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交记忆 | 为了祖国的尊严

杨冠群 外交官说事儿 2022-07-19


 

作者简介


杨冠群  新中国资深外交官;1950年调入外交部,1951-1954年派往朝鲜,在志愿军停战谈判代表团工作;历任中国驻阿富汗大使馆随员、国际关系学院和外交学院讲师、外交部美大司副处长、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领事、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一秘、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参赞、常驻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常务副代表等职。


每个中国人都会像爱护五星红旗一样维护我国国名的尊严。为此,有时还必须进行必要的交涉。

冷战时期,国际上对我国抱有成见或敌意的人常称我国为“赤色中国”“共产党中国”“大陆中国”等。尤有甚者,某些人或是出于无知,或是出于漫不经心,或是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混为一谈。在国际会议上,我们不能允许这种乌烟瘴气的情况出现。在联合国这个崇高尊严的讲坛上,尤其如此。





若干年前,一次大型国际研讨会在东南亚某地举行。会议的主题是“美、日、中、澳同东盟国家的关系”。作为该地多边事务的负责人,我主要关心会议有无中国代表参加。了解的结果是:有关国家都派有代表,唯独没有中国。我好生诧异:在讨论中国同东盟国家关系的会议上,却听不到中国代表的声音。难道还要别人代言?我决定不请自到。好在那是一次公开会议,登记、付费就可以入场了。

会议在一个豪华的大旅馆里举行,大厅里灯火辉煌,凉风习习,人头攒动,座无虚席。坐在前排的是各国使节和联合国机构代表,靠近主席台的还有为数众多的各国专家学者。他们或坐或立,相互寒暄、握手,交头接耳,好不热闹。我是个列席的旁听者,心里有点说不出来的味道,没有上去凑热闹,只是随意找个位子坐下,等着看个究竟。

主席宣布开会后,照例少不了冠冕堂皇的开场白和期待殷切的祝词。接着,一个个代表上去发言。他们讲了些什么,恕我不细述了。但有一件事却引起了我的注意。

一个东方大国的大使在演讲中说的头头是道,博得阵阵掌声。然而,他却三番五次使用了“共产党中国”的蔑称。

休息的时候,我端了一杯咖啡,走到他跟前。因为他是到任不久的大使,我先作自我介绍:“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官×××。”

我故意放慢讲话的速度,俾使他听得清楚。大使先生没有反应,于是我便单刀直入:“刚才听了阁下的讲演,有一点使我感到不安:你我两国建有正式外交关系而且是友好邻邦,我想大使阁下应当知道怎样称呼我的国家。”

大使阁下有点窘状,自我控制了一下,然后点头哈腰连连称道:“是我的过错,我的过错。我说漏了嘴。请多多原谅,多多原谅。”

中国人是严肃的,但对方既表示了歉意,我想我也乐得来个落落大方。于是,就转了话题。

这位大使为什么在大庭广众之前,竟如此放纵自己呢?过后,我想恐怕有两个原因:

一、他以为没有中国人在场,因此肆无忌惮;

二、他原是情报机构的负责人。在他们内部恐怕就是那样称呼中国的。恶习还没有改过来。

不管出于何因,这肯定是一种政治上的不检点行为。

不久,适逢该国国庆,我应邀出席了招待会。宴会大厅的入口处,迎宾队伍男女相间,男的穿着燕尾服,女的穿着民族服装,排成一列。为首的便是那位大使先生。我上去主动和他握手,祝贺国庆。目光相逢时,两人都会心地笑了。我们吵过架,这也算是“不打不成相识”吧!




同一年,当地联合国机构的总协调员主持召开了一次吹风会,请联合国某重要部门的负责人介绍工作情况。该负责人——K先生,是个东方人,头发花白,鼻子上架了一副黑边眼镜,操着一口流利而标准的英语。

我静静地听着他的讲话,突然感到神经被刺了一下。我似乎听到“中华民国”的字样。我怕听错了,更是竖起了耳朵。果然,“中华民国”一词又出现了。他讲的明明是该机构在中国的工作,何来“中华民国”?

我稍为思索了一下,拿起笔来,用英文写了一张条子,请我的助手送到主席台上。条子是这样写的:

“主席先生:刚才K先生的发言两次把我的国家称为'中华民国',使我迷惑不解。我希望这是他的疏忽。”

条子写得比较客气。因为这个联合国部门在中国有很大的援助项目,平时同我们的工作关系还不错。

主席同我熟悉。他看了看条子,点了点头,然后把它递给坐在身旁的K先生。K先生接过条子,摘下了眼镜,读了条子,然后继续发言。

K先生是号称只忠于联合国的高级国际职员,但却来自一个同中国没有官方关系的国家。我心想:他会不会对我的“抗议”置之不理?我端坐在席位上,等待事态的发展,盘算着下一步的行动。

不多久,会议秘书送来了一张条子,上面写着:“杨先生,我在发言中说漏了嘴,无意地误称了贵国的国名。谨表歉意。K先生。”

散会之后,他又走到我的席位前,再次表示抱歉。事隔两年,我又在K先生的国家里遇见了他。在会议大厅外的走廊里,我远远地望见他坐在沙发上休息。那时,他已退休,作为贵宾出席会议的开幕式。

我走上前去。他欠了欠身,准备站起来。我赶紧请他坐下,毕竟他还是个年长者。握手之后,我问:“还记得我吗?”

“记得,记得,你是杨先生。”

“我们曾共事过,不期今天又在贵国相遇,这真是一个不大的世界。”

“欢迎你到鄙国来。我们有过愉快的合作。你的一张条子成了我们彼此相知的纽带。”

事情已过去多年,但回想起来仍挺有意思。在联合国及多边舞台上,交锋是常有的事。在国际交往中,人们必须学会相互尊重,注意不伤害他人的民族自尊。在中国老百姓的谈吐里,有时也会出现“洋鬼子”“老毛子”“美国佬”“小日本”等用词。如果不慎用于同外国人的交谈,更不必说严肃的场合,恐都难免引起不快事发生。“说漏了嘴”是个很好的借口,但能不“漏嘴”岂非更好?




-End-

文字 | 《经天纬地——外交官在联合国》 

作者 | 杨冠群

图片 | 源自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小哈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