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flomo 101】职场沟通困难?用 flomo 三招解决

Brook flomo浮墨笔记 2022-12-01

大家好,我是新加入 flomo 的运营同学 Brook,Shaonan 的老战友。
之前我们一起搭建了一套运营体系,不过运营的内容和 flomo 的相去甚远,所以加入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和部分 flomo 老朋友们聊了聊目前的使用情况,不知道你有没有接到过我的电话?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大家的使用方法远超我的预期 —— 有朋友通过所记录的内容做了自己的直播,写了公众号文章、论文等,也有的将积累的灵感、经验应用在工作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本期我将分享来自上海的 flomo 朋友 ZERO 的使用经验,她日常从事项目管理工作,和许多职场人一样,沟通是她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最近通过在 flomo 上的记录与回顾,明显提升了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
下面是她分享的经验,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1. 工作 10 年了,向上汇报时仍会遇到问题

几个月前向领导汇报时,ZERO 所汇报的内容和领导理解的产生歧义了。

因为她一直在跟进某个项目,对项目的背景、目前进度都了如指掌,和项目组的同事们沟通时,往往不需要讲许多细节,只需要选最重点的问题沟通即可。

图片来自Scott Graham
但在向上汇报时,她误以为领导与项目组的同事一样,知道许多背景信息,所以就单刀直入直奔主题。

果过程中频频被领导打断,导致她需要不断补充背景信息,才能让领导理解他们这个项目的成果,场面一度很尴尬。


2. 自创模版随时记录,简洁不赘述

在这次磕磕绊绊的汇报之后,她意识到,沟通是双向的,而非自己一个人对外讲话。

所以事后 ZERO 就一直在琢磨,如何集中提高自己在工作中的沟通能力

但一开始有些不知如何下手,虽然无数的视频号、文章、书都有涉及这方面内容,但你一言我一语,没有标准答案,也不知道哪些技巧或思维方式真正适合自己。

图片来自Bernd Klutsch

她决定开始从自身的问题出发,将每次发生的情况都记下来,再对应去找解决方案,一来可以在记录的过程中自省,二来面对诸多分散注意力的信息,她能聚焦在重点上,积累有效经验。只是对于记在哪里,也让她犹豫了一段时间:传统的大文档对她来说负担过重,打开加载缓慢且每次还要考虑加标题,便签又不方便分类和搜索,最终她选择了 flomo。

下面是来自 ZERO 分享的一张卡片。

为了保证当时记录信息的准确性,卡片信息非常简洁,一般都是事情发生后立马打开手机记下后续如有需要添加应对技巧或其他信息,可以再通过电脑端进行补充。

格式上 ZERO 采用了自己创造的一套模板:「问题 + 理论 + 应用」

  • 问题:就是表面上发生的冲突,比如忘记附加项目背景导致领导不理解。但有时需要提取一下背后原因,比如下属并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思交付内容,实则是因为传达任务的时候没有明确工作目标。

  • 理论:这块不一定是当下就有对应的内容,可以先放一放,后续在讨论中或阅读中再记录也不迟。

  • 应用:将上述理论在脑中模拟,看是否能解决问题。这样一来,问题和理论算是有了第一次碰撞,实际用起来的时候,如果有偏差,也可以再反过来修改,确定对自己最合适的方法。

这个模板的好处在于,可以按照一个格式记录,输入时节省思考时间,也方便后续回顾的时候能一目了然。


3. 按沟通角色分类,拆解“沟通”大概念

简洁的记录能让 ZERO 捕捉到很多价值点,但如果不能好好分类,将来就无法集中回顾,也会让自己的 flomo 乱成一锅粥。

客观来看,沟通是个较宽泛的概念,不同情况在记录时也会比较分散,要怎么分类才可以让日后想要参考同类情况的时候更方便呢?

图片来自Louie Martinez

这时,ZERO 想到之前看过的一本书中提到:在工作中的沟通,可以根据沟通角色的不同,分为向上沟通、平级沟通,以及向下沟通。一项任务的布置与反馈可能至少涉及四次沟通。如下图所示:

ZERO 敏锐地发现,与不同角色的沟通要点不同 ——

  • 向上汇报时要聚焦目的,传递高质量信息

  • 向下布置任务时要注意准确传达意思

  • 与平级沟通时除了清晰表达外还要特别注意控制情绪

(ZERO 记录的沟通要点图)
因此 ZERO 决定学以致用,按照书中的方法,将“沟通”按照不同对象做了细分,使结构更清楚。等下一次想要记同类问题时,可以快速调用对应标签记录。
如果有新来的同学对“标签”的具体使用方法还不熟悉,点击这里查看详细教程>>>

4. 避免记了就忘,三层回顾形成自己的方法论

人的大脑有个特性,如果将惦记着的事物通过某种方式整理落实之后(如记在 flomo),它就认为这件事情处理妥当了,不会再将这事儿反复想起,但副作用就是容易遗忘
因此,记录只是一个开始,真正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与经验需要不断回顾。
ZERO 在前期沟通问题较多时,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回顾一下 flomo,希望由此快速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且她也确实做到了。
图片来自Priscilla Du Preez
她的回顾一般由浅入深,主要分为下面三层:
第一层,今日内容线性回顾。
如果想简单点看看今天主要有什么记录,就点击对应的标签或者热力图的一格。
这个动作看似简单,但却给 ZERO 很大的帮助,她会在看的过程中思索自己记的是否准确,也会在脑海里把问题重新梳理一遍,加深印象,以便日后可以快速调取记忆应用。
第二层,多个标签延伸回顾。
在记录的时候,为了让卡片之间有更多的联系,ZERO 还会在同张卡片上把其他重要的概念也转化为标签,比如上述卡片中既有 #工作/场景/沟通/上下级 这种按场景划分的标签,又有 #共同体的思维 这种按知识概念分类的标签。
这样能够帮助在后续回顾时,不仅通过第一个标签反思原来的问题,也可以在 #共同体的思维 这个标签下查看所有相关的概念与应用,一举两得。
第三层,整合关联,输出系统文档。
随着记录与回顾的积累,ZERO 在应用沟通原则与技巧的时候愈发熟练,同时沟通上的问题也越来越少,指导下属、应对上级的时候也更加从容了。验证有效后,她用飞书将 flomo 上积累的内容做了一个整合梳理,输出系统性的文章,沉淀成为自己的方法论。

5. 尾声&小福利

ZERO 的故事就分享到这里了。
我在听完 ZERO 的分享之后很受激励,之前一直想要凭空生出自己的方法论,好让自己更有竞争力,但点滴积累就在日常工作的细节里,正如 flomo 的理念:持续不断记录,意义自然浮现。
第一次做这样的内容访谈和整理是很忐忑的,不知道是否对你有启发。
另外还希望各位共建者(shaonan 告诉我要用这个称谓)帮个忙,如果你有类似使用 flomo 的具体案例,希望能点击下方卡片留言告诉我哦~
如果内容入选,我们会赠送你一年的会员哦。期待你的故事~

(点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