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MEDIA·讲座丨朱永红:如何讲好一段家庭私有历史——“如何讲好一个故事”新闻业务系列讲座第六篇

6月2日晚,“如何讲好一个故事”新闻业务系列讲座第六场如约而至,传媒与人文学院邀请到家传创始人、浙江大学公众史学研究中心兼任副研究员朱永红,从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出发,从祖辈到孙辈五代人的完整传承,讲述他如何打造每个家庭的《太祖实录》。实际上也为大家解码做好人物报道的“不传之秘”。

朱永红老师是家传的创始人。创立家传前,他曾在国内知名调查性媒体、大型传媒上市公司从事了20年媒体一线采编、管理工作,曾出版五部个人著作。他在曾经的一次工作考察中帮助一位同行记者找到了家族的来源,从此埋下了为中国人寻根的思想种子。在仅仅一年多时间里,家传已为全国十余个省份的传主采写了百余本家传,被评为浙江省科技型平台。

家传的愿景是打造中华个人记忆博物馆,让中国人通过书籍和互联网平台,能够查询到祖辈往事、随时续写家族故事,形成家风传承的完整脉络。每部家传,都有情感缅怀,有家风传承,更有公共价值。同学们从讲座中大量生动翔实的具体案例中,领略新闻精品故事的魅力,引发对新闻工作更深层次的思考。


1

避免脸谱化报道 打通时间与空间

交织时与空的网才能捕获好文章


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生的中国人,仿佛坐过山车一般,经历了复杂的社会变革,他们的记忆具有历史堆积层的特征,这其中的历史研究价值无与伦比。朱永红老师所做的,就是“抢救式”地记录一代中国人的故事。

“有些年轻人的稿子,我看了很怕。文字密密麻麻,内容都对,但是看着很累,读不下去。为什么?因为时空是会有变化的,当作者把它固定在一点上时,所有的都对,但故事没有感受。所以在历史的写作当中,让我们的读者感受到时空的跳跃感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

朱永红老师认为,从新闻写作的角度来说,家传相当于人物类特稿,而人物类报道往往难于事件性报道。其一,事件报道只需明白事件何时何地发生与前因后果,而人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事件;其二,因为人物类报道的外部干预更多,所以常常出现“脸谱化”的情况。避免脸谱化报道的诀窍,就是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不仅要保证历史时间的流动,还要保证具体时空的穿梭往来。

脚下沾满泥土,心中积淀真情。一个个用脚步丈量、用真情书写的好故事朴实无华、直抵人心。2005年,正值抗战胜利50周年,《新京报》组织写作一批关于抗战胜利50周年的文稿,其中一个选题是关于苏联出兵东北。为了寻找好故事,朱永红老师从北京出发,先到葫芦岛,再去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牡丹江等等,可以说走遍了战争所及的各个地方,所及之处有当地的史志办和高校帮助,但是毫无收获。在灰心丧气时,好运悄悄降临。他在牡丹江的一家航空酒店看到了当地电视台播放的一部小型纪录片,他觉得,对了,就是这个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17岁的中俄混血少女嘎丽娅·瓦西里耶夫娜·杜别耶娃,她为劝降日军、解放绥芬河而壮烈牺牲。

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然而,日本大部队虽已撤离,但仍有几千名日军拒不投降,在中国做困兽之斗。由于日军在黑龙江东宁修建了大型军事堡垒,与绥芬河地区的天长山要塞连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苏联派出的大量士兵在天长山一带遭到重创。考虑到天长山一带老百姓的安全,苏军不能采用炮轰天长山的做法,只能选择劝降。这时,有人举荐了精通中、俄、日三国语言的嘎丽娅前去谈判。为了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嘎丽娅付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一朵鲜艳的花朵就此凋落。

朱老师解读说:“嘎丽娅的父亲是一个山东闯关东的农民,身上有上百年的中国东北移民史;母亲是一名白俄女子,身上有完整的俄国革命史。而当时东北是日本的殖民地,统治者是日本人。这两个人物在东北,就会有另外一种历史的时空出现,所以嘎丽娅的特殊身世背景在东北就会形成一种特别奇妙的生态,选取她作为故事的主人公自然就带有历史时空的跳跃感。”

家传的故事选取,要注意选择当事人同历史有交叉的部分,并且要慎重考虑采集到的故事是否符合本次报告特征。同时,人物本身带有的性格特征,会成为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朱永红老师以他的曾祖父为例:“如果写我曾祖父,我会选择他性格特征最鲜明的地方。我的曾祖父当年家里很穷,买不起长裤,只能每天穿着短一截的七分裤,但是他又很想体现自己威风的一面,所以没事就把铡草的刀卸下来扛在肩上在村里走来走去,这个细节就很好地体现了他性格中倔强又好强的一面。”所以,刻画一个立体的人物形象,要着重寻找人物鲜明的行为特征或是长相特征,这样才能使人物从报道中“活”起来。


