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張媞】“港独”喧天,五独合流──解构香港「本土派」

2017-01-11 張媞 珊闵远望

本文作者張媞,為香港专栏作家。作者于2016年11月6日在「城市智库」主办之「海港公园讲座」中,演讲了近年在香港冒起的「本土派」。本文即根据该讲座内容整理而成。行文中的粗体字系作者所加。此文刊载于《远望》3卷1期(2017年1月号;总340期)


回归后,香港的本土思潮、本土运动可以追溯至2006年、2007年的「保卫天星、皇后码头运动」和利东街反拆迁事件,这几场运动以「反发展、反地产霸权、反官商勾结」为要求。与2014年爆发「占领中环」后兴起的新一波「本土」思潮相比,上述「三反」显然近年已经不是主线。

近年兴起的这波「本土」思潮,核心政治要求已移形换影为“港独”。去年(2016年)2月22日,90后政团「本土民主前线」(简称「本民前」)发言人梁天琦在新界东立法会补选论坛中提出“港独”,8月初,他被禁止参选新一届立法会选举。而10月12日,「青年新政」两位新任立法会议员游蕙祯(25岁)、梁颂恒(30岁)在宣誓就职时,故意将「China」读作「Shee-na」(支那),并展示「HongKong is not China」的横幅。11月7日,人大就《基本法》第104条释法(编按:对公职人员就职宣誓的形式及内容严格要求合法,以示其庄严声明政治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承诺拥护基本法,符合「一国两制」原则),禁止主张“港独”人士进入各级行政机构、立法会和司法机关。

现在,是时候对这波以「本土」作包装,以「港独」为实际主张的「本土思潮」进行清算了。篇幅所限,我们将以「占领中环」为讨论的起点,从行动和理论入手,看看“港独”如何于两年内在香港政制和社会发展中掀起轩然大波。


「占中」催化「本土思潮」、「鸠呜团」催生「暴力抗争」

「占领中环」期间,「双学」(编按:指名义上由香港大学生组织的「香港专上学生联会」,简称「学联」,以及名义上由90后香港学生组织的「学民思潮」*)占领金钟政府总部,「本土派」则大多聚集在旺角。2014年11月下旬,警方对旺角占领区进行清场时,「本土派」的多名成员,包括热血公民创办人黄洋达、人民力量前立法会议员陈伟业等,连续多日发起「鸠呜」行动**,一直持续到2014年12月中下旬才后劲不足。期间,「鸠呜团」扰民的行为包括在行人道来回走动,围堵有内地游客光顾的商铺等。

*编注:「学联」为「香港专上学生联会」的简称,最早成立于1958年,以「放眼世界,关心社会,建设民主中国,争取同学权益」为宗旨。早期学联支持中共政权,1970年代积极参与保钓,1980年代支持香港回归。回归后角色改变,并一度由8所主要大专院校的学生会组成;「占中」活动中被捕的周永康即其干部。2015年部分学校相继透过公投退出,目前成员仅剩4所。

「学民」是指香港学生公民;「学民思潮」于2011年5月29日成立,以反对香港政府设立德育及国民教育科为宗旨。黄之锋为召集人。

**编注:「鸠呜」为「购物」的粤语谐音。「鸠呜」行动为2014年11月下旬起,在警方执行禁制令扫荡了旺角占领区后,以「购物」名义再度聚集示威的活动。

此后,根据《美国之音》(VOA)于2016年4月9日发表题为《香港鸠呜团抗争500日  持续伞运精神争真普选》的报导,旺角清场却没有清走「鸠呜团」,示威者每晚在旺角街头高举「我要真普选」的标语,演说和遊行,持续500日,宣传「落实公民提名特首的真普选」。

此外,2015年2月上旬起,热血公民、本民前(2015年成立)、学生前线及「屯门人屯门事」脸书专页共同发起了「光复行动」,延续「鸠呜团」的行动模式,先后在屯门、沙田、元朗、尖沙咀发起针对内地「自由行」和水货客的冲击行为,在年轻支持者中广泛渗透「以武制暴」的街头巷战理念。其中,「光复行动」让90后「本土组织」本民前成为「本土派」青年军,其发言人黄台仰在「光复屯门」行动中被捕。而2016年2月8日爆发的「旺角暴乱」,是「占中」后最重要的一场街头运动,蒙面的示威者向警察投掷砖头,令警察为了保护自己而无奈朝天开枪。至此,「以武制暴」秀出巨大的破坏力。

