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专题研究】尚庆飞、张明:毛泽东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奠基性贡献

尚庆飞 张明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24-02-01

[作者简介] 尚庆飞,南通大学党委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明,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问题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关于现代化探索的整体历史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毛泽东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奠基性贡献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通过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解决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难题,扫清了制约中国现代化探索的系列政治障碍,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社会条件。二是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方向,使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价值导向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规定,赋予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式现代化的鲜明政治底色和显著优势;三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艰辛探索过程中,坚持独立自主、立足本土、艰苦奋斗,为中国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奠定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关键词] 毛泽东;中国式现代化;党的领导;社会主义


实现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现代化探索都有基于自身历史传统和现实因素所赋予的内在特殊性。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具体实际的现代化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社会历史发展的核心主题。1840年鸦片战争是中国现代化问题得以生成的重要历史背景,现代化的缺失是近代中国不断面临“落后挨打”的关键原因。现代化也成为衡量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尺,一方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目标就是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另一方面民族复兴的实现必须通过现代化的过程。因此,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整体历史进程中,呈现出紧密的内在逻辑贯通性。民族复兴和现代化,共同勾画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逻辑主线。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为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开出了各种“药方”,但都无一例外走向了“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短暂热闹喧嚣。中国现代化何去何从的问题,集中摆在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前。中国共产党承继了近代以来求索现代化的历史主题,在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指导下,展现出实现现代化最为坚决彻底的历史意志,通过各个历史时期的接续探索,最终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奠基者”,“对毛泽东同志的最好纪念,就是把他开创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这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未竟事业,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1]上述重要论断系统阐释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开拓中国式现代化所作出的奠基性贡献,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上的一以贯之、有机关联。在今天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深入研究毛泽东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实现政治独立: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根本社会条件现代化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跃迁的过程,关涉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全方位变革,是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无法摆脱的普遍历史意志。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具备一系列基础性条件,诸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等。因为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不可能以被动方式依附在他国之上,实现民族国家独立是推进现代化所必须赖以立足的基础和前提。然而,民族未能独立、人民未能解放,构成了近代中国现代化探索的特殊历史背景,这也是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探索不断走向失败的重要原因所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现代化的问题作出了科学诊断,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扫清了中国现代化实践的政治障碍,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根本社会条件。1. 深刻把握现代化对于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性尽管“亡国灭种”的生存性危机使得近代中国仁人志士已经体验到现代化对于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性,但这种基于生存层面的体悟更多的是停留于感性层面的认识,其与立足历史发展规律与趋势基础上的理性认知仍存在一定距离。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为指导,把握现代化对于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使得这种认识得以超越经验层面的一般感知而上升到普遍性历史认知的高度。具体而言,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将现代化视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这是对人类现代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一般趋向的深刻把握。马克思曾深刻指证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巨大历史意义,其不仅造成生产力的巨大历史性跃升,而且全方位改变了社会生产、生活和交往的基本样态,特别是使得“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2](P403)可以说,现代化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难以摆脱的普遍历史意志,同时现代化作为一种绝对权力在推进中华民族复兴过程中必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毛泽东明确指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3](P1081)这意味着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叙事中,新民主主义革命内在具有现代化的价值导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实现现代化并非先后次序的更替,而是处于同步推进、有机统一的关系之中。2. 系统总结近代中国现代化探索走向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是自身政治经济因素长期发展的自发性产物,近代中国现代化问题最初是在西方殖民主义侵略的背景下被动产生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大生产使得一切民族、国家都被卷入到由资本所主导的世界性生产体系之中。“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2](P404) 1840年鸦片战争是中国人遭遇现代化的历史起点,实际上彰显了一个巨大的历史性断裂,即由原先封闭独立的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亡国灭种的生存危机,近代中国仁人志士展开了关于现代化的系列艰辛探索,先后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系列变化。但上述探索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直接模仿西方现代化方案的实践,未能真正解决中国现代化所面临的政治障碍。西方现代化的入侵不仅造成了现实政治经济层面的变化,更造成了文化心理层面的变化,即原先维系中华民族千年之久的文化信仰系统开始走向衰落,民族主体性与民族自尊心遭受巨大冲击。作为帝国主义帮凶的封建主义,对中国现代化发展也产生了严重阻碍作用,将人民群众束缚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之上,使现代化缺乏基础性力量。正是在深刻总结近代中国现代化探索走向失败的原因基础上,毛泽东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国现代化必须首先解决政治独立和人民解放,即要通过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根本上解决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3. 通过反帝反封建扫清中国现代化的政治障碍帝国主义殖民侵略是近代中国被动产生现代化意识的原因,同时也是近代中国现代化探索不断走向困境的原因。因为近代中国处于殖民主义世界体系的“边缘”,作为服务于帝国主义资本增殖的原料市场和商品倾销市场,不可能在依附帝国主义列强的被动条件下实现自身的现代化目标。“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帝国主义列强的目的和这相反,它们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4](P628)因此,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构成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统治,摆脱近代中国对殖民主义世界体系的依附,使中国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前提。1949年,毛泽东发出的“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5](P471)的政治宣言,不仅是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强烈民族屈辱感的祛除与民族自尊自信的重建,更是对阻碍中国现代化的政治障碍的彻底扫清。在反对帝国主义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对封建主义也展开了彻底革命。毛泽东明确指出,“民主革命的中心目的就是从侵略者、地主、买办手下解放农民,建立近代工业社会……现在的农村是暂时的根据地,不是也不能是整个中国民主社会的主要基础。由农业基础到工业基础,正是我们革命的任务。[6](P214-215)封建土地所有制使广大农民被束缚于小块土地之上,社会困顿、民生凋敝成为封建社会的常态。中国共产党通过领导土地革命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的社会变革,并通过“组织起来”的方式将广大农民凝聚成解放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巨大合力,为下一步工业化的深入推进提供了坚实物质条件。可以说,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重任,彻底扫清了阻碍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一系列政治障碍,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奠定了根本社会条件。
