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办公室26人全“阳”了,只有他至今未感染!这几点很关键

来源:转自:钱江晚报、天目新闻、央视新闻、CCTV-1《生活圈》

整个办公室27个人,坚持到目前没“阳”的,就剩下陈超一人。于是,“围而不阳”的他,成了部门里“最后的留守者”。


像陈超这样“围而不阳”的案例,如今其实并不少。成为所谓的“最后的留守者”背后,并不是陈超真有多么走运或百毒不侵,而是他和家人都严格做好了最基础的防疫举措。



那些“围而不阳”的人



在北京工作的陈超是从事保险行业的一名经理,这个行业的一个特点就是接触的人群多且杂。当下,北京的阳性感染情况已经非常普遍,虽说“阳”了不可怕,但终究还是会对社会面产生一定的影响。


12月17日,陈超一早起来后,发现公司工作群里,最后两三位“战友”还是没能扛过这波高峰,“阳”了。但公司依旧需要有人值守,于是陈超毫无悬念的成为了那个“最后的留守者”。


12月19日,当陈超走进空荡荡的大办公室时,拍了张照片,发到工作群里。同事们争先恐后的接龙发言——宁可回去上班了,这肌肉酸痛和发烧的症状,太难受了。


不少同事在群里@陈超,说他实在是太走运了,堪称最佳“守门员”。


比陈超情况更复杂的,是绍兴的一名初中教师王悦。从上周开始,他班级里陆续出现阳性学生,加上密接和因为担心被感染而请假的,到上周四时,班里同学只剩下一半还在坚持上课。她身边,也有不少同事“染红”。


“就目前这种情况,也只能线上教学了。”王悦说,其实大家的心态都还不错,但终归学校里还得有人,“腹背受敌”之下,她还是回到学校值班。


值班的这几天,身边相继有同事“倒下”。面对这个状况,王悦让最后一个和她一起值班的同事赶紧回家了,因为那位同事的孩子还小,“其实我妹妹也中招了,但我也没办法不回家。”


相较以上两位,作为一名杭城的一名医生,刘强被感染的风险更大,而他也确实处于“围而不阳”的状态——每天都会接触不少阳性病人,家里同是医生的妻子和两个孩子以及一位老人,也都被感染了。

“孩子的症状反应相对少一点,大人的症状比较明显。”刘强说,他的小女儿目前中班,上周六时测抗原是呈阳性,整个人都发蔫。刘强抱着她大半天后,精神头就又恢复过来了,第二天测了抗原,也由两道杠变为一道杠了,“当然,每个个体情况不一样。我太太就症状比较明显。”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强截至目前都还没问题,“现在就是扛起给全家做饭的重任。”



“最后的留守者”背后



正当大家都在羡慕陈超“太走运”的同时,其实他自己知道,成为“最后的留守者”,走运只是一小部分原因,更多的问题关键,是全家都做好了足够的防护。


其实陈超的同事还打趣过:“不是不阳,而是时候未到。”


“确实,我心理准备一直有准备,但做好防护,至少越往后越好。”陈超说,之前他就关注到了钟南山院士说的“越晚‘变阳’症状或越轻”这个说法,所以宁可好好做防护,“早得早完事儿的说法,我一开始就觉得不靠谱,也没什么科学依据,当然是不得最好。”


至于防护,陈超的妻子,做的很细致——口罩,是必备的。之前她就从老家那边买到了一些N95口罩,所以每次陈超出门上班,她一定会要求陈超佩戴N95口罩,背包里塞包便捷的酒精湿纸巾,这纸巾还能让他在办公室时,可以用来先擦桌子。


并且,在家门口过道上,陈超的妻子还放了一大瓶酒精消毒液、一包酒精湿纸巾,陈超进门前,一定要先做一番基本的消杀。进家门后,先直接到阳台脱下外套等直接洗衣机清洗,然后洗个澡。


“看上去好像挺繁杂,实际上这些都是以前会分散在各个时间点做的事,当下只是将其完全集中起来了。”这一套流水动作下来,基本上也就半小时多一点。


也恰是这点时间,延续着陈超截至目前都未有感染的小“纪录”。


王悦也是,用她自己的话说,这两周来,她就把酒精消毒液当护手霜了,只要接触过一些公共区域的设施,走进办公室前她就会就挤一点在手上抹匀


在家里时,王悦也是等妹妹吃完饭睡觉后,带好口罩和手套,将妹妹用过或者需要换洗的物品进行消杀,特别是对卫生间,消杀更为严格。


刘强也说,在很多公共区域,现在都会放置一些酒精消毒液一类的消杀用品,在有必要时使用,对于防控病毒确实有实效。


刘强就更不用提了,作为一名医生,他对病毒的传播和消杀都有着非常深刻的认知,但他也坦言,保障彻底的防护之外,确实还是有点运气成分。


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科主任盛吉芳就在接受采访时说,在个人防护方面,除了及时接种新冠疫苗,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等,还要注意保暖,新冠病毒也是一种病毒,因此在冷空气侵袭下,人体呼吸道免疫力下降,更易感染病毒。同时要多喝水,保持鼻黏膜湿润,这也能有效抵御病毒入侵。


