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10月26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校园 | 陈其:我在北师大读书,一边给同学们当老师

陈其 新三届2 2018-11-16

      老编的话:今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新三届大学生即77、78、79级通常被视为一个群体,聚集了“文革”十年被耽误的人才。新三届以平均6%的超低录取率,成为中国当代史上难以复制的一代。


      他们有怎样的高考故事?他们的校园生活如何度过?本号特辟“卌年”和“校园”专题,征集新三届学子记录高考历程和大学生涯的文图稿件,共同分享新三届人永志不忘的那一段如歌岁月。 



作者简介

1958-1967 北大附小附中学生,1968-1973,内蒙古突泉县知青,1974-1978: 北京永丰学校教师,1978-1985北师大历史系学习,获学士硕士学位,1985-1990,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辑,1990-1997,美国夏威夷大学历史系学习,获硕士博士学位,1997-2010,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审,现已退休


原题

误人子弟的“英语教师”

 

作者 | 陈其

北师大历史系78级

原载:此间INSIDEPKU


 

1968年秋,响应领袖的号召,来到内蒙古突泉县插队落户。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本人,甚至拿不到女社员的“工资”。三年时间,一晃而过。1971年底,才突然发现,原本24人的北京知青点,已通过招生、征兵、招工,陆陆续续走掉21人。自己每次都积极报名,但均因“出身不好”而无果而终。

 

每到夜晚,昏暗的煤油灯光下,独坐炕头,黯然神伤。 在万念俱灭的绝望时刻,突然灵机一动,何不学习英语,以打发百无聊赖的时光?

 

我在北大附中读初中时学的是俄语,是彻头彻尾的“英文文盲”。我特地从北京买回当时走俏的《灵格风英语》,带上父亲年轻时用过的《英汉词典》,以《毛主席语录》英文版为基本教材,以凿壁偷光,萤囊映雪之毅力,从ABC开始,努力攀登英语高峰。通过艰苦努力,英语水平有神奇般的提高。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的确是句至理名言。正是那晚炕头上相对随意的冲动,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1973年底,终于通过病退回到北京。已经23岁的我,赋闲在家,年纪轻轻,靠啃老度日。


作者与他的家人合影


文革后期,北京的基础教育十分凋敝,教师奇缺,特别是海淀区的“山后”(颐和园万寿山山北)农村地区的教育状况更是惨不忍睹。他们到北大、清华和科学院家属委员会挖掘“优秀青年”,以补充农村学校的教师队伍。“聊胜于无”,他们饥不择食,当即录取我。我摇身一变,成为光荣的“英语教师”,月薪37.5大元。

 

虽然英语水平尚可,就是不会管理学生。黄帅和张铁生鼓舞下的孩子们,不思读书,遑论学习洋鬼子的语言。我上课的教室里,总是秩序混乱,一地鸡毛。虽然误人子弟,自己的英语水平却突飞猛进。领导很不满意,我就更颓丧,感到前途一片暗淡。

 

感谢邓小平果决的政策,给了我接受大学教育的最后机会。1977年高考,只有初中肄业学历的我,数学极差,但英语成绩颇佳。北师大英语系通知我到校口试。可惜因政审不合格(父亲57年的问题)加之口语水平一般,抑或年龄偏大,最终名落孙山。1978年,我矢志不渝,再次报考师院英语系。人算不如天算,只因优异的英语成绩,误打误撞,鬼使神差,居然被北师大历史系录取了。

 

虽属乌龙,心里依然兴奋。实际上,北师大历史系与北大历史系相比,并不逊色,同样是大师云集,阵容强大。

 

1978年,我终于结束“英语教师”生涯,怀着“误人子弟”的愧疚之情,离开了农村学校,开始了新的人生。

 

金色十月,阳光灿烂,秋风送爽,蹬上自行车,驮上行李,风驰电掣般地到校报到。

 

