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JAMA中国数据:1/4成人有的心脏“小洞”,和中风、血栓到底什么关系?

医学新视点 医学新视点 2022-04-24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卵圆孔未闭(PFO)是常见的心脏结构异常,约27.3%的成人存在PFO。卵圆孔是人类心脏心房间隔里的一个小通道,正常情况下出生后会自行闭合,如该房间隔先天性开口或卵圆孔持续开放,则称为PFO。

PFO与多种病理问题,尤其是缺血性中风有关。反常栓塞(paradoxical embolism,从静脉循环异常进入全身循环)是主要的假设机制,但PFO本身也被怀疑是血栓形成的部位,然而,目前还没有确切的临床证据支持这一机制。近日,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闫朝武博士和北京同仁医院李华博士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研究,初步分析了中风与非中风患者的PFO内原位血栓。

截图来源:JAMA


研究团队采用了评估血管微结构的前沿成像技术高分辨率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研究纳入了2020年12月-2021年1月期间阜外医院所有诊断为PFO的患者。对于中风患者,在排除其他可能的中风原因并考虑PFO后,进行OCT检查以筛查PFO。除一名偏头痛患者外,其余非中风患者的PFO是在常规健康检查期间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偶然发现的。患有已知的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房颤、吸烟和肥胖等的患者,则未纳入研究中。≥45岁的患者接受了CT血管造影以排除冠状动脉疾病和颈动脉病变。

最终共纳入了11例中风患者(平均年龄30.5岁;女性63.6%)和7例非中风患者(平均年龄30.9岁;57.1%女性;6例无症状,1例有偏头痛)。

在所有发生中风的PFO患者中,PFO内均发现了多处血栓,非中风患者中仅1例偏头痛PFO患者的PFO内发现了多处血栓(100% vs 14.3%;P<0.001)

每位中风患者的平均血栓数为12.6,平均总血栓提及为0.04 mm3。此外,中风患者有9例患者(81.8%)出现心内膜表面不规则(在3例患者的不规则心内膜表面上检测到原位血栓),3例患者(27.3%)出现了心内膜表面不连续。

▲PFO患者的原位血栓和心内膜异常图像(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A:心包内膜光滑,在PFO的正常部分无原位血栓形成

B:在心内膜表面检测到多个原位血栓(白色箭头)

C:心内膜表面不规则,有自由漂浮的微血栓(白色箭头)

D:观察到心内膜表面不连续(蓝色箭头)并伴有原位血栓(白色箭头)


在任何无症状的PFO患者中,均未发现PFO内有异常。经导管封闭后的随访过程中未发生中风。

研究团队在讨论中提出,这些发现提示,“PFO可能充当了反常栓塞的“导管”或通过原位血栓形成而导致中风。PFO中的微血栓也可能是静脉来源、通过PFO的反常栓塞残基。在中风患者中较高频率观察到的异常心内膜,可能是导致原位血栓形成的因素。但总的来说,PFO原位血栓与缺血性中风之间的关系仍不确定。”

该研究的局限性包括患者数量少,以及缺乏对无症状患者的随访。此外,由于OCT的视野,原位血栓的数量和体积可能会被低估。目前正在开展进一步研究以在更大规模人群中调查PFO的微观结构。
相关阅读
《柳叶刀》:心脏支架植入术后预防血栓,氯吡格雷“挑战”阿司匹林地位
2篇JAMA:急性缺血性卒中,取栓前要不要溶栓?陆军军医大学杨清武教授领衔中国研究
NEJM中国数据:急性脑梗,血栓切除术前还需药物溶栓吗?

题图来源:123RF

参考资料

[1] Yan C, Li H. (2021).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f In situ Thrombus Within Patent Foramen Ovale in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Stroke. JAMA, DOI: 10.1001/jama.2021.4359

[2] 卵圆孔未闭. Retrieved May 22, 2021, from https://bestpractice.bmj.com/topics/zh-cn/951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药健康研究进展,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医学新视点」微信公众号留言联系。

如有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分享在看,传递医学新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