、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赋予中国式现代化鲜明政治底色近代中国仁人志士关于现代化的探索主要是以学习西方的方式加以展开,这种寄希望在不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通过简单复制粘贴西式现代化方案来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目标,都无一例外走向了失败。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之上,明确将社会主义视为中国革命未来发展的必然归宿,确立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全新路径,赋予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政治底色和显著制度优势。1. 坚持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确保现代化的正确方向近代中国现代化探索纷纷走向失败,从主体层面而言,主要是因为缺乏强有力的政党领导。近代中国政治舞台上的各种力量,要么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未能对中国现代化的方案作出科学规划;要么拘于自身阶级立场的狭隘性,缺乏实现现代化的强大政治定力。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具有领导中国现代化实践的强大意志和能力。一方面,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代表了现代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因而能够科学把握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及其发展态势,并具备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规划现代化科学发展路径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能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而能够凝聚最为广泛的力量置身于现代化实践之中,使中国式现代化呈现出鲜明的人民性。今天,我们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实际上在毛泽东时代坚持党对现代化的坚强领导中,就已经内在规定了中国现代化人民性的鲜明政治底色。同时,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能够承继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求索现代化的核心主题,展现出实现现代化最彻底最坚定的历史信念。无论是毛泽东在党的八大开幕词中提出的:“我们就一定能够一步一步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7](P37)还是后来对现代化的理解由单一工业化维度上升到“四个现代化”,都深刻表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习近平强调,“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否则就会偏离航向、丧失灵魂,甚至犯颠覆性错误。”[1]坚持党对中国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权,深深镌刻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之中,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前进发展的根本保障。2. 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赋予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政治底色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直面西式现代化的内在结构性弊病,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无法回避的所有制矛盾,特别是劳动和资本之间的尖锐冲突,为人类走向现代化提供了一种社会主义的全新选择。近代中国关于现代化的探索,主要是模仿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方案,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条件的先天不足与资本主义现代化内在弊病,共同导致“全盘西化”方案的破产。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确立了“一化三改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工业化(现代化)和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通过社会主义方式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战略规划。之所以选择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方案,是因为其较之于资本主义具有显著的优势。毛泽东明确指出,“资本主义道路,也可增产,但时间要长,而且是痛苦的道路。我们不搞资本主义,这是定了的”。[8](P299)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走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现代化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新方向。其中,选择生产资料公有制,可以超越资本主义因资本无限增殖必然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弊病,计划经济可以超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无序性和调节滞后性,按劳分配方式可以有效规避资本主义两极差距过大的弊病,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和巨大制度优势。习近平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9](P18)党对现代化的领导地位和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价值导向,在毛泽东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中,已经基本完成了制度层面的设计和保障,集中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政治底色。3. 坚守鲜明的政治原则,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本质属性,使得中国式现代化具备了区别于西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习近平明确指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10]其中,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走和平发展道路,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上述显著特征在毛泽东关于中国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过程中,已经初步具备了理论上的雏形。诸如,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敏锐意识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现实情况,“中国六亿人口的显著特点是一穷二白”。[11](P274)但他对人口规模巨大作出了科学辩证分析,一方面充分认识到人口规模巨大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另一方面也充分肯定人口规模巨大的显著优势,“除了党的领导之外,六亿人口是一个决定的因素。人多议论多,热气高,干劲大”。[11](P274)又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毛泽东明确提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8](P495)再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关于未来新中国的理论设想不仅包括新的政治和经济,而且包含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明确提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12](P345)再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尽管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曾提出“向自然开战”“向地球开战”,但这并非意味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而是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实现对自然的改造,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进一步明确提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要使我们祖国的河山全部绿化起来,要达到园林化,到处都很美丽”。[13](P51)最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奠定了新中国和平外交的基本方针。“我们非常谨慎小心,不盛气凌人,遵守五项原则。我们自己曾是被欺侮的,知道受欺侮的滋味不好受。”[14](P256)由此可见,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实际上在毛泽东关于现代化的探索中就初步彰显,上述鲜明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被不断赋予新的理论特色,塑造了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
