舌头不灵活、吃东西容易呛噎6项中,即使排除年龄因素,符合其中3项以上者比正常者死亡率高2.09倍。


咀嚼能力好不好,牙齿质量和牙齿数量都是关键因素。

 

牙齿数量不足,咀嚼力流失

国际口腔医学界有一个公认的“80/20”原则,即人在80岁的时候,至少应有20颗正常咀嚼、不松动的牙齿。


然而现状是,有人20多岁就口腔问题频发;30多岁就出现牙龈萎缩、牙齿松动,还伴有牙周炎;才过50岁牙已经掉了10来颗……


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65—74岁老年人群牙齿缺失率为86.1%,10%的老人半口甚至全口无牙,但修复率却仅为11.6%。


牙齿的缺失会直接影响咀嚼功能,食物没有经过充分咀嚼就进入肠胃,会增加胃肠的负担,致使肠胃功能紊乱,导致营养不良。尤其老人缺牙后只能摄入流食和磨碎食物,会严重降低晚年生活质量。

 

护牙,自觉做好4件事

吃东西时就要注意协调“咀嚼功能”,一边牙齿咀嚼5次后,用舌头将食物转移到另一边再咀嚼5次,然后重复这一串动作。两边牙齿交替使用,吃饭时适当加入稍微有嚼劲的食物。


此外,提升咀嚼力,还要从日常的护牙流程做起。


1

刷牙→Bass刷牙法

坚持早晚刷牙,每次大约3分钟。不能只刷牙齿外面,里外以及咬合面都要刷,并且最好按一定顺序刷,以免遗漏。



推荐国际标准刷牙方式——Bass刷牙法:在刷牙齿内、外表面时,保持刷毛与牙齿表面成斜45度角朝向牙龈方向放置,轻压在牙齿与牙龈交界处小幅度来回颤动牙刷,然后依次拂刷;刷前牙里侧时,将牙刷竖起,上下拂刷;对伴有牙龈萎缩的人来说,直接采用拂刷法。

2

牙线→清牙缝

牙线对无明显牙龈退缩的牙间隙最为适用,大多数人包括小孩的乳牙,均可以使用牙线。


具体方法是:首先取一段长约15~20厘米的牙线,打结成一个线圈;然后用双手的食指和拇指将线圈绷紧,两指间相距约1.0~1.5厘米,将此段牙线轻轻通过两牙之间。


如果两牙之间较紧不易通过时,可做里外拉锯式动作通过;最后,通过牙齿到达牙龈的边缘后将牙线紧贴一侧牙面,并呈C形包绕牙面,朝牙齿顶端移动,以“刮除”牙齿上的菌斑。

3

漱口→去残渣

口腔内有感染或伤口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含有药物的漱口水,有助抑制口腔内致病微生物的繁殖。此外,还有一些漱口水可以帮助抑制口臭,保持口气清新。但需注意,漱口并不能替代刷牙。

4

洗牙→除牙石

洗牙是去除牙菌斑和牙石最有效的方法。每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可有效预防牙周疾病,有助保持口腔健康。

 

4类人要及时洗牙

1. 牙周不健康者。刷牙出血、牙床肿胀等症状都属于牙周问题。

2. 备孕中的准妈妈。这类人群应在备孕前到口腔科检查口腔情况。

3. 需要假牙镶复者。镶牙前进行洗牙及其他牙周治疗。

4. 矫正牙齿者。矫正之前要进行牙周检查,进而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洗牙。

 

另外,当发现自己的牙齿有黑点、牙结石以及色斑、色素沉着等,就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洗牙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也有部分人洗牙有风险:血液系疾病患者(如白血病),高血压、高血糖者,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这些病人洗牙应谨慎。

来源:生命时报微信、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人卫健康、综合网络

责编:芦佳丽

值班编辑:芦佳丽

排版:芦佳丽

图片来源:摄图网

审核:龙颖

声明: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这些蔬菜被拉入“致癌黑名单”?

上了年纪要“养骨”,别只会喝牛奶

榴莲价格“大跳水”,“榴莲自由”要来了吗?






     感谢您看到这里。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记得点个「赞」,点亮文末的「在看」,和朋友「分享」有趣有料的营养美食科普吧!




点击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食品报官方平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