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病人在等待中死亡!急诊医生流泪呼喊:急救车不是你的滴滴

护理传真 2022-07-23



在我宣布临床死亡的那一刻,孩子的母亲声嘶力竭的喊着。那种悲愤,那种不甘,那种无助,至今不能忘却。

  

那天,夜班交班完毕,抢救室来了这么一个病人,腹痛,撕裂样疼痛。患者是一个21岁小伙子,晚饭的时候突然剧烈腹痛,大汗,疼痛难忍,父母带他来急诊就诊。

       

“血压?”

“双侧不等,左边180/120,右边110/70,心率112次/分,呼吸25次/分,既往高血压病史“护士迅速的汇报着患者的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

                              

双侧血压不等,剧烈腹痛,疼痛呈”撕裂样“,就像一颗炸弹一样在我脑子里炸开,一种比心肌梗死更可怕的病出现在我的面前——腹主动脉夹层这是一种比心肌梗死更要命的病!

                              

“床旁B超,急,常规血型生化凝血,交叉配血,术前检查,置尿管,请普外科,血管外科会诊,急”,我已经把这个病人提升至“最高待遇”。

                              

主动脉夹层一旦夹层破裂出血,那血是涌出来的,根本控制不住,除非在未破裂前手术治疗。

                              

孩子的爸爸妈妈有些不知所措,但当我口头告知:病危,两个字的时候,他们甚至不敢相信。


会诊大夫来了,我们一起围着B超看,我们在看B超,别的病人在看我们,他们能感觉到这样的“阵容”说明孩子的病是有多凶险。

                              

我不愿意相信我的判断是正确的,但是,B超的显影是那么的清晰——腹主动脉增宽,腹腔积血。

                              

普外科的老师摇了摇头,血管外科的大夫也表示在我院根本完成不了这样的手术,向患者的父母交代了病情后走出了抢救室。

                              

看着大夫一个一个离开,孩子的母亲真正的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大夫,大夫,求求您了,救救我孩子,刚21岁,我就这么一个孩子,求求您”!母亲哭喊着拉着我的白衣。

                              

我能怎么办?我救不了他了,我想说,但是我不敢说出来。“快,打120,转院,去安贞,去阜外,或许还能行。”

                              

母亲的眼神里瞬间充满了希望,那是对生的渴望。孩子的父亲急忙掏出电话。

                              

我拿起抢救室的电话开始联系途中用血和接收医院。

                              

护士围着孩子,安抚他,眼睛不敢离开监护器。

                              

“大夫,大夫,120没有车,说没有车,怎么办?”孩子的爸爸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

                              

“等等再打”。我咬了咬牙,看了看表,时间19:30分。

                              

我走到孩子身边,“别怕,不要用力,不要乱动,看你爸妈多着急,你自己要坚强。”

                              

孩子的妈妈趴在他的脚下,眼泪一直在流:“儿子,没事,咱们去安贞,那里能治你的病,千万别用力,别动啊,好儿子,听大夫的话”,孩子的妈妈抹了抹眼泪,拉着孩子的手,“你快别吓妈了,妈受不了。”

                              

终于,孩子的妈妈还是没有忍住,护士把她扶到一旁的床上。

                              

“大夫,120还是没有车。”孩子的爸爸几乎是对我吼着说出来的。

                              

“120、999都打,孩子他妈打999,你打120,哪个有车,哪个能快点到就用哪个。”说完这句话的瞬间,我忽然觉得监护心率的BB声音变得慢了下了。


“血压,快,测血压,5分钟一次双侧,快去催血,开放第三条静脉通道。”我吼着护士。因为心率掉到了80次/分,意味着出血量在增加。


“大夫,我难受,我渴”,孩子无力的呼喊着我。


那会的我真的没有一点办法,就真的只能盼着救护车快点来,腹主动脉撕开的速度慢一点。这种感觉只有医生护士能明白,我们真的是和病人一起在努力,但是真的又无能为力。


120、999依然没有可以调派的车辆,全部在进行急救任务,我看着孩子的母亲,当她与我的目光汇聚的时候,我努力的躲开了。


”大夫",没等她要说出什么,我低头回答:“别放弃。”