“阳过”返工更得防“二刷”



除了“围而不阳”的那些“留守者”,目前,越来越多的感染者已经恢复并重新返回岗位上。而对于这些人来说,如何预防自己被二次感染,是最重要的事情。


不过,万一被二次感染也不用害怕,盛吉芳表示,奥密克戎同一毒株很少再次感染,所以短期内是安全的。但盛吉芳表示遇到过感染德尔塔后又感染奥密克戎株的情况,但第二次感染时的症状就很轻。


山东的媒体人郑楠,在两周前被确认感染新冠,随后一周的症状持续,让她终于意识到了自己在此前,太不够注意自我防护了。


“我们接触的人群比较多,难免会受到影响。”郑楠说,她之前其实对于自我防护并没有特别严格,就是想到了就做一些基础防护,没想到的话,也不会特意去做,也正是因此,前不久她可能就是在工作过程中,被感染了。


经过两周不到的休息,等各种指标都符合上班了——核酸转阴,体温恢复正常3天,咳嗽、咽痛症状消失,抗原结果也呈阴。


“身边还是每天都有同事被确诊,有人也会开玩笑说,早得早安心、得过不会再得。”每当听到这样的话,作为“过来人”的郑楠总会赶紧站起身跟对方解释,这种说法不对,不管怎样都得做好最基本的防护,“我们都是自己的第一责任人,这也关系着身边人。”


盛吉芳也曾就此说过,“早阳早安心”是不可取的,还是要做到尽量延峰、有效削峰、平稳渡峰。不要“一窝蜂”感染,这样很容易传染给一些有基础病的患者年老体弱的人。尽管感染新冠病毒后,在一定时间内会获得针对该毒株的免疫力,但并不代表不会再次感染。尽量让自己和身边人晚感染、少感染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对此,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马蓉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康复者在办公室中,要佩戴口罩。再次,要注意手卫生,勤洗手,注意咳嗽礼仪,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多开窗通风,每天可以有两到三次开窗通风,每次半小时左右,这样可以降低办公室空气中的病毒数量。最后,就是增加抵抗力。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喻成波则建议,在防疫上,大家要正确佩戴口罩,这样能减少90%的感染的机会。N95口罩密闭性更好,比日常医用口罩会更加有效阻挡病毒。另外,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人群聚集的地方。


经过此前一遭,郑楠笑说真是“吃教训”了,“其实有时候防护还是很简单的小事,酒精抹手、口罩戴好,都很有效,总之就是千万别大意了。”

(应受访者要求,上述人物为化名)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

发烧了吃哪个?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是市面上常见的两种退烧药,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如果发烧,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呢?来看视频↓



专家介绍,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都是通过抑制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而起到退热的效果,它们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起效时间:
布洛芬1小时左右起效,对乙酰氨基酚30分钟至1小时内起效;

作用持续时间:
布洛芬6~8小时,对乙酰氨基酚4~6小时;

适用年龄:
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孩子和大人,对乙酰氨基酚一般用于2个月以上人群;

给药途径:
布洛芬可以口服、栓剂、静脉,对乙酰氨基酚一般用于口服、栓剂。

专家提醒,吃了布洛芬以后不推荐再吃其他退热药,因为两种药共同使用,没有显著的临床意义,还可能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风险。

此外,市面上常见的复方“感冒药”(如白加黑、泰诺等),它们的药品通用名中含有“氨酚”或“酚”,即对乙酰氨基酚成分,也可以起到退烧作用。


——往期文章——


☛ 这7种欠款情形,有借条法院也不支持

☛ 紧急提醒!感染后,家里这个地方尽量别碰!

☛ 1月1日起,受过刑事处罚的人,不能从事17类工作,包括子女!

☛ 注意!这样比“阳了”还可怕!阳性期间出现这些症状,小心变成重症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最高院《公司法》司法解释一、二、三、四、五☛ 法官律师双重视角:诉讼庭审制胜技巧☛ 刑事辩护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等21个实务要点、技巧☛ 我做律师就靠这几个技巧 没花一分钱收入翻10倍...............................................

法律微信公号联盟
↓↓点击下方,选你喜欢↓↓
法律读品
ID:lawread
民法典实务
ID:minfalaw
实用法律法规
ID:gpslaw
法律实务手册
ID:quduzhi
住建法律
ID:buildlaw
法律权威解读
ID:lawzyk
最高审判研究
ID:needlaw
写作小助手
ID:lawbef
当代法律评论
ID:legallegal
刑事法律事务
ID:crilaw
民法典权威解读
ID:civlaw
法律人诗社
ID:WePoets
民商法律事务
ID:mshlaw
法律读者
ID:law-read
法律干货部
ID:lawjour
民商法律网
ID:lawcnc
两高权威解读
ID:lawdna
最新法律适用
ID:lawfit
民法典帝国
ID:minfadiandiguo

人事任免

ID:gwzldq2020

自然资源法律
ID:ziranlaw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