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整理”是重要的教育

祝老师 一土教育 2022-09-26

这是一土教育的第 452 篇文章


一土教育 | 内心充盈 乐天行动

构建可复制的成全式教育生态

题图:整理书架的三年级“小土豆”

作者:祝老师,一年级语文老师


写在前面:
上个学期末,一年级语文老师祝老师通过和几位家长聊天,发现了家长们的几个关注点,包括“什么样的写作是好的写作”“整理是一种住育”“有限的时间下教育/教学如何取舍”等等,这些话题都将在新学期开始的家长会上,成为重点讨论的话题。
今天的文章,就是祝老师就其中一个话题“整理是一种‘住育’”整理的一篇文档,提前和大家分享,也欢迎大家一起探讨,在留言区发表不同的观点~


1


对于“整理是一种‘住育’”这句话,我能回忆起来的最早的解释是一张图片。那是一个非常整洁、整齐的学生的桌斗。图片下面有一句话,说“桌斗整理好的孩子,学习一定好,因为他的脑子清楚。”



截图来自公众号“阅读成长汇”


很多年了,我对这张图片和这句话印象依然非常深刻。当时我对整理啊、教育啊,都还没有太多的想法和联系,但这张图片我是记下了。(图片已遗失,配图为现在我班孩子的桌斗。)



后来我自己有了孩子,当孩子的东西凌乱找不到、玩具成灾,看着孩子东西乱丢的时候,我终于受不了,下决心要做整理。读了山下英子的《断舍离》,整理、住育的思想就更加清晰。当时就跟我爱人说“就算是为了孩子,也要把家整理干净”。


看到一个人东西乱七八糟时,我们会责怪他说,你看你怎么那么乱,那么不会收拾。这很可能是因为他的父母从小没有给他营造一个整洁的环境,没有给过他这样的支持。所以他长大后,当然养不成整理、整洁的习惯。这个真的不能全怪他。


Photo by Shitota Yuri on Unsplash


我们做父母的,可以从自己做起,跟孩子一起把他/她的房间,至少把他/她的书桌整理干净,给孩子做一个优秀的榜样。孩子的空间是干净整洁的,才能在此基础上,养成干净、整洁的习惯。如果孩子小时候的生活环境是脏乱差,我们怎么要求孩子长大后“基因突变”,变成整洁有序的人呢?


孩子在一张宽敞、整洁的桌子上完成的作业,跟在一张堆满杂物,在杂物一角临时腾出的一块地方完成的作业,哪一份更加从容和用心呢?


在教室里干净整洁的书桌上,“小土豆”们写下《种子的日记》


2


还有一件事情特别触动我。今年(2018)4月份的时候,我去参加一个华德福学校的培训。当时有三张桌子,两张并排靠墙放在地上,一张叠放在右边那张桌子的上面。我们把三张桌子拉到屋子中间上课,使用完之后再把桌子放回去。放回的过程中,我想把第三张桌子叠放在左边那张桌子的上面。当时我就听到后面有老师说“那是放在右边那张桌子上面的”。


我没有在意,依然顺势放在了左边的桌子上。老师笑笑,过来跟我解释:“刚才咱们是从右边拿走的这张桌子,所以还是应该放到右边去,这也是我们一直在教孩子们的,物归原位。”


这个事情对我简直太震撼了。一方面我惊讶于老师对于“物归原位”这件事情的深刻认识和坚定执行,另一方面我也特别感念那位老师这颗朴素的教育之心。


教室里,“小土豆”们的书架


试想,如果一个孩子可以十几年如一日、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把一件东西从哪里拿的,用完还放回到哪里去,这个孩子的内心是有怎样的一种力量啊!这种力量难道不是很多家长都在焦虑追求的“坚毅”吗?“物归原位”,教育就是在这样看不见的细微之处生发,集结成无穷的力量。


在地垫上看书之前,“小土豆”们先把鞋子码放整齐


“小土豆”的桌斗


3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本书,《简单父母经》。现在还记得我初读这本书时的惊讶,我大声喊我爱人过来,“快来看呀,这本书简直就是教育界的‘断舍离’!”贯穿整本书的一个思想就是“简单、简单、再简单”。


这位心理咨询师出身的作者利用各种故事、实例向家长们讲述了孩子的生活需要简单及其原因,建议孩子的生活不仅用品简单、玩具简单、日程表简单、衣物简单,就连饮食也不建议太过花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辩证理解)。在这本书举的很多例子中,我确实能看到很多焦虑、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的影子。


整理是一种“住育”。各位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跟孩子一起学习整理、收纳。一个干净、整洁的家居环境,是孩子温暖的起点和美好的原点。


Photo by Kelli McClintock on Unsplash




一诺写在后面:


一土教育从 2016 年开始做,到现在已经三年多了。幸运的是,我们遇到了很多同路人,也积攒了很多优质的资源和宝贵的经验。遗憾的是,没有机会跟更多人分享,没机会让更多孩子有一个自然又放松的教育环境和成长氛围。


所以,今年我们做了一个线上的家长社区,叫「全村」。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教育跟其它很多事情或行业都不一样,教育远远不只是学校,不只是课程,它更是一种全家投入的社会体验,不仅对孩子,也是对我们成人。


就像我们在一土总说的:教育不仅是为美好生活做准备,教育本身就应该是美好生活。


村里除了有我分享的《如何当妈才能不焦虑》外,还有汇聚小月校长与数十位教师的一线教学经验,及近百位家长的反馈,精心打磨的一套家长课程《一土给村里爸妈的私享课》,在全村社区与大家分享。课程将从家长们的真实问题出发,在社会情感学习、品格建构、学科素养、情绪管理等方面协助家长们进行系统化的学习。


当父母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只有自己内心坚定,眼里有光,才有可能让孩子成长为在生命谷底时,仍然保持生命力的人。


所以,如何跟孩子沟通?如何处理好家庭关系?……在“私享课”中,也许你能自己找到答案。先给大家分享下这门课中的一小段视频和课表: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此外,村里每月都会有新的课程:


美育导师戴亚楠的《咱村美育课》,教大家如何通过美育构建亲密的亲子关系;应用权威心理情绪理论,经过 1000+人验证的亲子共学的动画《和小土豆一起学情绪魔法课》....


还有很多有趣有料的直播:


  • 积极心理学家谢刚的《积极的家庭,丰盈的生命》

  • 知名中英设计师陆怡颖的《跨国艺术家与你聊聊创意的那些事儿》

  • 中央美院教授的《如何在艺术教育中,去培养面向未来的下一代》

  • 500 强外企经理爸爸分享的《当了6年爸,我的真实体验分享》

  • 美国高管妈妈 Julie 的《如何和小情人“练”爱?》

  • 一土家长现身说法《我为什么放弃京郊学区房》

  • 牛爸的美食博物课《螺丝壳里的美食博物课》

  • ……


最后,欢迎志同道合的你,扫码加入全村,让我们一起有觉知地养育,用自己的心和手,使养育成为一个幸福的家庭体验。

       ▲ 扫码即可加入,我们在村里等你


- END -


 推荐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咱们村里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