37名被捕者中,25岁以下的有26名,包括黄台仰和本民前另一发言人、港大学生、新界东立法会补选候选人梁天琦,港大学生徐嘉琪,港大学生会刊物《学苑》候任总编顾博谦,以及前学民思潮成员、中大学生林淳轩等。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梁天琦在随后的补选中,将「光复香港  时代革命」写入政纲,带着“香港独立”的政治主张取得了6.6万多票。这无疑是向本民前的支持者,即以90后为主、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宣告:搞“港独”「有票」,能上位,能出名,能得到资源。这是“港独”青年军在影响力上取代「本土派」大佬的重要一役。

旺角暴动后的2016年3月,梁天琦、黄台仰密会美国领事馆官员,并于4月份获邀前往印度,在达赖十四位于德兰萨拉的住处参加了第11届「族群青年领袖研习营」,与“台独”、“藏独”、“疆独”、“蒙独”合流。该「研习营」是由美国「民间」组织「公民力量」主办,据称旨在通过民族和宗教,推广西方的普世价值和宪政民主──这也透露了为什么香港一定要成为「香港民族」,而得以被纳入美国干预中国内政的话语体系,即通过挑起所谓的「民族问题」,动摇国家对香港的绝对主权。

「研习营」梁天琦赴会了,黄台仰因签证问题未成行。但此事标志着倡导「以武制暴」的「“港独”本土派」正式被美国(外部势力)收编,成为可被美国控制的香港独派政治力量;「升格」后的这波“港独”运动,已存在与“台独”、“藏独”、“疆独”、“蒙独”合流的可能性!果然,宣誓风波前后梁颂恒、游蕙祯、黄台仰赴台;陈浩天、冯敬恩分别前往日本与其他独派势力同台演出;凡此种种均反映着“港独”不再是「香港人优先」成员于2013年「闯军营*」这么「小儿科」了,它已很有章法地「茁壮成长」,既从理论层面论证港独的必要性,行动层面也有了比较成熟的运作。

*编注:2013年12月26日,香港人优先组织成员招显聪等人以反对在中环兴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码头为由示威抗议,并持龙狮旗试图闯入解放军驻港部队大厦,遭到站岗军人驱逐。


香港民族论+无底线抗争

“港独”是一场阵地战

早在2013年起,港大学生会旗下刊物《学苑》编委会就已遭「本土派」把持,于是成为勇武本土派论述的温床。其出版的《香港民族  命运自决》号,以及《香港民族论》一书,都在为90后「天然独」世代量身订做。可以说,《学苑》体现了香港大学生最高的理论水平。以下主要讨论其中的香港民族论和无底线抗争。

(1)香港民族论

2013年任总编的梁继平,为《学苑》2014年2月「香港民族,命运自决」号写下这段话:「若要数香港近年来最具争议的词汇,非『本土意识』、『城邦自治』及『族群身份』莫属。一言蔽之,其核心就是以香港为本位,发展出独立而自主的历史观、身份认同及政治原则。」

陈云提出的「香港城邦论」*,是香港民族论的启蒙。民族论杀伤力更大,因为做的是人心的功夫。而在台湾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吴叡人及其所译着《想象的共同体》的影响下,梁继平与陈雅明、王俊杰、李启迪编着出版了《香港民族论》,为港独提供理论基础和区别于中国的史观。正所谓,「欲亡其国,先灭其史」,从前述梁、游二人在立法会的表现,即可知「香港民族论」对中华民族的杀伤力有多大。

*编注:香港学者陈云自2010年起陆续在其脸书上针对陆港矛盾问题,探讨香港本土政治将来应采的发展方向,而主张陆港区隔,捍卫香港本土利益,维护港英时代留下的典章制度。2011年并将该脸书文章及留言,编辑整理成《香港城邦论》出版。

(2)无底线抗争

「以武制暴」是「鸠呜行动」和「光复行动」的行动纲领*,而梁天琦在补选期间又提出新的标准──「无底线抗争」;「旺角暴乱」就是由这个升级版的行动纲领催生出来的。旺角暴动后,《学苑》2016年3月号以「香港青年  时代宣言」为封面,其中〈民族意识与群众运动〉一文即主张,「香港民族论」是舆论武器,而「无底线抗争」是街头武器。二者双剑合璧,为港独青年军绘制了一幅以「香港建国」为目标的革命愿景,疯狂而极具迷惑性。

*编注:2014年「占中」期间,学生前线已提出「以武制暴」、拒绝挨打,来反驳被其谑称为「左胶」的和平理性「非暴力抗争」。

(3)香港建国

2016年4月,由「本土派教主」黄毓民培养、扶植的00后中学生“港独”组织「学生动源」成立,他们在香港至少18间中学成立「本土关注组」,宣传「香港建国」的理念。

此前,2015年12月,梁天琦、黄台仰成立了网台「Channeli」,每晚直播2小时,主打政治、时事、足球、饮食、打机、音乐节目;逢星期五一晚是「学生动源」专属时间,由组织核心成员宣传「播独」进展和生活近况等。