孩子的爸爸还在拨打着急救电话。


“血压一侧没有,一侧70/40,心率掉下来了”,护士继续汇报着。


我看了看孩子那苍白的脸色,和那一次一次用力的呼吸。


“您二位过来下,来孩子这里”。我把孩子爸妈叫了过来,我想在孩子最后还算清醒的时候,让他们互相多看几眼,多说两句话。


我站在一旁,护士站在一旁,别的病人也在往这边张望着。


我看了看护士,有一个已经在抹眼泪了,我冲她摆摆手,示意去一边别让他们看到。


我眨了眨眼,努力的让眼睛不再模糊,但是胸口却如同一块大石头一样压的我喘不上气来。


“血来了,血来了”!护士真的是跑进来的。


抢救室里几十双的眼睛都汇聚到了门口。


“儿子,没事了,没事,血来了,输上血就补回来了,没事,快,快,打120,打120”,孩子的父亲自言自语道。那一刻,我感觉他似乎老了很多,感觉人似乎没了灵魂。


"心率40次/分,双侧血压未测及,"护士继续汇报着,我看了看表,20:10分。


“请麻醉科,准备插管”,我的话是那么的无力。


“妈~”忽然孩子叫了一声,虽然声音不是很清楚,但我们都听到了。


瞬间,孩子爸妈赶紧围了上去。“妈,救护车怎么还没来?”


那一刻,我哭了,护士哭了,孩子的爸妈却没有:“来了来了,都到门口了,咱们这就去做手术了。”


那一刻,我恨我自己没本事,恨自己不能救他,甚至恨我的医院为什么不能操作这样的手术。那一刻,我任凭眼泪流了下来。


直到我再次喊出“抢救”两个字的时候,因为那时的心电图已经变成了直线,孩子的呼吸已经停止。


我们在做着明知道不会有结果的抢救,没有一个人说话,都是默默进行着自己的操作。


孩子的爸妈在门外,孩子的亲戚也陆续的来了。他们互相抱着、哭着、搀扶着......


孩子的一个亲戚是我院的一位外科退休医生,他看了看我。


“什么病?”

“腹主动脉瘤破裂大出血”,我都有些不敢抬头看他。

“哎,命啊,咱医院做不了这手术,其实就算能到专科医院,这手术也未必下的了台子,苦了孩子的爸妈了”。说完他走向了家属群里。


我想他可能会为家属再讲讲这个病到底多凶险吧,或者再去安慰安慰他们吧。


“大夫,为什么没有120车啊,为什么啊,耽误了我孩子,还我孩子啊。”


“其实,就算真的有120,孩子可能也扛不到上手术台的。”我努力的解释着,努力的去安慰着......


但是我心里却想:如果真的有120及时转送,真的一路畅通及时到达,真的孩子上了手术台,可能,可能吧,或许会救过来。虽然希望只有一丝,但是......


事后,我碰到当天值班的120车组,问起那会他们在哪。


司机的回答是:一个村民与邻居发生口角,倒地不起,又不来医院检查,还不让救护车走,等到警察来和解赔偿后,拍拍屁股说了一句:“120还收费?找他们(她的邻居)要去,这大雪天冻死我了”。才取消了那次急救任务。


想起孩子生命中最后的那句“妈,救护车怎么还没来?”我的心像被一把刀子扎进去了一样,刀子还我的心里不停的搅动着,一剜一剜的疼!


急救车不是你的滴滴,医护人员也不是你的担架工!请把急救资源留给那些真正需要的人。也许今天您为了自己方便占用了别人的急救资源,明天当您真正需要救助而无车可用的时候,会不会一样无助,愤恨!让大家共同传播合理拨打急救电话的理念,为别人,为自己。减少悲剧的发生!


最后,还没有关注护理周刊的朋友,微信搜索“护理周刊”后,查看更多专业护理知识及资讯。已关注的朋友请"星标"护理周刊,和300万护理同仁一路前行。



大家都在看

护士被逼下岗,护士“老了”何去何从?


各国护士服大PK,中国护士赢了!


护士竟有这个专科,前途大吗?


这么美的护士站,你见过吗?


“一个护士的辞职信,一个真实的故事!


来源:医路向前;护理周刊,一个百万护士必备的公众号,每天发布最权威医疗护理资讯,深度剖析护士关心的热点话题,护理临床工作知识精妙总结以及各类专家同仁的工作心得。在这里,你每天都能进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