辍学十年,岁月蹉跎,时光虚掷,跨过高中,在28岁时, 梦幻般地开始了大学学习生活,融入新的人群。历史系78级是个可爱的大集体。全班八十余人,除港澳台,几乎所有省市都各有2-3名代表,北京有16人之多。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男60多,女16人。年龄的历史跨度较大,40后(46-49年)十几人,50后呈压倒之势,60后寥若晨星。最长者三十有二,最幼者芳龄二八。五湖四海的男女老少凑在一起,好不热闹,充满生机。

 

第一学期,正当如饥似渴地吸取历史知识时,辅导员刘老师找我谈话。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经十年动乱,师大公共英语教师奇缺。你是英语教师出身,希望你勇于救场,在学习的同时负责你们班英语慢班的教学任务。”

 

本人当时心情复杂,虽不便婉拒,终有几分踌躇。主要顾虑是:自己徒有“英语教师”虚名,连小孩儿都调教不好,遑论这些品学兼优、老成练达,又期许甚高的的“大龄青年”?更何况,其中不乏优秀教师。

 

尊敬不如从命,硬着头皮上架。报名慢班的有二十来个“学生”。本班特点是:个个求知欲强烈,态度端正。南腔北调,众彩纷呈;学历不同,性情各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既然参加慢班,就是因英语基础较差,但学习热情高。如此这般,决不可怠慢他们。

 

为了避免将他们引入歧途,必须严肃抓好基础建设。在学习26个字母时,当从认识音标、读准音标开始。我搬来自己的留声机,让他们反复跟着唱片朗读。现在想来,也是过分较真儿。光是在发“th"音时就颇费周折。恰似俄语中的“p"这个卷舌音,把老老少少们折磨得着实够呛。好在大家不厌其烦,热情不减。

 

身为“教师”,但纯属自愿性质,分文不取。历史专业学习负担其实不轻,但每周两节课,我尽力认真备课,批改作业,出考试卷,自己刻蜡版,印刷油印教材。虽然辛苦,但充满乐趣,更被“学生们”的热情所激励,被他们的“尊重”所感动,因为这是我在中学教书时从未获得的心理体验。

 

一个学期后,历史系终于找到科班出身的正式教师,我的半工半读生活便随之结束。

 

毕业后,每当与老同学们聚会,慢班同学都会提及这段小小插曲。感恩也好,调侃也罢,终是一段充满温情和乐趣的谈资。

 

我的努力,不知对他们在校学习和日后专业发展有何影响,但比较释然的是:我真的尽力了。同学们,无论如何,请海涵这位滥竽充数的临时“老师”吧。




文图由作者提供

张晓岚推荐

原载:此间INSIDEPKU



新三届的故事

谢思敏:回忆四十年前高考往事

谢思敏:中国走向世界的途径

何山:“老照片”的回忆

何山:上课不记笔记,考试只得个"良"

陶景洲:大学生活是我人生的盛宴

何勤华:北大法律系77级,永远的精神家园

何勤华:给北大法律系77级上课的老师们

何勤华:当时不知道法律为何物

陶景洲:我的同学李克强

实习生李克强曾是电影原型人物

袁钢:他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道汤

高远东:在忌日纪念海子

    海子诗九首

郭建梅:我是最典型的弱势群体,

但我们在做强势的事


更多阅读


姜虹:我与小提琴的情与爱

爸爸伸出手,触摸了上帝的脸

奥巴马、布什在麦凯恩葬礼上的讲话

四年高考冲刺,她获得一种新的人生态度与精神

孤独的口琴声与心底的芭蕾梦

伤逝丨你在天堂还好吗?

潘虹:父亲的自杀让我超越痛苦

蒋蓉:苦女儿,天堂里飘出那只歌

知青  陈奋:“冬妮娅”央我写情书

史记 | 它在变大,你在变小,三百年来一直如此

流年 | 陈毅临终的话,伯驹他们日子一定很艰难

贡献最伟大的文明是哪一个?英格兰

大学校长被赶出火车铺位,更倒霉的事还在后面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请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

主题六:新三届人的爱情故事

主题七: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八 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九: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