2

五大内容,娓娓道来

打造属于每个家庭的《太祖实录》


想要打磨一篇优秀的家传,必然经历一场漫长的旅途。朱永红老师首先带同学们来到第一站——人物出生成长的舞台背景

 “这位同学,你能讲讲看这两张照片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吗?”朱永红老师与同学互动,从两张两代人的结婚照中的色彩,以及祖辈两代人的姿势等等解开谜团:“我们写第一章时会构建一个逻辑闭环,会从他的祖父写起,再写到他的父亲,你会发现他爷爷当年怎么带他,他现在就在怎么带孙子。人的行为模式常常由家乡的地理背景、物产环境决定。所以有些时候我们也会留意去找这些具有暗示性的细节,这故事就会看起来很奇妙,它会给你带来一种特别不一样的冲击。就像这两张完全不同年代的照片,两代人的姿势居然基本一致,所以说我们写一个人的故事从哪里开始?从家乡开始。”

从哲学角度来讲,人有终极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背景不仅包括横向的地理空间,还包括纵向的代际关系,人在血脉上或是在心理上了解自己从何而来就会获得安全感。“所以有些被拐卖的孩子一定要找到他的亲生父母,虽然这与他的现实而言其实没什么用处,但知道了他心里就会有安全感。”

走在叙述者的人生轨道上,朱永红老师带领同学们来到了第二站——童年

朱永红老师写过的家传中,一个人的人生中几乎最美好的回忆都是在童年阶段,叙述者在这个阶段会有许多与祖辈之间的互动、与兄弟姐妹之间的沟通。“那么在这个阶段我们会写到祖辈跟个人的相处故事,这其实也是逻辑闭环的一部分。”

继家乡过往和童年故事之后,“家传号”列车开往第三站——青年时期

读书的阶段,是个人社会化与价值观塑形的开始。社交的特点、个人价值观以及在团队里的角色,如果没有受到父辈或者老师的干预等外部因素的影响,那么基本会在这个阶段定型。朱永红老师说,有时写完叙述者读书阶段的内容,基本上能够推测出这个人在职场上会发展至哪个阶段。

朱老师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我小时候读农村学校,所以班上的学生年龄都很大。特别是读初中的时候,班上的学生基本比我大两三岁,我就一直是班里面一个小弟弟的角色。但是后来到了大学里面,我其实属于年龄比较大的学生,但我还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小弟弟的角色,因为我已经适应在班里的角色,就是个小弟,好像已经定型了。”

当一个青年脱离“象牙塔”后,接下来会进入第四站——职场

“这个阶段一般来说其实是最无趣的阶段,但是就看你怎么去发掘”。朱永红老师强调,记者要努力挖掘被采访者的故事,如果不能,就会变成我在哪一年干了什么事这样的流水账。如果被采访对象不善于讲述故事,或者不知道从哪个角度来讲述,这时候可以转换方式,将开放式问题转换为封闭式问题,并不断追问,从这些回答中倒推出他的人物形象。

最后来到了旅途的终点站、家传的尾声,第五站——家风家训

中国人最早的家庭分布形态是群聚而居,到后来是核心家庭,现在从“一团火”变成了“满天星”。现在来看,大多数家庭的老人和孙辈没有生活在一起,所以很难建立起长久紧密的联系。而家风家训的主要内容是叙述者和孙辈的故事,所以这部分内容又碰到了时代变迁这个难题。面对这种变化,朱永红老师提出解决办法:“主动了解对方,掌握采访主动权。”朱永红老师借这个话题引出了采访技巧。

“我在给我们的年轻人做采访培训的时候,我会问他们,一个80岁的大爷,采访时你怎么称呼他?99%的回答都说叫他爷爷,这时候就会很麻烦,这位采访对象会立刻把你当成晚辈,而不是一个专业的新闻记者。那究竟怎么做呢?如果要去采访你们的祖辈,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建立你们在这个领域的专业优势。要和他说‘我问什么,你答什么就行’。一旦建立了你在这个领域里的专业优势,那你就掌握了采访的主动权,采访就会相对顺利地进行下去。”

讲座最后,李晓鹏老师为朱永红老师颁发了“浙大城市学院传媒与人文学院融媒体中心业界导师”的聘书。“如何讲好一个故事”新闻业务系列讲座精彩落幕。

同学们与朱永红老师之间的精彩问答:



Q:朱老师您好,请问采访过程中怎样很好地解析选题,并从被采访对象的话语中捕捉关键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呢?

A:做选题分解的时候分解不开,这是个非常大的问题。问题出在哪里?没有逻辑,逻辑是有链条的,你缺了一个环节,逻辑就无法成立。所以做选题分解的时候其实是逻辑推演的过程,具体怎么做呢?第一,选题要好好选,甚至说好的选题是从逻辑推演而来的。比如说我们今天要采访某个人,首先,你要获得很多的已知信息,比如说他是个外省人?是个记者?还是个球迷?从这些已知的信息中,就可以推演出更多的信息,比如他的地域背景,他兴趣爱好的程度等等。每一个大环节会分出很多的小环节来,我们要不断地去深入。分解下去之后,我们要去看哪一个东西跟我们的读者有关或者读者会感兴趣。所以说解析选题的过程也是一个取舍的过程,就像我们做数学题一样,我们由已知项推演出未知项。这也要求做采访准备的时候,不能把问题和已知信息割裂开来,而是一定要建立逻辑关系。



文字:林佳怡

编辑:徐颢榕

审核:李晓鹏 王红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