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园新星(179期)|张博傲:身虽囿核桃,心为无限王

高校科幻 高校科幻 2023-08-26


身虽囿核桃,心为无限王




张博傲


张博傲,男,工程造价专业,现就读于重庆大学(就在重庆),是重庆大学学生科幻协会的一员,当过协会的前写作组副组长。平时没啥有代表性的爱好,也就喜欢看看书,科幻算是最突出的爱好之一了。目前在自己学校办的朝菌杯拿过剧本组三等奖,星火杯拿过短篇小说优秀奖,只能说未来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高情商)。




采 访 实 录
高校科幻:首先呢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您是从什么时候接触科幻的,您的科幻引路人又是哪个作品或者作家?

张博傲:如果只是接触的话,可以说我从小学就开始了。那时候我极其喜欢凡尔纳,四年级的时候看海底两万里时那种激动、迫不及待的感觉记忆犹新。不过真正成为科幻迷还是要等到初二。那年暑假,学校跟暑假作业一起发下来的推荐书单上有一本刘慈欣的短篇小说级,叫《时间移民》,但当时我也没有太注意。巧合的是,初二刚开学的一个周末,我在书店里竟偶然看到了那本《时间移民》,于是就顺手买了下来。当天晚上,当我回到家,打开书,看完里面的第一篇的小说《坍缩》时,我就知道我找到了好东西。我很快看完了这本书,沉迷其中,然后第一次了解了刘慈欣,也知道了三体——那年夏天正好也是三体获得雨果奖的时间。于是我很快就跑去书店买来了全套三体。当我在一个阴暗的下午第一次打开三体后,我感觉世界都不一样了。此后我就疯狂地沉迷科幻,从此成了一个科幻迷了。

高校科幻:除了很多人当代年轻人的科幻引路人——刘慈欣老师之外,您还读过哪些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品有没有给您什么不一样的感悟?

张博傲:除了大刘,给我印象最深刻的科幻作家应该就是大刘的偶像——阿瑟·克拉克了。看完《2001·太空漫游》的那个晚上,我放下书本,打开窗户,望向被雾霾和霓虹灯污染的城市夜空,却仿佛看到了无尽的星星,真切地感受到灵魂在向宇宙飞升,超脱了凡世和地心引力的束缚。其实读完三体后我也有这种感觉,但我原以为在三体之后不会再有让我如此震撼了。所以克拉克给我的印象是极深刻的。

总的来说,我读的国外的科幻作品更多一些,其中最多的应该是三巨头之一的阿西莫夫了。不过我是从他不是太出名的长篇小说《永恒的终结》和《神们自己》开始的,他最有名的基地系列我是上大学才读了前三部,挺惭愧的。我认为阿西莫夫无愧顶级科幻大师的名誉,他和克拉克的风格有较大不同,但同样震撼人心,而且我个人觉得三体三部曲大部分时候的阅读体验更接近他的作品。

此外,于我私心而言,我是很喜欢《沙丘》的,虽然现在很多人都觉得《沙丘》过时落伍、又臭又长,但我实在对这种太空歌剧的气质没有抵抗力啊。21年上映的改编电影,很多人觉得沉闷无聊太长,可我只觉得根本不够看啊呜呜呜。

最后,比较惭愧的是,国内的科幻读得相对较少,王晋康老师算是我看得第二多的国内作家了,但我也只看过他一部长篇《四级恐慌》和几个短篇,其他的要么是只看过零星几个短篇,比如郝景芳、韩松等,要么是还没看过(慌)。这也是我以后要补齐的短板。

高校科幻:您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科幻的,您还记得您第一次写的文章主题是什么吗?

张博傲:初中,接触三体之后。第一次写的啥真不记得了,因为当时的创作大多是考试的时候在作文题那写科幻小说,通常都是几分钟极限构思然后与时间赛跑着写,考完不久就给忘了。现在记得最清楚的是有一次为完成作文作业写的文章,因为是带回家的作业所以时间比较充裕。我记得那篇文章是篇环保主题的小说,最主要的情节就是人类为了发展污染地球后集体坐飞船跑路,有良心的主角最后时刻留在了地球上,痛斥人类舰队:“你们不改掉自己污染的坏毛病,无论跑到哪个星球都迟早药丸!”于是人类舰队在沉默后回航了……

高校科幻:您的星火杯获奖作品《一张纸》讲了一个因为一张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纸而引发的社会闹剧,这个灵感是从何而来的,您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张博傲:这个灵感来自我高中参加征文比赛时的一个题目。那个题目就是“纸”,让我们围绕纸写一篇文章。于是我苦思冥想,想到了这个点子,用到了作文里。但在那之后,我一直觉得这个点子只用来写篇作文太可惜了,于是就一直想循环利用一下(炒-冷-饭)。然后我就趁这次机会,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写成了现在的样子,投给了星火杯,再然后就很荣幸地获奖了,感谢星火杯,感谢高校科幻(真诚)。

高校科幻:您除了星火杯之外,还参与过哪些科幻比赛呢?