(4)街头、议会以外  用阵地战方式播独

我们知道,梁天琦被禁选之后,本民前与青年新政合作参选立法会,最终梁颂恒、游蕙祯分别取得了新界东、九龙西的议席。但二人在议会内的表现令人大跌眼镜,除了喊出无知的「支那」口号,身处舆论的风口浪尖竟仍赴台与「“台独”派」组织交流,以便联动互撑。

这些行为显示,独派青年进入议会后,依然以街头巷战的心态行事。然而,与其惯用的网络宣传战不同,立法会乃面向全体港民,也是面对国家和国际的参政、议政平台,二人狂妄无知如昔,恐将点燃全港民的怒火。

尽管青年参政、议政是世界潮流,年轻人也觉得「政治饭」容易吃,是条出路;但实际上,“港独”派青年普遍于知识上、战术上、经验上储备不足,并未做好进入体制的准备。然而另一方面,“港独”思潮确实来势汹汹。他们或未调整好走入议会的姿态,但独派在文宣战场上依然具有相当强的优势,文宣做的是人心的功夫,是思想层面的渗透,值得警惕!

“港独”派的目标人群主要是青少年,「占中」以来,所有青年人接收信息的渠道和平台阵地,几乎尽数被独派思想占领,分述如下:

※电影:《十年》(2015)、《未竟之路》(2016)、《乱世备忘》(2016)等;

※舞台剧:《D7689》(2016)等;

※网媒:《毛记电视》(2015)、《Channeli》(2015)等;

※艺人:何韵诗、黄伟文、黄耀明、王宗尧、叶德娴等;

※书籍:《港猪哦!》(梁天琦、游蕙祯作序,2016)、《被时代选中的我们》(白卷出版社,2015)、《伞聚》(天窗出版社,2015)等。

可见文化市场全面沦陷!在各式软性包装下,“港独”入屋、入脑。从这个层面来说,本土派政党和领军人物的杀伤力,实非最大。

这些「独派」大佬在区议会、立法会选举(包括年初新界东补选)时,在平时的网台节目中,在学校出版的刊物、书籍上,甚至在音乐、舞台剧里铺天盖地宣传「香港民族  独立建国」时,早已将「分离意识」播种在90后、甚至00后的脑海内。这种「“港独”思潮」才是最具杀伤力的武器,它将我们的青年、少年,武装成能「战斗」的暴民。

即使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释法,为“港独”划出法律的禁区,明确表明了国家的底线,仍然难以规范的思想,难以在短时间内禁止“港独”思想的蔓延。因此,「扫独」任重道远。


生于乱世,有种责任?

从大局观之,分离思想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从小处微观,分离思想错乱因果逻辑、道德是非,制造社会及家庭对立,也令青年一代在人格塑造中无家无国。这样的一代人,自诩「生于乱世,有种责任」,自以为乱世赋予他们某种使命,而自己占领「道德高地」,让这群人自我感觉良好,部份人性情难免孤癖歪戾。



砍断八爪鱼的头 方能扭转局面

“港独”思潮将不少青少年洗脑,所以即使最终褫夺了梁、游二人的议员资格,却难以阻止分离意识继续影响年轻人。被「洗脑」的支持者像八爪鱼的脚,砍断还会重生;所以,想遏制这春风吹又生的局面,还须找到八爪鱼的头,从根本上认清“港独”又是谁在煽风点火。

从媒体报导看来,前美国驻港总领事夏千福很可能就是煽动「本土/“港独”思潮」的始作俑者。从他2013年上任起,便有意识地制造、迎合港人对「本土」的需求,包括频频到访本地小店、使用香港翻译而弃用内地翻译、推广广东话等,并且与独派青年领袖保持接触,为其与其他独派势力牵线搭桥。

发展至今,由于年青本土力量气焰逼人,迫使传统反对派的中青年也纷纷转向了「本土」。2016年4月他们发表的《香港前途决议文》,与“港独”的区别仅仅在于没用「本土」而用「自决」,实际上同样强调「香港人民的主体性」。用字、操作手段容或不同,内含、目的已几乎一样。

一场捍卫主权的战争已经打响,北京已为这场战役划出底线、设定目标,那么,建制派和特区政府是否也应采取相应手段呢?例如,一步步夺回议会、小区和文化市场。否则,谁又担得起这个分裂国家、妨害民族复兴、甚至危及整体国安的历史罪名?!



歡迎訂閱遠望雜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