三、开拓性探索: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面对现代化建设“一穷二白”的客观历史条件,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难能可贵的艰辛探索,并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显著成就。这一历史时期的艰辛探索,为后来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1. 坚持独立自主,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宝贵经验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人口规模巨大的条件下进行的后发现代化探索,既不可能从马克思主义书本中找到现成可供直接使用的答案,也不能照搬照抄他国现代化经验。“离开特定的社会条件和具体的历史环境,就不可能有中国现代化实践的独特道路和实际进程,因此也就不可能在中国实现现代化。”[15]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中国本土实际情况,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艰辛探索,为今天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留下了宝贵经验。其中,最为重要的经验就是,从中国“一穷二白”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现代化探索的中国立场、构建现代化探索的主体意识,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毛泽东摒弃了照搬西方现代化的拿来主义,打破了对马克思主义本本、苏联现代化模式的迷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结合”。[16](P557)面对苏联现代化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毛泽东明确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17](P23)正是在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基础上,我们在中国式现代化探索过程中,逐步实现了从“学习苏联”到“以苏为鉴”的深刻转变。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够越走越稳、越行越远,关键在于我们始终从本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和具体国情出发思考现代化的道路选择。坚守现代化探索的独立自主意识,正是毛泽东领导中国现代化探索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并一直延续到今天的鲜明特色。2. 立足本土立场,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理论准备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书斋中的抽象思辨,而是扎根在中国大地之上的生动实践,对实践经验的系统化理论化总结,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建构的重要来源。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率先探索,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整体历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内容,这一时期的探索也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建构提供了最初的理论准备。一方面,明确提出了中国现代化理论创新必须着重回答的基本问题。例如,明确提出关于“中国工业化的道路”问题,关涉正确处理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的比例关系问题。“我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这一点必须肯定。但是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17](P241)再如,明确提出在推进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协调处理各类关系、各种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另一方面,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布局及其发展步骤。毛泽东明确提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正确处理好现代化的空间布局问题,如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布局不仅要从经济上考虑,也要从政治上加以综合考虑。在关于“四个现代化”内涵的设计上,也体现出综合协调、有机统一的辩证关系。并且,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步骤作出了清晰规划,第三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分两步走的设想:第一步是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是在20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18](P439)上述理论层面难能可贵的系列创新性探索,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建构提供了基本理论原则和重要内容支撑。3. 坚持艰苦奋斗,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物质基础历史唯物主义超越历史唯心主义的重要方面就在于,强调历史发展阶段之间的连续性、继承性。“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2](P168)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面对的是百废待兴的局面,农业和传统手工业收入占国民收入比例接近90%,工业化水平极端落后。毛泽东曾说过,“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8](P329)因此,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的现代化,成为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掀起了大规模现代化建设的浪潮,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显著成就。首先,迅速医治战争带来的创伤,恢复国民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推进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其次,通过实施“一五计划”,集中力量推进工业建设,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1949年底,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在《目前全国财经简况》中指出,“我国工业大都是帝国主义和依赖帝国主义的买办资本建设起来的、殖民地性很大,一个主要特点是不能独立成为一套”。[19](P62-63)1956年中共八大明确提出建成基本上完整工业体系的战略规划。[7](P342)1957年,“一五计划”经济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例如,当年钢产量达到535万吨,比1952年增长296%,为新中国成立前最高年产量的5.8倍。[20](P418)经过实施几个五年计划,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为后来改革开放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今天独立自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历史的发展总是在继承与延续中不断前进。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整体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开篇”。在中国式现代化深入推进的今天,重新回到历史探索的原初起点,以大历史观深刻透视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初探索,深刻总结其中的宝贵历史经验,对于走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的历史征程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意义。


注释:

[1]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3-12-27(2).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8] 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9]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10] 习近平.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J].求是,2023,(16).

[1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12] 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林业局.毛泽东论林业(新编本)[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外交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

[15] 吴晓明.世界历史与中国式现代化[J].学习与探索,2022,(9).

[16] 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2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17]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8] 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1949—1952)•

综合卷[M].北京: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90.

[20]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1949—1978),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代红凯

版式制作:陈镇鑫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

★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性刊物

★ 全国高校思想理论教育核心期刊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

★ 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全国百强社科期刊

★ 2021年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

本刊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4号富盛大厦1座12层《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

邮政编码:100029

投稿邮箱:sxlljydk@163.com

微信公众号: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专题研究】尚庆飞、张明:毛泽东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奠基性贡献

尚庆飞 张明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