张博傲:除了星火杯,我参加最多的,也是参加过最大的比赛就是自己协会办的朝菌杯了。可惜的是,我至今没在朝菌杯的小说赛道上拿过奖(多少有点丢脸了呜呜),倒是在去年第一次开办的微电影剧本赛道混了个三等奖,多少挽回了点面子(并没有)。

再之外还有西交幻协牵头办的星痕杯、浙大幻协牵头办的卡戎杯,以及其他幻协办的一些小活动。日后准备参加更多的有社会机构参与的比赛。

高校科幻:了解到您曾经担任过重大幻协写作组的副组长,在您在位期间,您主要负责哪些活动的运营?

张博傲:理论上,组里的所有活动都是我和组长两个人一起负责运营的,实际上也是这么干的。我在位的一年里,写作组的活动可以分为两部分:一个是承担幻协分配的职能,比如写宣传文案、新闻稿、出入社考试卷子等(入社考试是重大幻协的传统艺能,题目一般都是半严肃半整活的,答错了没事,答对了有奖)一部分是组里办的活动,比如《沙丘》影评活动、校内微小说征文等(主要是当评委,不过组员都可以参与,评审的时候匿名+错开就行)。当然,最重要的活动,就是筹办当年的朝菌杯。不过这就不只是写作组的事了,是整个幻协的群策群力。

高校科幻:现在很多科幻作者都是从高校幻协走出来的,您认为幻协和科幻作者的联系是什么,您理想中的幻协人才培养环境是什么样的。

张博傲:幻协是科幻作者的摇篮。我理想中的幻协人才培养环境很简单,就是依托幻协建个朋友圈,让志同道合的科幻爱好者能聚在一起,有个有人写、有人看、平常可以随意聊天的环境就行。因为虽然说幻协是科幻作者的摇篮,但我认为未来的科幻作者不是被幻协培养出来的,而是被幻协发掘出来的。从浩如烟海的人群中像磁铁一样吸引出、聚集起科幻迷,有个接触更大世界的平台,就是幻协最好的作用了。其他更高的要求着实有点难为高校幻协了。

高校科幻:随着流浪地球2的大热,部分官媒也亲自下场宣传科幻弘扬科幻,您认为科幻的发展对于一个民族乃至一个文明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张博傲:我认为科幻的发展对于一个民族,乃至一个文明来说,最大的作用是作为一面镜子,从一个角度反映出该民族或该文明的状态,做一个可以参考的晴雨表。

首先,科幻的发展是科学发展的体现。例如,科幻的繁荣可以折射出科学的昌盛,上世纪科幻黄金时代的美国就是典型代表。不过要注意,这里的科学昌盛不仅仅前沿科学、尖端领域的发展水平高,实际上更多地是指科学在这个民族、文明的大众中的普及程度,既包括大众的平均科学素养,也包括大众对科学的态度。一个具有较高科学素养并且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民族才能给科幻广阔的市场。反面例子就是如果群众里反智主义盛行得厉害,科幻大概也就衰落了。我认为这是美国科幻衰落的原因之一。

其次,科幻的发展是一个民族、一个文明精神面貌的体现。一个欣欣向荣、意气风发、对未来充满想象与期待的国家通常会更喜欢科幻。一个死气沉沉、精神萎靡、看不到未来与希望的国家大概就不会那么喜欢科幻,就算有流行的科幻作品,内核也往往是保守的、阴郁的。相反,前一种国家里流行的科幻则往往更具有乐观精神,代表了一种朝气、向上的精神面貌,我个人觉得典型例子还是黄金时代的美国(所以我是挺痛心于美国科幻的衰落的)。

从我个人的角度看,中国科幻近年来的发展就是一个例证。虽然我不是学自然科学的料,但正是有了中小学理科课的基础教育才能让我跨过了阅读门槛,一下子就爱上了三体。毕竟科幻的美还是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才能充分领略的,我认识的能一起谈论科幻的好友基本都是一起上学的学生,不管年龄大小。所以我觉得跟我一样的这些年接受了一定教育的年轻人有了欣赏科幻的能力,为中国科幻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是三体能大火的重要原因。另外就是前些年中国的快速发展也让大家无论现在日子过得怎么样,心理对未来都是有期待的,所以畅想未来的科幻作品就迎合了很多人的这种潜意识,给科幻的出圈提供了有利条件。不过至于我,可能更多地只是在爱幻想的年纪就碰上了科幻吧。

高校科幻:对于星火杯或者新星专访(本栏目),您有没有什么建议或者其他想说的话?

张博傲:当然是祝星火杯和本栏目越办越好啦~

还有就是希望这个栏目可以一直办下去,其实这种采访不仅是外界了解科幻新星的通道,也是给被采访者自己留下的宝贵记录,记录着当时的自己。多年以后,翻到这篇访谈时,我会想起坐在幻协招新摊位前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采访 | 任雨晨
文字编辑 | 任雨晨
排版 | 柯珂
审核 | 张雁楠


 往期新星专访 
点击作者名字即可前往

张逊
不要悲伤,因为这个世界只不过是幻境罢了

李佳琪
拒绝快餐商品化,用爱发电写小说

高正扬

科幻是未来史的书写

少侠且慢,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